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台海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2)
----  馬英九對兩岸簽署和平協議表現積極/兩岸能夠“不統、不獨、不武”嗎?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2&id=1319)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4/2008 12:43:09 AM

--  馬英九對兩岸簽署和平協議表現積極/兩岸能夠“不統、不獨、不武”嗎?
馬英九對兩岸簽署和平協議表現積極

2008/11/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 (台北綜合訊)台灣總統馬英九在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訪台前夕,頻密接受當地主要報章專訪,一方面向台灣人民表明自己在處理兩岸議題上堅守台灣立場,另一方面則向對岸喊話。
  《聯合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昨天同時刊登了各自對馬英九所作的專訪內容。在接受《蘋果日報》專訪時,馬英九明確表示,希望兩岸和平協議能在他第一任屆滿前完成簽署。此前,馬英九對于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并無急迫感,表示希望在兩個任期結束內完成即可。

  據《蘋果日報》報道,馬英九在受訪時說:“和平協議是我的政見,未列時間表,若能早點達成最好。”但是,他也說:“總統既然是直接民選,我的政見被你們接受,我當然負責到底。所以剛提到的和平協議,當然希望在第一任內達到,不過有些因素不是操之在我。”

  馬英九對兩岸簽署和平協議表現積極,相信跟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不久前對台灣的喊話有關。10月24日,王在希借出席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新設“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揭牌儀式之便,發表專題演講時說,預定在台北舉行的第二次陳江會談,即將就擴大周末包機等五項議題簽署協議,對未來兩岸關系將產生良性互動。兩岸下一步應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框架,兩岸互信機制即可實現。

  可是,《中國時報》記者援引王在希的喊話,詢問馬英九“兩岸是否真到了政治談判時機”時,馬英九的答復卻不像他接受《蘋果日報》專訪時那么明確。馬英九表示,王在希的說法他只是從媒體得知,但未從海基會得到任何說法,或許大陸有興趣,但尚未對台灣方面提出,他認為現在迫切的是經濟、金融議題,還有國際空間的問題。

堅守台灣立場

一寸都沒讓

  在《聯合報》刊登的馬英九專訪中,馬英九也談到了和平協議,但他沒有說這是他的政見,而是“(前總統)陳水扁2003年提出的構想,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也贊成,礙于民進黨不愿意承認九二共識,兩岸才會陷入僵局”。

  馬英九接受各報專訪時,都強調他在處理兩岸議題上堅守台灣立場,一寸都沒讓,而且會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接見陳云林。

  據《中國時報》報道,馬英九在說:“我接見陳會長是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我和他要談的話,第一是合乎我身份的話,第二是台灣人民的心聲。接見時間約一小時,會面有部分是公開的,其他是半公開,因為有些不是只有兩個人”,“不管他怎么說,我都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互動過程中,我也會把這樣的身份表達出來,這是一定不可避免。我接見不管內賓、外賓,都會這樣做,他預備怎樣稱呼,還不是很清楚,因為還有几天,但我希望,他能稱我為馬總統,就像所有會見我的外賓或國內貴賓,都是這樣的”。

 至于他是否可能在總統任期內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馬英九回應說,兩岸領導人會面若要突破,還需要在經濟、國際參與等課題有共識,現在談還言之過早。
陳水扁嗤之以鼻

  雖然馬英九一再表明會堅守台灣立場,前總統陳水扁卻嗤之以鼻。

  據中央社報道,陳水扁昨天在彰化縣北斗鎮香火鼎盛的奠安宮演講時,借用報紙上的讀者投書,諷刺馬英九和當年的南越總統阮文紹是同一類人。

  陳水扁指出,昨天的台灣報紙有一篇讀者投書,說總統馬英九像當年的南越總統阮文紹,宣稱會維護主權,和人民站在同一陣線,對越共一定會戰到一兵一卒,可是后來卻聽從美國建議,和北越簽署停火協議,沒多久北越毀約攻打南越,南越被赤化。

  他說:“馬總統說要和人打賭新台幣1萬元,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來台時會不會稱他為總統﹔馬總統是人民選出來的總統,陳云林稱馬總統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馬總統和人打賭1萬元。我要反問:‘台灣總統真的這么廉價,只值一萬元而已?’”

  陳水扁還表示,中共的紀錄不好,常常說話不算數,台灣如果和大陸簽署和平協定,解放軍就會來到台灣,到時候后悔就來不及了,他擔心歷史重演,呼吁大家一起來顧台灣。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4/2008 12:43:57 AM

--  
兩岸能夠“不統、不獨、不武”嗎?

2008/11/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馬英九先生在總統就職演說時說:“英九由衷的盼望,海峽兩岸能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從今天開始,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我們將以最符合台灣主流民意的‘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的現狀。”

  筆者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話,“中華人民共和國”還能存在嗎?眾所周知,在中華民國憲法中是不允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的,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和領土及人民都屬于中華民國所有。因此,馬英九先生的言下之意是:“我們”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即“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吃掉大陸后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這樣的話,不就是違背了“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了嗎?

  問題在于大陸方面能夠同意“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與台灣方面“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嗎?

  眾所周知,大陸方面的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顯而易見,大陸方面認為當今世界上已經沒有“中華民國”了,也就不存在什么“中華民國憲法”了。哪還有什么“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的現狀”和“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

  終上所述,國共兩黨的主要分歧是:國民黨方面認為世界上只有“中華民國”而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共產黨方面認為世界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沒有“中華民國”。如果雙方都承認“對方”的話,世界上就有“兩個中國”而都違背了“一個中國”原則了。不言而喻,“國共內戰”給“國共兩黨”遺留下一個几乎不可能以和平方式解決的“台灣問題”。

  南方朔先生在香港《明報》上發表《“10﹒25”大游行讓“台獨”搶到了舞台》一文,該文指出:“由于馬英九自己沒有兩岸論述及策略,他已形同將兩岸主導權放手讓給了民進黨。馬英九畏首畏尾的特性,將使兩岸緩和的條件多變,北京也難做政策評估。未來馬英九在兩岸問題上完全沒有主導的膽識與能耐,兩岸還能做出多大的開展?”

  但是,馬英九先生在兩岸問題上還能提出什么樣的論述及策略?如果馬英九先生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放棄“中華民國”的話,國民黨會贊同嗎?如果馬英九先生堅持“中華民國”而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話,大陸方面會贊同嗎?因此,馬英九先生為了不得罪國民黨與台灣人,只能提出“不統”的政治主張﹔馬英九先生為了不得罪大陸方面,只能提出“不獨”的政治主張,只有“不武”──即與大陸簽訂兩岸和平協定才是馬英九先生自己的論述及策略。但是,大陸方面會與馬英九先生簽訂兩岸和平協定嗎?另外,即使大陸方面與馬英九先生簽訂了兩岸和平協定,台灣人民會同意嗎?

  總而言之,馬英九先生提出“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只是在參與總統競選時提出的政治口號而已,至于兩岸能不能實現“不統、不獨、不武”,馬英九先生其實心中是沒底的!

  對于馬英九先生而言,為了兌現競選時提出的“不統、不獨、不武”的政治主張,唯一的辦法是與大陸簽訂一份既能滿足大陸方面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治主張、又能滿足民進黨方面提出的“台灣獨立”政治主張的“兩岸和平協定”或“兩岸和平協議”。否則,馬英九先生的政府的行情正如南方朔先生的預言──“除了兩岸關系今后已注定將越來越艱難外,‘10﹒25’后,綠營士氣大振,馬政府行情更跌,這種藍綠消長已注定將使過去那種藍綠惡斗的局面再現。而馬英九也更加只會向民進黨討好而不敢有所作為。國民黨內也將加深分裂。對台灣的長治久安,這或許才是最大的憂慮。據我所知,國民黨內一直有聲音要求馬英九重組內閣,但馬英九對這種聲音硬是不理不睬。因此,我們已不能排除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國民黨不甘于被馬英九拖累,若明年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大敗,黨內即可能出現罷免之聲。屆時台灣的亂局將擴大。”

  馬英九先生會不會被罷免?實踐才使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讓實踐去檢驗吧!或許南方朔先生的話真的是真理!

  胡儒德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4/2008 12:44:42 AM

--  
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的“對等”“尊嚴”

2008/11/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在兩岸溝通、交流和交往過程中,經常看到馬英九執政當局動輒以“對等”“尊嚴”要求中國大陸。這樣中國大陸民眾感到非常不理解:似乎中國大陸“成心”要給台灣“政治難堪”一樣。原本很“對等”“尊嚴”的兩岸交流,被台灣當局這么一“政治吆喝”,反而覺得好像台灣執政當局很受委屈。

  但是,凡是兩岸交流事項,從事實上看,無一例外的都是台灣方面不斷出“政治意外”或者不斷給大陸“政治難堪”。

  我們如果放下台灣當局“賊喊捉賊”的心態不論,通過對兩岸的發展史及台灣現狀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知后,就會發現,這是台灣上下的“集體症狀”,而且越是台灣政治高層,“症狀”就越嚴重。產生該“症狀”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個方面:

  1、 台灣對中國大陸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不斷發展的勢頭有強烈的自卑或不安全感﹔

  2、 台灣對自身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國際影響力不斷下降有很深的不自信或恐懼感﹔

  3、 兩岸缺乏基礎的政治互信﹔

  4、 兩岸需要廣泛的共識﹔

  如果把這四個方面綜合起來,其實就是一點:兩岸在缺乏普遍互信和共識的前提下,對此消彼長的發展狀態,在“台獨勢力”的蠱惑下,台灣民眾的盲目、自卑和恐懼的心態越發突出。

  几十年來,對于“中華民國”由大到小、由強變弱、由穩至亂的整個過程,任何一個台灣政黨及政治領導人都會感觸深刻。沒有親身經歷台灣滄桑變化60多年的大陸民眾,是無法體會台灣政治和社會的這種心緒和愁苦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台灣上下的這種心態本質上是特定歷史環境中的自然表現,也是對台灣現狀和前途的悲苦體現。

  兩岸沖突和對立的歷史既然已經發生,當然就無從改變。但是,基于歷史形成的兩岸民眾心理和情緒的落差和對立,是完全可以在兩岸溝通、交流和交往的嶄新歷史中予以化解的。

  所以,對兩岸黨、政、軍、民而言,必須放下無法改變的歷史包袱,只能從可以改變的兩岸現狀起步,通過不斷創造善意的溝通、交流和交往的歷史,在持續建立和擴大兩岸政治互信和廣泛共識的基礎上,共同為兩岸的及台灣的未來找一個最好的歸宿。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台灣執政當局始終執行 “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政策政治前提及“台獨勢力”被個別政治人物當做對付中國大陸“棋子”的政治環境下,開創兩岸溝通、交流和交往歷史中,不可避免的要遭遇“台獨勢力”糾結“藍綠政治集團”共同阻撓兩岸融合的歷史波折。為了防止兩岸關系發展歷史的倒退,防止兩岸及國際上分裂中國的政治勢力得逞,有效遏制各種形式的“台獨勢力”發展,兩岸唯有堅守“內外有別”的“一個中國原則”才能實現維護台灣“對等”“尊嚴”的目的。

  所謂“內外有別”的“一個中國原則”就是:

  一、中國大陸對國際社會應該堅持的“一個中國”的內涵是: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2、 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台灣地區對國際社會應該堅持的“一個中國”的內涵是:

  1、“中華民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2、大陸是“中華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兩岸之間應該堅持“一個中國”的內涵是:

  1、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與台灣同屬于一個中國﹔

  2、 大陸和台灣對一個中國的政治內涵有分歧﹔

  之所以兩岸要堅持“內外有別”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因為:

  1、 國際上的“一個中國原則”的認識是兩岸在各自的政治發展的歷史中形成的。即,大陸或台灣與國際政治實體或國家交流和交往的過程中政治談判和協商的結果﹔

  2、 兩岸的“一個中國原則”的形成是兩岸政治實體之間平等政治談判和協商的結果。

  所以,兩種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認識具有同等國際、法律地位和作用。中國大陸或台灣,執行“內外有別”的“一個中國原則”的本身就是對彼此最好的“對等”和“尊重”,最大限度的維護了台灣的“尊嚴”,同時也是兩岸政治現狀和現實的客觀反映。

  堅持兩岸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內外有別”的政治認識,在當前馬英九執政當局堅持“不統”的兩岸政策及台灣島內“台獨勢力”的異常發展的環境條件下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 有利于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局面﹔

  2、 有利于保持台灣的政治和社會穩定﹔

  3、 有利于兩岸開展平等的溝通、交流和交往﹔

  4、 有利于兩岸共同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5、 有利于為聯合開發和利用中國自然和社會資源創造條件﹔

  6、 有利于構建和深化兩岸政治互信和廣泛共識﹔

  7、 有利于未來兩岸開展“對等”“尊嚴”的政治談判﹔

  8、 有利于防止“台獨勢力”在國際或島內上制造分裂中國的事實﹔

  9、 有利于遏制台灣當局的“不統”政策為兩岸統一事業造成的影響﹔

  10、有利于防范“藍綠政治串謀”危害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11、有利于防止台灣因內亂造成大規模的政治或社會混亂。

  綜上所述,堅持“內外有別”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對台灣“對等”“尊嚴”最好的維護和保障。

  作者:肖永國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4/2008 12:45:40 AM

--  
台灣民眾最大期待 陳云林來台不能矮化台

2008/11/02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吳佳蓓
  “馬英九是台灣民選出來的總統,朝野間具有一致共識,陳云林來台不能直接矮化,這樣才不會讓支持兩岸交流者失去信心。”

  云林民眾李文雄(48歲、包裝材料制造商)關注兩岸有史以來層級最高官員在台對話前,說出內心最大的期待與憂心。

  闊別十年冰封期,兩會(中國大陸海協會、台灣海基會)6月在北京首度協商。而以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為首的大陸談判團將于11月3日起,回訪台灣五天,達成再次確認兩會制度化協商的軌道。馬英九會見陳云林的關鍵對談,也將象征兩岸關系嶄新突破的政治意義。

  站在兩岸明確且快速發展的浪潮上,台灣各界是否作好准備?內心的關切與期待為何?這不僅是馬政府所當深知,而首度面對台灣民意的陳云林,若未能在事前妥當推演,兩岸交往的難得機遇可能遭到阻礙。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日前在台南進行學朮交流時,遭到民進黨極端分子的肢體推擠行為發生而跌倒。事隔不到一周,民進黨集結50萬人上街向當局發出傾中的警告,龐大的游行群眾震撼輿論,台灣社會尚未適應兩岸緊密互動的疑慮迸發而出。

民調:六成民眾

同意陳云林訪台

  然而,行政院陸委會最新民調顯示,超過六成以上民眾同意陳云林訪台,支持兩岸協商者仍是主流,過半相信陳云林來台不會損及國家尊嚴、利益,同時過半認為中共應為毒奶粉事件道歉才能登台。

  支持陳江二會在台舉辦的受訪者對本報說,他們關心兩岸經貿協議的實際成果。與反中的民意不同,他們希望探詢大陸對于台灣主權存在的態度,并適時凸顯台灣存在的事實,但其中不乏堅持不應觸及任何統獨的想法。

李文雄強調,陳云林來台會有助大陸了解“台灣是對等的,不是大陸的附庸”,“應該(向陳云林)突顯台灣政治實體存在國際”的民意心聲。他難掩疑慮的說,陳云林若缺乏展現尊重台灣元首的行為,“就是在壓制台灣”,勢必傷害支持兩岸交流的台灣人。
  來自台南的孫鴻業(32歲、市場研究員)肯定兩岸互訪價值。他說,“有對話就是好事”,當預期的兩岸航海直航達成共識后,“未來的經濟合作可以到達哪種程度的協議”,“大陸會用何種態度看待台灣主權獨立的存在”,是他觀察陳云林到訪的面向。

  務實判斷的花蓮民眾滕孝慶(41歲、廣播節目主持人)語氣堅硬的說,“陳云林最好不要碰觸政治議題,我關心的是肚子、荷包”,關于主權“我們不要問,他們也不要回答”。

  馬英九上任前開出的陸客觀光、周末包機雙項政見,在大陸配合下,受到台灣支持者的認同。馬英九能否在二次談判中,獲取對岸給予符合元首身份的對等、尊重稱呼,將是台灣民眾判斷大陸姿態的重要指標,也關乎支撐兩岸長期互動的民意基礎。

  不過,滕孝慶則毫不在乎的說:“我不關心馬陳如何稱謂,兩岸30年不要談論主權,除非大陸像台灣自由、開放,在他們實施共產主義下,(台灣)沒有統的可能,也沒有獨的必要。”

  雖然社會對于陳云林到訪有不同聲音,民眾一致認為,大陸官員必須認知台灣民意的多元性,并非同構型,這將有助對岸處理台灣問題的判斷依據。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建元向本報指出,台灣社會一方面希望改變關系,一方面又呈現出對岸包藏禍心的矛盾心態。陳云林若能展現禮遇及尊重,將不只是兩岸和解的開始,也為兩地人民感情帶來莫大改變。反之,會讓原本蠢蠢欲動的激憤情緒向下延燒。兩岸關系走向和諧或者惡化,這是一個關鍵。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4/2008 12:46:25 AM

--  
處理兩岸議題 馬英九:台灣立場一寸都沒讓

2008/11/02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台灣馬英九總統一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處理兩岸議題,他把台灣的立場守得非常嚴謹,一寸都沒讓﹔至于是否可能在總統任期內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馬英九回應說,兩岸領導人會面若要突破,還需要在經濟、國際參與等“前置”達到相當程度,現在談還言之過早。

  美國將在二○一○年主辦APEC,最近有卸任美國官員表示,屆時應邀請馬英九出席領袖會議,果若成真,就會是兩岸領導人第一次在國際場合中會面﹔但馬英九表示,此時此刻不可能有這樣的規畫,也無法做這么細的預測,不過希望雙方未來几年能致力經濟正常化、在國際空間上有共識,兩岸領導人會面若要突破,可能還有一些前置要達到一個程度才有可能,現還言之過早。

  至于十一月前副總統連戰將代表馬英九出席祕魯的APEC領袖會議,馬英九會不會請連戰特別帶什么話給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馬英九說,連、胡已經數次碰面,而且兩岸目前溝通順暢良好,似乎不必特別在這個場合傳什么話。

  此外,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日前曾說,二次江陳會之后,下一步就是要談兩岸和平協議了。兩岸是否真到了政治談判時機?馬英九表示,王的說法他只是從媒體得知,但未從海基會得到任何說法,或許大陸有興趣,但尚未對我提出,他認為現在迫切的是經濟、金融議題,還有國際空間的問題。

  馬英九表示,大陸處理國際問題的做法比較婉轉,比方說,奧運期間出現了“中國台北”和“中華台北”爭議,我方提出,萬萬不可以在奧運活動以外的場合稱我們中國台北,大陸也沒正式宣布,但就是接受了,大陸的風格不可能去簽什么協議,但又保持彈性,在這個過程當中,台灣得到了應該有的尊嚴。

  馬英九表示,他當了五個半月的總統,在這些議題上,把台灣的立場守得非常穩,沒有一寸的讓步。但大陸為何變得有彈性空間?因過去我們從未思考過這些問題,但現在開始思考,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很多管道,譬如國共平台還是有用,多一個管道絕對是正面的。

  他強調,兩岸關系和國際活動的關聯性非常高,這是天然局限也是天然管道,運用的好會使得雙方關系更友好,運用不好的話就到處被打壓,這就是他提倡活路外交的重要原因。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4/2008 12:47:10 AM

--  
陳云林的“去泛政治化”之行

2008/11/02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

文 揚


本周大事,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訪台。


陳云林此次訪台,是自十多年前海協海基兩會成立以來首次在台灣舉行的最高級別接觸,也是自1949年以來大陸方面來台進行的最高級別接觸,其政治意義不可謂不大,其歷史意義也不可謂不深。


但陳先生行前明確表示,此行將不涉及兩岸關系中的政治問題,也不會介入台灣內部的政治議題,只談兩岸海運、空運直航、郵政合作、食品安全、大陸居民赴台旅游等事務性議題。另外,中國大陸10家銀行的行長隨行,通過高規格的金融界合作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


總之就是不談政治和歷史,無論政治意義多大、歷史意義多深,死活不談。未來的歷史學家書寫到這一段一定會頗感遺憾:從國民黨敗退台灣以來共產黨最高級別的官員首次來台,竟然對這六十年來的血雨腥風黨仇國難只字不提,下了飛機直接辦事,就好像關于主義、關于國體政體和社會制度這些宏大事體反倒都不算是事,還不如航班的營運成本、觀光客的人數多少等這些技朮細節來的重要,這說起來成何體統?這個樣子對歷史如何交代?!


過去中國人不是這樣,近代以來中國人的主義之爭、國體之爭、政體之爭、制度之爭其波瀾壯闊、翻天覆地、血腥殘酷的程度世所罕見。國共兩黨都曾是為了政治上的是是非非不惜殺人如麻、把整個國家和社會攪得昏天黑地的“泛政治化”政黨,長期以來社會問題與政治問題不分,民生問題與民族問題不分,人民被政治議題長期激化。尤其是在政治狂人毛澤東治下的大陸億萬人民,几十年時間里都成了不管經濟民生只要世界革命的“政治人”,任何問題無論大小都要在政治的高度上通過政治斗爭解決。不要說國共高官會晤這等大事,哪怕就是直航航線的“截彎取直”或者三聚氰胺的檢驗標准這些技朮問題,也都事關政治路線和主義制度的大是大非,決不含糊!


后來變了,共產黨本事大,既有本事把原本一盤散沙的中國人集體改造成千人一面的“政治人”,也有本事又把數以億計的“政治人”用“改革開放”集體改造成了人人唯利是圖的“經濟人”。雖然目前的“泛經濟化”社會又帶來大量新問題,但與過去的“泛政治化”社會相比,至少實現了社會問題與政治問題的分離,也實現了民生問題與民族問題的脫鉤,人民各回各家煮粥,不再動輒上街載舟。在這個社會大轉型實現的過程中,共產黨本身也實現了大轉型,逐漸成為了一個“去泛政治化”政黨。


國民黨方面,當年在大陸時代被比自己更“泛政治化”的共產黨打敗,在台灣時代又被比自己更“泛政治化”的民進黨打敗,作為極端“泛政治化”社會運動和政治操作的犧牲品,再次上台執政后,也基本上成了一個回避政治議題以“拼經濟”為主旨的“去泛政治化”政黨。


如此看來,國共兩黨盡管在主義、國體、政體、制度之爭這個領域內還是兩個勢不兩立的對立政黨,但在“去泛政治化”、將社會問題、經濟民生問題與政治問題相分離這個重要方面卻已經是兩個同一陣線的政黨了。


與此恰成對照,也許是“泛政治化”的毒性太強,“政治人”們戒毒太難,過去“泛政治化”政黨的一整套到現在仍然在某些社會勢力中被完整繼承著,如台灣的民進黨和所謂“海外民運”。這些勢力仍然生活在“泛政治化”社會里,沉浸在“泛政治化”的時代中,仍然在制造著千人一面的“政治人”,高喊著千篇一律的政治口號,仍然在運用著將所有社會問題一律政治化這種禍國殃民但很便于亂中取勝的手法進行著各自的政治操作。


就這樣,以“泛政治化”和“去泛政治化”做分野,華人世界的政治光譜在意識形態之爭這條軸線之外又出現了另一條新的軸線:一端是繼承歷史傳統仍在大搞“泛政治化”的民進黨和“海外民運”,另一端是接受了歷史教訓正致力于“去泛政治化”的國共兩大執政黨。


中國大陸的“去泛政治化”執政黨高官陳云林首次訪問台灣,與台灣的“去泛政治化”執政黨高官包括前黨主席馬英九就經濟民生方面的議題進行事務性磋商,雙方刻意回避過去的“泛政治化”歷史,也刻意避開所有政治化議題,共同開創“去泛政治化”的政黨合作局面,這就是陳云林此次訪台的真正意義。


台灣民進黨在政治光譜的另一端,無論是什么訴求,萬變不離其宗的還是“泛政治化”的那一套,包括暴力在內的各種極端手段歷來是“泛政治化”的天然內容,這一次是否還會以“台灣民意”和“民主自由”的名義再玩一套街頭暴力,不難預期。


然而,事情還有另一面。國共兩黨雖然在“去泛政治化”上已不約而同地取得了一致,卻很難公開亮出這一旗幟,與“泛政治化”做正面對抗。一方面,因為國共兩黨正是近現代以來中國“泛政治化”災難的始作俑者,自己以“泛政治化”起家,一通禍國殃民之后,現在又以“去泛政治化”來為自己的執政提供合法性基礎,并以此壓制反對黨,道理上不大說得通。另一方面,所謂“去泛政治化”恰恰就是堅決放棄“泛政治化”政治操作,將社會問題、經濟民生問題與政治問題盡可能分離開,不輕易就政治議題展開公開對抗。


由是觀之,此次陳云林訪台,雖然是代表著“去泛政治化”這個符合時代潮流、符合民眾利益的大方向,但仍然免不了會遇到“泛政治化”逆流的強力沖擊,而且在雙方的對抗博弈中,甚至必然要處于守勢,做低調姿態。陳先生作為“去泛政治化”的身體力行者,身上挨上几個雞蛋或西紅柿,也只好權當是台灣“泛政治化”浪潮的留念吧。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4/2008 12:47:57 AM

--  
陳云林訪台“稱馬英九總統”順理成章

2008/11/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
  最近一個時期,就陳云林訪台如何稱呼馬英九,社會各個層面有各種不同的猜測,其中以稱呼“先生”者居多。而以筆者之見,稱呼馬英九總統順理成章。北大“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彭春懷教授“應稱馬應九總統”見解獨到,筆者完全同意。

  正如彭教授所言,長期以來,中國大陸官員稱呼台灣官員,特別是台灣最高官員“總統”時,有意回避“總統”二字,有時要用,也要打上引號。其實,隨著兩岸時局的發展,這樣做,對于今天兩岸和談并無所助。因為,現實是馬英九是台灣民選總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陳云林與馬英九會面時,不妨打破禁忌,稱呼馬英九為“總統”,藉以顯示承認中華民國客觀存在的事實,將兩岸政治關系從互不否認帶到互相承認的新階段。而著眼未來,基礎是胡錦濤曾講過的“四個有利于”,即只要是有利于台灣同胞、兩岸交流、兩岸和平發展及祖國和平統一的事情,都一定要辦好。貫徹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稱呼馬英九總統,既承認中華民國客觀存在,有利和談 ,有利于未來台海兩岸關系的發展。

  正是基于這種客觀現實,而又考慮台灣社會當前的情勢,陳云林作為大陸訪台的最高級官員,馬英九跟他會面,客觀上是以總統身分來見,而馬英九也公開講了希望陳云林稱呼他為總統,如果大陸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將來兩岸之間怎樣進行締造長久和平的政治協商?講了沒什么大不了,卻可以粉碎台獨分子對陳云林訪台的指摘,成為對安排訪台的執政國民黨和馬英九的有力支持。由此看來稱呼馬英九為總統,確實是順理成章、順應潮流,大陸對于台灣人民的誠信、誠心,善意、包容,和平、友情,也可以由此見到一斑。

  那么,陳云林到台后,到底如何稱呼馬英九,人們正在拭目以待,筆者也在期盼自己的猜測“陳云林稱馬英九總統”真正變為現實。通過陳云林訪台,兩岸的有識之士共同努力,促進兩岸關系更加有一個新的發展,共同造福于兩岸人民,這是全中國人民,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

  張福潤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4/2008 12:48:49 AM

--  
呂秀蓮:陳云林維安動員 太超過

2008/11/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聯合報報道,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明天來台,前副總統呂秀蓮今天說,陳云林只是民間團體的會長,不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媒體發動千人采訪、維安七千人都太超過,是自我矮化。

  呂秀蓮到屏東台灣心會進行「透視台灣新危機」演講,她在演講中表示,陳云林來者是客,不要把他當敵人,但仍要監督他有沒有對不起台灣的言行舉止,台灣本來就是主權獨立國家,他不能說「台灣如果不獨立,中國就不會使用武力」這一類的話。

  她說,陳云林只是海協會會長,不是胡錦濤,總統馬英九面對陳云林必須自稱總統,否則就是嚴重失職,陳云林也必須尊重馬總統是台灣的總統。

  呂秀蓮說,陳云林只是民間團體的會長,但媒體卻出動千人,維安出動七千人,簡直把他當胡錦濤,太超過,太抬舉陳云林,這是「大中國、小媳婦」的心態,是自我矮化。

  她表示,陳云林來台,所有的會談都應該公開,如果有密談,密談結果必須經過立法院通過才算數,如果涉及台灣主權,必須經由台灣人民公投。

  呂秀蓮并談到前總統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及前國安會祕書長邱義仁的詐領外交經費案,她說,所有的証據都要清楚,再來說有沒有犯罪。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4/2008 12:49:30 AM

--  
陳云林訪台只談經濟不談政治

2008/11/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綜合電)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抵達圓山飯店,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等迎接。

  江丙坤發表講話說,他對陳云林一行表示歡迎。他說,剛剛陳云林踏上台灣的土地的一刻,是歷史一刻,這一刻,兩岸已經整整等了60年。

  陳云林發表講話時則強調,他這次訪問,主要目的是簽署兩岸協議,加強金融合作,對抗全球金融海嘯,不涉及政治問題。

  陳云林今早率60多位大陸工商巨頭,歷史性訪台。台北機場大戒備,禁旅客自由活動。綠營喇叭戰車,放氣球抗議。

  備受關注的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台灣之行,今日正式登場。60多位隨團的大陸工商金融界猛人,將在5天時間內與台方同業共同商討合作事宜。因應金融海嘯增加的兩岸金融對話,更成為矚目焦點,台灣金融界或因此獲得加快進入大陸的“許可証”。兩會將要簽署的四項協議,將令兩岸經貿更為密切,為兩岸攜手抗擊金融海嘯走出醒目一步棋。

  陳云林一行人乘搭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專機,今日上午11時58分抵達台灣桃園機場。按今年6月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訪京規格,將由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等接機﹔之后代表團將回下榻的台北圓山飯店。今日下午,兩會代表將進行預備性磋商,為空運協議、海運直航、郵件直達與食品安全四項議題敲定文本,明日,在歷史性的第二次“江陳會”上,雙方將正式簽署這四項協議,地點是圓山飯店12樓大會廳。

陳云林抵台笑容滿面

  大陸海協會長陳云林專機于上午11:58分降落台灣桃園機場,台灣海基會由副董事長高孔廉率領接機人員在停機坪排成兩列歡迎。

  陳云林一下飛機,即與高孔廉熱烈握手,隨后并與所有前去接機的海基會人員一一握手致意,神情愉悅,笑容滿面(上圖左一)。

  陳云林一行獲得禮遇通關,直接從停機坪驅車前往下榻的台北市圓山飯店。陳云林將在圓山飯店發表講話。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4/2008 12:50:25 AM

--  
馬陳重頭戲 擬要求對岸撤飛彈

2008/11/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聯合報報道,大陸海協會長陳云林今日抵台訪問,執政黨已全面升高應變機制,除總統府固定一早輿情會報,國安系統更成立專案小組因應,預防突發狀況。高層說,預期一切應會按劇本演出,但若有「威脅到國安的意外」,國安機制也會立即啟動。

  據指出,因應陳云林來訪,除第一線執行單位海陸兩會、國安局、警政署與政院溝通管道,國安會與陸委會建立平台,馬英九總統隨時與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保持熱線聯系,掌握會談動態。

  府方人士不諱言,海基、海協協商四大議題几乎已完成事前磋商,只差最后簽字,研判「會談內容按照劇本演出」。陳云林訪台期間,關鍵仍在于江陳二次會與馬陳會,如何「維持對等尊嚴」,府院黨事前已多次沙盤推演,并升高應變機制。

  連吳宋 模擬談話「尺度」

  府方人士透露,即使連戰、吳伯雄、宋楚瑜宴請陳云林屬「照表操課」,府院黨事前磋商過程,也曾針對連吳宋「談話尺度」事先模擬,防止一切擦槍走火的意外﹔尤其強化維安任務,更要避免張銘清事件重演。

  六日下午登場的重頭戲馬陳會,據透露,目前已知將采半公開方式,馬總統與陳云林各自發表談話后,隨后進行閉門會談,會后由兩岸發布新聞稿方式,保留各自表述的空間。屆時台方新聞稿仍將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接見海協會長陳云林」表述。

  至于馬總統前天接受媒體專訪提及「會轉達台灣人的心聲」,府方高層透露,包括台灣參與國際空間、中共撤飛彈等,都是馬總統接見陳云林將提出的看法。府方也早擬定總統講稿,由核心幕僚蘇起、高朗參與撰稿,內容仍以維持尊嚴與主權的基調。

  有關會談地點確定是台北賓館主會客廳,由于馬陳屬會談并非工作會議性質,座位安排采橢圓形接見模式,類似六月江胡會或四月的蕭胡會,會場也不會出現雙方旗幟。目前已知台方與會人員包括國安會祕書長蘇起、總統府祕書長詹春柏、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夫婦等,對岸則有陳云林夫婦、鄭立中、孫亞夫等人,采團對團的會談模式。

<--endmsg-->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75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