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黃河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3)
----  簡氏防務:中國軍力發展迅速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3&id=1186)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9/4/2008 2:36:46 AM

--  簡氏防務:中國軍力發展迅速
簡氏防務:中國軍力發展迅速

2008/09/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簡氏防務:中國軍力發展迅速

BBC/英國《簡氏防務》指出,中國是全球國防開支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但依然未能對美國構成威脅。美國每年的國防預算達到7千億美元,是第二位的英國的9倍。

《簡氏》的國防經濟學家史密斯指出,西歐國家的國防開支遠遠追不上美國。

該集團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2008年的國防預算為580億美元,名列全球第四。

如果根據目前增長速度推算,到了2020年,中國的軍費將上升至3600億美元。

報告認為,中國很可能會成為一個主要的武器出口國。

這是由于科技急速發展、低成本和地緣政治等因素,這些因素對非洲國家非常有吸引力。

報告說:"中國最近向蘇丹和津巴布韋提供武器,這表明中國愿意跟那些其它人不愿打交道的政權進行交易。"

此外,報告將俄羅斯和印度列為另外兩個軍費快速增長的國家,兩國2003到2007年間的軍費總和翻了一番,達到1千億美元。

《簡氏》今年5月曾經報道說,中國的航天與國防工業因為四川大地震而"損失慘重"。

中國軍方則表示,在經過了詳細的檢查之后,中國的軍事核研究設施"完全沒有問題"。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9/4/2008 2:40:08 AM

--  
沈陽軍區某旅組建電磁模擬特遣隊使練貼近實戰

2008/09/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解放軍報<--sk--> 

  今天,沈陽軍區某炮兵旅指揮二連雷達站站長翟慶祥剛一開機,就受到“藍軍”電磁模擬特遣隊的阻塞式干擾,炮位偵察校射雷達一時變成了“瞎子”。該旅訓練場上活躍著6支“藍軍”電磁模擬特遣隊,使以往只能在年終綜合演練中才能遇到的復雜電磁環境,在平時課目中可隨機設置、出現,使軍事訓練更加貼近實戰。

  為走出復雜電磁環境下單兵、班(排)、站訓練環境構設有想法沒辦法、有簡單無復雜的困境,這個旅通過“調整本級、申請上級、借助友鄰、協作開發”等渠道,研發、籌集干擾裝備和模擬器材27部(套),并依其功能和保障能力進行分類,組建了6支“藍軍”電磁模擬特遣隊,分別走進各個專業訓練場,按照由低到高、逐級合成的原則,設置樣式齊全、特征明顯、動態變化的電磁環境,讓官兵有更多的機會置身近似實戰的環境。

  電磁環境全程設定,干擾強度隨機調整,變幻莫測的電磁環境,覆蓋了各類用頻裝備訓練、滲入各個訓練內容。記者來到訓練場,發現“藍軍”電磁模擬特遣隊或采取“划分頻段、逐個干擾、巡回保障”的方式,對指定裝備、班(排)、站進行干擾﹔或將用頻裝備區分短波、超短波、微波等,對相同裝備實施同頻、同步、同時干擾,逼著參訓人員圍繞捕得住、定得准、攻得上,進行電磁偵察、干擾、反輻射、火力引導訓練﹔圍繞看得清、通得好、傳得准,進行通信指揮系統防偵抗擾、抗毀、抗癱訓練﹔圍繞確保電磁安全與資源合理利用,進行數據采集、資源分析與調控訓練。

  訓練的環境真了,部隊的動作實了。旅長王國軍說,“藍軍”電磁模擬特遣隊創造了“平時不打仗,天天上戰場”的復雜電磁環境,滿足了專業兵種的基礎訓練需求,也在復雜電磁環境的磨礪中錘煉了部隊信息化條件下的指揮控制、偵察情報、遠程機動、火力打擊等40多種能力。

  去年以來,全旅官兵圍繞多手段、多渠道、多方式綜合抗毀和抗擾攻關,既研究讓敵擾不了、打不著的招法,也研究變被動為主動,對敵實施電子欺騙和佯動的有效方法,先后創新了集向抗擾等一批戰法、訓法。 (李子偲、杜善國)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9/4/2008 2:41:19 AM

--  
中國無人機挑戰美軍“死神”:美蘇助推研發(圖)

2008/09/01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starthtml-->說起無人機,近來在媒體頻頻亮相的還是美國的大牌,如“全球鷹”戰略偵察機,以及今年初裝備美國空軍的MQ-9“死神”。但軍迷們更關注我們中國的無人機研發情況。據公開報道,我國研制無人機起步較晚,從上世紀60年代后期才開始,西方國家從一戰后就開始研制無人機作為靶機。我國目前已公開亮相的無人機有十多種,主要用途集中在靶機和戰朮偵察方面,對無人機直接作戰方面的研發也已提上日程。

  中蘇交惡國產無人靶機升空

  上世紀60年代由于中蘇關系緊張,蘇聯拒絕繼續提供“拉-17”無人靶機。國家下決心搞自己的無人靶機,從而促生了“長空一號”。該項目從1965年立項,1966年12月6日,“長空一號”首飛成功。

  
650) this.width=650">


  作為“捕食者”全面升級版的“死神”無人機今年首次投入戰場

  
650) this.width=650">


  1960年代開始研制的“長空一號”,是中國最早也是服役時間最長的無人機

  
650) this.width=650">


  無人機已經在解放軍各兵種普遍應用,并發展出各色型號


  “長空一號”是噴氣式亞音速飛機,可供地空導彈、空空導彈打靶或防空部隊訓練使用。“長空一號”的起飛非常有特色,采用一部可回收的發射車助推起飛。將飛機固定在發射車的3條短滑軌上,起飛時飛機發動機啟動,帶動發射車滑跑。當時速達到275公里,飛機脫離發射車爬升,發射車因無動力而減速,隨后地面人員發出無線電指令,拋出制動傘使發射車停住。地面發射車助推起飛,改寫了蘇聯用有人機在高空投放靶機的歷史。

  因“長空一號”體積很小,為在視覺上模擬體積較大的敵機,機上一般裝有曳光管或拉煙管,還裝有紅外增強翼尖吊艙、雷達回波反射器、機尾帶4枚“海鷹1號”紅外曳光彈,以增強紅外和雷達特征。靶機如未被擊落,可遙控其著陸回收。

  “長空一號”作為我國獨立研制的第一種多用途噴氣式無人機,奠定了我國無人機發展的堅實基礎。

  
650) this.width=650">


  
“長虹一號”無人機


  擊落美“火蜂”開發無人偵察機

  “長虹-1”是高空多用途無人偵察機,在軍內稱“無偵-5”(WZ-5),出口型號為CH-1,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無人駕駛飛行器設計研究所研發。該機于1969年開始研制,1972年11月28日首飛,1980年正式列裝。

  從外觀及主要參數看,“長虹-1”很明顯是我軍多次擊落的美國BQM-34“火蜂”(FireBee)無人偵察機的翻版。越戰期間,美國“火蜂”多次侵入我國領空,偵察我軍動向。由于其高空高速飛行,初期我機截擊連連失利。1964年11月15日,我空軍某部中隊長駕駛殲-6戰機,在距離“火蜂”230米處開火,一直打到距離140米,炮彈直穿發動機,終于將敵機擊落。此后我空軍多次成功擊落“火蜂”。在“火蜂”墜地后,科研人員就可以詳細研究了。

  根據北京市科技志的記錄,北航在對被擊落的“火蜂”141A進行了研究,并成功修復使之再上藍天。在此基礎上試制的“長虹”號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于1978年5月完成了定型試飛。“長虹”號成為中國第一架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無偵-5”目前仍作為惟一的遠程無人偵察機在解放軍空軍服役。

  除上面提到的“長空”無人靶機、“長虹”無人偵察機外,AW-4“鯊魚”、“隼鷹”、WZ-2000、ASN-150B、ASN-206、W-30和W-50等固定翼無人機,Z-2、M-21、LE110和“翔鳥”等旋翼無人機,都是我國近年來研制的新品。這些無人機的軍事用途多用來做靶機,或執行戰朮偵察任務。

  
650) this.width=650">


  
“暗劍”無人機


  國產“暗劍”開啟新理念

  冷戰結束后,美俄等軍事強國不再把無人機局限在靶機或偵察等用途,而是考慮在機上攜帶導彈等攻擊性武器,直接作戰。1994年,我國軍方正式啟動“無人戰鷹”的應用研究工作,開始了軍用無人機新的研發進程。五角大樓2005年的《中國軍力報告》稱,中國正在大量投資開發無人機,“其中令人關注的是,中國人正在開發一種無人駕駛戰斗機。”在2006年的珠海航展上,國產“暗劍”無人機模型首次亮相,2007年又走出國門,參加法國巴黎航展,在一定程度上証實了西方媒體的猜測。

  盡管兩次都是以模型參展,但西方軍事專家們還是從中推測了其先進性能,認為該機具有超音速、超高機動性能,從外形看與美國F-117隱形戰機差不多,可以較好地躲避雷達偵測,主要用于未來對空作戰。加拿大的《漢和防務》載文分析說,美國X-45、X-47以及歐洲的“神經元”無人作戰飛機,均為亞音速飛機,與敵方戰機的對抗格斗能力較弱。“暗劍”和以上無人機相比,外形差異很大,其雙垂尾和鴨式前翼等特點,明顯具有高速高機動性作戰飛機的特征。從該機黑色的外表看,“暗劍”應大量應用復合隱身材料并采用內置式武器艙,具備良好的戰場適應性,代表了中國無人作戰飛機的先進設計思想。<--endhtml-->


中青在線<--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9/4/2008 2:42:27 AM

--  
精准空投已成解放軍陸航直升機部隊訓練重點

2008/09/01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解放軍報

  細雨濛濛的演兵場上,隨著直升機上的朵朵傘花徐徐降下,一套套打包成箱的信息化裝備被准確空投到指定地域……今天,廣州軍區某陸航團按新大綱要求開展復雜條件下“精確空投”演練,取得良好效果。現場指揮訓練的團領導告訴記者,“精確空投”成功,標志著團隊訓練上了一個新台階。

  “過去空投是燈一亮,門一開,閉著眼睛往下扔。”在直升機上,“扔”了十年麻包的空投員、三級士官孟利彬告訴記者,以前陸航大部分承擔被裝、食品、彈藥空投輸送任務,對空投員技朮要求不高。如今,隨著信息化裝備列裝部隊,“精准空投”已成為陸航部隊的訓練重點。

  在顛簸的直升機上,孟利彬耳機里不斷傳來地面氣象站報讀氣象信息:“空中合成風每秒20米!風向東南……”孟利彬敲擊鍵盤,將風速風向、裝備重量、當前目標所處方位、預定空投點坐標等數據輸入“空投測算系統”,并准確測算出裝備空投出艙時間。

  一分鐘后,開艙、空投……一套裝箱的電磁干擾器被大風挾卷而去,隨后又准確飄向著陸點。早已等候在地面的戰斗員迅速向空投裝備集結,拆箱、組裝、架設、調試。不到3分鐘,裝備便由空投狀態轉換為戰斗狀態,并迅速向“敵”發起電磁攻擊……演練結果顯示,所有空投員空投准確率達到了90%以上。

  “空投裝備不同于空投食品,少一箱、距離差几百米,在戰場上的損失都是不可估量的。”演練結束后,團長李波感慨地說,為提高空投精確率,團里加大空投員空地協同訓練強度,將非正常天氣空投、定點空投、夜間空投等作為訓練重點,成功地設計出一套“空投測算系統”,使空投員可根據風速、航速、物重、方位測算出空投點和空投時間。為了打破陸路運輸受地形、運力局限難題,團里還引進遠程無線指揮系統、GPS定位儀,確保空地通信“零障礙”,逐漸形成一批定點空投新戰法訓法,有效地提升了部隊復雜條件下空投輸送能力。 (羅輯、鐘友國)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9/4/2008 2:43:15 AM

--  
解放軍機械化師裝備指揮方艙可隨機應急應戰

2008/09/01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解放軍報<--sk--> 


  指揮預案:“子母案”實現隨機應變

  沈陽軍區某機械化師首長機關指揮所指揮能力探索性演練正在進行。上午8時,正在開進途中的“紅軍”主攻團,突然遭遇“藍軍”一個空降營的兵力阻擊,一場猝不及防的遭遇戰隨即打響……

  “輸入關鍵詞:遭遇、遲滯。”“紅軍”指揮員、某團團長白群下達口令。野戰指揮方艙內,作訓股長王博敲擊几下鍵盤,3套方案立即擺在了指揮員的眼前。經分析,“紅軍”指揮員一致認為二號方案更為合理,決定使用一個加強營正面牽制空降之“敵”,其余部隊迂回前進。

  接下來,“敵情”一個接著一個,一個比一個棘手,但只要作訓參謀輸入關鍵詞,便會在“母案”的基礎上生出多個可供選擇的“子案”,指揮員權衡利弊,挑選出最佳方案,稍加調整后便下達到了作戰單元。

  指揮手段:“多維網”消除信息孤島

  演習進行到第二階段,前方突然告急:“承擔先遣任務的兩個連失去聯系!”這兩個連,配備的都是精良裝備,是“紅軍”手中的“尖刀”。若不能迅速恢復聯絡,后果不堪設想。

  “先遣部隊咋成了信息孤島?”筆者不由得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可是,團參謀長王興海卻胸有成竹:“啟動大功率電台,搜索聯系﹔通信兵前出,接力聯系﹔旗語兵,登頂聯系……”很快,指揮中心便顯示出兩個連隊的消息。原來,這兩個連隊正在山谷中的通信“盲區”行軍。

  該師副師長黃銘告訴筆者,現代戰爭的“中軍帳”,就要使部隊撒如一張網,收攏如拳頭。據了解,該師摸索出了“綜合組網,以網抗擾﹔衛星通訊,以高制擾﹔簡易通信,以低避擾”等多種聯絡方式,依靠“多維網”消除“信息孤島”,有效提高了戰場信息傳輸能力。

  指揮方式:“精簡環節”抓住最佳戰機

  當天晚上,某團夜行軍途中,師指揮中心突然收到尖刀排截獲的重要情報:1號高地發現“敵”一個指揮所。指揮中心很快決定:讓就近的某團二營端掉“敵巢”。同時,這一作戰任務也迅速通報到了該團作戰指揮中心,團里迅速命令附近地域的警偵連火速增援。

  一個難得的戰機被及時抓住,“紅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將“敵”指揮所包了“餃子”。該師丁參謀長告訴筆者:現代戰爭實踐告訴我們,應對突發情況,必須精簡指揮環節,實現快速反應。因此,這一仗,我們“一竿子插到底”,簡化了團營連3道指揮程序,從而抓住了最佳戰機。

  師作戰命令直接下達到營連、單兵呼叫直升機、連指揮員調動營火力……戰斗持續到深夜,筆者發現,整個戰斗簡化指揮程序,各級指揮員全程按戰場需求臨機處置,作戰指揮效益大大提高。(龔毅 韓光 譚長俊)

  指揮員點評

  某機械化師師長 張岩

  以超常之舉應對突發情況

  打贏未來戰爭,離不開指揮高效、決策正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超常之舉應對突發情況。在制定指揮預案上,絕不能搞“單打一”,必須有多手准備,始終把握主動權﹔在指揮手段上,要突出信息制勝﹔在指揮方式上,要靈活機動,自主作戰,敢于打破常規,追求快速反應。這樣,才能實現平時可應急、戰時能打贏。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75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