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黃河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3)
----  離中南海最近的是互聯網:民意呼喚執政透明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3&id=1582)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7/2009 1:33:04 AM

--  離中南海最近的是互聯網:民意呼喚執政透明
離中南海最近的是互聯網:民意呼喚執政透明

2009/03/0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亚洲周刊谭卫儿/冷暖锋纠缠间,早春的北京,迎来一年一度的人大、政协两会,也是政府必须对民间冷暖作出迅捷回应的时候,更是中外记者云集北京,希望第一时间触摸中国脉搏的时候。

每年总理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便是记者们,包括香港记者了解中国内地最新情况的重要资讯来源。这份报告有哪些重要内容?哪些主要数据会披露?国家将有哪些重大政策调整?总给人神秘兮兮的感觉,有幸在开幕前一天收到政府工作报告的港区人大代表们,被香港记者问起内容,大多以「会议未开,报告还是机密,不大合适透露」而婉拒。

但记者们却仍是使出浑身解数四出打探,总要提早一天报道报告的主要内容。记者们心中自有一把尺﹕即便报告字眼仍有最后修正,但如政府工作报告这样的「机密」,是总理必须向人民和人民的代表们交代的,把其中主要信息稍早向公众披露,总不该被视为「洩露国家机密」吧。

香港记者们今年看来不用烦恼这麽多了。两会召开前的最后一个週末,总理本人已向公众毫无保留地「公开」了他的政府工作报告所关注的重大议题——二月的最后一天,温家宝开创了中国领导人破天荒的首次公开与网民对话,而且对话毫无删减地全程直播。从经济、民生、医疗、教育、反腐,到温总的个人喜好,民众目前最关心、亟待政府解决的迫切议题,温家宝都一一回答。

难怪有在北京採访的香港记者感慨道﹕看完这个网上直播,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简直不用再头痛了。当然,更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温总理的一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以及「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知道政府在想甚麽,做甚麽,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

人们不难发现,今年两会的主题,早已由胡、温两人直接向外界「透露」了:较早前有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两会议程,总理温家宝週前亲自请农民工、农村医疗站、养猪大户、应届毕业大学生、小学教师等十三个行业代表到中南海座谈,显见这些方面都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

回看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刚公布了一个令人「毫无惊喜」的财政预算案——不光是因为财赤严重政府再没本钱「派糖」令市民无惊喜,更因为预算案内容在宣读前数天,已几乎全被事先张扬,新闻界在当天一点新料都找不到。财政司长不过是在宣读一份公众早已预知内容的报告而已,有传媒中人笑言,简直可以事先写好报道,因为该知道的早有报道过,只不过当初引用的是「政府消息人士」,当天变为直接引用曾俊华本人。

特区政府,或者说,财政司长这次事先把政府的「老底」都亮出来,一改以往政府一方面「吹风」放测试气球,但又总喜欢留一手的做法。毕竟,政府的财政预算案,说来说去就是政府怎样花纳税人钱的一个计划,民众对政府的决定过程有著知与参与的权利。

政府就公共政策的制定向传媒「放料」,是政治公关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政治化妆师们总以为,「放料」须营造出对政府有利的局面,而这又是一种政治技巧,于是选择性地找数家「友好」媒体放料者有之;分阶段、分内容只局部「放料」者也有之,目标只是企图影响媒体报道的走向。这种方式在香港早已见怪不怪。而在内地,政治公关还是一个新名词,长久以来是由政府调控传媒的「主旋律」。

但时移世易,且不说香港这次财政预算案「放料」放到几近提前公布内容,中国内地在经历了二零零八年这一互联网年后,终于接受了信息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这一现实。温家宝与网民对谈,既是个人行为,也是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的必然,也是北京在政治公关上化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拐点。更深一层意义是,网络信息和网络意见,终于跻身进入了主流民意之列。

互联网不再只是民众发发牢骚、说说怪话、来点「恶搞」小花招的地方,而是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一个正式平台,也成为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新闻的来源及主题之一。今天的中国内地已有三亿网民,每月更有新增近八百多万新网民。而在香港,互联网普及率更广,传统的政治公关技巧同样面对挑战。政府怎样与百姓沟通最直接?

在香港,官员们常选择上电台的「烽烟」(phone in)节目;在中国内地,则有这样一句流行语﹕离中南海最近的是互联网。不过,互联网不是灵丹,特别在中国内地,非网民还佔人口的大多数。因此,政府应把政策制定过程的公开形成制度,而非从政治公关的角度出发,去算计「放料」的实效。正如温总理鼓励一位巧遇的白血病小孩后的反思﹕「一个好的医疗制度,比遇到一位好总理更重要。」这句话,把「医疗」改为「公共政策制定」,同样适用,只因为「知政失者在草野」。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3/7/2009 1:38:51 AM編輯過]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7/2009 1:33:52 AM

--  
山西檢察官進京抓記者續:女記者已被逮捕

2009/03/0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中新網3月6日電 針對“山西檢察官進京抓記者”一事,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孫謙今日做客人民網時透露,中央電視台記者李敏利用其記者的職務,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干擾偵查活動,涉嫌構成犯罪,2008年12月18日已被逮捕,目前案件仍在偵查中。

有網友提問,請問為什么山西檢察官能到北京去抓記者,是否屬于越權執法?能否對山西檢察院與記者一事作個回應嗎?

孫謙回答說,去年下半年,社會各界和網友對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檢察院查辦中央電視台記者李敏的案件,非常關注。

孫謙介紹,2008年10月,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人民檢察院,在偵查一起貪污犯罪案件的過程中,發現中央電視台記者李敏收受該案犯罪嫌疑人吳曉輝弟弟,吳曉華的賄賂之后,李敏利用其記者的職務,為請托人謀取利益干擾偵查活動,涉嫌構成犯罪。

孫謙指出,最高人民檢察院,根據案件管轄的有關規定,逐級指定,太原市杏花嶺區人民檢察院管轄。

“2008年12月2日,李敏被立案偵查。12月5日被刑事拘留。12月18日被逮捕,目前這個案件仍在偵查中。”他透露。(據人民網文字直播)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7/2009 1:35:06 AM

--  
和解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六四是民族歷史的陰影

2009/03/0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

亞洲周刊邱立本/對中華民族來說,和解與和諧是連環套,一環扣一環,也緊密連接兩岸老百姓的心靈深處。和諧的列車,必須走在和解的軌道上,才可以開往中國現代化的驛站。只有在和解的基礎上,才會出現真正的和諧局面,才能開拓人人心情暢順的天地。

和解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早在三十一年前就埋下伏筆。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就對文革作出反思,揮別了階級斗爭,為和解的政治理念與實踐作出了重要的鋪墊,開始了中國內部的和解旅程。那些動輒用想像與口號來尋找敵人的政治,變成了過街老鼠﹔那些自欺欺人的革命教條,也要面對生活實踐的檢驗。昔日鎮壓「地富反壞右」的思維和手段,都在胡耀邦平反冤假錯案的過程中,為全民所痛恨,也逐漸建立了社會的共識,不能再搞這一套,不能再以「階級專政」的名義,咨意踐踏人民的權利。

因而八九學運以鎮壓收場,是對三中全會的背叛,也是歷史的倒退。鄧小平曾經說過不爭論,有他當時策略上的考慮。而二十年之后,這場已被官方從「反革命暴亂」淡化為「風波」的悲劇,卻仍然在歷史的黑盒子中若隱若現,看不到真相的全貌,也看不到和解的陽光。

但中国社会力的澎湃,以及近日急速上升至近三亿的网民,早已不断在推动民间寻找这场「风波」的真相。卡玛.韩丁所拍的纪录片《天安门》透过互联网和视频的搜索手段,还是可以突破封锁,更不要说它的影碟不断被複製传阅。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政治预言小说《一九八四》所说的「消灭过去,就可以消灭未来」,并不能在中国出现。

因為中國的當下和未來,都有越來越難被一元化權力所控制的通訊手段。互聯網和手機被視為上帝送給中國的最佳禮物,可以突破任何「專政」的網羅。從官方口徑的變化,已經看到這一頁歷史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解讀,也將成為現實政治改革的巨大動力。只要三中全會沒有被否定,只要胡耀邦沒有被否定,鎮壓六四就沒有正當性,也就必然提供歷史平反的機緣。

九十年代之后,從江澤民到胡錦濤,都曾到江西共青城的胡耀邦墓前致敬。而胡耀邦恰恰就是抗衡六四鎮壓的重要精神資源。一九七六年天安門事件的平反就提供了先例,預示六四也終會在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上,以全新的版本出現。

而和解的陽光,已穿越重重的陰影,照在全球華人的心中。在台灣,無論是藍營或是綠營,都難以忘記二十年前天安門的一幕,他們覺得如果北京當局不能在這事件中落實和解,又怎麼能實現兩岸的真正和解?他們不會忘記馬英九當年所說的「六四不平反,統一無條件」。

六四問題的處理,奇異地影響兩岸關系的心理層面,也影響到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對中華民族來說,和解與和諧是連環套,一環扣一環,也緊密連接兩岸老百姓的心靈深處。


<--endmsg-->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3/7/2009 1:37:19 AM編輯過]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