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黃河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3)
---- “亂力怪神”與 “功夫孔子”/航空母艦:一個誘人的陷阱?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3&id=1618)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24/2009 1:31:29 AM
-- “亂力怪神”與 “功夫孔子”/航空母艦:一個誘人的陷阱?
“亂力怪神”與 “功夫孔子”
2009/03/2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
蒙克 BBC中文網記者<--sk-->
周潤發在香港影片中扮演爭勇斗狠的黑道人物 周潤發在電影中領銜主演孔子的消息估計會讓孔聖人大跌眼鏡(要是兩千年前有眼鏡的話),因為"子不語亂力怪神",現在卻偏偏要由以演"亂力怪神"出名的藝人來演孔子。
在《臥虎藏龍》扮演功夫大師的周潤發,曾經在許多香港影片中扮演爭勇斗狠的黑道人物,現在他要在即將啟動的國家投巨資拍攝的史詩影片《孔子》中扮演這位至聖先師。
據導演說"周潤發演孔子有不可替代性",這個"不可替代性"不大可能指他學養深厚,估計是說他的知名度。就像用孔子的名氣推銷諸如"孔府家釀酒"、"三孔啤酒"、"孔府香油"這類現代商品一樣,電影制作公司希望用藝人的國際知名度推銷古典的儒家聖人。
中國投1.5億元巨資拍攝《孔子》似乎是近年來儒學熱水到渠成的結果。由官方主持的公祭孔子儀式已經進行了多年。去年北京奧運會盛大的開幕式上,大批演員扮孔子的弟子登台演繹了各種儒家理念。近年更有人通俗解讀本來已經十分通俗直白的"孔選",使解讀《論語》變成了商業成功。
和諧理論?
面對中國前几十年經濟發展,社會發生巨變,官方意識形態出現混亂和真空狀態,更有學者提出要把儒學超出學朮范圍,發展儒教,并立為官方意識形態,維護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作為政治哲學,儒家強調社會等級和尊卑秩序,儒家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德"或"天人相應"之類的說教,直觀地將社會秩序類比于自然秩序,并接受其合理性。
而之前的馬列理論則強調社會矛盾在經濟上的必然性,認為矛盾爆發會解決并促進社會和歷史發展。同馬列主義一樣,自由主義和人權理論都具有很強的分析性和揭示性。因此相比較而言,宣揚調和矛盾的儒學等傳統倫理更適合為中國特色的和諧作注腳,因為中國特色往往被總結成"不爭論"、"不折騰"這類模棱兩可,理論性差而適用性強的特性,如英國智囊總結出的"北京共識"。
軟實力?<--sk--> "子不語亂力怪神"
宣揚儒學首先有維護國內社會穩定和政治合法性方面的含義,因為社會控制除了要依靠經濟力和政治力外,還需要道德感召力,也就是軟實力。據說時下中國監獄系統中也流行"儒學服刑"和"孔子講壇",用儒家倫理改造囚徒。
除了對內的社會控制,對外宣揚軟實力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關注。在奧運前后這一年時間,隨著中國民族主義討論空前熱烈,中國的"軟實力"成了重要話題。
在奧運前中國電視台發起奧運頻道的直播現場,中國著名電視女主持人胡紫薇通過鏡頭對全國人民慷慨激昂地譴責其夫(另外一名電視名嘴)的婚外情,她捎帶提到中國缺乏"軟實力",說中國在不能出口價值觀前很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被胡紫薇引用的法國前外長Hubert Vedrine曾經描述美國實力的時候,強調了美國的"軟實力",即美國的文化和政治價值的吸引力。
孔子學說和儒家的政治倫理是否能代表中國的"軟實力"似乎在于儒學宣傳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取得社會共識。就像孔子兩千年前究竟說了什么?孔子是不是長得象周潤發?似乎沒有于丹解說論語重要,沒有周潤發的吸引力重要,因為后者才具有現實意義。
"儒學糙粕"
孔子及其學說其實一直充滿爭議。文革時期的"批林批孔"政治運動將孔子作為封建倫理和政治保守的代表大加批判。即使在今天"孔子熱"和學習儒家經典"讀經熱"也充滿了爭議,比如儒家學說里面維護帝王皇權,男尊女卑和等級觀念等一直被視為糟粕。
批評者還說,孔子當初誅殺少正卯,就相當于后來斯大林式的肉體上消滅學朮和政治異己。
在當今多元化、國際化的中國社會,要確立儒家思想成為社會主流,即使有官方支持,孔子說教和儒家思想要取代其他現代社會學說絕非易事。或許只有那些能夠同現代學說和社會倫理并行不悖的儒學教條能夠發揚光大,比如"子不語亂力怪神"。
兩千多年前,孔子能夠重視經驗,不信超自然能力和其他神奇功夫,顯示了一定的科學實証精神。不過等《孔子》史詩影片橫空出世的時候,免不了要同其他講"亂力怪神"的電影爭奪觀眾。
|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3/24/2009 1:41:54 AM編輯過]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24/2009 1:42:16 AM
--
航空母艦:一個誘人的陷阱?
2009/03/2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何仁勇
3月20日,國防部長梁光烈會見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時表示,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這是我軍方高層首次公開地正式作出這項表明。雖然是首次,但我一點兒也不感覺詫異。事實上,中國要修建航母的傳聞已經在民間傳了几十年──只不過官方一直羞答答的唯有明確表態。因此,我覺得要是某一天突然有一艘懸挂中國國旗的航空母艦從大連港口緩緩駛出,中國人和外國人都不要詫異。 從內心講,我支持中國修建航母。打個比方,我讀小學的時候總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夢,其中比較現實的是渴望得到一把彈弓。它用橡皮筋和樹皮做成,彈出的石子力道之大能夠打死一只雞──當然,前提是你得打中。如果能夠擁有這么一個玩意兒,將之插在腰間皮帶上,一定是眾目睽睽,萬人矚目的拉風場景。 我以為航母對于中國的作用,也就相當于一把彈弓對一個少年的作用。和平與發展已經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中國把航母拖出去開打的可能性甚微,如果耀武揚威的巡視在公海上,倒是能嚇唬住許多調皮的小朋友,比如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有膽子大的網友認為中國如果修建了航母,就有了與美國抗衡的本錢。我認為此話可以姑妄聽之﹔當家人卻不能憑此制定國防政策,更不能以為中國是為了抗衡美國才修建航母的──因為一個十一歲的少年拿彈弓去威脅三十歲的大人,是非常荒誕和可笑的。 據說中國現在已經很有錢了。2008年底政府要刺激經濟,出手就是4000億,闊綽得讓歐美等傳統富人的眼珠子掉了一地。目前美國還欠中國6000多億美金的債務。如同本山大叔在春晚說的那樣:不差錢。那么建造一個航母得花多少錢呢?以前的就不說了,2008年美國最新型航母“杰拉爾德•福特”號造價1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在800億左右。人家這還是已經成熟的技朮。中國打造第一艘航母,就算規模小一些,配置弱一些,檔次低一些,也不會少出太多。因為我們要考慮到各級領導吃喝一些,往口袋里拿一些,包工頭再偷工減料一些。一減一加,就相差無几了。 當然,要說800億,咱中國老百姓咬一咬牙,褲腰帶再勒緊一點也能拿出來。但實話實說,我們干嘛不把錢投到更有價值的地方呢?比如,四川地震災區重建得花多少銀子啊?很差錢!金融危機之下,農民工們來到城市,無工可開﹔回到家鄉,無地可種,撥一筆款子給他們度過寒冬,是不是意義更大呢?三鹿的受害者們還在苦苦申訴之中,我估計這官司就算打贏了,他們也難以從已經破產的三鹿公司里拿到賠償,干脆拿一筆錢,由國家賠償給他們,會不會意義更大呢?何必一定要造那勞什子呢? 這里說說以前的故事了。當年蘇聯還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他們跟美國搞得劍拔弩張。俗稱“冷戰”──有一回還差點打起來了。兩個國家爭先恐后的進行軍備競賽。你搞坦克,我就搞轟炸機。你搞航母,我就搞核潛艇。你搞航天飛機,我就搞宇宙飛船。你要搞衛星,我就跑月亮上去溜達几天。那時候的蘇聯多牛叉,連中國都不得不尊稱為“老大哥”。可就在他們威風最盛的時候,因水門事件而下台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寫了一本書,《1999,不戰而勝》,在書中,他大膽的預言,在1999年之前,蘇聯極有可能要解體。結果,還差8個年頭,尼克松老頭的預言就成了現實。蘇聯曾經先后擁有7艘航母,其第三代航母“庫茲涅佐夫”級(Kuznetsov)航空母艦雖然還是常規型,但所裝備的武器系統齊全,威力強大,足以與美國相同等級航母抗衡。但這并不能阻擋蘇聯的崩潰。 蘇聯解體后,有事后諸葛亮的軍事專家宣稱,蘇聯是被與美國的軍事競賽拉垮的。這話當然不夠嚴謹,但也有一定道理。這類軍事競賽,真的是一個巨大的陷阱。我想,中國的當家人在發展航空母艦的時候,一定要計算了又算計,千萬別掉進了新一輪的陷阱。 <--endmsg--> |
辣椒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