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黃河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3)
----  《聯合早報》︰越吹越大 中國進入泡沫經濟時代?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3&id=2087)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6/2009 2:16:24 AM

--  《聯合早報》︰越吹越大 中國進入泡沫經濟時代?

《聯合早報》︰越吹越大 中國進入泡沫經濟時代?


新加坡《聯合早報》6日刊文說,中國資產泡沫越吹越大,尤其是在房地產領域,房價居高不下的現象,促使一些觀察人士發出中國或已進入泡沫經濟時代的警告。  

  文章摘編如下︰  

  2008年11月5日,中國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驚濤駭浪中,宣布在兩年內投資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配套及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等“一攬子計劃”,引領中國經濟往前乘風破浪,力求渡過難關。  

  一年之後,中國經濟在數據上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前三季度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達到7.7%,經濟增長“保八”的目標已無懸念,再次證明中國政府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判斷和能力。  

  隨著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逐日明朗化,金融危機在中國造成的痛楚似乎已成遠去的記憶,也越來越少人談論,之前對于未來前景的焦慮與不安,也被一股謹慎但樂觀的情緒取代。  

  在經濟走出衰退的過程中,中國股市和樓市展現的韌性及增長動力令人側目,然而資產價值膨脹的速度與實體經濟的復甦狀態存在顯著落差,卻是一個持續引起關注的現象。  

  一般認為,寬松的信貸政策下資金流動性充裕,部分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資產市場、金融市場發展緩慢、民眾投資渠道有限,直接造成中國資產泡沫越吹越大。尤其是在房地產領域,各大城市頻頻出現地王,地價屢創新高,加上房價居高不下的現象,促使一些觀察人士發出中國或已進入泡沫經濟時代的警告。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加快,同比增長17.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7.8個百分點,使房地產領域成為經濟復甦的一個亮點。不過隨著近期社會再次發出房改呼聲,有種種跡象顯示房地產市場正成為中國經濟的難題。  

  有專家指出,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是發達國家的三至六倍,像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其人均收入還不到日本東京的十分之一,但房價已和東京不相上下,有些地區的房價收入比已超過30倍。  

  他們認為“京滬未來10余年的房價已被透支”,中國房地產的泡沫風險已經很大,如果一線城市房價繼續 高,將可能復制東京樓市“急漲長跌”的情況,一旦泡沫破滅,對一個整體不富裕的中國社會將造成災難性結果。  

  這樣的預言或許有點危言聳听,但房地產領域超越經濟基本面的表現卻實實在在反映了中國經濟在某種程度上失衡的現實,更深層的原因在于中央與地方的財稅結構以及既得利益集團的壟斷。房地產市場上漲,土地收入增加,加上實體經濟稅收下降,使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愈發依賴土地財政。  

  地方政府與房地產開發商的利益趨同,導致高地價—高房價的惡性循環生生不息。房價高歌猛進,購房置業變成“有錢人的投資游戲”、低薪族遙不可及的夢想,房地產泡沫化憂慮背後隱藏社會風險增加的可能性。購房支出比重提高,制約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擴大,有能力負擔房產的人通過出租或出售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將導致社會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  

  在“保增長”的聲音遠去的此時,“調結構”開始成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工作的重點。當增長已不是問題,如何增長更值得注意。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8/2009 3:52:00 AM

--  
中国仍需韬光养晦

2009/11/07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刘桂萍

  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发生后,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实施了严厉的制裁,其后不久东欧巨变,前苏联解体,在冷战时期曾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在那种情况下中国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其时,邓小平提出了在外交上韬光养晦的战略决策,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16字方针,其重点就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应该说面对当时的国际压力,韬光养晦是适时的外交战略调整,为中国赢得了时间,亦为其后的发展争得了主动。

  然而,20年过去,世界格局发生了甚大的变化,而中国的变化似乎更引人瞩目,虽然她不愿加入G7,G8,但她现在已是“金砖四国”中的佼佼者,而且已经成了处于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她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的举措及其效能也已为世界所公认;其他诸如神七飞天、全球外汇储备第一、持有美国国债第一等等,不一而足。

一些愤青忘乎所以

  而且,这两年来中国关于所谓“和平崛起”的宣传颇具声势,好像中国已经崛起。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还需要韬光养晦么?对于这一问题,不仅中国网民的网上争论如火如荼,煞是热闹,学界也在讨论在新的世纪中国是否还要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是由于中国国力的增强,韬光养晦的战略虽然没有被官方明确放弃,但自江泽民时代后期开始,官方对韬光养晦的提法就逐渐减少,而“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等等说法则不绝于耳。一些愤青更是忘乎所以,各种各样的怪论出来了,什么中国应该告别韬光养晦呀,什么用韬光养晦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懦弱、是荒诞无稽呀,什么韬光养晦是套在中国人头上的绞索呀,什么韬光养晦将使中国变成外交侏儒呀,什么死抱韬光养晦的人实乃掩耳盗铃的愚昧呀,等等。

  更有的认为,凭所谓中国的现有实力,不仅不应韬光养晦,而是应该在遭到威胁时,要绝不退缩,甚至要主动出击,不惜一战。尤其是去年那本《中国不高兴》的书出来以后,更引发了愤青以及一帮老左的民粹主义喧嚣,他们要把中国从“只想领导自己”变成“有能力领导世界”的国家,鼓吹中国应该“领导和管理世界”,甚至鼓吹“持剑经商”,鼓吹中国应该建立强大的远洋海军,等等。

  试问,你的不高兴是怎么来的?难道你自己不高兴,非要变成“持剑经商”的大老板才高兴?非要别人臣服于你,你才高兴?近年来,某些西方的舆论已把“中国崩溃论”逐渐转化为“中国威胁论”,而“主动出击”、“持剑经商”正为他们制造“中国威胁论”找到了藉口。

  否定韬光养晦的人大约都是一些民粹主义者,或者是继承过时的世界革命理论的狂热分子,他们在现实的中国并无太大的市场。而认为中国应该告别韬光养晦的人则稍微多了一些理性思维,他们认为中国已不是20年前的中国,世界格局亦不是那时的状态,他们认为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不断上升,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已经过时,没有必要再去坚持,但他们也绝不认同“持剑经商”、“中国应该领导和管理世界”。

需要坚持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并不妨碍中国的积极发展,也不会阻碍所谓的中国崛起。中国应该清楚自己的分量,事实上中国的发展或崛起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内外环境,而不要太过看重外部世界如何鼓吹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即使就崛起而言,也决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或者军力的增强,还包括政治进步、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生态与环境的改善,等诸多方面。
  实现这些方面的进步绝非易事,要比单纯的经济增长困难得多,不仅有内部的困难,也会有外部的干扰与阻挠。而且,内外矛盾纠结在一起,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小视。比如,中国近30年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赫的进步,但政治改革几乎毫无进展。现实的情况是,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民众对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的要求也提高了,而政治改革的滞后却阻碍了民众民主自由权利的落实。于是,造成社会矛盾的扩大,社会稳定度的降低。这就必然影响到所谓的崛起。

  一些人仅从字面上来谈论“韬光养晦”,因为按其原意,韬光养晦就是“掩藏锋芒,勿使外露”,好像暗藏着杀机。而在英文中又常被译成“Hide one’s capacities and bide one’s time”,给人一种不怀好意的印象。但从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后,从这若干年来的实践看,无非是在外交上隐忍、低调,不事张扬,更不可飞扬跋扈,但又要有所作为,努力发展自己。

  这是因为,张扬、跋扈并不能说明你的强大,反而弄出许多麻烦来,对自己的发展不利。实际上,从综合水平,而不是仅仅从GDP来看,中国与世界强国的距离仍然很大,中国高层就一直说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叫初级阶段,就是还不够发达,所以仍要以韬光养晦的心态去奋力追赶,不可妄自尊大。

  因此,无论从中国国力的现实来看,还是从中国崛起需要宽松的外部环境来看,中国今后仍应坚持韬光养晦的策略。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健民已经几次谈到中国尚要韬光养晦100年。他从实际的外交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是恰当的。

作者在中国民主同盟桂林市委任职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6250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