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黃河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3)
----  戾氣深重 充滿殘酷與悲劇的“盛世”將會去向何處?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3&id=3046)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6/1/2010 12:44:55 AM

--  戾氣深重 充滿殘酷與悲劇的“盛世”將會去向何處?

戾氣深重 充滿殘酷與悲劇的“盛世”將會去向何處?(圖)



  理想社會,應該是國家有目標、社會有共識、個人有希望。

  但盛世宏景與社會怪象並存,構成了中國的魔幻現實主義。

  天災人禍、人身安危、收入不公、環境污染、道德失範、制度缺陷、就業壓力、婚戀壓力、職場競爭、惡性事件……使公眾覺得社會殘酷。

  個人原子化、利益碎片化、人際關系干燥化,一擦就出火……當人們被拋到看不見的底層時,就會選擇極端舉動。如果有拉他們一把的溫暖的手,或許慘劇就不會發生。

  在人氣正旺的微博上,焦慮與戾氣流行,其根源是社會焦慮。充滿怒氣和恨意的戾氣是一種負面能量,它貌似站在殘酷社會的反面,無意中可能成為幫凶或幫閑。

  受蔡康永“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的創意啟發,我們發起了“寫給殘酷社會的100條微博”征集活動,旨在聚集眾人的智慧,為網民和讀者帶來善意、實際、積極、睿智的正面能量。

  我們明白,發微博代替不了實際變革。但一條微博傳遞善意或警醒世人,對族群團結仍有意義。

  戾氣那麼重,不如來碗心靈雞湯吧。

  
微博焦慮癥的根源是社會焦慮

  社會的殘酷與溫暖


  互聯網批量生產樂觀主義並不斷被復制轉發,也可以批量生產悲觀主義並不斷被復制轉發,互聯網批量轉發的無一不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盛世宏景與亂世怪象並存,這就是中國的魔幻現實主義。奧運與世博並舉,天災與人禍齊至。60周年大慶之後,社會如股市進入下行震蕩期,發生了雲貴百年大旱、玉樹地震和一系列觸及道德底線的慘案。

  學者提醒,中國的犯罪率進入高發時期,謀殺、搶劫、強奸等重罪頻現媒體。最近人們談論最多的,不是世博盛事,而是校園“六連殺”和富士康“十連跳”。憤怒者譴責慘案肇事者的無良,冷靜者在反省這些慘案背後的現實致因。

  中國已進入經濟起飛期,按發展經濟學相關定律,當一個國家人均國民收入達到3000美元之後,社會隨即有墮入動蕩的危險,收入不公、環境污染、道德崩潰使社會敏感神經繃緊。

  但,經濟學定律不能成為我們敷衍社會矛盾的借口與托辭。中國社會進入一個社會學家所謂循環剝奪感時期,簡單講就是人人都覺得自己虧了。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微博上稱︰“當今的中國,似乎人人都受傷,都被剝奪,自感為失敗者。官員很失敗,企業家很失敗,文人很失敗,學生很失敗,工人、農民很失敗,體育、娛樂明星很失敗。如果重寫《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一言以蔽之曰︰這是一個充滿了失敗感的盛世。”

  一個整合的現代社會,應該是國家有目標、社會有共識和個人有希望,這三個指標前還要加上“長遠”兩字。中國的問題是只及當下,不顧長遠。要害在于失去了社會共識——這正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降改革開放成功的基礎。

  30多年前17歲的牟其中、楊小凱在不同地方寫了同題文章《中國向何處去》,此二人如今一個鋃鐺入獄,一個早夭。新的世代娛樂精神足夠,歷史感欠缺,他們歷史感、沉重感不具,再不會寫這類文章了。但問題還是在那里︰中國將向哪里去?

  請關注那個看不見的底層

  中國網民突破4億。據公布的數據,86%的中國網民活躍于在線下載音樂,而在美國這一數字僅為55%;64%的中國網民積極參與社區聊天和撰寫博客,而美國網民對應的比例僅為36%。中國人缺乏物理世界的娛樂方式和發言渠道是不爭的事實。

  更應關注的,是那個看不見的底層。他們沒有娛樂,沒有工作,親朋好友離他們而去,他們也沒有微博這種虛擬的社會鏈接。家庭社區是初級群體,他們既沒有初級群體的溫暖,更缺乏企業和單位等次級群體的保障。面對一個殘酷社會,他們只有選擇鋌而走險。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在他的《自殺論》中談到,個體的社會關系越孤立越疏離,便越容易自殺。“集體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殺的障礙之一。”富士康“十連跳”是自殺,校園凶殺案本質上也是一種自殺行為,只是自殺者要多拉幾個“墊背的”而已。施暴者只有社會的殘酷,沒有社會的溫暖。

  中國逐漸進入一個原子化社會,一個道德失範、失去整合的社會。當今中國,可以表述為個人原子化、利益碎片化、人際關系干燥化,一擦就出火。按涂爾干的概念,社會整合度低下。

  我們在富士康“十連跳”慘案中,看到第二代民工對娛樂和交流的渴望,自殺者直到跳樓同宿舍者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一個企業是需要亞文化的,而富士康只有計件流程。可以想象第二代民工離開溫暖的初級群體後進入冰冷的流水線工廠那種孤單的境地。

  我們在校園“六連殺”凶殺案中,看到肇事者將無法排遣的憤懣直接發泄到更弱的弱者身上。社會忙于亡羊補牢式的大規模防範動員,卻不去面對那些潛在的“凶犯”正處于何等孤苦無援的“原子化”境地。他們的內心與利益無法向強者訴說,只有選擇攻擊社會最柔軟的部分。

  近來浙江台州三位90後網上相約自殺事件,更昭示年輕一代看不見的底層正在生成。如果年輕生命不被社會尊重,農二代被排斥在城外,再輝煌的城市化成績單都會大打折扣。

  社會在哪里?社會是具體的,家庭、學校、企業、NGO、政府、教會,當人們哪一樣都夠不著時,就會選擇極端舉動。當他們被結結實實地拋到那個看不見的底層時,如果有一只拉他們一把的溫暖的手,或許慘劇就不會發生了。

  


  請將微博焦慮癥轉化為實際公益行


  從玉樹地震到國祭日,網上著實演繹了一次公民的公益行。新浪微博上的抱怨忽然安靜,社會忽然寬容,罵罵咧咧煙消雲散,屏幕上流溢著久違的溫暖之情。這種溫暖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似曾相識。

  但過不了幾日,一切照舊。災難成了消解社會怨恨的解藥。但你不能期望災難頻仍。博友將多難興邦改為“興邦,多難!”一語中的。

  中國青年報曾刊文︰中國人為什麼如此焦慮?網民回帖︰中國少數人壟斷資源,多數人為剩余的一點資源爭奪,大家能不急嗎?低收入階層完全沒有保障,養老、醫療、子女教育都沒有保障,如何能不焦慮?于是只有金錢才能給人一點依靠。但貨幣也在不斷貶值,所有有點小錢的中產和白領,依然焦慮。

  中國已達4億規模的網民可大致分裂成兩個截然相反的世界︰天真快樂的追星粉絲群和焦慮糾結的憂國憂民群。一個形象的比喻是,開開心心在開心,冷嘲熱諷在微博,忿忿不平在天涯。抱怨是一種毒藥,會毒化人們的心情;但不抱怨出來會更毒,導致社會機體潰爛。

  我們面對著一個說謊社會。官員GDP考核致使統計數字造假,造就國民經濟虛假繁榮;房地產新政致使假離婚盛行,造就社會大面積說謊;學術評職稱致使教授淪為文章計件工,造就學界大面積論文造假;小學生作文致使孩子們胡編英雄事跡,造就社會新一代說謊者……

  互聯網批量生產樂觀主義並不斷被復制轉發,也可以批量生產悲觀主義並不斷被復制轉發。互聯網批量轉發的無不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微博焦慮癥的根源是社會焦慮。據觀察有兩類狂轉帖︰一是勵志格言,表明人們在焦慮個人成功;另一是憂國帖,表明人們在焦慮國家(調侃或惡搞只是焦慮的另一形式)。如果你既焦慮個人成功又焦慮國家,那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你需要一副堅強的神經。

  現實就擺在那里。所有問題的解決都是從焦慮開始,但又不止于焦慮,還需要行動。請將微博焦慮癥轉化為實際公益行。

  


  不要讓悲觀主義擊垮我們樂觀的天性


  當一個機體出現病癥時,生物體會自發作出調整。微博是一種自發的拯救行為,正如義工等NGO是一種自發的拯救行為,社區公益國學班也是一種自發的拯救行為。當權者要明白,一個社會失去了認同感和自組織能力,政權就失去了基礎。到那時一個小小事端就會擦槍走火,最終一發不可收。

  淨空老法師倡導“和諧拯救世界”,但拯救世界前先要拯救心靈,中國人的心靈。

  當前,裸體加尸體、緋聞加丑聞式的傳媒報道,對系列校園凶殺案起到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或至少傳染作用。廣州報紙報道,清遠市一名老奶奶接其就讀一年級的孫子時,神經質地攜帶刀具,並曾持刀在校門口揮舞。宣傳部門要求傳媒少報道校園凶殺案,以免普遍傳染病態。傳媒應講社會責任,而政府對人民的信托責任更應該大講特講。兩者孰輕孰重?

  在美國,《讀者文摘》的發行量僅次于《聖經》。在中國,《讀者》雜志自1981年創辦,始終秉持“中國人的心靈讀本”的理念,正是充當了軟性宗教讀本的功能。但中國人光有《讀者》是不夠的,中國還需要揭露真相的銳利媒體,這樣世道良心才不會死。

  姚晨被譽為微博女王,她是快樂因子,她態度陽光,並不犬儒,一定程度上稀釋了微博的焦慮氣氛;她樂呵呵的人生態度與禪宗理念是一致的,即愛這生活、愛這時刻、愛這人。那些不能像她那般快樂的人,也多少被其樂觀心態所感染。當今世道之下,我們需要更多姚晨那樣的感染者。

  潘石屹地產老板,卻將微博當作布道的平台。老潘的老板身份並不掩其公益之心。無論傳播善良的理念,或付諸捐款善行,他都是一個高調的人。中國需要更多這樣高調的人,這並不是作秀。

  樂觀主義是稀缺的,樂觀不是盲目樂觀,需要一種境界;悲觀主義也是稀缺的,悲觀讓這個社會保持警醒,審慎的悲觀使這個社會免疫,只是不要讓悲觀主義擊垮我們樂觀的天性。

  面對社會的殘酷,保持人性的溫暖,拿出每一個人的勇氣與責任。4億網民已非小數,4億可以輻射13億。哪怕一條微博、一條短信,傳遞善意或警醒世人,都多少有益族群團結。中國人太需要團結了。

  當然,我們明白,發微博代替不了實際變革。社會要持續向善須進行傷筋動骨的變革,最終,各群體之間的利益將重新獲得平衡,社會重新獲得意見制衡基礎之上的認同。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6/1/2010 12:46:29 AM

--  
中国需要更为公正的发展模式

2010/05/31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中国需要更为公正的发展模式

据说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是"技术革命的神奇产品,不可思议的价格"。针对苹果公司供货商富士康连续不断发生的工人自杀悲剧,《日报》评论指出:"这种\'不可思议的价格\'建在中国工厂中不可思议的恶劣劳动条件之上":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苹果公司供货商工厂的条件并不比其它中国工厂差,但现在几乎没有人去关注这些工厂。苹果公司这样的高利润公司集团不能满足于只在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生产自己产品的现状,因为工人依靠正常工作时间挣得的这一最低工资无法在中国南方生活。

在广告中以富有青春活力和创新意识出现的苹果公司及其同行应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因为苹果公司技术上的神奇和革命并没有在社会领域得到反映。这里需要顾客对它们施加压力,直至抵制其产品,以此取得公平正义。



苹果公司的中国供货商厂家富士康发生的事并非孤立事件。继最近发生的幼儿园滥杀事件之后,这些自杀行为是中国疲惫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矛盾激化的又一标志。它也表明,对一亿五千万农民工的剥削达到了极限。



这些在经济特区深圳甚至没有长期居住权的年轻人,每天面对那里积累的财富,但他们每周工作七十小时以上也无法分享一部分财富,更不用说购买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除了工作压力大和单调外,缺乏社会关怀网络、个人孤独和没有前途也是自杀的因素。没有真正的工会或其它代表组织也造成了这一后果。如果中国社会不想走向灾难,它就需要更为公正的发展模式,使农民工不再做出无谓的牺牲。"



低工资成本生产模式已难以为继



本田汽车公司的中国工厂工人近日开始罢工,要求大幅提高工资。《商报》认为,中国以低工资成本进行生产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中国的物价上涨超过了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提升。三十年前的中国,大家都一样穷,但今天普通工人目睹新的中产阶层生活方式。高级职员驾驶奥迪,开往光辉四溢的购物中心,购买各种国际名牌商品。一件衣服的价格一下子就能超过一名工人折合一百欧元的月薪。与高额生活费用相比,抗争企业的工人工资确实偏低。



中国政府全力支持工人和西方企业关于在良好劳动条件下生产的要求。这是因为政府要避免可能损害共产党统治合法性的社会动荡,所以把改善劳动条件置于最高地位。一些相应的指示甚至已写入国家发展总战略,支持关心职工、有责任心的企业也列入了第11个五年计划。此外,提高工资有利于提升国内消费、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编译: 王羊

德国之声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6/1/2010 12:48:07 AM

--  
中国全民免费医疗:遥远的乌托邦

2010/05/31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前些年实行的医疗改革失败了,根本原因在于在理念上将医院当做赚钱的企业,而不是全世界所公认的公益机构。应当由政府来主要埋单的领域,变成了纯粹的市场领域。只有健康被视为所有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责任,全民免费医疗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作者:景凯旋

在当代的“新三座大山”中,看病贵、看病难无疑是民怨极大的一个。陕西神木县2009年3月开始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全县39万人,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医疗费用可报销90%左右。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近日也指出,广东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是完全可行的。他说,如果以人均400元医疗费用计算,广东只需400亿就能做到全省免费医疗,而搞一个污水工程都要花500亿。(《新快报》5月28日)

我首先要向这位官员致敬,因为真心从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官员,今天已经是非常稀有了。每当阅读新闻,看到有人因交不起医药费而被医院扫地出门的报道,我常常有今世何世的感觉。前些年实行的医疗改革,可以说已经是失败了。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理念上将医院当做赚钱的企业,而不是全世界所公认的公益机构。应当由政府来主要埋单的领域,变成了纯粹的市场领域。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医疗界常态的连环腐败。首先是政府物价部门定药价虚高,方便了权力出租;其次是医院为谋利选择高价药,医生为获取回扣只选贵药。在这种“利益均沾”的链条下,便产生了“天价药”。例如,近日新闻报道,出厂价仅为15.5元的癌症辅助药“芦笋片”,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生等环节,最后卖到患者手中的价格竟涨到213元。

相关的问题是,目前的医患矛盾甚至冲突,平心而论,也不排除有时也有患者方面的无理取闹,但既然将医院视作企业,患者是顾客,高昂的费用自然会要求绝对的质量保证。你总不能既想满天开价,又不想承担售后责任吧?

如果由政府来为全民医疗埋单,这一切就不会恶性发生。这些年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发展,规模已超许多发达国家,国家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免费医疗不是遥不可及。最近遇到一位央视的负责人,他说只要国家每年拿出4000亿来,全民就可实现免费医疗。那位央视人还说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一个代表团赴巴西考察,一下飞机,就感到飞机场的设施,沿途的街道建筑,都是破破烂烂的,远不能跟中国的繁荣相比。因而,当代表团后来自豪地介绍起中国的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时,东道主表现出大惑不解,因为巴西从托儿所、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和大学,凡是公立的都不收费。

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医疗代表团赴巴西去介绍我们的“中国模式”,那样的话,他们的震撼可能会更大。1988年,巴西颁布的新宪法中就决定建立“统一医疗体系”,实行以全民免费医疗为主、个人医疗保险为辅的医疗制度。新宪法规定,健康是所有公民的权利和国家的责任,不论种族、宗教信仰和社会经济状况如何,每一个巴西公民都有权利得到政府各级医疗机构的免费治疗。据新华社去年的一篇报道,为减轻患者的药费负担,巴西卫生部还与市政府和慈善机构合作,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100家低价药房,以成本价供应84种药品,可治疗80%的常见病,药品价格比市场价低40%-85%。


这,就是一个经济不如我们的发展中国家的举措。说到底,全民免费医疗不是政府能不能付钱的问题,而是政府有没有政治意愿的问题。正如廖新波副厅长所言:“医疗卫生的投入,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日本、美国和其他国家是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投入的。人民健康才是产生生产力的根本。”实行免费医疗,保证人民健康,“从短期来讲,是要花钱的;从长远来看,是增强国力的,使国家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稳定剂,也是社会发展的引擎”。

当然,我对他的话还有一点不能赞同,那就是应当以人为本位,而不是将人看做是纯粹的生产力和国力。因为只有在“国家之上是人”(胡适语)的认识基础上,健康才会被视作是所有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责任,全民免费医疗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而不是个别官员的善意想法。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75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