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長江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4)
----  中國老百姓收入為何趕不上GDP增長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23)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8/13/2008 12:05:15 PM

--  中國老百姓收入為何趕不上GDP增長

2008/08/1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 中國的GDP這些年增長很快,但為什么老百姓口袋里可以花的錢、生活中感受到的收入和福利狀況,跟GDP的增速相比慢很多?今年上半年中國GDP的增長速度從去年的11%,下降到10.2%,很多人害怕了。但如果按其他國家的標准看,10%或者8%仍是非常高的增速,為什么這個數字會讓我們害怕?

  改革開放誰得到的好處最多?

  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把中國社會分成三個群體:政府(包括中央、省以及地方政府)、城鎮居民和農民。在過去的改革開放中,哪個群體得到的好處最多?哪個群體得到的好處相對最少?

  以1995年的100為基數,到2007年國家財政稅收總體增長了5.7倍,達到670,平均每年上升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2年里增長了1.6倍,平均每年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倍,年均增長6.2%(數據均已去除通脹率,且這里所講到的收入不包括資產性收入)。如果我們把國家的收入看成一個“大餅”,3個群體中,政府得到的份額最多,農民得到的份額最少。

  我們再看一下資產性財富在政府和社會之間是怎么分配的。據統計,差不多有76%的資產性財富掌握在國家的手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有大概1/4的資產性財富在民間。據一些研究機構前几年做的估算,到2006年年底,國有土地的總價值差不多是50萬億元人民幣,11.9萬家國有企業資產總計約29萬億元人民幣,兩部分財富加起來,國有資產的價值約79萬億。再來看民間,到2005年年底,全國城鎮居民的總資產價值21萬億左右。

  假如國有土地和國有資產,每年按照和GDP一樣的速度升值,去年GDP的增長速度是11.4%,2006年年底價值為79萬億元人民幣的國有資產增值約9萬億元人民幣。去年國有企業的總利潤是1.6萬億元人民幣,國家收入總計約是10.6萬億,這是去年預算內財政稅收5.1萬億元的2倍。而資產性收入加上財政稅收,大概是15.7萬億元人民幣。

  民間財富多才能帶動內需

  中國的社會財富在政府和社會之間這樣分配,后果是什么?其中一個重要的后果,是中國GDP雖按8%、9%(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長,但老百姓能夠感受到的增長少。原因是民間財富少,大家知道對于任何一個家庭,每年可花的收入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勞動收入和工資收入﹔第二部分是資產性財富升值收入。在美國,一般資產增長的速度都是GDP增速的兩倍左右。但中國老百姓享受的只有勞動收入。很多經濟學家講我們必須改變中國出口導向型的增長方式,必須通過內需增長帶動國民經濟發展,但是財富升值的收益沒法流入老百姓手里,他們如何消費?

  我們再看一下,政府代替老百姓擁有資產、獲取更多的國民收入,其結果是什么。我想特別強調的是,不管是蘇聯還是計划經濟時代的中國,或今天的中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非常重視重工業、制造業,而輕視第三產業和輕工業。大家稍微想像一下,國家通過所有制掌握財富,最后的結果肯定會重視工業項目和基礎設施,而由老百姓掌握財富的支配權和消費權時,最后會轉變成對服務業的需求。原因是作為政府官員,一般會把錢花在看得見、摸得著的項目上,這些往往是基礎設施和大的工業設施所具備的特征。過去6年我都會帶耶魯的學生到中國參觀,最讓他們感動就是寶鋼的工廠,那么多的機械、滾燙發紅的鋼條,很了不起,這看得見、摸得著,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最深。

  官員如果把錢花在看不見、摸不著的教育、醫療上,百姓可以感受到,但是上一級領導看不見。所以大家追求的目標都是看得見的“形象工程”。但是,一個社會靠投資、再投資,而不是消費拉動增長是不能長久的。因為最后生產了這么多東西由誰來買?如果3/4的生產性財富都掌握在國家的手里,必然的結果就是不斷往工業里一投再投,往基礎設施上一投再投。現在已經到了非轉型不可的時候了。(陳志武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 來源:青年參考)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