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長江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4)
---- 今天的中國經濟狀態和國民心態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08)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9/11/2008 11:52:33 AM
-- 今天的中國經濟狀態和國民心態
今天的中國經濟狀態和國民心態
2008/09/11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 改革開放三十年之際,經濟成長一直處于世界最快之列,本應該歌功頌德,又加之剛舉全國之力,不計成本辦了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中國相比之于其它發展中國家取得的成就也是無與倫比。可是2008年,我們一直高興不起來,不是雪災,地震,這些對我們不是困難,而是股市、樓市的狂跌,物價的瘋長,大量工廠的倒閉。我們當然知道是全球大環境的影響,是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還有中國宏觀調控的影響,但是當昨天美國政府宣布接管“兩房”,這么大的利好消息的時候,全球股市集體反彈,可獨有中國股市例外,跌跌不休。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發展中經濟體都要經歷這種階段,然后才會成熟。我也不知道聰明的中國人是否真的聰明,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種種困難,我也相信開放的中國不相信陰謀論,特別是西方的陰謀,精英階層的陰謀,但是我懷疑中國人僅憑勤勞是否真的快速發展起來,我不否認勤勞能吃苦是中國人的優良品質,是我們得以在三十年內得以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同樣的因素也制約了我們進一步發展。中國人生性樂觀,在最艱難的日子里都會微笑,我們已經延續了人類最長的文明,是我們的民族經歷了太多苦難,學會了笑看生活。然而,經濟生活中僅憑樂觀遠遠不夠,我們在全球化競爭的今天,也同樣需要智慧,不可否認中國人的智商,但是一個國家和人民的心態,也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及社會生活。
一個國家是沒辦法割掉歷史留下的印記,比之于歷史,我們創造了一個新里程碑,但比之于世界,我們還處于落后狀態。我們沒理由說我們已經做得夠好,因為我們的經濟還處于一個很低的水平,經不起大風大浪。那么我們建立的經濟是如此脆弱,為什么?我們經常講發展模式,講理論,總之很多很多,但是說實話,中國走過的風雨三十年不是某種模式的成功和理論的成功實踐,因為要知道中國一直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可以借鑑的,這一點絕對是中國化,就像用中醫治病:望、聞、診、切,方子也是中草藥,況且中國經濟理論一直是滯后的,先有實踐再有理論,所以有些所謂的經濟學家不要貪天之功。
我們了解經濟生活首先要了解這個國家的人民和歷史,我想有什么樣的人民就有什么樣的經濟生活,對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更是如此,每個民族有著本民族的特質,有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忽略這一點,照搬一個模式,當萬金油用,失敗在所難免。正如一些國家引進民主政治,無視這個國家的歷史和現狀,設計一個意識形態方面的政治構想,造成了這些國家的動蕩不安,政局不穩,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那些國家和人民想要的!但是肯定動蕩和分裂是不能讓一個國家繁榮富強!順便說一下,意識形態愚民,媒體和政治人物、大公司勾結,操弄政治已經成為世界潮流,所以現在很多國家只有政客而沒有政治家!現在世界上革命這個猛烈的詞已經很少能聽到,因為很多人相信民主和選票,但我真的很想知道,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民主是要花很多錢的,而且五花八門,我不說那些錢是不是臟,但是人家給你投錢就真的不求回報嗎?選民真的能當家作主嗎?我們暫且不談政治,其實政治和經濟是不分家的,政治是搞利益分配,經濟是搞資源配置,就如一個組織生產,一個組織分配,這是大概的意思,實際情況要復雜。我借用中國書本的常用語,兩者關系是相輔相成的。
但是請相信,一個國家的發展并不是資源和稟賦起決定作用的,起決定作用的是這個國家的人民。有什么樣人民才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我們用不著老是拿一大堆理論、模型去糊弄人,那些理論模型應該歸類于數學而不應成為經濟學的范疇。人民的特質跟歷史是分不開的。那么中國人民有什么樣特質?這里所謂的特質是不分好壞的,只是自己的傳統民族性格而已,中國太大,民族眾多,實際情況很復雜,但是經過几千年的民族融合,還是有些共通之處,中國人勤勞、重視家庭和關系,尊崇權威和秩序,熱愛和平,所以中國改革開放之后,以制造立國才有世界工廠的說法,中國人組織生產的能力極強,是民族特質所致,好像是成功的、可取的。但是不要忘了我們犧牲了巨大的環境、資源、人力為代價,才取得今天的經濟成果,看上去很悲壯,但這就是現實,我們僅得了一些應得的勞務費,我們沒有定價權,我們身處價值鏈的最低端,有人說這是發展中國家的必由之路,我們好像還很滿意現狀,三十年不長也不短,還不改變嗎?實際上中國的發展遠不是看到的那么好,我們通過三十年建立的是什么樣的經濟體?沒有真正的國際化大企業,這方面還不如印度。我們大多數產品沒有品牌、沒有知識產權!我們國家經歷了几千年的農業封建社會,這種影響是滲透在中國人血液里的,几千年來,是地主和農民的二元社會,我們看古代的文學作品,地主老財一般是貪得無厭,農民是困苦不堪,那種沒有人文關懷的社會制度,最終只能是從歷史中消失,但是它也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甚至已經深入我們的基因里,改變起來很不容易,中國人目前的心態還或多或少地殘存封建農業社會的影子,在中國的廣大農村更是如此。由于長期的農業社會,中國人過的生活并不富足,還要應付各種天災人禍,老百姓見面就問吃了沒有,直到今天中國人才普遍過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有人說現在的人吃著肉還罵娘,我們已經超越歷史,但橫向比較中國還沒有建立起一個比較健全的能照顧國民方方面面的社會體制,還不是現代國家。經濟雖然成長,但也很不成熟,中國經濟的發展更多地歸功于公營建設,而民族企業的發展并不強大。原因很簡單,中國的很多企業沒文化,也沒戰略,更沒耐心,因為說到底,還是小農思想在作怪,還有心態有問題。有些企業好像企業文化做得像模像樣,實際上只是為了充門面,搞包裝去圈錢。我自己當年(04年)就在“太差了”(注:國內某大型電子消費品企業,以T字開頭)公司几個月,當時公司又是上市,又是收購國際大公司,如日中天,手機也做得有聲有色,好像是國際大公司了,但真正了解的人就知道他們做的手機質量并不好,記得當年我的上司老總得意洋洋地說,我們的手機只要把外殼重新設計一下,換個殼只要十八元,但我們可多賣几百塊,真是生財有道。可沒過兩年,手機業務就玩完了。實際上在我供職的几家大公司都有這種做法,他們有做自己的品牌,也有自己的網絡,但是對產品質量就不會太重視,夠用就行了,同行之間不是比誰質量好,而是不比人差多少就行,對產品研發投入相當少,這種心態能做百年老店嗎?這樣做品牌能走向國際嗎?跨國企業已經深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合眾連橫,大發其財,在中國市場上如魚得水,品牌更是深入人心,而我們的民族企業多是曇花一現,或者是打游擊。大企業是如此,小企業更不用說了,老百姓想一夜暴富的更是數不勝數,炒股、炒樓、炒藝朮品、買地下彩票、賭球、搞傳銷,全是玩虛的,很多大公司也忍不住誘惑,舍掉主業投身房市、股市,國際熱錢更是不用說,拐彎抹腳也要進來撈一把。但是好景不長,是泡沫總是會破的,今年股市、樓市慘跌,物價高漲,痛苦馬上降臨!經濟發展不是靠沖動去搞金融,金融是為實業服務的,沒有實業的支撐,只玩金融就是賭博,和搞傳銷、炒概念沒區別。還有娛樂方面搞各種各樣的海選,假虎照、非法集資,中國人進入二十一世紀這几年,夠熱鬧的,經濟成長增速迅猛,人民充滿活力和激情,誰也沒想到08年竟是如此復雜的一年,經濟竟這樣艱難!中國有句老話,得意不可忘形。
正如個人一樣,沒有良好的心態,也必然不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中國并不特別需要頂級的經濟學家,但是在走向富強國家的征途上不能少了像魯迅先生那樣的指路人。
李柏君
《聯合早報網》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9/11/2008 12:02:44 PM
--
后奧運時代的中國人
2008/09/11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 奧運會結束,中國的公職人員無不松了口氣。這場盛會所牽動的神經過于敏感,以至于坊間戲言,如果4年后中國再舉辦一次奧運,首先暈倒的絕對是軍警和各級領導干部,因為他們在奧運期間所承受的壓力實在太大。中國的國家機器總是樂于肩負強大的精神使命,在和所有同胞一起擊節歡慶之后,后奧運時代,我們確實應該好好總結一下,經過全民動員的熱血沸騰,我們得到了什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來以推動生產力作為馬哲解讀的重要指標,但對2008北京奧運來說,經濟似乎退到了相當次要的位置。為了改善北京的空氣質量,中國政府對6個省市污染性行業8、9月份的生產實施了限制(中國40%的鋼和20%的水泥生產都來自這些企業)。同時,最新公布的政府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出現大幅下跌,6月份車輛庫存創下4年新高,航空客運量急劇下降,電力產出增速也有所放緩。隨著一些出口企業對成本上漲的大聲抱怨,以及對失業率水平的擔憂加劇,關于中國政府將放寬財政政策的猜測不斷升溫。此時奧運會走向尾聲,所有設施建設(主要是京津地區)的需求也到了盡頭,中國是否會在后奧運時代放緩急速增長的經濟步伐,這一點持悲觀態度者居多。
但是,世界奧運,奧運中國──奧運作為一個民族的夢想,2008年在中國北京舉行,注定要承載比奧運本身更宏大的冀望。既然也許是犧牲經濟的非實利主義,中國政府所希望展現的必然是一種上升到民族自豪感的精神傳達。事實上隨著火炬的激情傳遞、開幕式的磅礡成功和中國選手在賽場上的優異表現,這種民族自豪感也達到了頂點。當激情、火光、熱血、人聲鼎沸,等等可以用來表達的元素在閉幕式的悠揚旋律中漸漸消失,我們開始只能依靠鏡頭回放來重溫的時候,國人的確應該回歸理性的視角。一場奢華的儀式,所展現出來的不僅僅是美倫美幻的聲光電影,更多的,則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呈現,不但是對外的呈現,而且是自我解讀的絕佳機會。
中國人千百年來有一個傳統,哥倫布等航海家穿越重洋是為了攫取黃金和香料,中國的鄭和卻是為了展示天朝國威。雖然此時的中國與世界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但我們還是堅持認為,給別人看到的,永遠應該是外套的光鮮。這不僅僅是西方媒體對集權執政者個人意志的膚淺解讀,而是歷史傳統。我深信,即使通過全民公決,在今日中國,仍然有很多激情的民族主義份子,寧愿傾盡全力,也要舉辦一屆華麗的奧運。尤其是經歷了百年滄桑,在復興路上不斷遭受外界質疑的過程中,中國人更希望表達自己真實的聲音(或者說是自己想要表達的聲音)。近乎西方難以理解的,他們對中國政府的批評在中國國內,甚至海外華人世界,遭受了暴風驟雨的反彈,因為即使在亞洲其他國家,包括民主的日韓,政府與國民似乎是一碼事。兄弟鬩于牆,但必定共御其侮。特別是整個東方曾經倍受西方殖民者的野蠻欺凌,國民有什么理由相信國際競爭者,而不是自己的政府?在中國,質疑中國政府,就是質疑中國人民。
時代不同,中國政府的態度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從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政策,到加入WTO,再到去年央視的“大國崛起”,中國正轉換姿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而國際社會更害怕的,是意識形態中國和易怒民族主義中國的加入,是否會威脅到原有自由世界的秩序。中國在奧運的艱難舉辦中,也努力爭取和証明著“和”的哲學。無論是開幕、媒體還是民間,都努力弱化極端的民族主義。記得開幕式上,無論是美國、日本、俄羅斯還是阿富汗或伊拉克,都贏得了中國觀眾雷鳴的掌聲。一位日本政客說:“我沒有想到中國人在這個上升時代表現出來的卻是這樣溫和,似乎証明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中國是一個真正的大國,我感受到了”(《人民日報》)。這種良好的情緒還包括奧運期間媒體對外來教練的盛贊和中國普通民眾對朗萍、李矛等出國執教教練的支持和寬容,包括郎萍本人都對這種國人的普遍善意感到驚喜。不用說文革時期,就是改革開放10多年后的90年代,這也是無法想象的。當劉翔拖著沉重的步伐,從賽場蹣跚下來,這也許是他本人人生最短暫的一次征程,國人要看懂它,卻足足用了二十年。從朱建華壯志未酬收到恥辱和尖刀,李寧摔倒承受直面的尖酸諷刺,到劉翔含淚歸來仍然受到上海市民的英雄般的歡呼,這些舉動無疑把中國人在奧運期間體現的寬容的民族主義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直到去年,一些頗了解中國的西方朋友都還在問我,你們是否還拿著毛的紅寶書到街頭吶喊。因為曾經的浪漫紅色運動,即使在今天,西方也沒有完全消除對中國的誤解。但是現在,很多美國人、德國人、英國人走上北京的街頭,他們發現事實并不是這樣。一個德國朋友興奮的告訴我,他們的運動員回到國內接受國家電視台采訪,把北京奧運村描繪成為人間天堂:這里清潔奢華,美食遍地,還發放了20000多枚避孕套﹔這里各國運動員完美的享受性愛,完全沒有傳說中克格勃式的禁欲﹔這里中國人美麗幽雅,視野開闊,熱情交友。無論你抱有何種心態,無論北京的呈現代表了多大部分的中國,至少國人的虛榮在馬可波羅回意大利的700之后又一次大鳴大放。
另一個層面,奧運會閉幕式剛剛結束后的一份調查顯示,中國網民認為最佳的奪金瞬間,前三位分別是費爾普斯(15%)、博爾特(15%)和中國體操男團(14%),其后是中國體操女團(10%)和射箭冠軍張娟娟(9%)。這表示,中國人并未象猜測的只把目光聚焦在本國選手的表現上,用思緯市場資訊公司CEO Darryl Andrew的觀點:“這個投票結果說明了賽場上的最佳表現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觀眾知道什么是精彩的比賽──即便牙買加在獎牌榜上根本不在前十名之列,仍然有30%的投票參與者將其選為本屆奧運會上表現僅次于中國的國家,44%的人在這個選項上把票投給了美國,進步迅猛的英國也沒有被中國網民忽視,12%的人選擇了英國。”很顯然,即使中國的國民體育還遠遠不及舉國體制之下的競技體育水平,也并不妨礙普通老百姓發自內心的和世界人民一起欣賞真正的體育。
丁果先生在《FT》寫到:“國際奧委會透露,在比賽中,投訴北京奧運的案子几乎沒有,因此,其成績自然超過‘精彩’的預期,達到完美的高度。”當中國人在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瘋狂贊美之后,是呈現千年的自大傳統,還是近百年的自卑心態,抑或二者的交織,這都將成為后奧運時代中國精神構成的重要部分。在中國這樣一個輿論嚴格控制的國家,“承諾讓境外記者自由采訪,讓萬多名世界記者蜂擁北京,蜂擁中國,這種轟炸性的報導,可能足以傷害那個封閉的體制,但北京依然照做。這無疑值得肯定──這么做,北京沒有損失,也或會避免中國被妖魔化的命運。(《京奧:不應是一次性消費》)”這里媒體的體會或許更為深刻,當國民不遺余力的反BBC、CNN,為我們打氣的時候,很多同行卻先自己繳械了。但現在是中國一下子最大限度的裸露出來的,發現情況并沒有想像的那么糟。后奧運中國一下子找回了似乎失去很久精神底氣,無論是對政府,還是民間。《FT》寫到,中國是一個污染嚴重、公民素質尚待提高的國家。此前我們有成千上萬的理由拒絕履行國際標准,但為了奧運,北京以全球最高標准重現了藍天,同時,北京市民紛紛學英語,講禮儀,展現了一個熱情好客的東道主形象。中國本來是嚴禁在國際盛事時舉行群眾抗議的國家,被認為是有憲法、無貫徹的國家。而為成功舉辦奧運會,北京在首都設立了示威游行的專區,開了體制的口子,這種態度,還是有相當誠意的,雖然申請抗議的案子不少,成功的例子不多,但還是新風氣。中國是一個造假成風、蒙騙成風的國家,甚至在奧運會開幕式上,都出現了有爭議的“代唱”風波,但北京為了舉辦干淨的奧運會,對可能用禁藥的選手嚴加處置,有的地方甚至懲罰太重──這種決心和果斷,殊不容易。這些綜合來說,至少重塑了環保、文明、開明和誠實的銳意形象。
奧運之于中國,所帶來的實際影響遠遠超出了體育競技本身。中國人的精神在這場世紀盛典上得到了極大的展現和發揚。這是一個充滿積極民族主義的國家,正在以寬容博大的胸懷走向世界。盡管中國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但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都懷有善意的心態與世界交往。辜鴻銘先生曾經戴著遺老的帽子反駁了Arthur Smith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他概括中國人的精神內核為超越美國人的深沉,超越英國人的博大,超越德國人的質朴,以及堪比法蘭西的優雅。今天看來,也許中國人未必有足夠的底氣坐享先人的遺產,但復興之路上的中國精神,必然要再次開花結果。
后奧運中國,加油!走好!
于可 中國廣西電台資深主播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9/11/2008 12:04:08 PM
--
美媒:中國樓市調整 中央高層救市“態度曖昧”
2008/09/11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美國《僑報》9月10日發表文章《房市救不救?兩難 》說,在當前市況下,中國房地產商唯一的正確出路在于削減暴利、降低房價。市場沒有只漲不跌的神話,虛高的房價終究會降到人們可以接受的合理水平。
文章摘錄如下:
近日一篇題為《萬科松山湖會議紀要》的文章竄紅網絡。此文以大陸首屈一指上市公司、地產龍頭企業萬科集團的高管的語氣強調萬科要“敢于降價,勇于降價”。該集團8日否認“萬科北京項目降價50%”的傳聞,稱該文章“系偽造”。
盡管萬科是否為避免企業競爭的“囚徒困境”而率先出招已無從考証,但在此大陸房市低迷的背景下,萬科集團還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再度引爆“救市”爭論。
今年以來,大陸各地方政府先后開始出手“暖市”,發布多項措施促房產業發展的政策,盡管這些措施是地方性的,但也向大陸宏調力量薄弱的房地產業市場發出了一個強烈信號,表明這些地方已不允許房市繼續低迷。
在有購房需求的百姓看來,降價或許是好事,畢竟遙不可及的房子可以離自己更近。因此在降價潮一觸即發的情況下,沒人希望政府出手“救市”。更何況,地方當局有試圖掩藏樓市調控沒有到位的嫌疑。
但從大局觀之,中國樓市的此番調整是由中國整體經濟環境變化引起的。如果房價猛跌,必將造成更多斷供現象,連帶著銀行業也劫數難逃。屆時,在中國經濟中占重要位置的樓市會陷入惡性循環,整體經濟雪上加霜。這結果相信也是國人不愿看到的。
對當局應不應該和怎樣“救市”的爭論雖多,但目前仍難以取舍──早已賺得盆盈缽滿的開發商正在回吐虛高的利潤,同時也抹平了房地產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至于地方“救市”之舉,中央高層似乎既未制止、也未表態支持,雖然“態度曖昧”但也顯示中央態度的審慎,畢竟大陸樓市的負資產已出現,如果斷供潮爆發,最終同樣會直接導致房貸危機在中國的爆發,應該引起高度警惕。
在當前市況下,房地產商唯一的正確出路在于削減暴利、降低房價。市場沒有只漲不跌的神話,虛高的房價終究會降到人們可以接受的合理水平。正如大陸知名經濟學家樊綱所說,“按現在的收入,這么高的房價,這么大的泡沫市場,早晚要垮掉。”
經過官方几年的持續調控,房價漲幅終于開始趨緩。在“保增長、抑通脹”的進程中,有關救市的兩難選擇必將繼續存在一段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