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長江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4)
----  發現驚人巧合:中國有條神秘地震直線!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4&id=1351)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27/2008 12:19:12 AM

--  發現驚人巧合:中國有條神秘地震直線!

發現驚人巧合:中國有條神秘地震直線!

星島環球

  四川大地震對大陸民眾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民眾深怕下一次地震是否會造成同樣慘重的災情。最近有大陸網民研究,從地圖來看過去幾次的大地震,發現了驚人的巧合,它們竟都位在同一條橫跨中國的直線上。

  據台灣東森新聞網報道,2008年5月的四川大地震造成數萬人死亡,傷者更是不計其數,現在大陸民眾提到地震仍然余悸猶存。其實過去數百年來大陸從北到南發生的地震,造成重大傷亡的數量不少,有網民靈機一動拿出地圖作分析,竟發現了一個相當驚人的結果。

  翻開中國地圖,一條假想的紅線從東北到西南一字畫開,從上到下地震發生的地點居然都巧合的坐落在同一條斜線上,包含了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推到更早的1695年山西臨汾大地震,以及今年發生的四川大地震中的重災區北川映秀,全都無一例外。



神秘的地震線 (圖片來源︰台灣東森新聞網)

  網民甚至指出,中國過去宋元明清四朝發生過無數大小的地震,也都分布在這條地震在線,包含宋朝宋仁宗景佑4年(1037年)的河南京師大地震,元朝元城宗大德7年(1303年)年的山西趙城大地震,明朝明世宗嘉靖34年(1555年)的陝西渭州、華州以及山西蒲州大地震,以及清朝清世祖順治11年(1654年)的陝西西安、延安地區大地震。

  不過根據地震專家指出,中國大陸境內確實有地震帶的分布,也是依據地殼變動所產生,但網民所指出的這條線,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左證,只能說是巧合中的巧合。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27/2008 12:32:14 AM

--  
《炎黄春秋》被打招呼,前途受关注

2008/11/2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炎黄春秋》被打招呼,前途受关注


《炎黄春秋》在中国拥有很大读者群

《炎黄春秋》杂志是中国一本以刊登历史真相,讨论中国现实问题,时常出现一些被视为\'大胆\'言论而著名的月刊。

杂志社的社长是80年代初任光明日报总编,后任新闻出版署署长的杜导正。

炎黄春秋在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的名字仍极为敏感的时候最先发表了有关胡耀邦的纪念文章。它发表的文章还包括,毛泽东前秘书李锐呼吁政治改革的文章;以及在中国引起巨大争论的谢韬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文章。

最近有消息说,该杂志被上面打招呼,可能面临整肃。《炎黄春秋》杂志的常务社长,总编辑吴思对BBC说,一周前,文化部向他们传了几句话。以社长杜导正年龄大了,办刊辛苦为由,客气的要求他退休。《炎黄春秋》编辑部经过认真研究,很婉转,但很坚决地拒绝了文化部的要求。

刊登赵紫阳正面报道

惹麻烦的据信是该刊9月号刊登的新华社四川分社前社长孙振的长文"文革后期我与四川省委书记的交往"。该文章是对因六四下台的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专篇正面报道。

《炎黄春秋》过去也曾在所刊登的多篇文章中提到赵紫阳,但这样的长篇报道是第一次,在中国国内更是仅此一家。

分析人士认为,在六四事件20周年前的敏感时期,这篇文章引起了某位中共高层人物的不满。

办刊宗旨

吴思对BBC说,《炎黄春秋》办刊的宗旨,第一是实事求是说历史的真相,绝不撒谎,绝不扭曲。

第二,历史告诉我们,民主和宪政,民主和法制对中国发展是最有利的。一旦偏离这个方向,中国就经常要吃亏,摔跟头。所以《炎黄春秋》要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推动中国政治改革的进程。

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炎黄春秋》发表了许多文章,澄清被扭曲的中国现代历史,还陈独秀,张闻天,胡耀邦,赵紫阳等政治人物真实面貌。同时,《炎黄春秋》还刊登了多篇有关民主宪政和政治改革观念性的文章。引起了中国社会激烈讨论。吴思说,这些都是他们引以为豪的。

但是,对于中国政府至今不愿也不敢面对的一些历史事件真相,比如89年的六四事件,《炎黄春秋》是否敢触动呢?

对这一问题,吴思的回答是,在讲述一些历史事件时,他们会认真研究政府的承受能力和接受程度,而不会只是义无反顾地往上冲。如果认为事情碰起来会得不偿失的话,他们会回避开。他们只是在有可能说清历史真相的范围内,尽他们的力量去做。

相对中国大陆其他媒体而言,《炎黄春秋》长期打擦边球却能生存至今本身已经是个奇迹。

吴思把这归结于他们把握尺度的经验和杂志的人脉关系。《炎黄春秋》的创办有中共党内老干部的支持。刊物的社长,编委,顾问和许多作者都曾经是中国各大部门的领导。

这样的背景使刊物有某种程度的保护。即便刊登一些敏感话题也会得到更多的宽容。不过,如今出现了文化部打招呼的情况,《炎黄春秋》得到的宽容还能持续多久就是个问题了。

不过,总编辑吴思表示,不会因为上面的压力而改变任何做法。刊物不会后退一寸。


BBC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27/2008 12:34:09 AM

--  
致命的举报:实名举报换来一年牢狱

2008/11/2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瞭望东方周刊   

辽宁鞍山国税局公务员李文娟实名向中纪委和国家税务总局举报。6年来,举报人李文娟,历经两次辞退,一年的劳教之灾。李文娟说,“当时特单纯,没想到权力那么厉害,让你进去就进去,让你出来就出来”。


“当时特单纯,没想到权力那么厉害,让你进去就进去,让你出来就出来”

10月10日,李文娟获知自己举报的问题已经调查完毕,并结案。


中纪委、辽宁省纪委和国家税务总局向李文娟通告了调查结果:李文娟所反映的鞍山市国税局中直分局违法违规减免税款、违法违规办理征管业务,做假账等问题不存在;


国家税务总局已责令鞍山市国税局中直分局规范内部操作管理环节;


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给予时任鞍山市国税局长刘光明,纪检组长秦长安,中直分局局长张长虹,副市长、公安局长朱文杰,副局长刘贵涛、丁炳刚,法制处处长隋振钢分别以警告和记过处分。


李文娟还被告知,“希望今后继续监督政府机关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正确行使监督权利。”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文娟并不认同。她无奈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反映的都是事实存在的问题,我这有所有证据。六年来,也没人找我核实情况。这次(通告)连以前承认存在的两个问题都推翻了。”


2002年,辽宁省鞍山市国税局公务员李文娟实名向中纪委和国家税务总局举报,反映鞍山市国税局中直分局违法违规为企业减免巨额增值税、涉嫌账目造假等问题。


六年来,举报人李文娟,历经两次辞退,一年的劳教之灾。“李文娟现象”对其他举报人来说,无疑具有范本式的意义。


隐身生活


六年前,在鞍山市国家税务局的屋檐之下,李文娟是职工,刘光明是局长。两个女人年龄相差九岁,性格截然相反!


六年之后,她们各自过上隐身生活。


不同的是,李文娟被安排到另一个城市的国税系统,磨难之后的李文娟走在这座陌生城市的街头,依然心存疑惧,“这里比鞍山安全,但也不是安全地带。”


她新拍的每张照片上,都紧闭着嘴巴,她解释说,因言获罪不想再张嘴说话,甚至连照相都闭着嘴。


退休之后刘光明依然生活在鞍山,但她回避着一切关注,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她住哪。她的丈夫李光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现在每天过得很开心,游游泳、锻炼锻炼身体,操持一下家务。她想让一切都归于平静。”


一次举报,改变了李文娟、刘光明两个女人的生活轨迹。“她(刘光明)退下来,就是和李文娟有直接关系。”李光远说。


2006年11月,52岁的刘光明退休。与此同时,税务总局人事司将李文娟安排到另一个城市的国税局。


举报之前,李文娟有着一份稳定而充实的工作,还有疼爱她的丈夫和活泼可爱的儿子,有一个幸福的家。而如今,她虽有一份工作,但住的是租来的几十平方米的房子,经济拮据。为了安全她甚至很少上街,偶尔出门也是与丈夫如影随形。


9月29日,李文娟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我觉得我和上访的人不一样,上访的人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我完全是出于对国家的考虑。”因为这次举报给她带来的一年牢狱之灾,使她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在劳教所落了一身病,虽不致命,但这些慢性病很折磨人。”


虽然如此,李文娟也仍然心存感激,“有那么多人支持,我还是幸运的,特别感谢中央领导和国务院领导的关注。没有这些支持和关注,我绝对走不到这么远。”


李文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举报之后,税务总局出台一系列文件堵塞漏洞,国家税收大幅增加,这和她的举报关系密切。


据悉,鞍山市2001年的国税收入为33亿多元,2004年达到115亿。


但辽宁省国税局局长吴新联在接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否认李的举报对增值税管理和税收调节的规范管理带来影响,“李文娟的举报被立案,经过纪委调查,如果涉及到整改的我们就会整改。”


2006年李文娟的遭遇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她在演播室里说:“这四年我被整得太惨了,作为举报人,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无数次求助无门,我找不到一个部门能够保护我。”一句话,让无数国民内心刺痛,同情、悲愤和质疑之声汹涌传来。

致命的举报


1983年,李文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鞍山市税务二分局,在那里她熟识了刘光明,“长得还可以,个高,皮肤白,粗嗓门,个性比较张扬。”评价这位曾经的领导,李文娟平静如水。


2000年,李文娟开始在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计会科工作,负责税收款项的账目登记。李文娟逐渐发现了中直分局内部存在一些违反国家税收法规的问题。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时中直分局人为调节税款,一个月就几千万,还有违法退税和改变预算级次的情况,这样国家一年得少征多少税啊!”


她向《瞭望东方周刊》述说举报的动机:“看到国家总是发行国库券,政府赤字,财政这么困难,这里的税收漏洞却这么大。”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27/2008 12:34:22 AM

--  
2002年5月底,犹豫了几个月的李文娟瞒着家人,趁着休假的机会去了北京,她把反映鞍山市国税局中直分局税收问题的举报信分别送往中纪委、审计署和国家税务总局。


在举报信的开头,李文娟写道:“我是辽宁(省)鞍山市国税局的一名普通干部,目睹国税流失,心痛焦灼,我怀着无限的赤诚与信赖,向您反映鞍山国税局中直分局违反税收法规的几件大事⋯⋯”


她反映了中直分局人为调节税款、违法退税、扩大征收范围代收价调基金、改变预算级次、真假两套提成账等五个问题,她把复印的相关账目和票据附在了举报信中当作证据。


在李文娟看来,这封署名“鞍山市国家税务局中直分局李文娟”的举报信建议的成分似乎更多一些,“我认为国家要应收尽收,杜绝此种现象发生,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A、按实征收,不留缝隙;B、加强对税务机关内部的监控。”


在信的末尾,李文娟似乎预感到了一些不妥,“我是捧着一颗心向你们反映问题,为避免意外请你们保密。”


六年之后,李文娟以复杂的心态坐在窗前,望着窗外斜斜的阳光讲述那次举报,“当时特单纯,没想到权力那么厉害,让你进去就进去,让你出来就出来。我相信法律,认为什么都得在法律之下。”


在鞍山税务系统工作多年的赵军(化名)告诉本刊记者:“李文娟应该是个好同志,但是她触动了一个谁也不愿意说破的规则,国税局全体干部都不想她这样。”


而今,对于影响了鞍山国税的两个人---李文娟和刘光明,从市国税局领导到员工,已无人再愿评价他们曾经的同事和局长。10月6日,鞍山市国税局现任局长周传国婉言拒绝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要求。


“这就是打击报复”


李文娟明白,那封信无疑是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一块巨大的石头,她在不安中等待。


2002年6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派出的调查组到达鞍山,开始对李文娟所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


随后,李文娟在单位的处境急转直下。频繁的查岗,连上厕所也需要请假;计算机的共享程序被删除;更要命的是,那些昔日朝夕相处的同事已形同路人,“谁也不敢跟我说话,吃饭时,大家看我端来饭菜全部都离开餐桌,我很难过。”


即将到来的全国税务人员考试,更让李文娟忧心忡忡,她认为,不及格肯定要被调离税务岗位,甚至下岗,而考试成绩人为的因素太大。


不平与恐惧促使她不断地写信给国家税务总局,她把所听到的看到的写成情况说明,不断地发往北京。


2002年8月,鞍山市国税局不顾李文娟反对,将她调往铁东分局。李文娟一天干坐在纪检监察室里,无事可做,不由得委屈万分。


刘光明到铁东分局的一次调研,一次不愉快的谈话,让双方把矛盾抛上了桌面。双方的语言往来,已是颇多抵触。


李文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刘光明甚至说要是再举报,随便找个罪名就把她送监狱。


一位当年给刘光明开车的司机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说:“当时(刘光明)开会,总提李文娟的事,大会小会都提。”


过完2003年春节,李文娟第二次进行实名举报,她把举报的锋芒直指刘光明。


李文娟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次举报被转回鞍山市国税局进行自查,而她不得不再次面对刘光明。


“当时刘光明要把我调回中直分局配合自查,我拒绝回去,并拒绝在自查结果上签字。后来,我就被以旷工的名义辞退。”李文娟说,“这就是打击报复。”


在李文娟被辞退期间,也就是2003年10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核查组向她宣读了《关于举报鞍山市国税局中直省直企业分局涉税违法问题的核查报告》,经过税务总局法规司核查,举报信中反映的“违规办理企业所得税及改变税收预算级次”问题属实;其余三个问题事实存在,但问题的性质与举报信反映的不同。


因为李文娟不断向中纪委、国家税务总局反映被辞退的问题,在中纪委的干预下,被辞退八个月之久的李文娟终于恢复了工作。


恢复工作后不久,李文娟和刘光明的一场肢体冲突,又让她们之间关系更加紧张。此后,李文娟便一直向国家税务总局反映刘光明等打击报复的问题。


多年过去,鞍山市国税局铁东分局的一位干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李文娟的事,国税局肯定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平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04年6月8日9时54分39秒,网民“踹踹”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布题为“鞍山国税局长大贪官刘光明花50万元美容自己屁股”的帖子,该帖子6月23日被“领导批示”,以“领导交办”的形式于8月25日转到鞍山市公安局网监支队,网监支队认为构成对刘光明人身攻击,同意立案调查。


2004年9月3日,李文娟以涉嫌诽谤被鞍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事拘留。6日,拘留时间又因案情复杂、需异地侦察,有流窜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而两次延长达23天。


就在案件侦办没有进展、李文娟被解除刑事拘留的同时,她却接到了鞍山市人民政府劳动教养委员会的《劳动教养决定书》,她被劳动教养一年。教养原因并不是诽谤,却变成了无理上访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


提起此事,李文娟的丈夫洪振涛气愤不已:“这劳教决定的日期是2004年10月2日,这是国庆长假啊!为了教养李文娟,鞍山市政府的机关人员长假都办公啊。”


劳教中的李文娟收到了鞍山市国税局以党组的名义作出的决定,对旷工的李文娟二次辞退。用李文娟自己的话说:“夺了我的饭碗,是往绝路上逼我啊。”


李文娟在丈夫的支持下依法向法院提出行政上诉,要求撤销对她的劳动教养;同时她也向上级机关申请辞退公务员复核,要求恢复工作。


多方较量之时,身在沈阳市马三家省女子劳教所的李文娟却度日如年。


沈阳市于洪区法院于2004年12月10开庭,在2005年10月27日做出一审判决,撤销对她的劳动教养决定。而此时,李文娟早已服满劳教期而被释放。


李文娟坚信,刘光明就是因为这个判决下台的。2005年12月,原辽宁省丹东市国税局局长周传国调任鞍山市国税局任局长。


2006年11月,李文娟被安排到某市国税局工作。


2007年7月,李文娟获得鞍山市公安局对她每天83.66元的国家赔偿。


2008年初,丈夫洪振涛调往某市广播电视局,夫妻终于重聚。


“从组织安排来看,还是不错的。李文娟被安排了新的工作单位,解决了孩子就学和丈夫工作,给安置了住房。”辽宁省国税局局长吴新联称。


“安置住房没到位,我们一家还在租住房屋。”李文娟说,而她最不满意的,是调查结果和对责任人的处理。


辽宁省纪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李文娟的案子在2008年上半年结案,由中纪委牵头搞的,通报结果是口头通报的,书面结论他们没有,“就这个事情本身来说,多个部门反复查了几次,你也查,我也查,他也查,查完结论都是一样的。她(李文娟)觉得好像是做了手脚。”


而对责任人的处理,辽宁省纪委、辽宁省国税局等部门均以此案由中纪委牵头调查为由,表示“不清楚”。


“我举报的内容未被认可,相关责任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而我自己不仅被劳教,还不得不到异地工作。”提到六年前的那场举报,李文娟有些伤感地说。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27/2008 12:35:03 AM

--  
法兰克福汇报:中国呈现新的新闻局面

2008/11/2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中国呈现新的新闻局面

尽可能回避或掩盖负面消息历来是中国媒体必须遵守的一条铁律。不过,一段时间以来,负面报道得以在中国官方媒体上频繁出现。“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一篇署名文章称,中国已呈现“新的新闻局面”。文章写道:

"新闻报道似乎出现了转折。当上周甘肃省发生2000名愤怒的公民冲击当地一个政府机关并与安全力量冲突的事件时,人们可以在官方媒体上看到有关抗议事件的详细报道。当地行政机构在其网页上公布了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的对事件的描述。北京出版的\'新京报\'在数天时间里用整版篇幅叙述了事件的过程及其原因。

"中国媒体报道说,党的宣传部放宽了对\'负面消息\'的控制。政府显然认识到了,有关事件和示威抗议的消息不再象以前那样能够被封锁,目击者的报告经由互联网、博客、电子信和移动电话得以传布,照片也同时得到传播。境外的人权组织和中国国内的网民一样可以迅速得到这些消息。"

文章作者相信,中国当局对在华外国记者提供的新的工作条件也是促使中国媒体出现变化的原因之一:

"从去年起,外国记者在中国的旅行和采访不受限制。如果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从中国向全球发出有关事件的实时画面,而中国政府自己对事件根本不加以报道,或是在数天之后才以删削过滤的方式报道出来,当然会很不利。国内外新闻报道的竞争在今年5月份的四川地震灾难中就首次体现了出来。中国媒体当时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报道自由。灾民首次成为灾难报道的重心,而不再象往常那样是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救灾行为。中国政府或许现在已经看到,如果迅速将自己的版本正式传播开去,而不再只是从防守的角度出发对\'负面新闻\'做出反应,这是有用的。

"因掩盖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最后一个例子或许是三聚氰胺毒奶粉丑闻。生产商和地方政府刻意隐瞒相关事件,原因是丑闻正好在奥运会前期暴露,根据上面的指示,奥运会不能因坏消息而受到影响。其结果是,毒奶粉迟迟未能被禁止销售,4个婴儿死亡,数以千计的孩子严重患病。"

"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相信,对中国政府而言,新的新闻公开性也隐含着危险。文章就此写道:

"有关抗议和示威的报道有可能鼓舞其他地方的不满者也走上街头发泄愤怒。当局的非法霸占土地、腐败和对工人权利的侵犯,在在都有可能成为民众不满的原因。因此,现在还完全难以确定,目前的新闻宽松仅仅是一个探测气球还是一个长期转变的起始。"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27/2008 12:36:01 AM

--  
深圳回应原龙岗公安副局长资产过亿传闻

2008/11/2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新华网深圳11月26日电(记者王传真)深圳市人民检察院26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深圳“9.20”特大火灾涉案人员的初步调查情况,并对一些媒体近日报道的“原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副局长陈旭明涉嫌在龙岗区舞王歌舞厅拥有干股,家藏现金千万余元,总资产过亿元”的传言作出了回应。

据新闻发言人介绍,现已查明,犯罪嫌疑人陈旭明在任龙岗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兼查处整治歌舞娱乐场所专项领导小组组长期间,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舞王俱乐部无证无照经营且存在涉毒、小姐陪侍等诸多违法行为,在开业1年时间内就发生各类治安和刑事案件24宗,直至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陈旭明分3次接受舞王俱乐部法人代表王静的好处费共计6万元,其行为已涉嫌玩忽职守罪、受贿罪,现已指定深圳市盐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这位发言人说,在这起案件终结前,深圳市检察院从未向任何媒体披露案件相关信息。最近媒体和社会上流传陈旭明家中搜出现金千万、天花板装满现金、陈妻狂烧钞票、陈在舞王俱乐部持有干股等,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这些说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对于社会上流传的陈旭明其他行贿受贿问题,目前尚不能证实,检察机关将继续予以关注,一旦查明有新的犯罪事实,将依法追究,决不姑息。(王传真)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27/2008 12:37:18 AM

--  
男子拍卖8岁重病女童初吻激众怒(图)

2008/11/2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startimg-->
發送圖片到手機
<--endimg-->
病床上的杜攀
<--startimg-->
發送圖片到手機
<--endimg-->
阿海(右)

昨天早上,一则《为筹钱治疗白血病,8岁处女拍卖初吻》的帖子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帖子里说小女孩病了,要拍卖自己的初吻,还附了女孩妈妈手举“8岁处女拍卖初吻”牌子的照片。而事情的真相是,一个名叫“阿海”的男子以“处女”、“初吻”为噱头,想要哗众取宠,顺势炒作自己。小女孩的家属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图片是阿海闯入病房摆拍出来的,还有一张是PS的。这种行径引起了网友的强烈义愤。


记者追访了患病女孩的亲属与相关知情人,以及炒作者“阿海”,还原了事件台前幕后的情况。

事件起因

11岁女孩患白血病

湖北11岁女孩杜攀被查出患白血病,本月初,来京治疗后,杜攀和父亲的骨髓配型成功,但手术所需的费用近40万元,这让这个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母亲经营小卖部、弟弟手臂残疾的贫寒之家陷入了困境(据11月22日《法制晚报》)。

网友热议

“拍卖初吻”图片是PS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治病8岁处女拍卖初吻”的帖子出炉,在这篇半通不通的帖子内,甚至预设了拍卖对象(注:下文引用帖子原文):社会各界名流;例如宋祖德等优先!具有强大经济势力及爱心;能够协助现代济公特型演员——阿海哥哥筹建《希望艺术班》关爱需要帮助的人!目的:1.治疗重疾之病(白血病),恢复健康身体;参与公益影视剧《济公笑传》的拍摄等一系列爱心活动!......3.也期望郭德纲、韩寒、王宝强、李湘、范冰冰能够给我鼓励与支持,使她战胜(白血病)病魔能够快乐的生活下去共同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服务!


帖子一度引起了网友们的争议,网友“路过红尘”分析道:“我相信天下任何当父母的都不会同意这样去做的!如果不是哪个疯子炒作的话,就是那对父母疯了!”


随后有网友“duchunlan888”自称是小女孩的姑姑,发帖称:“请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前两天那个人没有经过我们的允许,他和另外一个人闯到医院后,经过询问找到我侄女住的病房后,悄悄拍了好几张照片,我嫂子根本就没有举那张纸,是电脑合成的。”


网友“xf7983”自称是知情人:“我一直在帮助他们一家,杜攀的姑姑在网上的确发布过杜攀的病房地址,希望有人捐助,阿海看见后就闯入病房,杜攀一家根本就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我们已经报警了,会把他告上法庭的。”


网友“彼岸非花”指出图片是作假的:“仔细看那个举着纸的图片,左手肩膀下面是灰白,右手是纯黑的衣服,PS的技术也真差劲。”


记者连线


炒作者阿海:我想打擦边“眼”


昨日,记者连线炒作者阿海,他称自己并无恶意,只是想借此噱头吸引更多眼球,帮助小杜攀。


记者(以下简称“记”):说说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阿海(以下简称“海”):十多天前,广州的一个朋友把白血病小女孩子杜攀的情况告诉了我,我就到医院探视,当时拍了一些照片。前几天我第二次去时,把想帮助这个小女孩的想法告诉了她妈妈,说要找一个噱头,然后就把一张纸给她,拍下了照片。然后就写帖放到了网上,没想到结果会这样。


记:你确认小女孩的妈妈明白“拍卖初吻”的内容?


海:我想应该明白吧,不过也很难说。


记:没想到对小女孩和家人带来伤害吗?


海:我只是想帮助他们,没想那么多,打打擦边“眼”,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


记:网友还披露了你一个月前让一个80岁的老奶奶举牌征婚的事,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海:我经常看到那个老奶奶在乞讨,很同情她,给她买点吃的,但我能力有限,所以想到这个主意,也算个公益策划吧。记:做类似的“公益策划”为什么呢?


海:帮助人、献爱心啊。当然,我也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我反对宋祖德,还发帖建议他炒作就要多做公益的事情。


记:这些行动能提高你的知名度吗?


海:我得到不少骂名。


记:对于网友的批评你怎么看?海:他们只看到我表面的噱头,没有关注到实际的内容。我也在不断地改进一些方法,但一定会做下去的。


记:你现在的生存情况怎样?


海:不好。现在我在北京当跑龙套的演员,有一碗饭吃吧,我想借这些机会能接触大腕,希望与他们一起做公益事业,我文化水平不高,如果能有有实力的人帮助我就好了。

亲属表态


女孩姑姑:这是侵权行为


昨日,记者连线了在北京打工的杜攀姑姑,她表示阿海是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侵权行为,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们认识阿海吗?


杜小姐(以下简称“杜”):根本不认识。之前我在网上发了一些求助的帖子,希望热心人能帮帮我的小侄女,帖子上留在电话。于是有一个在广州的人给我电话,说可以策划一个活动帮助我们。我听了,觉得不现实,就没同意。阿海是这个广州人介绍去北京的医院探望我小侄女的。


记:说说当时的情况。


杜:阿海在病房悄悄用手机拍了侄女的照片后,与我嫂子聊了几分钟就走了,然后嫂子把他送到病房外的走廊时,他拿出了一张纸,让嫂子拿着,拍了一张合影,做出了这种侵权行为。


记:你们想怎样追究这件事呢?


杜:我们很生气,给阿海打电话,电话不通。


记:小杜攀现在的情况怎样?


杜:她恢复得挺好的,身体条件适合做手术的要求,她与爸爸的骨髓配型成功,但手术费用要三四十万,现在她爸爸在家要卖房子,但顶多能卖个10多万,还差很多。


同乡挖料


“阿海就是个小混混”


网友“正义旗帜”揭露了阿海今年10月份所做的那一桩炒作:“我清楚地记得,不久以前,一个流落街头的乞丐老奶奶举牌征婚,说自己是80岁处女,说自己要觅年龄18—45周岁社会名流,具备郭德纲的才气、韩寒的文笔、宋祖德的大嘴、王宝强的气质。目的一是帮助义孙创办娱乐教育励志希望艺术班;二是减轻目前一些病痛安度晚年……正是这个阿海的手笔。他是在欺负老奶奶不识字啊!无耻。”


另一位网友“青蛙的葬礼”自称是“阿海”的同乡和过去的朋友,他发博披露了炒作者“阿海”的情况:“阿海,湖南邵东人,1979年生,他一直是一个混混。”


阿海的道歉信


我愿接受法律惩罚


昨天下午,阿海就事件发出了的道歉信。内容摘录如下(注:原文照登):


策划8岁女孩叫卖处女初吻的现代济公阿海向家属及网友道歉,愿意接受法律惩罚。


首先向杜攀的一家人道歉,如果我真犯法了,我愿意接受法律的处罚!但是我是真心想帮助你们!


我只是一时心急,重要的是想让大家知道这个消息,需要好心人来帮助杜攀一家人,儿子得了重病,用了很多钱,父亲又是一家边远山区的老师,无法来承担这三十几万。也许我一直认为要靠嘘头才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一般的新闻大家不会仔细去观看,需要有嘘头的新闻大家越多关注越多人去评论,才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女孩需要帮助。


所以我才做了这个新闻推广,只是借用了这个敏感的词语,没有什么不好思想及行为,只是有些人思想想歪了而已,只是在文字上面打了擦边球!


这个策划原意是希望能够捐助杜攀的好心人,得到一种感恩回报的亲吻,不是大家想象那种。 记者 邓毅富

浙江在线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27/2008 12:38:12 AM

--  
吉林原副市长于国华被双开 包养情妇非法持枪(图)

2008/11/2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提要] 吉林省纪委通报吉林市原副市长违纪被双开案。经初步查明,于国华涉嫌收受贿赂总计折合人民币700余万元,另有巨额家庭财产来源不明,其生活腐化、道德败坏,包养情妇,并非法持有枪支弹药。
<--startimg-->
發送圖片到手機
<--endimg-->
于国华 资料图片

  近日,吉林省纪委就于国华案件下发通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

  经初步查明,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于国华在担任桦甸市委书记、吉林市委常委、副市长和兼任吉林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期间,涉嫌收受贿赂总计折合人民币700余万元,另有巨额家庭财产来源不明。于国华生活腐化、道德败坏,包养情妇,并非法持有枪支弹药。2007年10月,经省委批准,省纪委牵头并协调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了吉林市委原常委、副市长于国华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2008年1月,省纪委决定并报省委批准,给予于国华开除党籍处分,建议主管部门开除其公职,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通报指出,于国华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是省纪委查处的一起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敛财贪色、腐化堕落的典型案件。这起案件,性质严重,情节恶劣,影响极坏,教训惨痛。

  一是理想动摇、信念丧失,必然导致腐败。于国华拼命捞钱最终一无所有、追求豪宅最终铁窗为伴、贪图美色最终害人害己的可悲下场警示我们,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各级党组织要对党员干部深入进行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注重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教育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是监管缺失、权力滥用,必然产生腐败。于国华作为市委常委、副市长,还兼任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大权独揽,逃避监督,滥用权力,大搞权钱交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大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特别是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决不允许个人独断专行。

  三是道德失守、生活放纵,必然加剧腐败。于国华生活奢华糜烂,与多名年轻女性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为情人一掷千金。于国华案件警示我们,政治蜕变,经济贪婪,大多源于操守不严、品行不端,源于生活奢靡、放纵爱好,源于道德防线的失守。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提高人生境界,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通报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运用于国华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这个反面典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增强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化教育、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案件,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来源:吉林日报)


<--endmsg-->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27/2008 12:39:01 AM

--  
中国母亲生“金融危机宝宝”防失业

2008/11/2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中国母亲生“金融危机宝宝”防失业

环球时报
德国《世界报》11月21日文章,原题:许多中国妇女为了不失业而宁愿怀孕 “奥运宝宝”成为今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一个时代标志。他们是指那些因为母亲对北京奥运会感到高兴和自豪而被带到世界上的婴儿。仅仅三个月之后,对另外一个称呼的讨论不断升温,这是时代变化的标志。这个称呼是“金融危机宝宝”,指那些纯粹因为担忧而被生育的婴儿。他们的母亲选择怀孕,以这种方式保护自己不被解雇。

在北京工作的软件开发员邱女士被看作第一个“金融危机宝宝”母亲。她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公司总部在美国。对她来说,事业发展一直比生育后代更重要,直到听说美国总部将在全球裁员后她才改变了这种想法。“因此,我为了预防被辞退而怀孕了。”她说。她还引用了《劳动法》第42条。该条款规定,妇女在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不能被解雇。

“这是合法的,”一些网友在旺旺网上留言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大众网站搜狐网上,有8065人赞成生个“金融危机宝宝”,只有2551人反对。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1/27/2008 12:40:52 AM

--  
金融危机下沪港列车“淡季不淡” 几乎趟趟满员

2008/11/2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中新社上海十一月二十六日电 (朱浩 陈静)原本是客流淡季的沪港列车却因金融危机而迎来超过百分之九十八的高上座率。来自上海边检部门的消息称,沪港直通车近期持续出现客流高峰,几乎趟趟“满员”。

  据统计,截至目前,沪港直通车十一月已载客超过一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猛增近两成。沪港列车为何“淡季不淡”?有关人士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沪港两地均有不少在投资证券等领域损失惨重的年轻白领,他们纷纷捂紧了“荷包”,出行能省则省。据知,沪港直通车对购买四人以上团体票实行打折优惠,单程最低可享受六折票价,往返最低更可享受五折票价。以上海至九龙的下铺价格为五百三十五元人民币为例,如果以四人出游享受五折优惠计算,往返交通总共可省下两千一百多元。据边检部门介绍,往返沪港两地的外籍旅客多为三到五人结伴同行。

  火车特有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原本就是老人和儿童出行首选,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乘火车出行更受到都市白领和外籍自助游者青睐。上海铁路边检站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随着圣诞、元旦等节日临近,预计沪港直通车客流将持续“爆满”。为应对持续的客流高峰,上海铁路边检将增派警力,开足边检通道,并为旅客提供英、日、粤等多语种贴心服务。(完)


<--endmsg-->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29688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