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袁岳提出“讓大熊貓取代龍成為中國標記”,引起一番爭議。讓大熊貓成為中國的標記是否合適,本人不敢妄加評論。我想說的是︰中國人從來就不是“龍的傳人”。
所謂“X的傳人”,按照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所說,就是我們自古就應該以X為唯一的“圖騰崇拜”。“圖騰”一詞是印第安語Totem的音譯,有“親屬”與“標志”的含意。如果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便意味著龍應該是神話學意義上的“人祖”,古代先民公認的唯一圖騰神靈。但歷史上雖然不少北方游牧民族和秦漢以來的王朝都崇拜龍,卻從未出現全民族都把龍作為圖騰神加以祭祀的歷史。
中國自古有婦女與神靈相交孕育氏族祖先的民間傳說,如“玄鳥生商”等,但並無“龍靈孕祖”之說。巫儺祭壇供奉的神靈儺公儺娘,實際上就是伏羲與女媧,他們卻是“鸞鳳的傳人”。龍在巫儺祭壇並無顯赫地位。所謂“伏羲鱗身,女媧蛇軀,兩龍成親繁衍出中華民族”之說,不過是秦漢後惟龍獨尊背景下的文人附會文化,摻雜著後世的觀念,不可作為憑據。
在中國遠古鳥、龍、犬、虎四大動物靈崇拜中,尤以鳥靈與龍靈最為突出,構成中國“龍鳳文化”的主要基因。陝西寶雞北首嶺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龍鳳紋”彩陶細頸瓶印證,龍和鳳都起源于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期,都應該算作我們民族的徽記和象征,即所謂“龍鳳呈祥”。在歷史上曾有很長一段時間,鳳作為太陽神的化身一直代表著“陽剛”,龍則代表著“陰柔”,直到秦漢後才出現陰陽大顛倒。
在距今一萬余年至3000年之間,中國民間的文化主體是農耕文化,其圖騰自然是反映稻作文明的鳥靈崇拜。在中國南方稻作遺址的考古發現中,鳳鳥圖案已有七八千年歷史,在距今五千年前的長江以南地區,基本是鳳鳥的天下,迄今尚未見龍的蹤影。直至秦漢前的幾千年間,中國南方農耕民族一直是以“太陽鳥”——鸞鳳為圖騰崇拜的,而對龍靈則是排斥、貶損並從心理上加以征服。因而,中國南方廣大的農耕民族自古就不是什麼“龍的傳人”。
我們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但遺憾的是炎帝與黃帝都不能算是“龍的傳人”,而且夏、商王朝的圖騰也不是龍。《白虎通義》中說炎帝氏族的神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說明炎帝氏族的圖騰是鸞鳥而不是龍。所以,我們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應該是鸞鳳的傳人。古籍中雖記載另一位“人文始祖”黃帝是“軒轅黃龍體”,但黃帝氏族崇拜的似乎是“北斗星”而不是龍,因為史書又載“黃帝母附寶感大電光繞北斗星而孕”。《史記》中有“黃帝馭龍升天”之說,可見龍不過是其“座駕”而非神聖不可褻瀆的神靈。有意思的是,在黃帝和蚩尤的大戰中,黃帝先派應龍出戰而大敗,後靠“人首鳥形”的九天玄女相助才一戰而勝。這九天玄女正是鳳圖騰的化身,似乎說明黃帝與鳳的關系超越龍。
《禹貢》中“陽鳥悠居”一語,反映出夏王朝是以陽鳥(鸞鳳)為圖騰的農耕民族。商民族是“玄鳥生商”(《詩經》),自然是鸞鳳圖騰而不是龍圖騰。現存于日本泉屋博古館的商代“雙鳥紐銅鼓”,畫的是“鳥爪人身”的鸞鳳圖騰神,左邊一條小魚,右邊一條小龍,都在親吻其下身。龍如此渺小,商民族不可能把自己當作“龍的傳人”。可以說,中國古王朝中找不出哪個是“龍的傳人”。
龍靈崇拜自古盛行于北方民族,尤其是草原游牧民族,但他們也不承認自己是“龍的傳人”。古代匈奴族雖然每年有三次祭龍大典,祭龍之地叫“龍城”,其王廷也稱“龍廷”,但他們的圖騰卻是“狼圖騰”,緣于“蒼狼生人”之傳說,故他們是“狼的傳人”。其他北方民族也罕見以龍為圖騰。
龍靈真正戰勝鳥靈而一統天下,大約在秦漢之後,並從此成為皇權的標志與象征。君主帝王們都說自己是“真龍天子”,如秦始皇稱“祖龍”,漢高祖劉邦則說其母感蛟龍而生,而且生得“隆準而龍顏”,王莽“當仙成龍”,漢光武帝“夢赤龍”,等等。既然帝王以“真龍天子”自居,王子王孫則自然是龍子龍孫,成為附和意義上的“龍的傳人”。而歷朝歷代的子民們,也糊里糊涂地以自己是“龍的傳人”為榮,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自戀與盲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