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珠江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5) ---- 郎咸平︰股市下跌原因在此 別想賺錢了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5&id=1410)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2/31/2008 11:33:24 AM -- 郎咸平︰股市下跌原因在此 別想賺錢了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2/31/2008 11:33:41 AM -- 我︰刺激不了,就賺那麼幾個錢怎麼消費?而且爸爸媽媽生病怎麼辦?小孩要上學怎麼辦?如果中國各方面的保障制度不健全的話,老百姓是不敢消費的。 《國際航空報》︰據說你認為中國經濟弊端之一就是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過多? 我︰基礎建設不會讓老百姓更富裕,更富裕的是以制造業為主帶動的服務業、金融業,企業只有賺更多的錢才能給員工更多的薪水。 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年是成功的 《國際航空報》︰有經濟學家建議中國此時應該買入美國花旗、高盛等金融機構的股權,取得一定的話語權,你怎麼看? 我︰大家激動一下是可以的。我認為收購花旗、高盛難度比較大,但我並不是說不可能。 要參與國際金融領域的競爭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必須有重組的國際資本,二是必須有一流的、卓越的人才。第一個條件我們有,我們有足夠的外匯儲備。第二個條件,重組的國際優秀人才,我們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進入國際金融市場,投資房利美、房地美、黑石之類的基金時損失慘重。要牢記,我們的金融業很嫩。我不認為我們目前能夠達到這種水平。我們不要對自己的評價過高了。 我們的社會目前走到什麼樣的階段了呢?“牛人”特多,能夠認清楚自己不足的人太少太少了。 《國際航空報》︰我看你最近的演講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狀況保持一個比較悲觀的看法,在這種狀態下,中國企業家應該如何自救才能夠減少損失? 我︰我不是悲觀,我講的是事實,我是客觀地說。你可以用樂觀的態度看客觀問題,也可以用悲觀的態度看客觀問題。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年是成功的。我指出的是其中存在的問題。在這個時刻,我必須透過媒體告訴全國企業家一句話,那就是中國的企業家,只有個人艱辛的奮斗過程,沒有一個人經歷過洗禮,也就是說我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成功,到最後你發現三十年的經濟基本上都是往上走,在很多機緣巧合之下誕生了非常多的企業家。但是中國企業家和世界級企業家唯一的不同在哪里?你的所有人生規劃,包括你的戰略思維都缺乏大蕭條的經驗。在這個時刻還有人說,郎教授我想加大投資力度,加大這個,加大那個。我必須要告訴你,你瘋了,你太不理解什麼叫蕭條。你要多向那些經歷過大蕭條的企業家學習。我們上市公司的資本負債比率是多少?是100%—300%,資產負債比率是50%—75%。你猜一猜,以李嘉誠為首的香港四大天王,這些經歷過大蕭條洗禮的人,他們的資本負債是多少?只有20%。李嘉誠借不到錢嗎?不可能的。為什麼他的資本負債率這麼低?因為他們受過大蕭條的洗禮,他們知道一個偉大的企業家不是能夠賺多少錢,而是能夠在大蕭條的時候立于不敗之地。因此,他們隨時隨地保存大量? 股民賺錢的時代在泡沫期 《國際航空報》︰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國外很多大銀行都已經倒閉,那麼,中國的銀行會不會存在風險? 我︰過去我們這些國有銀行的負債、壞賬比例非常高,達到40%。為什麼大家還敢去存錢?只有一個原因,國家信用。美國金融危機之後,你會發現目前歐美各國也是利用國家信用來保證。國家信用在歐美如果成功的話,類比一下中國,你會發現中國的國家信用保護金融機構已經經歷過四五十年,還是有信用的,包括我也在存錢。為什麼這麼做?因為有政府。如果沒有政府,我直接把錢放在家里也不會存在銀行。 《國際航空報》︰在目前這種狀態下,中國百姓如何理財才能降低風險,減少損失? 我︰在這個時刻我請各位股民不要期望賺多少錢,賺錢的時代畢竟是泡沫的時代。在蕭條的時候你能夠不賠錢就是最好的收益。現在做什麼都賠錢,買房,房跌,買股票股票跌。不如炒外匯,因為大家都認為美元持續下跌,大家都想買石油,都不想買歐元、澳元,大量的資金流入以後價格就會飆升。可是做夢都沒有想到美國來了一個國會听政,對炒賣石油的人立刻進行調查。因此石油將要大跌。美元漲起來不是問題,看誰來操縱。這個時候能不能買歐元,能不能買澳元?可以啊。你只要買等價的澳元,等價的美元就不賺錢。不賺錢有什麼好處?就能保證不賠錢。這是一個投資觀念的轉變。什麼時候賺錢?只有泡沫的時候,泡沫一旦破滅就要虧錢,不是賺錢。 《國際航空報》︰我們看到現在全球都已經進入了一個衰退的周期,那麼下一輪經濟上升的周期我們國家會有哪些產業走勢比較好? 我︰要看最近這兩年歐美各國對于中國企業的掠奪是什麼形式的掠奪。比如說他們的進入要看是什麼目的,不要簡單地以為是炒樓,抄底,那是以我們的水平看的。人家的目的是完成產業鏈的戰略整合。怎麼整合?由上而下的整合。 但是,下一輪的經濟上升周期,傳統制造業不可能消退,比如說你喝水一定會用茶杯,走路一定會穿皮鞋,不可能不生產。所以未來哪些行業走勢好取決于這個行業被外資收購的結果。 我的預測能力來源于嚴格的經濟學訓練 《國際航空報》︰據說你認為自己已把中國經濟危機如何發生看得非常清楚,但是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因此你說這是你的人生悲劇。有沒有考慮過通過什麼辦法改變這種現狀? 我︰雖然不受重視,當我看到,我們最近政策的某些轉向還是跟我的觀點有關系的。至于說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我一直都沒想過改變。別人問我準備怎麼辦的時候,我說以後我不再預測了,該講的我都講過了,要轉行了。天天做電視節目,接受采訪,那都是過去干的事。以後,不接受采訪了。你幫我呼吁呼吁,讓我們這些學者上春晚,取代趙本山、宋丹丹,好不好? 《國際航空報》︰你在醫改、教改、樓市、國企、股市等問題上均有很多獨特的見解,那麼你對很多領域的見解是基于調查、觀察,還是基于經濟學等通用的方法論? 我︰我是經過大量的數據調研的,我一向是靠數據說話的。這就是為什麼之前關于德隆的案子,我會有這麼準確的預言。其實不是預言,而是客觀的分析資料。說到我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我還是非常客觀地分析。這種數據分析本身是需要很多考驗的。在沃頓商學院學習的時候,我的老師給了我們很多的刺激方法,讓我重新思考問題。舉個例子,我在博士資格考試的時候,一天考8個小時,就考股票市場。這個題目很專業,期權,買入期股票能否提早兌現。對于我一個學生而言,考8個小時,就考這一個題目,我的直覺判斷就是它一定很難,我在8個小時內寫了64頁,我們班的法國女同學寫了128頁,班上的同學至少都寫40頁以上。8個小時之後老師進來了,說我們全錯了。我說是嗎?那答案是什麼?他說8個小時只講一個字,NO。就是不能的意思,其他一概不要。這個方法給我極大的刺激,我明白了原來要這樣看問題,看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再加上我有深厚的數學功底和經濟學的功底。在美國的學習讓我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思考了問題,再加上一些嚴謹的數據推斷,才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癥結。 美國產生金融危機,美國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他是我們老師輩的人物,他是70年代的經濟學家,我是80年代的。你看人家是什麼水平?他寫的博士論文是1929美國的金融危機。他當時提出了大概的解決路徑。他看美國經濟非常準,為什麼呢?他有一套思路。所以當美國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那種速度,那種準確性讓我個人感到敬佩。我也在不斷地發表論文,但因為美國人才濟濟,在金融學領域里面,我覺得我已經夠聰明,實際上別人都比我聰明。我能夠想到的題目,一個是不能做的,一個是做出來沒什麼意思的。我怎麼發表論文?我就一定要找到一個非常有特色的,一定要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問題做切入。可是你想一想,你知道我的同事有多聰明嗎?你要想到一點別人想不到的切入點本來就很難。所以經過十幾年的發表論文讓我學會了一個本事,找到一個別人找不到的切入點,切入進去,發現問題。這就是我能找到股市泡沫、樓市泡沫是來源于制造業的根源,這都是多年訓練的結果。 最大的擔憂是大家思想僵化 《國際航空報》︰現在的生活狀態是你喜歡的嗎? 我︰沒錯。我覺得挺好的。每天飛來飛去也不覺得疲勞,很充實。 《國際航空報》︰這麼多年走過來,你有沒有最困難的時候,最得意的事情是什麼? 我︰一直比較困難,我在國外打下了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希望回來後聯系中國的現象解決中國的問題,而不是把國外的理論照搬過來,比如二元經濟、產業鏈的問題,國外都沒有,這就是中國特色。因為要提供一些新的思維,幫助這個國家和老百姓解決問題,剛開始大家不太接受,現在情況順利多了。大家慢慢發現我說的是對的。 《國際航空報》︰香港一個很有名氣的哲學家劉小楓寫過一本書叫《我們這一代人的愛和怕》,你覺得你這一代經濟學家或者知識分子的擔憂和理想是什麼? 我︰我最大的擔憂是由于大家思想僵化所帶來的各種困難和阻礙。比如說我們對于真正的資本主義理解是透徹的嗎?我們理解的資本主義的靈魂是什麼?答案可能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靈魂是法制化的建設及信托責任,這個理解是最為透徹的。我們的制造業出現危機,問題在哪里呢?不是一般人所講的產業升級不夠,品牌戰略不夠,而是你根本沒有把自己融入到全世界的產業鏈中去,很多問題都需要思想的解放。 以下是我的官方網站︰http://www.jsmedia.tv/bbs/viewthread.php?tid=29691&page=1&extra= 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可以到我的官方網站和我交流,我本人也很願意與網友朋友交流,因為我覺的我們網友的水平很高,思想很有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