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環球論壇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6) ---- 廣州君浩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洗車工自研太陽膜 一年賺20萬元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6&id=74280) |
-- 作者:武利收 -- 發佈時間:4/23/2011 7:45:30 AM -- 廣州君浩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洗車工自研太陽膜 一年賺20萬元 廣州君浩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洗車工自研太陽膜 一年賺20萬元 洗車收益少,貼膜收益高,這是做過汽車美容店生意的人都知道的事。可對于一個從農村出來并先干洗車的年輕人來說,要找貼膜的錢還真不那么容易。不過,劉剛硬是從月薪只有800元的洗車工干起,現在變成了貼膜的老板。如今他不但有車有房,每年至少還有20萬元的純利潤。這一切,靠的是他自己研制了一種性價比頗佳的太陽膜。 重慶晚報記者 向軍 實習生 黃炳輝 自研產品 年賺20萬元 這幾天,24歲的劉剛正在四處張羅辦手續,廣州君浩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準備注冊自己的太陽膜銷售公司。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高新區蘭美路1200號鳳鳴香山小區見到劉剛時,他正好與來自渝北區的客戶朱先生完成了一筆1萬多元的交易。 朱先生說,他開店貼了六七年的膜,在很多家太陽膜經銷店進過貨。但多次對比后,他覺得還是劉剛的膜質量好些,價格也合適。說著,朱先生拿起一張太陽膜向重慶晚報記者介紹說:“他的膜隔熱、防曝、阻隔紫外線的性能都不錯,透光度也可以,手感和耐磨性都過得了關,關鍵是價位客戶能接受。” 朱先生介紹的這種太陽膜,是劉剛自己設計后委托加工的。2008年上市當年,這個產品就給他帶來了超過30萬元的毛利。隨后的幾年,他每年毛利40~50萬元,純利潤至少有20萬元。 洗車入行 想要自創商機 劉剛是潼南縣五桂鎮高碑村12社人,17歲就來到主城,在高新區二郎一家洗車場當洗車工,月薪800元。 “貼膜是我在洗車過程中發現的商機。”劉剛說,他洗車時,經常聽到車老板抱怨沒貼多久的太陽膜,不是視線不好或隔熱效果差,就是容易脫落。他發現,原來這些膜都是價格便宜的早期國產貨。而進口的太陽膜雖然質量好,但價格卻很貴,有的甚至高于國產膜幾倍。 他想:要是能綜合一下,弄一種比國產膜價格貴不了多少,但又能達到進口貨質量的太陽膜,肯定會銷售火爆。 有了這個念頭,劉剛開始利用閑暇時間到太陽膜門店摸門道。經過一段時間“偵察”后,劉剛辭去洗車工,一邊小打小鬧做起太陽膜生意,一邊潛心鉆研如何改進技術,設計一種價格居中但質量能達到進口貨水平的太陽膜。 最早做太陽膜生意時,貴州省遵義市的一個顧客向他進了貨,貼了不久就出現質量問題。他二話沒說,立即給顧客全部換貨,為此損失兩千多元。但那一次的賠款,更讓他有了加快鉆研出獨創太陽膜產品的緊迫感。 “那幾年他硬是有點癡迷。”說起劉剛研究太陽膜的狀態,銅梁興達汽車裝飾公司的衛女士也感到佩服。 自創成功 顧客反映很好 從2007年起,在太陽膜行業摸爬滾打已有兩年的劉剛,覺得已對國內外太陽膜產品的優劣爛熟于心,便正式開始了自研產品的“工程”。他把掙來的6萬多元全部投入,又設法另籌近10萬元,從國外引進質量較好的白板膜,然后研究如何增加最佳涂層。 要自創產品,談何容易?研發過程中,劉剛從網上搜索技術資料,多次向專家咨詢請教。在1年多的時間里,他數次往返廣東、北京等地,去找太陽膜廠方的技術骨干和專家切磋,然后多次試驗和改進自己的產品。 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1年多的努力,劉剛吸納國內外太陽膜的優點設計成的超強隔熱陶瓷原色太陽膜問世了。接著,他為產品申請了國家專利,然后委托給專業的廠家生產。然后,他一家家送貨上門,耐心細致給客戶講解產品的特點。 “他設計的太陽膜確實好賣。”渝北區洋河北路“貼貼客”汽車美容店負責人吳會明說,這些年,劉剛賣出的太陽膜,顧客回饋質量都很好。 找到平衡點 重慶晚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太陽膜基本上是兩個極端———有的膜價格很低,但看上去粗糙,貼好后開裂。有的進口貨質量很好,但價格高得嚇人。劉剛致富的秘訣,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他取國內外太陽膜優點聚于一身,從國外進口白板膜進行設計,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產品。這成就了他的掘金之路。 投入:租辦公室、倉庫、設計、申請專利、請廠家生產及其他共計15萬元。 開支:請庫管員、辦公室人員等,10萬/年。 收益:每年毛利40—50萬元。除去所有費用,一年純利20萬元。 機會只給有備的人 如果只是埋頭洗車、貼膜,劉剛可能永遠都只是一個打工仔。可是,他在洗車過程中,卻從別人的抱怨中發現了汽車太陽膜的商機,這證明,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劉剛是一個有心人,利用洗車的閑暇時間,他逛市場,摸門道,發現了汽車太陽膜市場存在的高利潤空間。他還是一個勇敢的人,雖然兜里的全部積蓄只有6萬元,但他看準了市場就敢于出擊,硬是利用自己在圈子里積累的信譽,贏得了顧客的信任,也贏得了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