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大西洋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8) ---- 酸奶饅頭與革命吃革命者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8&id=1491)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30/2009 2:39:53 AM -- 酸奶饅頭與革命吃革命者 酸奶饅頭與革命吃革命者 馬悲鳴 牧區肉食不盡,已經算是美食了,但還有些在其他地方難以想象的飯菜做法。上次講了用木匠刨子刨凍肉片。這次講酸奶饅頭。 草原吃肉是便飯,吃饅頭反而很難。之所以難,主要在發面。我下鄉前家里掌勺的大姑蒸饅頭都是自己發面,和面時和入一塊上次蒸饅頭故意剩下來的「肥頭」,以引入菌種。過一兩天,面團發酵膨脹了起來。可隨著酵母菌的產生,以乳酸菌為主的雜菌也隨之大量繁殖,使發面變酸。大姑便往面里揣堿(碳酸納)中和,然後上籠屜蒸。因為酸堿度不是很容易掌握,蒸饅頭需要經驗。 下鄉後有次在公社居民家吃饅頭,我問是如何發面的。對方說,不用發面,只需和面時加入小甦打(碳酸氫鈉NaHCO3)就行。我學過化學,知道兩個小甦打分子一經加熱,就變成一個碳酸納分子(Na2CO3)和一個碳酸分子(H2CO3)。 2NaHCO3 + △(熱)= Na2CO3 + H2CO3 熱碳酸隨即變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和一個水分子。 H2CO3=H2O + CO2↑ 二氧化碳是氣體,就能在饅頭里吹出小氣泡來。但因同時產生一個碳酸納(堿)分子,而會使饅頭變得堿大發黃,所以小甦打不能多加,饅頭里的氣泡也就很有限,饅頭發得不大。 我看了甦達饅頭的當時就想到了用酸奶來中和甦達饅頭里產生的堿。酸奶里的酸是乳酸。乳酸加碳酸鈉的結果是碳酸鈉里的鈉置換了碳酸里的氫。被置換出來的氫與失去鈉離子以後的碳酸根結合又成了一個碳酸,遇熱再生成一個水和一個碳酸氣(CO2↑)。 我們那里的酸奶酸到什麼程度呢? 酸到底! 什麼叫酸到底? 就是酸到不能再酸了為止。 牧民把沒用完的牛奶都傾入酸奶缸。奶缸里的奶放酸到乳酸菌產生的乳酸能殺死乳酸菌自己的地步。這使我明白了為什麼會出現「革命吃自己的兒子」這種社會現象。革命者就相當于乳酸菌。革命者發動的革命就是乳酸。就象乳酸菌被自己產生的乳酸殺死一樣,革命者發動的革命最終也會殺死革命者自己。 法國大革命由殺貴族開始逐漸變為把革命者送上斷頭台,直到革命領袖丹東和羅伯斯庇爾。十月革命後來轉變成無數老布爾維克被槍斃,直到加米涅夫、季諾維耶夫和布哈林。文化大革命幾乎所有老干部都慘遭批斗,其中成千上萬拒不受辱者自殺,直到劉少奇死獄,林彪死逃。 乳酸菌被自己產生的乳酸抑制,也就是酸到飽和程度。因當時沒有pH試紙,沒測過pH值,但只要嘗一口奶豆腐,就知道酸奶酸的程度不讓老陳醋。 碳酸氫鈉(小甦達)遇熱變成碳酸鈉(堿),放出一個二氧化碳。生成的堿(碳酸鈉)再中和酸奶能再產生一個二氧化碳。從分子式上看,用碳酸氫鈉中和酸奶能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 于是我有了不需要發酵,直接就可以蒸發面饅頭的辦法。 先把干面粉舀出來放入和面盆,但不放水,而是直接把小甦達(碳酸氫鈉)粉末傾入干面粉中攪拌,使之在干燥的粉末狀態下混合均勻,然後直接用從酸奶桶里舀出的酸奶代替水和面。當然蒸鍋水要預先燒開。 等到面和好後,要抓緊時間上屜蒸。因為不是用水,而是全部用酸奶和的面。酸奶又酸到「革命吃革命者」的程度,故最初放的小甦達不必嫌多。大量的碳酸氫鈉和酸奶在面團里中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如不立刻上屜,就能眼睜睜地看著和好的面膨脹起來。 只要公社糧食局供應好面,我們就經常蒸這種酸堿適中的酸奶加小甦達的饅頭,發得非常好。饅頭在籠屜里膨脹得非常大,因是用牛奶和的面,尤其白嫩。 此招我們用了多年,屢試不爽。 如果你們家的牛奶沒來得及喝完而放酸了話,怎麼辦? 和面! 事先放入適量的小甦打。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30/2009 2:41:42 AM --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30/2009 2:45:45 AM --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30/2009 2:47:01 AM -- 柞里子︰奧巴馬的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中國的俗話,美國沒這說法。不過,沒這說法,只因為沒人如此總結,並不等于沒有這樣的作風或者做法。上任伊始露幾手,其實是古今中外共同的特點,美國不能例外,奧巴馬也不能例外。 所謂“三”,本是泛指而並非實詞。奧巴馬走馬上任之後經媒體大肆鼓吹的舉措,至于今日卻恰好為三。
第一把火,停止對基地組織被俘人員使用酷刑。 這把火,不枉放,稱得上惠而不費。所謂“惠”,指由此而令美國的反恐獲得“仁義之師”的形象。所謂“不費”,指奧巴馬不過下了一道行政命令,並不曾破費分文。 不過,這把火既不能力挽牆街的持續傾瀉,也不能解決日趨嚴重的失業危機,屬于政治形象工程,並非當務之急。 權衡得失,加0分。
第二把火,解除不得對支持人工流產的國際組織提供聯邦資金的禁令。 就理論而言,解除禁令,不等于解囊;解囊,不等于囊中有物。就實際情況而言,如今美國聯邦政府囊中如洗,想必沒有能力為資助人工流產國際組織而撥款。換言之,這把火“不費”是肯定的。 至于是否“惠”,則不易言之。地球的資源有限、人口需要控制、人工流產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此等等,皆為有目共睹的事實。但凡視而不見者,皆為沉溺于宗教迷信之徒。就這種意義而言,奧巴馬支持人工流產,是正確的選擇。 不過,美國國民思想保守,反對人工流產者即使不佔多數,也絕對不是少數。奧巴馬的這把火,在美國國內恐怕難以引起多數人的共鳴,搞不好,搞成引火燒身也未可知。 此外,如同第一把火,這第二把火也與美國的國計民生無關,絕非當務之急。 權衡得失,加0分。
第三把火,解除各邦不得對汽車排放廢氣另作高于聯邦政府規定的禁令。 對于這把火,奧巴馬做了如下解釋︰聯邦政府應當協助而不是阻撓各邦改善空氣的努力。乍听之下,言之不為無理。細思之,則未必然。環境保護關系到全國人民的生活質量,應當由聯邦政府統一領導。如果聯邦政府的規定不夠高、不夠好,正確的處理途徑應當是修改聯邦政府的規定,而不是听任各邦政府各自為政。 允許各邦對汽車排放廢氣另作規定,無疑會給已經面臨倒閉危機的美國汽車公司增添生產上的困難。難道奧巴馬意識不到這一點?竊料不會。難道奧巴馬的真實目的在于借刀殺人,以環保的名義迫使美國汽車公司破產之後徹底改組?極可能如此。 權衡得失,加5分。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30/2009 2:48:28 AM --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30/2009 2:50:18 AM --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30/2009 2:51:26 AM --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1/30/2009 2:52:31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