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大西洋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8) ---- 恨AIG?還是恨你自己吧 /索羅斯:金融泡沫破滅 一個時代已經結束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8&id=1608)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18/2009 1:59:01 AM -- 恨AIG?還是恨你自己吧 /索羅斯:金融泡沫破滅 一個時代已經結束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18/2009 2:00:17 AM --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18/2009 2:00:34 AM -- 《財經》:如果“國有化”不可避免,技朮上如何操作,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并使可能的負面效應最小化? 索羅斯:我主張把銀行現有的資產做一個分離。如果資產價格下降,就用現有的資本承擔這部分損失。然后對銀行未來開展的新業務注入新的資本,也就是把舊業務和新業務剝離開來。在銀行內建立起一個干淨的“新銀行”,不會因為原來那些“有毒”資產貶值就遭侵蝕,然后把新的資本注入這個“新銀行”,可以是私人部門的資本,也可以是政府注資。這個“新銀行”就會有充足的資本,也就會很愿意進行放貸。這樣,經濟才能得到重啟。 目前政府正在檢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即所謂“壓力測試”,這會持續到4月底。然后就得決定,對每家銀行采取什么措施。在這件事情上,速度很重要。 《財經》:你說的是在同一家銀行內部成立一個“新銀行”和一個“舊銀行”。也有許多人建議成立專門的“債務銀行”,持有從金融機構中剝離出的“有毒”資產,你對此怎么看? 索羅斯:1994年用過這種方法,但用于今天的情形效果不會好。當年的存貸款危機之后,人們設立了一家獨立的“壞銀行”,處置了所有的不良資產。當時行得通,是因為資產數額相對較小。但現在問題太大了,不可能重走老路。 首先,現有這些銀行是舊業務的最佳接管人,它們明白做什么、怎么做是最好的。 其次,可以避免給“有毒”資產估值的難題。如果拆分出“壞銀行”并把資產拿來拍賣,你就得估值。但如果只是把這些資產存在銀行里,用銀行的資本、股權、次級債務來覆蓋這些資產,就可以慢慢等,讓這些資產逐步得到清算。“有毒”資產有可能還會恢復一部分價值,特別是過很長一段時間以后。 我所說的“舊銀行”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并非一個實體,它只是一種清算資產的方式,而不再涉及更多的銀行業務。把有貶值壓力的資產都“另裝一個口袋”,以免它們對其他業務產生嚴重影響。“舊銀行”針對的是過去的業務,所有的新業務都由那個“新銀行”來處理。“新銀行”,“舊銀行”,其實是一個整體﹔“舊銀行”完成使命的時候,也就成了“新銀行”。 《財經》:有一種說法認為,“國有化”的好處就是政府可以享有對銀行更具決定性的控制權,以便進一步推進。你認為呢? 索羅斯:國有化的安排只能是暫時性的,而且一旦危機結束,出現銀行開始放貸、經濟開始增長的跡象,銀行就必須重新以商業原則為本來經營,不再受政府的影響。在所謂的“國有”期間,政府不能對經營決策有控制權。它應該是監管,包括監管可用信貸的總量,而不是作出經濟決定。 《財經》:就是說,政府要盡早退出?退出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索羅斯:對。政府要准備盡早退出。政府退出之時,就是壓縮信貸規模之日。 現在信用崩塌,是非常時期。要回到正常狀態的話,不可能走一條簡單的路。現在必須用政府信用來置換私人信用,實際上就是創造貨幣,擴大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而當市場上的信用恢復的時候,因為你已經投入了很大規模的貨幣,危險就一下子從通縮變成了通脹,就得收縮貨幣供給,而收縮貨幣的同時還要做到信貸能有所增長。這個操作相當微妙,有兩個完全不同的階段。我們目前還在第一階段,他們還沒有成功。 《財經》:你對奧巴馬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划有何評價? 索羅斯:這個計划肯定是有助于緩和經濟的下滑,不過,它也只是剛剛開始,還是需要對銀行注資,并使房市穩定下來。有必要通過降低房產的止贖、對按揭做出新的安排,讓人們有能力支付購房按揭貸款,能繼續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減少房產被強行出售的事情發生。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要為其他國家做些事情了。新興市場經濟體實際上是危機中受影響最嚴重的,甚于美國。美國政府還享有最高的信用度,發行的債券大家都愿意買。但其他國家的政府就沒有這種為銀行系統作擔保的手段了。我們應該為它們提供,貸款也好,預備資金也好,不管什么方式,就是要讓它們能夠保護本國的銀行系統,就像我們保護自己的一樣。 它們的很多銀行實際上都是歐美跨國銀行的子公司,這些銀行正在撤回自己的資金。這些國家面臨著貸款即將到期的現實,卻不能融得資金來償還﹔它們的危機還要繼續惡化。我們給其他國家造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些只能通過國際合作來解決。美國和中國現在顯然是最重要的兩個國家,應當協力合作。 “中國比美國更容易走出危機” 《財經》:對于這場危機的演進,你能否再做個預測? 索羅斯:中國的情況最好,而且比美國更容易走出危機。預計今年年底,中國經濟就會復蘇了。中國政府提出了一個相當有影響力的刺激計划,如果還不夠,我想他們還會提高金額。因為他們有這么做的能力,而且也明白大家有什么期待。你不能指望出口增長,因為外需不再,只能刺激內需,特別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來刺激內需,這也會對國內消費需求起作用。 另一方面,中國若能與其他國家合作,為其他國家也提供信貸,那么其他國家也能用來刺激自己的內需,從而為中國的出口重新打開市場。要走出這場危機,中國比美國和歐洲的處境都要好。 《財經》:你認為中國現在出台的刺激計划是否足夠好? 索羅斯:你們很可能還需要投入更多。光刺激GDP增長,比起創造就業當然容易得多。出口部門是勞動密集型的,但基建工程更多是資本密集型,因此能提供的就業機會更少。中國必須考慮怎么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是發展鄉村,還是擴展新城市?這是中國的一個大任務。 但中國最大的任務,還是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并為重塑國際金融體系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為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我認為,對于國際金融體系的重建,中國要有更多更強的聲音,所以我今年6月要去中國。那時,對整個形勢也應該會有更好的體會和判斷。 《財經》:那么,歐美經濟呢?2010年能夠恢復嗎? 索羅斯:恢復不到過去。現在的調整,不是正常的經濟周期,而是一種根本性的系統重建。對于美國來說,一個時代已經結束了。以往那種繁榮是建立在一種錯誤的基礎上,你再也不能把繁榮建立在那樣的基礎上。美國和全球金融體系都需要重大調整。我希望我們能夠在比以往更合理的基礎上重建國際金融體系。這不是所謂的“回歸正常”,因為以前那種所謂的“正常”不可持續。 所有國家都應該出一把力,因為如果全球化破裂,每個人都無法享受全球化的好處。但現在破裂的可能性很大。要維系它必須付出很大的努力,必須調整、更換那些壞掉的部分。 其中很關鍵的一點是,全球性的金融體系就必須有全球性的監管,但我們沒有。現在的監管都還是國家層面的。所以,必須增強現有這些國際金融機構的力量,這是眼前要做的事。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18/2009 2:02:36 AM --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18/2009 2:04:55 AM --
|
|||||
-- 作者:admin -- 發佈時間:3/18/2009 2:05:50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