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邦泰 (http://bangtai.us/bbs/index.asp) -- 大西洋兩岸 (http://bangtai.us/bbs/list.asp?boardid=8) ---- 男人請進,不要讓壯陽藥害了你 (http://bangtai.us/bbs/dispbbs.asp?boardid=8&id=19987) |
-- 作者:呂門 -- 發佈時間:11/27/2010 9:45:28 AM -- 男人請進,不要讓壯陽藥害了你 |
-- 作者:莫怠 -- 發佈時間:11/27/2010 12:05:52 PM -- |
-- 作者:anpu9495 -- 發佈時間:11/27/2010 5:48:53 PM -- 近期熱播的《[url=http://www.ttvbs.com/gc/30753/]小家大事[/URL]》,其濃烈的人情味,以及充滿起伏的故事情節,活靈活現地揭示出一個普通的現代都市家庭中兩代人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的心態所導致的悲歡離合。但從中不難看出,由于各自的性格差異,使得生活內容矛盾重重—— 劇中的羅應娟可為中年婦女的楷模,作為繼母,他面對兒子大器的誤解,以及對此誤解的默默承受和“透支付出”,貫穿為全劇的線索。為此,她不惜犧牲掉自己的二次婚姻,放棄了全心全意愛自己的老公宋望富,導致了棄夫丟子的噩運。當然,劇情不會讓噩運成為結果,后來當然是棄惡揚善、真相大白,以圓滿告終。 但就羅應娟這一形象的性格不難看出,她習慣于大包大攬,凡事自己做主,為了贏得兒子大器的“諒解”,她可以什么都不顧,表面上看,她在為所有人犧牲,可實質上,她不僅放棄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傷害了愛她的望富。 心理學對家庭系統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其中明確地指出:夫妻關系為一個家庭的基本元素,在這種關系完整和睦的基礎上,才有能力處理其它關系(如親子關系),并保證其它關系的健康發展。也就是說,只有保證了夫妻完整,家庭才會產生基本動力,這個動力是解決其它一切關系的最基本前提。比如孝敬父母,其原則是夫妻共同孝敬,而不能是“老公背著妻子孝敬或妻子暗地里孝敬”;又如愛護子女,也必須是父母在保證夫妻關系和睦的基礎上,才有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長,這個順序決不能顛倒,否則付出更多的努力加以挽回也是徒勞。 而羅應娟采取的是“讓親子關系先于夫妻關系”——寧肯傷害老公也決不傷害兒子。看似忍辱負重,卻往往適得其反。作為夫妻一方的自己放棄婚姻,就等于“人”字少寫了一撇,效果肯定是既傷害了家庭,也會力不從心。由此看來,老公望富看似厚道、簡單,卻道出了一個真理:“憑什么凡事你都要做主,為什么我就不能替你承攬,我們是夫妻呀!”可羅應娟的回應是:“我不能眼看著你賣掉自己的房子替我還債,我和兒子大器的事與你無關。”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你是無辜的,不該替我還債。”但也可以理解為:“你無權承擔我的事”。 雖然羅應娟與兒子大器的“債務關系”在前,[url=http://www.ttvbs.com/]電視劇[/URL]她與望富的二次婚姻在后,她是不忍心把自己的麻煩平添給愛人望福。但正是這個“不忍心”,才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她的主觀。每個人都知道,愛一個人,就意味著接受對方的一切,包括其負面、正面,以及債務關系……,即成夫妻,更是在此基礎上的全盤接受,也只有這種無條件地接受,才有可能締造出“家合萬事興”局面。試想,在搬重物時,是一個人承受的壓力大,還是有人分擔的壓力大呢?再者,如果大樹的根足夠牢固,是完全有能力承受風霜雨雪的,而家庭,就是大樹之根。 有人說,痛苦被分擔時會小些,而快樂分享時更加快樂。這句話在不經意中,道出了人與人關系的本質。因此,羅應娟的痛苦,很大程度是自己的性格所導致的。但就算是離婚,望富仍然深愛著她,雖然沒那么名正言順,也沒有一刻擺脫“老公”的責任,而“名不正,言不順”地盡責任,肯定是內耗,這就好比是“拉著手剎開車”,劇情安排的結果雖然盡如人意,但就事論事而言,既然是同一個結果,那么為什么不能在成本不高的前提下運作呢?而這種高成本,又是怎樣造成的呢? 心理學認為,單有感性而缺乏理性,是不健康的心態;傳統文化中也有“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之說,而在這種心態支配下形成的觀念,以及由此導致的行為模式,也不會那么理性。羅應娟所表現出來的主觀,就是感性過強:有時候可以通過法律解決的問題,也忍氣吞生地任其發展下去,其心態就是以自己的主觀思維代替理性(法律)思維。然而,這種所謂自我犧牲下的主觀,卻普遍存在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不依靠家庭,二不依靠法律。當然,故事發展雖然建立于劇情本身,不見得是客觀事實,但就在其令觀眾感動的背后,是不是也提醒了人們:關注心理健康、增強法律意識。 ![]() 發送圖片到手機 [url=http://www.ttvbs.com/]最新電影[/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