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環球論壇大西洋兩岸 → 世界並未跌入深淵 全球金融危機已經轉向/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到盡頭了嗎?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541 個閱讀者
  標題:世界並未跌入深淵 全球金融危機已經轉向/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到盡頭了嗎? 平板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世界並未跌入深淵 全球金融危機已經轉向/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到盡頭了嗎?
世界並未跌入深淵 全球金融危機已經轉向
英國《金融時報》    2008-10-18

上周,全世界都看到英國“好樣的戈登”在行動。面對英國金融體系從內部崩潰的局面,英國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出手了。布朗政府提出的方案全面而又大膽,相應地,代價也會很高昂。但是,這種代價比一場可能發生的經濟蕭條卻又少得多。

更重要的是,其它國家現在對此表示贊同。上周末,金融政策制定者在華盛頓召開的會議取得了成果,他們先是發布了一份概括性公報,接著出台具體行動方案。歐洲國家能達成協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布朗確實無愧于“領導人”這一稱號。結果是,盡管前進的道路依然布滿障礙,但世界沒有跌入深淵。

政策制定者終于意識到,解決如此嚴重金融危機的方案,必須包含那些“個體上必要、總體上充分”的條件。有兩個條件是必要的︰大量提供流動性,以及幫助財務狀況不佳的機構改善資本結構。另外兩項措施也會有用,這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為放貸機構提供擔保,以及購買不良資產。鑒于其復雜的金融體系和不良抵押貸款資產,美國施行全面擔保的難度很大,但購買不良資產中也會有一定幫助。歐洲的情形似乎相反。

從規模和結構上講,各國所公布的方案正是所需要的。抑制擔保產生的扭曲效應,以及如何從部分國有化體系退出,轉化為與此前相比監管更為有力的新體系,這是困難所在。但本周發布的聲明(尤其是處于風暴中心的美國)應該會減少這樣的擔憂。*

美國財政部終于拿出相對全面的救市計劃,歐洲則承諾,政府將注資至少1.873萬億歐元(合2.544萬億美元),這些公告也令人矚目。與此同時,英國政府已向該國三大銀行注資370億英鎊。

這些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但它們能起作用嗎?存在兩個風險︰首先,對銀行信譽的擔憂或許會轉而針對政府信譽的擔憂;其次,經濟低迷的程度可能比政策制定者認為的要深得多。這些風險確實存在,但可以遏制。

政府能負擔得起計劃支出的資金嗎?我的答案是︰是的。事實上,政府應該能夠收回所有注入銀行業的資金。假定經濟會復甦。那麼,核心銀行業務將會盈利,正如它們過去那樣。如果銀行能盈利,它們就能償還政府投資。政府的任務僅僅是設計紓困方案,以確保銀行能做到這一點。

因此,(政府)負擔能力的問題就是財政信譽的問題︰如果市場變得非常擔心支出,尤其在目前財政高赤字時期,對利率和匯率的影響可能會造成違約——或者通過通脹,甚或更為直接。不過,這似乎極其不可能。

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重估美國貸款損失為4250億美元,按市值計價的抵押貸款、消費者和企業債務的損失為9800億美元,兩項合計1.405萬億美元,高于去年4月份估計的9450億美元。實際會損失多少尚不得而知,可能會少得多。然而,如果經濟陷入嚴重衰退,這個數字可能會大很多。不過,照上述估計,這也“僅”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

對于一場重大的金融危機而言,這無論如何也算不上非同尋常。而且,近一半的損失都將由其它國家承擔(感謝風險多樣化!)。這樣看來,總損失目前“僅”佔美國和歐洲國內生產總值之和的5%。此外,通過以追加資本形式融資約4300億美元(對股東而言,其中大部分最終變成災難性的條款),總損失的一部分已獲得“彌補”。

在此背景之下,有四個問題必須加以注意︰首先,由于經濟正在放緩,已經簽訂的歐洲國內抵押貸款合約可能會出現進一步虧損;其次,銀行業體系異常龐大、國內債務極高的國家,可能會面臨更沉重的財政負擔;第三,銀行業仍需額外的資本,以抵消所謂“影子”銀行業崩潰的影響;最後,銀行業還需大量改善資本結構。

資深觀察家認為,基于以上原因,可能還需要1.5萬億美元的資本。將這個數字乘以2,並假設這筆資金全部來自政府︰它將仍“僅”佔美國和歐洲國內生產總值之和的10%。如果實際利率為2%,這意味著每年的財政支出將持續增加國內生產總值的0.2%。此外,這不會對資源造成額外的需求。這是承認過去的錯誤︰即一部分人們以為是私人放貸的資金,最終變成了公共支出。事情確實是這樣!

按照目前的紓困計劃行事,幾乎所有西方政府都應該能夠擺脫其困境,但它們或許得向脆弱的鄰國(特別是中、東歐國家)提供一些援助。

這種相對樂觀的態度究竟是否有道理,還取決于衰退的嚴重性。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IMF的觀點至多也就可以看作是憂慮的,而非災難性的︰預計發達經濟體2009年經濟增長率為0.5%,其中,美國為0.1%,歐元區為0.2%;新興經濟體明年預期增長6.1%,而亞洲發展中國家為7.7%。總體上,預計以市場匯率計算的全球產出在2009年增長1.9%,較2008年的2.7%和2007年的3.7%所有下降。

設想一種更為糟糕的局面很容易︰資產價格進一步暴跌會破壞信心,從而引起消費和投資的大幅削減。但設想一種更好的局面也很簡單︰大宗商品價格不斷走低,使央行得以推行擴張的貨幣政策,加速銀行資本重組,幫助維持信用,並在資產價格不可避免地下跌時,將其大幅超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西方政府已決定,將其巨額資金投入受創的金融業。今後,我們仍將看到許多問題和不利的影響。在某一個時候,我們也必須用私有化和更好的監管,取代對金融業的部分國有化。但現在,這場危機的潮流已經轉向。(譯者/陳雲飛)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10/19/2008 2:23:03 AM編輯過]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10-19 02:19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2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