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周刊》最新一期/陳水扁極可能任命王金平為行政院長,收編國民黨本土派,政治氣氛一變,倒扁也就注定無功。結果是陳水扁沒有被倒掉,真正被倒的反而是馬英九。
台灣的「百萬人反貪腐倒扁運動」業已展開。盡管稍有是非良知的人都樂見其成,希望藉此而讓台灣有揚棄貪腐、重建政治道德和優質民主的機會,但我們要知道,陳水扁盡管聲望已跌到百分之十二,但那卻是敢打敢沖的一群。當陳水扁拼著不怕對立而硬撐到底,無組織的自發性「倒扁」和有黨國機器及公家經費撐腰的「挺扁」相比,這條路還長得很!
因此,九月九日到十五日是倒扁的場,接著從十六日到二十日是挺扁的場,這只是第一回合交鋒。除非倒扁能造成五十萬、一百萬甚至兩百萬人的超級群眾旋風,延伸成台灣內部及國際言論的大質變,逼使自稱「不倒翁」的陳水扁不得不倒,否則真正有籌碼的決不是倒扁這方。
挺扁這方因掌控了政權和軍警,只要它豁出去,當然籌碼最多。它可以買人來助陣,上面交代要三十萬,保證一個也不敢少。加上動員令一下,大小官一個也不敢不來,論名號也比一堆無名小市民響。而除了這些優勢,挺扁這邊還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個最大但也最廉價的箭靶──國民黨和馬英九。有這個廉價箭靶,很容易就能乾坤大挪移,四?撥千斤,把一切壓力往那邊一送,一切就消失于無形。
這話怎麼說呢?因為國民黨從前執政,一直都是「被批評者」和「防衛者」,久而久之,它已完全喪失攻擊的能力和企圖,甚至還會合理化自己的無能。民進黨可以在不斷的向外攻擊里凝聚,國民黨則只好在默默的受攻擊中變成一盤散沙,甚至還不自覺的成了幫民進黨擋問題的箭靶。
舉例來說,民進黨執政無能,前陣子的說詞是「國民黨有人才不給我用」,這是甚麼話?你們不是講政黨政治嗎?既然如此,當然要自己負起成敗之責,如果自認沒人才,就不要選總統。怎麼你的失敗居然變成了我的責任?但國民黨有去反擊嗎?當然沒有,他只宣稱用人問題要政黨協調雲雲。這是一種不敢反擊的應對之道,反而坐實了「有人才不給我用」的指控。于是國民黨就幫陳水扁擋了一次箭。頭腦不清楚的人,包括國民黨的中常委都還有人認為國民黨不對。類似的情況很多,當國民黨喪失了反擊的企圖,就注定成為民進黨消災解厄的箭靶。
就以這次倒扁運動為例,民進黨在丑化施明德之余,當然明知說謊也要去扯這是國民黨的陰謀。這和「七一五」親綠學者要求陳水扁下台時,他將自己失敗的責任推說是「在野黨只想奪權,不想做忠誠的反對黨」。但國民黨對這種諉罪式的鬼扯有反擊嗎?當然也沒有,反而登廣告說自已無意奪權雲雲。如此沒有反擊能力的政黨,當然讓民進黨的謊話越說越流暢,而搞不清狀況的人听多了也就相信。
除了把倒扁問題往國民黨身上扯外,最近為了應付倒扁風潮,民進黨還有兩招︰
一是放出風聲,以修憲換陳水扁的退場或虛位化。眾所周知,民進黨一向視憲法為工具。當他們還弱小時,自知不可能與國民黨爭總統,遂主張削減總統職權,搞內閣制;及至李登輝上台與民進黨合作,又不斷修憲來強化總統權力;及至陳水扁上台,民進黨行情上漲,他們認為立委選舉的「單一選區兩票制」對他們最有利,于是又再修憲更改選舉制和名額減半。而去年「三合一」選舉大敗後,民進黨氣勢轉壞,這種制度已對他們不利,于是又想改回去,同時又主張修憲改為內閣制,要讓總統呼聲甚高的馬英九當個空殼總統。在倒扁聲中,他們又重提上述主張。明知並不可行,為何還要提呢?那是想藉此拉攏國民黨及無黨籍那些怕無法連任的立委,當國民黨反對,這些人就會恨國民黨而投向民進黨。但國民黨對這些無聊放話有反擊嗎?當然也沒有。
而另外更厲害的乃是國民黨近年早已成為一盤散沙,也有「本土─非本土」的摩擦。因而無論李登輝、陳水扁、呂秀蓮都在極力拉攏國民黨本土派的龍頭──立法院長王金平。陳水扁若度過倒扁第一波攻勢,極可能任命王金平為行政院長,屆時國民黨當然不宜反對,于是透過一陣封官,國民黨本土派被收編,國民黨再次被肢解,淪為小黨。到了那時,政治氣氛一變,倒扁也就注定無功。結果是陳水扁沒有被倒掉,真正被倒的反而是馬英九。而假使倒扁成功,呂秀蓮上台,她也會玩這招,若然如此,馬英九就成了陳水扁的陪葬。無論如何,真正受害的都將是國民黨,民進黨反而會因而得益。這種可能是天方夜譚嗎?那可是陳水扁目前還在盤算的脫困之道,而只要陳水扁開口,王金平就可能答應。
因此,有了國民黨這個廉價箭靶,的確讓陳水扁度過了許多難關。因此,真正值得反思的,乃是為什麼今天的國民黨竟會淪落成這樣的角色?而正是因為有了國民黨這個因素,倒扁運動也就變得有點模糊起來。萬一扁沒倒,倒的反而是馬,那是多麼的荒謬嘲諷啊!也正因此,盡管我們和許多人一樣樂見倒扁運動,但可別低估了陳水扁的手段!(南方朔︰原名王杏慶,亞洲周刊主筆,政治評論家,台灣《中國時報》專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