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
“不買房運動”發起人召集深圳萬人 以團購壓房價
2008/07/1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楊永欣(深圳) 北大教授徐滇慶與深圳房地產研究人士牛刀針對深圳房價起落的“賭局”剛有了定局,低調了一段日子的深圳“不買房運動”發起人鄒濤就“趁勝追擊”,本月初在博客上搭建“萬人住房團購平台”,希望通過團購的力量,實現深圳關內普通商品房均價每平米8000元(人民幣,下同,約1600新元)、關外每平米6000元的目標。
鄒濤接受本報訪問時說,盡管牛刀勝了“賭局”,深圳房價確實有下跌的趨勢,但步伐太慢了,目前每平米1萬1000元左右的均價仍是一般深圳市民負擔不起的,每平米8000元的價格是他三年多來通過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博客、網絡以及現場走訪2萬多名深圳市民后所訂下的:“這是老百姓最真實的內心呼聲。”
對于徐滇慶至今仍堅持的觀點:熱錢的涌入今后有可能再次帶動深圳房價暴漲,鄒濤認為不可能。他說:“熱錢進來的目的是為了盈利,炒高房價后,誰來接盤?最后還不是市民。但接不接得起?目前的價位已顯示,(市民)接不起了,(房價)嚴重地脫離了市民自住的購買能力,再高還得了?(熱錢)再炒下去沒有意義,錢只會套在這面。”
鄒濤告訴本報,他搭建“萬人住房團購平台”的目的除了通過團購的力量,要房地產商把房價壓至每平米8000元外,也希望深圳市民能夠通過這個平台獲取深圳房價的最新走勢動態,在買房前有透明的信息,不被當前房價的下跌趨勢誤導。“我最擔心的是,一些市民看到房價開始跌了就入場,每平米8000元才是合理的價位,應該堅持到底。”
“萬人住房團購平台”本月初成立以來獲得不少深圳市民的支持,鄒濤透露,目前通過手機、電話、郵箱、現場報名等方式,平台已登記了5000多名市民的詳細資料。“還有一些市民本來准備下訂金(買房子)了,得知團購平台后就取消計划,決定加入我們一起努力。”
鄒濤有信心,到了8月底,報名參與團購的市民會超過萬人,屆時,他將帶著這群市民的“委托”,與一些急需資金周轉的房地產商接洽,嘗試說服他們以每平米8000元的均價將手頭上的單位售出,否則,市民會堅持繼續不買房:“看哪一方撐到最后。”
鄒濤認為,深圳的房地產泡沫已破裂,很多房地產商目前手頭上還有很多空置著的單位,他們的流動資金也相當緊,急需資金周轉,因此很難“撐到最后”。
他說,他的做法能夠在深圳實現“多贏”的局面:深圳市民有能力買到自住的房子﹔很多缺乏流動資金的房地產商可以盡快回收資金,而由于團購是直接向他們購買單位的,他們也不必通過廣告和削價來促銷手頭上空置著的房子,從而不得罪老業主﹔深圳房價平穩地下跌至每平米8000元,這個價位也不算低,讓中國政府在目前深圳房地產市場的動蕩中取得“遠著陸”。
對于在奧運前夕再發起具爭議性的活動,鄒濤解釋說,時間純屬巧合,主要是深圳市民目前對自住房子有迫切的需求,他并不是要利用奧運的勢頭,或有意在這段敏感期挑釁中國政府。他最終的目的只是希望“盡個人的力量去緩解(深圳房價過高的)矛盾,達到為政府擔憂、為市民解難的目標”。
房地產業者: 不可能跌至8000元
針對鄒濤的最新舉動,一名房地產業者告訴本報,深圳房價跌至每平米8000元的可能性不高,每平米8000元雖然是“老百姓最真實的內心呼聲”,但它是沒有市場根據和邏輯的。深圳是中國大陸距離香港最近的特區,今后計划與香港配合發展,具有很大的經濟潛能,其房價今后即使跌破每平米一萬元,相信也不會距離一萬元太遠。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日前發表的《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分析報告》指出,去年下半年以來,深圳房價連續調整,目前已比去年最高峰時下降了近40%。有報道說,當地有屋主因無法償還銀行貸款選擇棄屋自保,把房子扔給銀行,不再償還貸款,導致銀行呆帳遽增。
《南方都市報》昨天刊登署名文章建議政府適度放寬貨幣政策,挽救下跌的深圳樓市,以避免更大的危機。文章表示,對于目前正在轉型的中國經濟而言,保持金融與公共財政的穩定至關重要﹔深圳樓市作為房地產市場的風向標,與其他城市有聯動效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對于有人反對救市,文章指出,雖然當前深圳樓市危機尚未爆發,但等到爆發時才搶救就晚了,就會釀成美國式的房地產危機,而中國并沒有像美國那樣的危機轉嫁能力。 <--endms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