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
美元轉強是雙刃劍
美元轉強是雙刃劍
2008/09/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美元轉強是雙刃劍
香港文匯報/美匯轉強,油價每桶跌穿110美元,帶領商品價格下跌,美股先升后跌。內地股市昨日繼續尋底,滬深兩市分別再跌逾1%和2.17%。港股受外圍拖累全日向下,再度失守21,000關口,恆指下跌457點,跌幅2.17%。
A股和港股此輪跌勢,與美元轉強有關。但要看到,美元轉向對內地和香港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有弊也有利,短期內會引發熱錢流走,對股市造成沖擊﹔但長期而言,美元轉強可紓緩內地企業成本上升壓力,改善企業盈利狀況,反過來又會支撐股市上升。美元持續轉強,亦可紓緩本港通脹壓力。
作為次按危機源頭的美國,美元近期一洗頹風。其原因,首先是美元作為享有金融霸權的貨幣,經過長期貶值,已接近霸權保障底線,美國必然要從戰略上調整弱勢美元政策。其次,美國巨額貿易逆差現象有所好轉,次按危機也有所緩解,對美元形成支持。再次,美國減息周期已近尾聲,一般預料將於明年進入加息周期,而歐元區由於經濟下滑,可能促使歐央行進入減息周期,利率差異的反轉也促成美元反轉。美元匯率變化,是國際資本流動的風向標。美元貶值時,大量資金流向新興市場﹔美元觸底反彈,資金又開始流出新興市場。美國大選過后,過度貶值貨幣而透支國力的做法,很可能為新一屆政府所糾正。有?於此,規模巨大的美元境外熱錢,開始回流美國。看來,這是A股和港股在市盈率已相當低的情況下仍然持續下跌的原因之一,投資者應留意此中風險。
人民幣匯率改革3年來,對美元升值已達21%。有專家認為,升值20-30%是中國經濟可以承受的極限,因為這個升值幅度,吃掉了許多出口企業的基本利潤。同時,美元持續貶值相當於美國將通脹輸出到中國,形成對中國經濟民生的巨大壓力。此外,國際市場初級產品持續上漲,令作為制造業大國和貿易大國的中國,成為原材料上漲的主要承擔者,出口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盈利水平下降,經營壓力增加。對於多數利潤微薄的中國企業來說,人民幣過度升值就像「壓斷駱駝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形成企業倒閉潮。美元轉強,內地廠商成本壓力降低,有利經濟維持穩定增長。人民幣放緩升值速度,或改變對美元的單向增值趨勢,也有利於外貿持續增長。(文匯社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