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中國論壇黃河兩岸 → 林彪被摘除反革命帽子背后/中國“新土地革命”的兩個方向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470 個閱讀者
  標題:林彪被摘除反革命帽子背后/中國“新土地革命”的兩個方向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林彪被摘除反革命帽子背后/中國“新土地革命”的兩個方向

2008/09/18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

亞洲周刊     章海陵

華國鋒去世的紀念文章,官方首次不用「反革命集團」來形容林彪。其實今年四月,林彪死黨胡萍追悼會上已看出端倪。八十年代影視作品對林彪就有正面評價,多位軍旅學者對林彪研究作出重要貢獻。

八月三十一日,中國官方新華社為剛去世的華國鋒發表生平介紹,提及他於一九七一年「九一三」事件中,曾「參與處理林彪集團問題的工作」。長期以來,中國官方說到林彪問題,必稱「林彪反革命集團」,甚至年初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談會」上,仍稱逝者協助「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團妄圖奪取最高權力的陰謀」。

但其實在這座談會三個月后,為林彪反革命集團「摘帽」的端倪就出現了。四月二十四日,「林彪死黨」、原空軍副參謀長胡萍的追悼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東禮堂舉行。胡萍家屬公開挂出兩幅催人淚下的挽聯。一幅是:戎馬一生坎坷路,嘔心瀝血,長空萬里送君行。是非榮辱兩不驚,胸懷坦蕩,功過自有后人評。另一幅是:仰俯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回顧「九一三」以來,林彪的歷史功績受到徹底否定,鋪天蓋地的批判文章說林彪「不讀書不看報」﹔「根本不會打仗」。話劇《平津戰役》,為了避開林彪,几乎完全刪去天津戰役的內容。林彪還被稱為「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和歷代行將滅亡的反動派一樣,尊孔反法,攻擊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為陰謀篡黨奪權、復辟資本主義的反動思想武器」。林彪被潑的污泥濁水,簡直無以復加。
林彪摘帽了,但「集團」的稱謂仍帶有曖昧的貶意,他還不能像劉少奇、彭德懷和陶鑄那樣得到平反昭雪。但非敵即我或非敵即友,「反革命」三字的抹去,意味著林彪至少不再被視為「政治敵人」。

其實,林彪名字作為一種歷史存在,也一直堅實而巨大。早在八十年代,中國軍方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影片《四渡赤水》時,就沒有漏掉「正面人物」林彪。九十年代,八一廠拍「大決戰系列」《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等,林彪是戲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統帥,他沉著冷靜、深有謀略、器宇不凡,他的經典台詞「各個縱隊首長開完會就回去吧,我沒有准備你們的飯」、「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陣地」等令觀眾耳目一新。影片還表現林彪非「軍神」而普通軍人的一面,譬如,酷愛嚼炒黃豆。而最感人的恐怕還是,蔣介石在召開國民黨軍事會議時,竟說感到林彪之魂在場,惜才之情、師生之誼溢於言表,超越政治對立。

八十年代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名列三十三位中共軍事家,林彪也有一席之地,分明經過中央軍委批准。中共元老陳云、楊尚昆和黃克誠在不同場合說,林彪是歷史上有名的軍事指揮員,寫他的歷史,不能對他一概否定,而不作全面的、歷史的評價﹔「林彪在長征路上,在抗戰中,特別是在東北解放戰爭中,還是有功的」。

平型關打破日軍神話

二零零七年九月二十五日是平型關戰斗七十周年紀念日。平型關之役是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前線的第一仗,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神話。山西當局為「平型關大捷紀念館」新建約五千平方米的將帥廣場,銅質群雕分別是參戰將領林彪、聶榮臻、楊得志、李天佑、楊成武及蕭華等,造型生動、神態各異,而群雕中心則是手拿望遠鏡、左手*腰、凝視前方的林彪。可見,政治陰云并不能遮掩林彪的歷史身影。

今天回顧「九一三」事發當時的一宗「奇聞」,深不可測的謎團也大可釋然了。據前中共政治局委員紀登奎回憶披露,當出逃的三*戟專機在蒙古溫都爾汗墜毀、包括林彪在內機上九人全部身亡的消息傳來之時,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號啕大哭,捶胸頓足,足足過了二十多分鐘,方才平靜。周恩來這場摧心裂肺之哭,許多研究者后來分析,極可能為毛澤東與中共受到無可挽回、無法彌補的重創而痛哭﹔極可能為日后再也無人與他分擔「伴君如伴虎」恐懼而痛哭。

實際上,周恩來哭的恰恰是林彪本人及遭遇。思想自由、人身安全本是政治文明應有之義,可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共產國際、在蘇共和中共黨內,「無產者聯合起來」只是招攬入夥的誘人旗幡,旗杆下卻「頭顱拋處血斑斑」。別人不清楚,他周恩來最清楚黃埔軍校學員林彪是何許人。林彪就算犯有這樣那樣的錯誤,說到底,也不過跟毛澤東意見不合。意見不合,就是彌天大罪嗎?就算外逃,也是被迫而為,林彪仍是同志,而不是敵人。這一點,正是中共今天為林彪摘去「反革命」帽子的最大理由。

林彪集團頭上「反革命」三字抹去,對海內外許多學者、研究者和作家也是巨大告慰。他們中間有王年一、張聶爾、余汝信、何蜀、高華、蓑笠翁、丁凱文、舒云和陳小雅等人。他們研究林彪,有些人要「為林彪討回一個公道」,但更多人是要追問事件所折射的政治之謎。

已去世的文革史學家王年一說,「林彪有病。毛澤東也有病。病夫治國,成了中國的特色」。他說,有一件事可証明林彪有「病」:建國以后,林就與夫人葉群不同房,葉群曾寫日記,痛罵林彪毀了她的青春,「一個人,從四十几歲起就沒有性生活,這能沒有病嗎」?王年一又說,「毛、林的個性都極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人格」,所以在文革中漸行漸遠。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后,林多次求見毛澤東,但得不到回應,於是幽怨寫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條幅,決心同毛決裂。而毛巡視南方時,一面作殲林部署,一面又敲山震虎,?露消息。豈料林彪先發制人,且破釜沉舟,「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舉」。

舒云在海外明鏡出版的《林彪事件完整調查》(mirrorbooks.com)和《林彪畫傳》深受讀者歡迎,多次再版。舒云二十年間,采訪一百多位林彪親屬和知情者,搜集了大量資料及一千多張珍貴照片,充分肯定林彪對中共的貢獻。還有張聶爾撰寫的《風云「九一三」》,這部關於林彪的專著於九十年初代在中國大陸出版,因審查極嚴,許多內容因通不過而被刪去。張聶爾與林彪女兒林豆豆非常熟悉,林曾到張家接受采訪。張聶爾還采訪過吳法憲夫人陳綏圻及子女。張聶爾身患癌症三十多年,於二零零七年五月去世,林豆豆、李作鵬的女兒等,都前往送別。

值得一提的是,王年一是「中國軍事智庫」研究員,擁有少將軍階。舒云和張聶爾曾是解放軍女軍官。他們的研究寫作,與軍旅作家莫言、劉亞洲、閻連科、朱蘇進、劉震云、李存葆、王湘穗和喬良等人的創作相映成輝,成為神州最敢言的一群,堪稱中國思想解放的奇觀。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是意大利學者克羅齊的名言。中國學者朱光潛深刻闡發:「沒有一個過去史真正是歷史,如果它不引起現實的思索,打動現實的興趣,和現實的心靈生活打成一片。昔日歷史在現時的思想活動中才能復蘇,才獲得它的歷史性……」。三十七年來,「九一三」林彪座機墜毀日總是攪起人們心底的波瀾,其能量遠遠超過毛澤東和周恩來的祭日。誰也無法否認,林彪事件核爆炸般的精神震撼和揮散不去的淒厲,早已融入一代人的心靈,成為中國新時期地平線上的啟蒙曙光。

<--endmsg-->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9/19/2008 1:45:18 AM編輯過]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09-19 01:28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2
發貼心情
中國“新土地革命”的兩個方向

2008/09/18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古呂:“新土地革命”的兩個方向

太陽報/中共中央披露,即將在十月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主要討論「三農」問題,并將有重大改革。所謂「三農」問題,官方口徑就是農民、農業、農村三個農字的問題。但現在許多學者說,不應說三農問題,應該說四農問題,加上一個農地問題。有些甚至說,就三農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問題是重要的,就是落實糧食產量保証在安全線以上的問題。今年以來,國際糧價大幅上漲,幸虧國家儲備糧充足,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由于國家在這個問題上清醒,划定十八億畝糧地的紅線以及配套設施,問題目前不突出。現在矛盾尖銳的是農地產權及相關利益問題,也就是說,現在只有一農問題,即農地問題。

制度改革前所未有

那麼,三中全會的農地問題將如何解決呢?現在北京盛行一個概念,叫做「新土地革命」或者「新土改」。

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鄒東濤指,中共十七大以后,中國農村改革已經進入了統籌城鄉發展、深化綜合改革的新階段。在這次三中全會上,中央一定會從多方面推進農村改革,而這些政策肯定會有重大的理論突破,包括農村產權制度、城鄉公共服務體系、農村金融體系和戶籍制度在內的多項制度均會進行重大改革,而其中一些改革政策也是這三十年中所未有的重大舉措。

事實上,農村產權制度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農耕地﹔第二,宅基地,就是住宅地。對于當前農村耕地承包制,目前透露的主流意見是「當前土地承包辦法應根據情況變化調整完善,合理科學配置土地資源,鼓勵地方探索土地承包權的各種有效流轉形式,包括在不改變土地的農用地性質前提下發展農民以承包地入股的股份合作制。」

對于宅基地,主流意見也認為是農民的重要財產,國家應賦予農民對宅基地的永久性用益物權,這對保障農民土地權益、搞活農村金融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應鼓勵支援各地探索宅基地流轉和抵押的辦法,保護和實現農民對宅基地的應有權益。

基本上,這種思路是「私有化」思路。他們認為目前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制約了農民土地權益的實現,不僅不利于農民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而且不利農村勞動力轉移,嚴重阻礙城鎮化進程,故建議國家允許符合條件納入總體規划的土地、經批准為建設用地的集體土地進入市場,形成統一土地市場,促進土地流轉,并利用市場調節採取出讓、出租、轉讓、轉租、抵押、入股等形式,實現土地資本化、規模化經營。

「土地私有」勢起激辯

可以說,現在大陸發生的大規模群體事件,例如不久前的瓮安事件,根本就是土地問題。「私有化」可使產權清晰,但左派堅決反對。他們說,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分地主的地,現在是要分國家的地、分集體的地,是百分之百資本主義復辟,最后土地其實是落在大地產商和貪官手□。去年公布的地產發展商囤積土地榜,多間在本港上市的地產公司榜上有名。他們當時就說,這也不符合鄧小平「共同富裕」的改革開放初衷。因此,相信三中全會將有激烈爭辯。


<--endmsg-->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09-19 01:45
       

 2   2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75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