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中國論壇台海兩岸 → 台灣“亂象”與“一個中國”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484 個閱讀者
  標題:台灣“亂象”與“一個中國”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台灣“亂象”與“一個中國”

台灣亂象一個中國

範今朝  

  據媒體報道,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最近在出席民進黨的憲政改造研討會上作出表示︰台灣憲法的領土範圍規定若與現實情況脫節背離,應該要認真思考是否有處理必要。他說,嚴格依憲法規定,台灣將面臨是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蒙古人民共和國問題;這兩國都是主權獨立的聯合國會員國,但也都在台灣憲法中規定的領土範圍內。

  

陳水扁面臨倒扁窘境,此時拋出憲改議題,並直涉領土變更這樣的兩岸關系中的敏感點,並不出乎人們預料;就如同他今年初終止國統綱領的舉動一樣,意在轉移焦點,為自己解開困局。

  但是,著眼于台海兩岸長遠局勢的發展和穩定,任由類似陳水扁這樣的台獨人士在那里一次次炒作統獨議題,翻江倒海,亂中取利,而大陸方面及海內外抵制台獨的人士只能應聲起舞,被動應付,也終非長久之計。

中華民國空間越小台灣越亂

  這里,作為台海兩岸當事者的另外一方,即大陸方面,也有必要重新思考和檢視一下此前的對台政策︰是否台海兩岸今天的僵局、困局,台灣島內今天的所謂亂象,也與大陸的有些政策及做法有關?換言之,對海峽對岸所客觀存在的中華民國,是否該正視之或給以一定程度的承認?在所謂一個中國的框架內,能否容納中華民國,或願否容納中華民國?這些,可能是打破兩岸僵局、化解島內亂象的關鍵。

  的確,中華民國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名詞,目前也確然名不副實。問題是,名義也好,實質也罷,中華民國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到底對誰有利?現在,明顯的可以看到,在台灣,並不是朝向中國統一的空間相應擴大,而是追求台灣獨立的空間隨之擴充;認同中國(即使是中華民國)的人備受壓抑而數量日漸萎縮,去中國化的主張則甚囂塵上。

  那我們就要思索,大陸這樣的做法,即在國際場合對中華民國的封堵,是不是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中華民國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海峽對岸的大陸,認為1949年後,中華民國就已經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取代和繼承。國際上,目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只得到區區20余個國家承認,各種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也無權參加。台灣地區內部,則不斷有人鼓吹更改國號制定新憲、乃至統獨公投等,連堂堂中華民國的在位及退職的總統,也成為廢棄中華民國最激進的推動者。

  由于國家定位的模糊,導致台灣出現特有的所謂意識形態問題,即統獨問題。在所謂民主機制之下,卻往往變成以所謂愛台賣台劃線;也因之,許多原本在正常環境中(不論是所謂民主國家還是不民主國家),正邪分明、正誤昭彰的事情,到了台灣,都要經過意識形態這道篩︰凡是爭取或擁護台灣獨立的人士,就是政治正確,也因而,他們的所作所為,無論在執政能力上多麼低下,或道德層面上多麼沉淪,也要極力維護;而對台獨抱持疑慮或有所保留的人士,就成為政治不正確,就會被扣上親中賣台等等帽子;也因之,他們的一切所為,便無論怎樣都是錯誤,或別有用心。這一點,從當前陳水扁及其家族的貪腐弊案所引發的台灣社會的劇烈沖突,可以清晰明白地顯示。

正是由于這一問題的存在,導致衍生出台灣社會的所謂民主亂象︰政府架構的不適應于社會發展之需,卻囿于憲改的敏感和統獨的議題而難以推動;是非混淆,正義扭曲,道德沉淪,卻難以得到有效糾正;更不用說所導致的族群對立、社會撕裂,以及媒體的獵奇、媚俗與推波助瀾。由于在統獨問題上的尖銳對立,其他的各種道德問題、民生問題、政府改造問題等,都往往被貼上統獨標簽,而導致難以做出理性的判斷。


中華民國存在有意義

  實際上,兩岸目前(至少在名義上或主流民意上)各自訴求的最大交集,就在中華民國

  從大陸方面說,台灣地區,是在1945年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而重回中國版圖的;1949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至台,台灣穩定地控制在中華民國政府手中,以至于今。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1949年以後、並逐漸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承認的中國政府,以政府繼承之說,名義上可以或應該繼承中華民國政府的一切權力和權利,方可稱台灣是自己所代表的中國的領土。一旦沒有了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憑借什麼來落實自身對台灣的主權要求?

  而台灣地區的人民,則如果國際社會和海峽對岸承認或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地區的存在,中華民國獲得了相應的國際空間,也就沒有必要去追求並未得到大多數台灣人所認同的、並且既會引發內部社會撕裂又可能導致台海沖突甚至戰爭的所謂台灣獨立,而是盡可以在中華民國的框架下,獲得國際的承認和活動空間,贏得尊重。中華民國政府,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中國作為國家認同,不必再搞去中國化,並盡可以按照中華民國的憲法和法律,引導輿論,壓制和打擊台獨思想。所謂的意識形態、政治正確的問題,就完全可以扭轉為以認同一個中國劃線。這對維持台海兩岸大致相同的國家認知,為以後邁向統一,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否則,只會更加壓縮中華民國的生存空間,給台獨人士以更多、更大的機會,也把更多的普通台灣民眾,推到支持台獨的一方,認同中國的則會愈來愈少。到那時,欲求兩個中國,恐亦不可能。未若現在,雙方以未來一中、中國統一為指針,彼此承認,共同維護一個中國的願景。

跳出歷史羈絆尊重兩岸現實

  所以,中華民國雖然名不甚副其實,但在兩岸短期內或可預見的將來無法統一的狀態下,卻是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雙方唯一都還可以接受的架構。這,實際上也是九二共識的所謂一中各表的隱含台詞。

  現在的問題在于,一中不表肯定不行,一中各表也還不夠,雙方應勇敢地進行一中同表

  實際上,按照海峽兩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的各自《憲法》,對追求和維護一個中國的國家統一,及其現階段的分裂事實,均予以確認(大陸《憲法》中有關于台灣問題的表述,台灣《憲法》中則有領土的固有規定);而相關法律、法規,就更加明確(如大陸有《反分裂國家法》,沒有分裂現狀,何來反分裂?台灣則有《國家統一綱領》,雖然今年年初被終止運作)。因此,台海兩岸,完全可以遵照各自《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按照所謂分裂國家的模式,彼此接受或承認。可以共同表述如下︰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大陸地區和中國台灣地區同屬一個中國,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大陸地區的唯一合法政府,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台灣地區(台澎金馬)的唯一合法政府。

  2005年,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給予了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以平等的禮遇;中國共產黨有這樣的胸襟,平等接待昔日的手下敗將,足令世人欽佩。同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主席,也應該有這樣的胸襟,來接待來自海峽對岸的、同樣曾是手下敗將的中華民國的總統,並給予平等的禮遇;這將更會讓世人欽敬。

  在所謂中國的代表權問題已然解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無意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威及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中代表中國的地位的前提下,給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及其人民,以應有的尊重,不僅無損于中國大陸政府的威望,反而只會增加其凝聚力和向心力;並且,不僅為台海兩岸、各自內部的和平、穩定提供了長期的保證,而且對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也惠莫大焉。

  這樣,就再不會發生同胞骨肉在國際場合冷眼相向、甚至拳腳相加的悲劇;也再不會發生雙方政府明爭暗斗、相互杯葛的場景。這樣,台北故宮的寶物,就可以放心地在大陸展出;而大陸的大熊貓,也可以怡然地在台灣的動物園里散步,而不再被涂抹上或紅或藍或綠的標簽。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學者。(聯合早報)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10/1/2006 7:53:52 PM編輯過]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6-10-01 19:53
       

 1   1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99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