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環球論壇大西洋兩岸 → 紐約時報︰*欺負別的國家不能使美國強大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288 個閱讀者
  標題:紐約時報︰*欺負別的國家不能使美國強大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紐約時報︰靠欺負別的國家不能使美國強大

    美國《紐約時報》12月4日發表社論稱,美國實力的相對下降並不代表美國不再強大了,美國有能力而且必須繼續領導世界。社論還表示*欺負別的國家並不能使美國強大。社論要點如下︰

  自從美國的情報機關對2025年的世界做出預測之後,很多文章都討論到了如下內容︰美國喪失主導地位,中印崛起,世界加劇對水、食物和能源的殘酷爭奪,恐怖分子將獲得核武器,等等。

        這些看法都很清醒。但是,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的這份《2025年全球大勢︰一個變化了的世界》只能說明一部分事實,並不代表全部。


  當選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承繼了一個比喬治-W-布什在2001年發現的更為復雜和可怕的世界。但是,盡管這些趨勢可能很明顯,但卻並非不可避免。奧巴馬和其他領導人的決策將更為重要。


  評論家們斷言世界正在朝著多極化的方向前進,並稱這一令人擔憂的多極化自冷戰結束時就已經開始了。美國前副總統迪克-切尼和前副國防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發誓要采用一切手段阻止這一趨勢——包括確保美國密切的歐洲盟友從不渴求權力和影響力,與美國競爭。

  但是,這種傲慢自大和固執魯莽卻削弱了美國,給自身樹立了新的敵人,並給美國在重要挑戰方面贏得合作增加了阻力。如果過去八年中有可資借鑒的教訓,那就是︰欺負別的國家、賺取零和的利益無濟于事。

  美國實力的相對下降並不意味著美國不再強大了。這個國家可以、同時也必須繼續領導世界。快速、敏捷、富有遠見的決策和合作將獲得特別的回報。

  讓崛起中的國家擔當更大的角色——比如在聯合國安理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可以說服它們對諸如反恐、氣候變化、防擴散和能源安全等問題肩負起更大的責任。

  奧巴馬似乎了解這些挑戰;可能參加奧巴馬政府的一些專家似乎也了解這些問題。一個叫做“鳳凰倡議”的組織花費數年時間形成了美國領導21世紀的戰略理念,即︰領導權不是被授予的,而是必須要經過爭取和保持的。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12/5/2008 12:28:43 AM編輯過]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12-05 00:23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2
發貼心情
美国佬探测器神了,拍到火星表面木料状物体

2008/12/04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starthtml-->
發送圖片到手機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發送圖片到手機

这张照片显示出火星车轮印,火星车曾碾过该木料状物体



發送圖片到手機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發送圖片到手機

木料状物体近景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04年美国宇航局的火星车曾经在“耐力”陨坑附近拍到一个与木料类似的物体并将图片传回地球。神奇论者兴奋不已,据此推测这无疑是火星存在广阔森林的证据,但专家指出,实际上,这更像是一次空想性错视。

  所谓的空想性错视是指人们倾向于把那些不熟悉的事物想像成自己熟悉的事物或者图案,并认为两者存在一致性。2004年,宇航局的一份新闻稿公开了这张非同寻常的图片,但并未提到这个与看上去像一截木料的物体。据悉,这张图片是火星车登陆火星后的第115天拍摄的。

  某网站坚称,这张图片是美国宇航局不小心泄露出来的,足可以“让一些人兴奋得要发疯”。TheCrit.com网站的一名作家表示,宇航局所谓的“火星乃一不毛之地”的说法不过是一个谎言,火星上存在“广阔的森林”,但宇航局并未向公众透露此事。

  据神奇论者推测,这一段“木料”是被火星上的洪水冲到现在的位置的,“由于木料完好无损”,这次“大搬家”一定是在不到40年前发生的。然而,“木料”却投下与周围岩石一样的阴影,并且拥有与之类似的线性外观。

  科学家尚未在火星上发现植物

  尽管阴谋论者将这张照片炒得火热,但事实是,迄今为止,科学家尚未在火星上发现植物存在或曾经存在的任何科学证据;图片中的远景是火星其中一个广阔而荒凉的沙漠。

  宇航局科学家已在火星北极地区发现水冰以及碱性土壤,这些都是支持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在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在地面上看到一个多边形图案,外观上与地球极地地区冰面上的多边形结构类似。“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首席任务分析师萨姆·库纳维斯(Sam Kounaves)说:“我们发现了支持生命(不管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存在的必要条件——营养物。”2004年,布什总统宣布支持派宇航员登陆火星的任务。很显然,准备充足的水是上演这一任务所必需的。
<--endhtml--><--endmsg-->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12-05 00:31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3
發貼心情
布什当政被捕黑工5年增10倍 新政府或网开一面

2008/12/04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  美国《明报》援引当地媒体报道,当奥巴马政府逐渐形成,许多专家都表示相信,新政府将大大减少布什政府最受争议的严打非法移民,对工厂进行突袭,逮捕数十甚至上百名非法移民劳工的举措。专家预计奥巴马将把重点转向雇主,更加追究雇主的责任。

  报道指出,在美国联邦突袭行动中被逮捕的非法移民,在过去5年中上升了10倍,在2008年达到6287人。除了大规模的突袭登上国家新闻头条意外,全国各地几乎每周都有小型的严打非法移民劳工行动。联邦执法机构主要针对旧金山海湾的墨西哥快餐店、罗得岛州的法院,和弗吉尼亚州的油漆公司等等。

  奥巴马在作为一个总统候选人时,就对这一突袭行动提出有效质疑。他在2007年的采访中说道:“我并不欣赏在工厂逮捕非法移民的做法,联邦执法人员逮捕一批又一批非法移民,并把他们遣返回家,而公司没有了劳工,就继续雇用下一批非法移民。”

  在总统竞选期间,移民权益团体和民主党议员已加紧呼吁暂停对非法移民的严打和突袭。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也谈到寻找方式结束这一行动。议员古铁雷斯说,被逮捕和遣返的数以万计非法移民劳工之家人,是合法居民或美国公民,这一行动的效果是毁灭性的。

  布什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非法移民合法化。但是,当移民改革在国会失败后,国土安全部部长切尔托夫急剧加大对工厂的突袭,和其它更为强硬的严打措施。

  但移民局前局长迈斯纳,现移民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则不这么认为。她不相信新总统奥巴马会完全停止突袭工厂的行动,但她预计新政府会将重点转向雇主,更加追究雇主的责任。迈斯纳期望奥巴马能将更多的资源用于保护合法工资和劳工安全标准上。她还表示,以这种方式整顿劳工市场,将大大有助于淘汰非法移民劳工。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12-05 00:32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4
發貼心情
加拿大政坛危机引发网络大战

2008/12/04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加拿大政坛危机引发网络大战

环球华报
加拿大反对党上演的“宫廷政变”在网络世界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虚拟战争。各党派支持者在网络世界招兵买马、安营扎寨,口水战打得如火如荼。

博客反映主流民意

过去几天,以加拿大政治为主题的博客世界火爆异常。博客作者发贴无数,纷纷表达自己的不满、担忧或思考。网民基本分为支持保守党政府或支持反对党组建联合政府的两大阵营,展开论战。因为网络社区的匿名特点,博客比主流媒体更能反映普通加拿大民众对这次政治危机事件的真实看法。

据加拿大电视台CTV报道,一个名为“问题的关键”(crux-of-the-matter.com)博客的主人Sandie在文章中表示,目前反对党所谓的“联合”其实就是一次蓄谋已久的“政变”(Coup d'Etat)。

此文一出,立即引发反对者强烈抨击。一位网民跟贴说,“ 反对党完全按照宪法规定采取。如果博主想发表评论,请先做足功课。”

跟帖淹没新闻网站

没有博客的网民也没有置身网络战争之外。各大主要英文新闻网站的新闻评论区域被跟帖洪水淹没。单条新闻跟评达创造历史纪录。从跟评的数量和质量都可以看出,加拿大网络政治社区已经相当成熟。

周三,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网站上有关此次“政变”新闻的跟帖已达到6481条。加拿大电视台CTV网站上,周二发表的一条相关新闻后面,跟帖数达到929条。而在今年9月7日,有关保守党声明即将发动联邦大选的消息跟贴只有不到200个。单从数据就可以看出,网络社区目前在加拿大政治辩论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从网络社区走上街头

网络社区的网友不光是坐用键盘说话,在网上发表意见。他们通过网络互相串连,开展游行示威抗议活动。几乎所有党派的支持者都在通过网络组织全国性集会。保守党的支持者率先行动,将在本周末组织抗议联合政府的全国性示威。

名为“为加拿大集会”(Rallyforcanada.ca)的网站呼吁:“从东岸到西岸,让所有热爱民主的加拿大人联合起来,支持民主,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反对政治游戏”。

网站特别提醒,“所有集会时间和地点均为临时性,请持续检查本网最新更新。”这说明,网络社区非常灵活,可以在最短时间更新其行动策略计划。

支持联合政府的网民也开设了自己的网站“让国会正常运作”(makeparliamentwork.ca)。该网站并没有说明谁是幕后主人。但是网站详细列出在全加支持联合政府集会游行的时间和地点。


“让国会正常运作”(makeparliamentwork.ca)网站截图

该网站说,总理哈珀及其政府的行为正在“无情践踏”加拿大工人和妇女的权利。网站呼吁访问者支持建立能够领导加拿大人度过经济危机的联合政府。

网站还同时提供支持联合政府的论点论据,以供作说服异见朋友参考之用。

网上签名传递心声

网民要反映心声,还可以参加网络签名行动。支持联合政府网站Progressivecoalition.ca到周三已收集22,200多个签名。反对联合政府的"Our Right to Vote on the Coalition Government "网站则声称已收集到169,000个签名,但是在网站上看不到具体的签名者。

网络上还有几十个大大小小有关支持或反对联合政府的讨论组。Facebook上的相关小组几乎每小时就会增加一个。周三晚间,CTV记者登录Facebook网站进行搜索,就发现 NDP and coalition" 有92个群组,Conservatives and coalition" 有57个群组,Liberals and coalition" 有35个群组。
<--endmsg-->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12-05 00:34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5
發貼心情
“世外桃源”加拿大难逃金融海啸 经济跌宕催生政治变局

2008/12/04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世外桃源”加拿大难逃金融海啸 经济跌宕催生政治变局

环球华报
在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时,一向自视甚高的加拿大,把自己当成“世外桃源”的加拿大,由于事态急转直下,竟然由于“经济议题”而出现政府危机,反对党倒阁声音再起。

尽管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已把动议投票延到8日,尽管财长允诺提前公布财政预算,尽管保守党屡退屡让,反对党步步为营,逼宫态势已经成形。但也有舆论支持保守党坚持自己的经济理念,维持平衡预算,消减政党与行政开支。


反对党签定倒阁协议书

救市乎?救党乎?在野党传出的信号是事情已无转寰余地,不管保守党提出甚么条件,似乎都难逃一劫。过去4年已举行过3次大选,耗资无数。有人指出,如果在现时情况下再次大选,加国经济就算没问题,也要出现问题了。当下老百姓并不乐见政党恶斗,同舟共济且都不足以救市,更何况借此时机争权夺势呢?因为无论结局如何,民众都要为变局造成的代价买单。

财政报告触发党争

财政部长费拉逖(Jim Flaherty)日前在财政报告中强调政府将采取缩减开支、维持收支平衡和增强金融体系等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为避免赤字,政府将出售23亿政府资产,削减20亿开支,主要包括减少部长及国会议员差旅费及福利,取消政党补助费,限制联邦公务员薪资涨幅等。

方案特别提出将减少纳税人对各政党补助金,即从明年4月1日起,削减各政党公费补助3000万元。据去年各党筹款收入,保守党损失补助占收入的37%,自由党63%、魁人政团86%、新民主党57%、绿党65%。在野党如无公帑补贴,财务将陷入困境。反对党自称,削减补贴将使反对党处于竞选劣势。

反对党同时抨击保守党政府对经济控制的失败,认为政府未看清加国经济问题严重性,未采取任何刺激经济发展计划,在刺激经济方面做得不够。对此费拉狄曾表示,政府会在明年1月公布新年度预算案中提出,并透露2009年减税310亿,相当于增加2%国民生产总值,并投入更多的钱到基础建设中。

赌博还是一种谋略?

有待交付表决的联邦财政法案,可能有几种表决结果:保守党政府将法案加以修正,法案通过;自由党大批议员投票时缺席,法案通过;法案不通过,总督应总理要求举行大选;法案不通过,总督允反对党组联合政府。

费拉逖表示,该议案是一次信任投票,如果所有反对党国会议员都投反对票,现政府必然垮台,总理哈珀只能要求总督宣布大选。可见保守党对该计划的严重性是心知肚明的。有观察家指出,保守党的真实意图是进一步争取民意,在联合政府过渡后,绕过风口浪尖而组建大多数政府,即“退一步进两步”。

也有人据此认为,保守党“有恃无恐”,才下此“赌注”。但保守党这次赌博的代价实在太大,弄不好会让自己丧失政权,使反对党在不经大选的前提下彻底翻盘,而这是他们先前未注意到的问题。现在哈珀政府已骑虎难下,即便现在妥协退让,反对党的力量也得到加强和巩固。

反对党要直捣“龙庭”

被激怒的在野党明言,财政报告未能提出振兴经济计划,因此将一致投不信任票,推翻哈珀政府,然后组成联合政府执政。

联邦自由党说,哈珀政府未能提供有效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拯救处于危机状态的加东汽车业和加西林木业,因此要取而代之,自由党领导的联合政府将保证带领加国度过经济危机。自由党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麦家廉(John McCallum)更表示,即使政府在财政报告中加入振兴经济计划,也不能得到在野党信任,因为过去保守党政府的纪录说明,这个政府没有信用。自由党财政评论员白莱逊(Scott Brison)说,总理只关心政治及党派,根本不听加人高喊“问题在经济,笨蛋。”魁人政团党魁杜锡则说,哈珀如认为该党会接受计划就大谬不然,大家都看到他攻击妇女、工会权利,毫不关心制造及林木业,因此对他毫无信心。

有外界认为,自由党可能重演大选前戏码,投票时缺席而避免少数政府倒台。但这次狄安(Stephane Dion)和党魁热门人选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和李博(Bob Rae)都坚称绝不让步。

10月14日连任的保守党,在308个国会议席占143个,未超半数,故哈珀政府是4年来第3个少数政府。三个反对党如果联合投反对票,届时将一起面见总督庄美楷( Michaelle Jean),总督将在再次大选或反对党组阁之间抉择。庄美楷目前正在欧洲访问,但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可代理其行使这项职权。

密室谈判紧锣密鼓

这一突发事件迫使哈珀抢先决定改变国会议事日程,取消预定12月1日的国会反对党日,延后至8日,使在野党暂无机会提交不信任动议。

总理办公室用电邮通知所有保守党国会议员,要他们发动媒体攻势,扭转民意。执政党及在野党起先都不示弱,哈珀还谴责在野党阴谋取代政府既非法又不民主。

不过到11月29日,保守党政府终于让步,宣布放弃取消对各政党补贴计划。代表哈珀出面作出妥协的联邦交通部长白谔德(John Baird)宣称,各政党是否应取得拨款和补助之事,不值得成为再度大选的议题。随后更暗示,有可能进一步按照在野党意思修改财政报告。

在野党似乎并不理会让步姿态,继续谈判可能联合执政的细节,并对政府出尔反尔嗤之以鼻。联邦新民主党发言人拉维尼(Brad Lavigne)说,改变无济于事。

据悉,自由党前联邦政府总理克里田(Jean Chretien)和新民主党前党领布劳班(Ed Broadbent)协商推翻现政府事宜,如果谈妥,将组建一个获得魁人政团支持的自由党—新民主党联合政府。

哈珀表示,反对党有权推翻政府,但是自由党党领狄安却无权不通过大选就组成政府。他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就在我们积极应对目前经济危机时,反对党却在密室商量推翻民选政府。”他恳请国民在未来数日,让国会议员了解真实意见,指责反对党联盟不能正大光明通过投票上台,而用幕后交易获得权力。

当下朝野之间,正进行紧张的台前幕后较量,竭力避免被推翻的哈珀政府一方面会进一步妥协,另一方面也在主动反击,有意公布新民主党电话会议秘密录音就是其一。该录音内容证实,在财长公布财政报告前,新民主党就与魁人政团酝酿倒阁。新民主党则声称要就此对保守党提出“刑事起诉”,有可能演变成“电话门”。

联合政府谁执牛耳?

自由党若上台领导联合政府,能否带领国家安度金融经济危机,观察家分析认为,关键在于自由党能否重建党内团结。分析指出,中间偏左的自由党在1990年代执政期间,曾成功消灭庞大赤字,开创延续迄今的连年财政盈余局面,理财能力不可小觑。

保守党政府处于下台边缘,自由党党领狄安或成新总理,因为一旦进入联邦大选,由于从法律上狄安仍是自由党领袖。11月底就有资深联邦自由党人表示,联合政府领袖不会是三位自由党领袖候选人、即国会议员叶礼庭、李博或拉布朗之一。李博竞选团队一位组织者表示,三个候选人已协商同意,保持联合阵线。12月第一天,叶礼庭、李博和拉布朗就一起亮相,共同力挺狄安。

曾有联邦自由党策略师说,自由党党团尚没有赞同狄安成为联合政府领袖,如果反对声音强大,狄安可能被迫下台,为一位临时领袖留出位置,也许是自由党国会议员麦家廉(John McCallum)或葛代尔(Ralph Goodale)作为联合政府领袖,直至自由党领袖选举大会明年5月在温哥华召开。但一位自由党国会议员认为,在选出替代人之前,狄安是临时领袖的很好选择。他还警告说,在这一选择上的党內纷争将带来不利,一个团结的政党在目前十分关键。

新民主党和魁人政团曾暗示过,如果狄安作总理,它们不会赞同组成联合政府。11月下旬分头会晤,但没作出决定。新民主党党魁林顿为参与商讨联合政府事宜,还特别取消前往温哥华行程。

CTV电视台报道,哈珀政府的行为只是在拖延时间,寄望于反对党之间的合作破裂。但反对党之间最终还是协调合作方式,特别是有关谁来领导共同政府的问题。也是在12月1日,三党党领联合举行发布会,共推狄安为筹划中的联合政府总理,联合政府为期两年半。重要的财长位置将由自由党担任,新民主党获得25%入阁名额。

相关链接: 加国历史上的联合政府

加拿大联邦于1867年成立前,殖民地内曾出现一些联合政府,最引人瞩目的是“大联盟”(The Great Coalition, 1864-67),引入宪法改革,直接促成联邦成立。

从加国历史及自由党以往执政能力看,联合政府也有可能稳住大局。联邦层次虽仅出现过1次联合政府,恰好就是一战动荡时期。当时面对征兵政策遭强烈反对及其它议题掀起争议,在总理博顿(Robert Borden)领导下的保守党争取到赞成征兵政策的自由党议员组成联合政府(The Union Government,1917-20),使战时政局稳定下来。

由于左翼新兴政党崛起而无法赢得多数执政权,自由党与保守党合组卑诗省联合政府(1941-51)。

进步保守党赢得安省少数政府后,新民主党提出两年内不倒阁以换取系列改革的推行,遂组成安省联合政府(1985-87)。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12-05 00:35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6
發貼心情
美三大汽车公司寻求获得联邦救助

2008/12/04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美三大汽车公司寻求获得联邦救助 记者: 鲍曼

美国经济的负面消息不断传来。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和布什政府正在审查陷于困境的美国汽车制造商提交的改组计划,它们希望获得联邦紧急贷款。

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服务业进一步收缩,11月份私人部门损失了25万份工作,美国的生产率增长出现下降。所有这些都进一步表明,美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

*经济不断恶化汽车业日子更难过*

不断恶化的经济使已经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美国汽车工业雪上加霜。三大汽车公司中规模最大的通用汽车表示,如果没有政府的立即援助,它将在几个星期之内面临破产。

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正在要求政府提供总数为340亿美元的联邦贷款。它们保证降低成本,改革经营管理,以恢复长期的生存能力。

布什政府反对在最初的250亿美元用于开发节能汽车的联邦贷款之外提供任何新的联邦援助,现在仍然对汽车制造商要求帮助采取观望态度。

白宫发言人佩里诺说:“我们想要确保一家公司能够独立生存。所以如果美国纳税人现在帮助汽车制造商,他们就不需要在6个月之内由于援助计划不生效而被迫继续施以援手。我们已经说过,我们希望试图帮助这些汽车公司,但是我们需要审查每一家公司,看看我们提供的帮助对于纳税人来说是不是一笔真正好的投资。我们现在还不能确信这一点。”

今后两天,三大汽车公司的总裁们将在国会山接受几个星期以来的第二次质询。星期二,这些汽车公司报告了11月的销售情况,销售量比一年前下降了多达百分之47。

通用汽车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弗里兹.亨德森说:“销售恶化的速度实际上正在加快。2008年第一季度销售量就已经下降,第二季度更加疲软,第三季度疲弱态势急剧恶化,然后10月和11月达到二战结束之后最差的水平。”

*汽车制造商必须削减成本*

但是产业界分析人士说,即使汽车销售量好转,美国汽车制造商还是会亏损,因为每辆车的生产成本都超过了它的销售价格。

美国经济咨询公司全球透视的分析人士莱拜卡.林德兰德说,汽车制造商需要削减成本,那就意味着要从工会组织汽车工业联合会那里获得工人工资和福利方面的巨大让步:“如果不能从汽车工人联合会那里得到某种弹性让步,对汽车工业的救助就不会真正发挥作用。如果这些公司破产,工会就失去了地位。所以它们不得不做出让步。”

国会的民主党领导人表示,美国制造业的支柱汽车工业的倒闭是不能令人接受的。现在需要决定的是,政府的紧急救援资金是否出自国会10月份通过的7千亿美元的金融救助方案。

财政部已经动用了这笔资金的将近一半来援助银行、房贷公司、投资机构和保险公司。

当选总统奥巴马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他希望看到联邦救援不仅仅要帮助金融公司,而且也要惠及到面临失去住房危险的美国人:“我们必须开始以十分严肃的方式来帮助房主,防止他们丧失房屋赎回权。金融市场资产不断贬值的根源在于人们缴纳房屋贷款、保住他们房屋的能力不断恶化。如果我们帮助了普通的美国人,最终我们也能够帮助华尔街。”

VOA
<--endmsg-->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12-05 00:37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7
發貼心情
华尔街上的华人们接受考验了!

2008/12/04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搜狐社区<--sk--> <--sk--> 

<--sk--> <--sk-->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和美国经济衰退,北美华人回归中国创下了空前的纪录。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参赞岑建君甚至表示:“最近批‘海归’回国档签到手都软了!一天8个小时一直签,我正在思考更有效率的做法。”

  金融海啸带来的不只是金钱上的损失和几家公司的倒闭,对从事金融行业、甚至连带给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带来了巨大冲击。这场来势汹汹的金融海啸正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海归”潮流。


  华尔街华人精英今何在

  Jordan,叱咤华尔街的华人投资人之一。不过,不久前,他已经回到国内,他的助理透露,Jordan最近几个月都会在国内办公。当然,对 Jordan这种级别的人来说,这次的金融海啸的冲击可能不是最大。毕竟Jordan在国外国内都有自己的公司,华尔街不景气,他便可以多花些时间经营国内的业务,只不过换个城市办公而已。

  Samuel,上海人,美国绿卡持有人。在美国上大学的他曾经供职于美国两大政府房贷机构之一的房地美。这轮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Samuel为一家总部在香港的中型投行工作,负责财富管理业务,但他本人及妻儿基本都常住美国,有自己的一套住宅、两辆宝马和诸多社会关系。如今,Samuel已经带着老婆孩子搬进他在浦东装修一新的豪宅。用他自己的话说,美国的状况不好,国内仍旧朝气蓬勃,所以“卖了车, 把美国的房子也租了出去”,带着一笔钱回到上海发展。最近上海金融办准备“批量”招海归的消息,让Samuel颇感兴趣,他正在积极联系应聘。

  张子成,原籍北京,现居美国纽约。任纽约Meridian股票合伙公司董事销售交易员,该公司是纽交所成员之一,拥有场内交易席位。热衷社交活动的张子成同时还是北美投资协会的会长,这是一个华尔街金融从业人士自发组织的机构,不定期举行活动。

  “现在这边的就业市场的确越来越吃紧。”张子成在11月29日的邮件中,这样对记者描述。他认识的朋友中刚刚丢了工作的就有10位,而那些“幸免于难”的也已经在积极考虑寻找后路,以备不时只需。

  “削减”成华尔街最热门话题

  这样的说法一点不夸张。在华尔街,“Cut(削减)”已成为时下的最热门话题。即便是“财爷”保尔森的旧东家高盛,本月初也无奈宣布,取消高层管理人员今年的年奖金。还有更多其他大大小小的华尔街金融机构也在缩减工资和奖金发放。

  这倒还是其次,更恐怖的是掉饭碗。“到目前为止,华尔街的就业岗位已缩减30%,接近10万人,差不多降到2003年时的水平。而且这样的趋势还可能持续到2009年。”高中没读完就随母亲从上海去美国打拼的Jim对记者说。

  Jim现在是一家对冲基金的经理人。不过他幷不想给记者名片,笑称“这年头接下来谁都说不准”。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全球金融业已有15万个职位“蒸发”。但即便如此,银行业人士表示,未来还将出现更多裁员。业内高管和分析师预计,仅是美国的银行业,接下来的裁员人数还可能超过7万名。

  华尔街动荡带来“挖角”良机

  不过,对于金融业发展方兴未艾的中国,华尔街的动荡却给我们带来了“挖角”的机会。这绝对不是“乘人之危”,毕竟,选择是双方的事,一个愿打还得有人愿挨。而在张子成看来,现在是国内有需求,“海归”们亦有意愿。

  几个月前,记者在纽约采访时,曾偶然地参加了一次国内某大投行在当地举办的大型派对,参加者都是华尔街各路华人精英。说是派对,其实最主要的是要挖人。为了打动到场的数百名听众的心,这家国内投行的最高管理层倾巢出动,逐一上台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说。而台下自报来自大摩、高盛、瑞银或是美联银行等等的听者,也都积极互动、踊跃发问。大家都直言不讳,就连计划招聘人数这样的细节问题也被公开抛上台面。不管是主办方还是参与者们,大家都带着百分百的认真和热情投入这次活动。回过头来看,这家投行能在国内独领风骚的确有其必然性,从他们对人才的重视方面就可见一斑。相比现在才开始纷纷出动的许多国内金融企业,这家投行无疑远远走在了前头。

  国内金融业吸引力在增加

  最近几个月,更多中国的金融城市和政府机构开始积极网罗外国金融人才,上海、北京、南京等不少城市已经“组团”出海招聘。张子成认为,对那些在华尔街打拼的华人精英而言,中国的吸引力显而易见:首先,国内拥有大量资本盈余,急需相关人才来管理;第二便是稳健的经济增长,今年尽管可能降至8%左右,但相比仍是相当强劲的水平;第三,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当前的发展方向仍是鼓励民营经济和减少不必要的监管,而一向强调自由市场的美国则恰恰相反,为了应对空前的危机,“国有化”正悄悄在美国蔚然成风;最后一点,刚刚过去的奥运会让世界对中国更加刮目相看,不仅仅是这次盛会的成功举行,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于中国政府集中人力财力干大事的能力和魄力印象深刻。

  正如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刘美远所说,许多海外华人害怕在国外待得时间太长,会错过新涌现的发展机遇。Jim说,据他了解,现在海归对国内的投行和基金管理业务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方面国内的发展潜力仍很大。
<--endmsg-->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12-05 00:38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8
發貼心情
美国梦渺茫 大陆移民待优化

2008/12/04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中评社

<--sk--> <--sk--> 金融危机使纽约的这个冷冬更加难熬,失业或收入减少的压力导致许多大陆移民失去了继续留在美国的勇气,他们带着无奈和疲惫购买了飞回北京的单程机票。语言、文化、技能方面的弱势,低收入、无保险的生存现状,使第一代大陆移民的美国梦在风波面前不堪一击,更令人忧心的是,许多大陆移民的子女正在重复着父辈的旧路,大陆移民结构的优化仍然前路漫长。

<--sk--> <--sk--> <--sk--> 据美国《明报》报道,金融危机暴露了许多大陆移民脆弱的应变能力。餐馆、指甲、按摩等服务业是新移民着陆美国后首选的职业,在这次金融风暴后,服务业几无完卵,均遭受惨重打击,大批失业的新移民难以找到工作,他们整日奔波于出租屋与职介所之间。勉强保住工作的新移民也必须承受薪水减少的压力,而且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对于那些要供养身在大陆的家人的新移民来说,更使得赚到的美元的含金量降低。

  在疲惫和失望中,大批的新移民选择了回国。位于法拉盛40路上的亚美旅行社在近一个月内,几乎每天均能接待2至3名买单程机票回国的大陆移民,其中既有无合法居留身份的非法移民,也有合法移民,甚至有自愿放弃绿卡的移民,均表示不想再回美国了。他们大多数在美国打工10年左右,虽然略有积蓄,但回国仍是不得已的选择。

  大陆第一代移民在风波面前如此脆弱有其先天的弱势,语言、文化、技能方面的欠缺注定他们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突围,只能维持低收入、缺乏任何保障的生活状态。尤为令人忧心的是,许多大陆第一代移民的子女仍跳不出父辈的窠臼。这些第一代移民的子女不能简单地称呼为移民二代,因为他们多是在16岁以后才由父母申请到美国来,语言和文化的根基已经成型,很难再接受美国的主流文化。他们虽然在美国也接受教育,但是很难全心投入,大多数人仍在父辈的影响下,认为餐馆、指甲等服务业是华人的宿命。大陆移民的结构优化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却又为小区所忽视。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许多大陆第一代移民的子女继承了父辈的语言、文化、技能方面的弱势,使低收入、无保险的生存状况成为世袭,他们应对未来的变化的能力仍然脆弱,“纽约居,大不易”,时下第一代大陆移民的回国潮,将来未必不会在他们的子女身上重演。

<--endmsg-->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12-05 00:40
       

 8   8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12500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