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g--> 30年的激荡改革,30年的风雨兼程,中国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为之感到欢欣鼓舞。
我们杀出了一条经济体制改革的“血路”,收获了累累战果,创造了“中国奇迹”,我们同样要杀出一条政治体制改革的“血路”,并对此充满自信充满期待充满梦想。
我们的梦想在哪里?温家宝总理说,要问开化的大地,要问解冻的河流。大地和河流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一个人之间!
1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中国整体改革的关键环节,始终是一个备受国内外、党内外关注的敏感话题。多年来,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政治体制却没有实质性变化,党和政府采取的是“先经济,后政治”,甚至是“经改政不改”的策略。
这是对中国整个改革的一种很大的误读和误解。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拉开中国改革的大幕,就在于当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造就了思想解放的氛围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就是说,我国的改革一开始就是在民主政治的推动下起步的。事实上,在30年的改革历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和策略,也可以看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成果。
30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战略和策略上相结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司法系统和司法制度的恢复完善,新阶层政治身份的定位,“村官”直选,民主党派参政制度的完善,领导干部终身制的废除,公务员的公开招考,纪检监察系统的重建,举报制度的建立,“直选”和“差额选举”范围的扩大与层级的提高等,都是这些“结合”的具体产物,同时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成果和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力支撑。
所以,胡锦涛总书记说,如果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仅仅归因于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也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事实是,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凡是对中国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的政治体制已经完全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不再需要深化改革。恰恰相反,在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在看到成果和优势显现的同时,也看到了问题的存在。这正像一个铜币的两面一样,比如沿海先于内地改革带来了地区差别和收入差别的扩大;“分步走”的渐进改革带来了既得利益者的产生以及既得利益者想方设法阻碍新的改革;“双轨制”的改革带来了权力寻租和政府的趋利化,使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得到不断“优化”;先易后难的渐进改革带来了社会矛盾的积累和后移;类似于“先上车后补票”的改革带来了法治的滞后,使社会无序化的现象到处存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让我们把目光最后聚焦到了政治体制改革上,看到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平衡、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看到了加快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实行民主政治是一把总钥匙。
我们必须继续向民主政治*近。我们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知道我们要走的方向。
2
我们要走的方向在哪里呢?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我国也应当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这也应该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总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当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或者说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当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关键要在四个方面齐步推进:一是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三是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四是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党的各项制度。而且,推进这四种民主,必须依*法治。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有了,目标明了,任务清了,改革的步子怎样迈呢?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渐进式路径是一条符合国情、高效稳健的改革之路。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走渐进式之路。大家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就是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探索和积累得来的,从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这四个字可谓是呼之欲出又呼之不出,再到最后喷薄而出,这中间不知经历了多少挫折和阵痛,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利益的博弈和调整,时时处处都是“战场”,最后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同样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建设之路,每走一步,也会充满利益的争夺,也会充满“路障”,而要清除“路障”,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来,也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渐渐形成气候,艰难曲折地前行,最终走上坦途。我们不能有“路障”而停下脚步,我们也不能轻视“路障”而盲目“闯关”。
我们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历史发展是一条“单行道”,一旦搞错了方向、走错了路,想回头就难了。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整个改革中情况最复杂难度最大进程最不容易掌控的改革,所以必须格外谨慎,格外稳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为改革支付过大的社会成本。具体实践中,到底是民主多一点还是集中多一点,必须根据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进程来适度把握,选好时机,抓住机遇,有序操作,扎实推进,绝不能走极端,搞“休克疗法”。任何一种形式的极端都会造成灾难。渐进式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一个短时间内看,似乎步子迈得小了,前进的速度慢了,但如果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不发生大的曲折和反复,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从总体和全局看,前进的步伐可能并不慢。前苏联和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改革时,在方法和步骤上采取剧变的方式,结果不仅丢掉了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且造成了长期的政治、社会动荡,最终遭殃的只能是人民。
3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的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走的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中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那些不利于共产党领导、不利于人民当家作主、不利于依法治国的“路障”、“绊脚石”都应当得到“清除”,“清除”就需要“战斗”,要“战斗”就会有“流血”有“牺牲”,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虽然是条大路,但同时也是一条“血路”,而不杀出“血路”,就走不上大路。
<--endm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