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g--><--starthtml-->近几年来,细心的人会发现,中国的大城市里,许多公园、绿地等开阔地带都挂上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目前,广州、南京等地的应急避难场所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2008年,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提醒人们,在特殊时刻国防动员的重要性。
半个世纪以来,尽管世界基本处于和平时期,但大国的国防动员建设却丝毫没有放松。
中国走军民融合路子
《世界新闻报》报道,11月11日,宁夏银川全市153个地下超市、停车场等地下建筑场所全部挂上了“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的标牌,这被认为是该市推进人防建设向应急应战一体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实际举措。
11月25日,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第5次会议在天津召开。这是一次在特别时期召开的国防动员会议。在本次会上,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在会上强调说,国防动员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桥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几十年来,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国防动员各领域建设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平战转换、快速反应能力、科技支前能力、持续保障和综合防护能力得到显着提升。国防动员在走军民融合式的发展中,坚持了“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功能定位。
与此同时,人们看到,经过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证明,战争形态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作战模式、军队结构以及武器装备等领域都不同于以往。国防动员领域不可避免地也将随之变化。通信与信息、测绘与气象水文、海空战略投送等科技参战的需求大幅增加,国防动员必须在新领域实现新拓展。
目前,中国的国防动员也成为搭建富国与强军的桥梁。作为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桥梁,国防动员为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1989年9月20日,沈大高速公路第一次实现国内高速公路起降军用飞机,被誉为在交通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的“历史性突破”。
如今,高速公路建设飞机跑道已不再新鲜。随着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结合度的提高,“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层次、范围和程度正在不断拓展和提升。近年来,在中国铁路新线的建设和旧线改造中,贯彻军事要求达190余项。河南省在4条主干高速公路上为部队机动开设了29个特殊“出口”,将30多条高速公路上的310个服务区均按国防需求建成集食宿、加油、维修、通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保障中心。北京、上海、河北等8省市14家药材器材生产和经营企业承担战备药材代储任务,储备品种近400种。
外媒惊叹中国动员能力
国防动员关系国家安全、发展和稳定,这在某些特殊时刻表现尤为突出。“5.12”汶川大地震中,救灾指挥机构首先急需准确了解震情。此时,国家高端科技情报信息系统被迅速动员起来。遥感中心的“北京一号”卫星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提供了灾区最新的影像资料。军队还紧急调集国家卫星定位“北斗”系统,以最快的速度陆续发回各种灾情和救援信息。在救灾现场,国防动员系统调集了“应急通信保障综合指挥车”、“车载现场医疗应急救援系统”和“野战医疗方舱”等专业救灾装备,使更多的人从废墟中迅速得到解救。
另一方面,在救援中,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官兵在极短时间内就达到十余万人,并且在救灾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丝的混乱,都在第一时间达到指定的位置展开救援工作。中国军队的反应速度、人员装备、物资投放能力引起外国媒体的极大关注。西方媒体将此次中国军队的集体亮相看作透视中国军力的极佳机会。奥地利的《新闻报》称,“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国军队这样出色。”
在这次“5.12”大地震灾害中,解放军的行动是新时期中国国防动员能力的最好呈现。实际上,每逢重大自然灾害,冲在最前面的总是解放军官兵。中国军人之所以具备这样的救援能力,和中国军队在和平时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不可分割。
美国陆军第二装甲骑兵团华裔士兵陈果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中国政府对大地震的迅速反应是空前的,三天内调运13万军警及物资设备到承受灾区。
目前,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三个国家,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我的美国战友们都对解放军官兵一天80公里负重强行军以及4999米高度伞降印象深刻。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美国士兵一方面赞叹中国军队的快速反应及空地联合突进的表现,同时也透露出,美国的国防动员能力同样很强。
美80多部门参与动员
国防动员是国家应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器”之一,国防动员不仅具有“应战”功能,而且具有“应变”和“应急”功能。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同时也都力争将国防动员体系日趋完善。因此,同中国一样,美国国防动员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也不断进行着调整。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历来非常重视动员准备。美国在国会立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总统为决策核心,以政府部门为执行主体的国防动员体制。国会中许多专设委员会都承担某些动员职责。例如,参议院武装部委员会负责军事计划和国防开支的核准、战略物资的确定和选征兵役制度的实行。国家安全委员会设有“紧急准备和动员计划政策协调委员会”,就国家动员政策的制定和紧急动员计划的执行等问题在各个部门进行协调。美国国会、政府和军队参与动员工作的主要部门多达80多个,其中国会占1/3,军政系统占2/3。这反映出,美国国防动员日益社会化。
为了拓展国防动员的领域,美国积极实施政治、外交、媒体、信息等领域相结合的综合性动员。这一点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已经有明显表现。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首先以政治动员打头阵,同时利用外交战展开心理战,此外又运用各种媒体声音为战争造势。最终争取了45个国家的支持,国内民众对伊动武的支持率一度也达到7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越来越重视将新闻媒体的动员列入战争动员的行列。在被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现场直播”的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反复播放各种精确制导炸弹准确命中目标的镜头,积极为战争制胜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这对瓦解伊军心理起到了催化作用。
据悉,为打赢宣传战,美军组织了多达550人的随军记者并进行了战前训练。此外,综合开发和运用电子战技术、战略远程指挥控制技术、空中加油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等“信息”动员也不可或缺。<--endhtml-->
世界新闻报<--endm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