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
奧巴馬將使美國資本主義發酵變質
奧巴馬將使美國資本主義發酵變質
2009/02/02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譚中 “新政一百天”是贊揚1933年3月4日“小羅斯福總統”就職后在一百天內使美國走出資本主義最可怕的“危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有人說,羅斯福之所以成功,是用了“社會主義的藥劑”救活了病入膏肓的資本主義。奧巴馬于1月20日就職后,人們看到類似的險惡形勢,關注他的“新政一百天”是否能讓死灰中飛出新資本主義的金鳳凰來。
從某種角度來看,奧巴馬新政面臨的經濟危機比羅斯福上任時更難挽救。再有,奧巴馬的交班人布什已經使用了社會主義的藥劑(“急救”華爾街、想把銀行界納入政府的監控)而沒有奏效,造成了美國三大汽車生產巨頭帶領下的各行各業伸手向政府討“急救”的傾向,奧巴馬新政必須在這方面決定取舍。
有人建議奧巴馬找出“第三道路”(third way),既要走出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泥坑,又不陷入在20世紀(蘇聯和中國)行不通的、一切由政府操縱的“國家至上主義”(statism)。
所謂“第三道路”不外乎加大政府對私人企業的控制與監督,那就會使美國像中國一樣變成政府與企業共同駕馭經濟發展。那樣的話,崇信“自由市場”原則的美國資本主義將成明日黃花。
要華爾街負起責任
其實克林頓與布什時代已經和美國資本主義一貫提倡的“小政府、大社會”原則分道揚鑣了。去年總統競選時,麥凱恩既反對奧巴馬的振興方案,也批評布什政權讓政府功能過分膨脹,想以恢復“小政府、大社會”的面貌來贏得多數選民支持而沒有奏效。奧巴馬這個“大政府主義”的倡議者卻獲得廣泛擁護。
馬薩諸塞法學院院長威爾維爾(Lawrence Velvel)說:“你不必是社會主義者(我當然不是)而會懂得這個國家正面臨資本主義的危機。”他認為這一危機實際上是“文化失敗”,歸咎于里根總統上台后樹立的“兩大台柱”──“不受抑制的貪婪”與“軍國主義”。
威爾維爾說,不受抑制的貪婪可以從制造兩次泡沫經濟(高新技朮股票市場泡沫和當今房產及金融泡沫)的罪魁禍首、前儲備銀行總裁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被捧為時代明星的事實說明。
軍國主義表現在對伊拉克的窮兵黷武以及美國設在全國的、數字從未公開的、千來個軍事基地,再加航空母艦艦群巡邏地球公海。
奧巴馬政府正對病入膏肓的美國資本主義體制提出“康復方案”(recovery plan),他于1月29日暗示這個方案將有許多台柱,現在正在國會討論的讓聯邦政府花費8190億美元的“激勵與康復法案”只是台柱之一。 奧巴馬于1月28日對全國的廣播中喊出主要針對華爾街的“新的責任時代已經到來”的新口號,似乎使人看到另一台柱的輪廓:“主街”(Main Street,即指政府與廣大人民)將凌駕于華爾街之上。
壞CEO被指為可恥
美國福克斯FOX電視台1月30日評論奧巴馬經濟政策時,指出他是美國首位對“CEOs”(企業總裁)──美國資本主義的佼佼者──指手畫腳的總統,把“CEOs”分成“好”與“壞”的兩類,并于日前公開用“shameful”(可恥)的字眼批評已經從布什政權得到巨大財政援助的華爾街各銀行向雇員發放184億美元紅利的“不負責任”行為。
估計國會將通過法令,對接受政府財政支援的銀行經理的收入加以限制,等于對華爾街繩捆索綁。
奧巴馬政府對華爾街施壓的陣勢包括他新近建立的“www.recovery.gov”(康復經濟網),一方面以“增加透明度”為借口在施政上直接和網民溝通,另一方面借助公眾輿論來批評、監督美國資產階級。
奧巴馬政府干涉銀行的頭炮已經打響。在15個月中虧損285億美元而正將接受政府3450億美元投資的紐約花旗銀行,想花5000萬美元給老總們買一架12個座位的豪華專機,引起了全國一片“他們拿納稅人的錢揮霍”的反對聲。
新財政部長蓋特納爾在參議院還沒批准他就任以前,就讓財政部制止了這一揮霍。《紐約時報》專欄說,這是資本家自己不爭氣而“把社會主義迎來了”。
須重振美國經濟的能動性
華爾街是美國資本主義的神經中樞,美國一直是由各大銀行指揮與掌握全盤經濟運作。長期以來美國銀行一味務虛,甚至搞出什么“金融衍生品”來玩弄“從一無所有中變出錢來”的魔朮,最終以“信用違約互換”的罪行搞糟了全球經濟秩序。
作為全球投機取巧霸王的華爾街現在變成錢財躲避的瘟神,布什政府“急救”方案7000億美元的一半已經撥給各美國銀行,卻被看成杯水車薪。奧巴馬正按兵不動,觀望華爾街動靜。 忙消費、少儲蓄的美國人積重難返,美國銀行普遍缺乏生財之道。有人已經判斷美國私人銀行即將壽終正寢,奧巴馬政府將不得不把銀行“國有化”。
1月2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8000多億美元的“激勵與康復法案”,沒有任何共和黨議員投票贊成,這顯然和奧巴馬大力提倡的兩黨合作、共渡難關精神相違背。估計在隨后參議院的討論中,這一“法案”將采納共和黨人的建議作出修正,然后交眾議院重新審議通過。
共和黨與保守派如果堅決反對政府撥動巨額來振興美國、修理美國,就會繼續削弱他們當前只有三分之一言論支持的群眾基礎。奧巴馬將會在政治上積累資本,可能連選連任,也會把美國帶到越來越左的發展方向。
盡管奧巴馬有“假社會主義者”(pseudo-socialist)之嫌,但目前他正挾“天命”(“我是勝利者”)以令“諸侯”──資本主義。白宮坐鎮八年以后,美國資本主義肯定會面貌全非。
已故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曾提出“創造性地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的模式,使馬克思的“繁榮-蕭條-危機惡性循環”理論破產在于資本主義的“能動性”(dynamics),即資本主義能不斷跨越危機,不停地前進。
奧巴馬如果能重振美國經濟的創造性與能動性,他就會救活美國資本主義。不然的話,他就是真正的“資本主義掘墓人”了!
作者是從印度退休的學者,文發自芝加哥/辣椒城 <--endmsg-->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