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的外交魅力和技巧
BBC記者 基姆﹒加塔斯
美國新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最近訪問了亞洲四國日本、印尼、韓國和中國,打破了以往國務卿首次出訪必去歐洲的慣例,這表明美國更加重視亞洲的作用。BBC記者基姆﹒加塔斯發現,希拉里與前任賴斯有著完全不同的外交風格:
美國新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還是穿著體現個人風格的長褲套裝。這次出訪,她穿的是黑色長褲和紅色短上衣。
所到之處,她總是被巨大的歡迎標語橫幅包圍著。
會議大廳里面座無虛席,四面牆上配備了巨大的電視屏幕。就連我們的記者証上也印著希拉里的大照片。 希拉里﹒克林頓亞洲之行表現出個人風格
希拉里已經成為一個明星。她微笑著向一大群激動的婦女招手致意,然后用了一個小時不斷回答她們提出的問題,顯得風趣幽默,充滿魅力。
在觀眾中,有一位婦女驕傲地向她的朋友顯示上世紀90年代她與克林頓夫婦的合影照片。
你要是錯誤地認為這是美國前第一夫人又回到競選活動中,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現在希拉里正在執行美國最高級外交官的使命。
個人生活
在韓國首都首爾的梨花女子大學,觀眾提出來的問題不是關于美國減稅政策或是醫療系統的改革,更不是朝鮮的核武器和目前全球的經濟危機。
大學生們滔滔不絕詢問的是國務卿的女兒切爾西的近況、希拉里如何平衡事業與母親職責之間的關系,當然學生們最關心的是她如何拿定主意比爾﹒克林頓就是她要找的老公。
希拉里笑著說,她現在聽上去不太像是美國的國務卿,而更像是一位婚戀指導專欄作家。
希拉里的風格與她的前任賴斯完全不同。賴斯更像是一位很嚴肅的學者,堅持只和官員會見。她知道亨利﹒基辛格會對這樣的問題作出什么反應。
這次亞洲之行剛開始几個小時,希拉里已經為國務卿這個職位打上了她的個人印記。她的風格有可能帶來機會,也可能造成緊張局面。
政治機器
我坐在那里一直在思考希拉里為什么沒有成為一名律師或者宇航員。我不禁想到,訪問現場不論是在感覺上還是在視覺上都很像美國總統競選活動,就連韓語"梨花"的發音很像"衣阿華"的發音。12個月前,希拉里就是以總統參選者的身份在衣阿華州開始她的競選活動。
也許,希拉里的外交班子當初在策划她的亞洲之行的時候就是這樣設計的。
畢竟,希拉里還是被競選班子中一些主要人物包圍著。年輕的律師杰克﹒薩利文仍然是她的政治顧問﹔漂亮的呼瑪﹒阿貝定繼續擔任她的私人助理﹔再加上資深的民主黨政策顧問基基﹒麥克萊恩,這位老先生總是在問我們這些隨行記者對"國務卿夫人"工作有何評論,以及我們轉天的新聞頭條是什么。
克林頓夫婦的政治機器正在高速運轉,重點似乎集中在希拉里身上,而不是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上。
從日本、韓國到印尼,不管她走到哪里,總能吸引激動的人群,總是能融入街頭的老百姓。
但是隨同出訪的廣播和電視記者要想采訪希拉里,獲得的時間短得令人難以置信。這些采訪很像是美國總統候選人在全國各地競選時接受當地記者的那種簡短的采訪。
微妙外交
從首爾飛往北京之前,希拉里終于有時間可以坐下來與我們有較長時間的交談。但是記者們提出的問題絕大多數都是有關她作為國務卿將會表現出什么樣的風格。
希拉里說,她的作用不但是要去修復與世界各國政府的關系,而且還要與普通人接觸。通過與日本學生的交談,通過與印尼人討論美國資助的當地淨水和醫療保健項目來影響人們對美國的看法。
希拉里明確表示,她對微妙的外交關系缺乏耐心。她這次出訪最初階段大談朝鮮領導人繼承問題不明朗令人擔憂以及華盛頓的應變計划。美國官員通常避免在公開場合討論這個問題。
希拉里很簡單地表示,很明顯,她會實話實說,不這樣做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影響清楚思考問題。"
推銷美國
但是這樣的坦率態度是否有助于給陷入僵局的中東和談注入一些活力呢?
希拉里上任后第二次出訪是中東地區,但是要在中東外交會談和阿拉伯微妙處事的迷霧中航行,需要特別謹慎小心。
一位計划與國務卿出訪中東的官員問我希拉里亞洲之行表現如何,能否提供一些建議。
這也許顯示出克林頓政治機器與國務院死氣沉沉大樓里面的職業外交官之間存在著某種緊張。
在動蕩的中東地區,美國急需改變其形象。希拉里的到訪很可能是低調的。她的聽眾也許不會那樣情緒激動,而是更疑慮重重。
這次中東之行的重點肯定是外交政策,而不是希拉里的個人表現。
批評人士會對你說,希拉里還是處于競選的狀態,也許希望留下政治遺產,也有可能著眼于未來。
不過,她也許真的是想要為美國在全世界開展一次宣傳活動。
希拉里這次亞洲之行確實大獲全勝,但是她要打算向中東地區推銷美國,恐怕還會遇到許多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