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環球論壇大西洋兩岸 → 《時代》周刊:對美國經濟前景樂觀的5個理由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210 個閱讀者
  標題:《時代》周刊:對美國經濟前景樂觀的5個理由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時代》周刊:對美國經濟前景樂觀的5個理由

《時代》周刊:對美國經濟前景樂觀的5個理由


 中評社香港3月8日電(記者 亦昀編譯報道)美國《時代》周刊的經濟專欄作家加斯汀•福克斯(Justin Fox)日前在時代新聞網撰文,舉出他對美國經濟前景樂觀的5個理由。文章指出,作為此次全球經濟危機的“震中地帶”,美國卻不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文章稱,此前有分析認為這場危機會削弱美國及美元的地位,但是現在看來,結果未必會是這樣。

  為何美國的經濟前景值得福克斯感到樂觀?他列出的5個理由如下︰

  1 股市不再被高估

  道瓊斯指數已經跌至7000點以下,這是1997年以來的第一次,華爾街和媒體哀鴻遍野。股市下跌傳遞出一個訊息,那就是此次經濟衰退將會是嚴重和持久的,人們對此已達成共識。股票價格大跌,意味著它們大概已經降到了合理的價格,但這卻不等于股價不會繼續下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以往對于市場及經濟的過高估價,已經消失了。房價可能尚未跌到最低點,但是已經接近了。千禧年代的資產泡沫終于爆破了,這意味著資產回報的前景將有所改善。

  在此次危機中,美國人得到一個教訓︰在未來的幾十年里,買賣房產和金融產品不會帶來持久的財富。真正帶來財富的是勤懇工作。

  2 政府各就各位、全力以赴 

  美國財政部、聯邦儲備局、白宮和國會,確實都在盡力處理這次危機。他們犯了不少錯誤,有些事情做得太快,有些事情又處理得太緩慢。一些不贊成經濟救助方案的政治氣候,在一定程度上令政府不能得心應手。不過,與過去大蕭條時代相比,政府對這次危機的應對,已經顯得更有智慧、更有力了。

 3 消費者正在迅速地適應新的經濟現實

  造成此次金融危機的原因,最簡單的一種說法,就是美國消費者的開支超出其收入。但是,這種情況不會再現了。美國消費者第四季度支出下降達到29年以來最快的速度。2005至2007年,美國的儲蓄率(收入減去支出,再除以收入)一直處于0%的水平,但是2009年1月達到5%,是199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儲蓄率上升是導致經濟嚴重衰退的主要原因。然而,未來一旦消費水平回升,美國將迎來一個健康的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4 再造和改變是美國的本色

  金融和房地產業近年來急速膨脹,如今他們又迅速萎縮。美國經濟需要為其增長和繁榮,尋找新的驅動力。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這是正是美國之所以特別的地方。

  經濟危機席卷全球,作為這次危機的“震中地帶”,美國卻不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這不僅是因為美國的適應力強,同時也因為美元有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優勢。此前有分析認為這場危機會削弱美國及美元的地位,但是現在看來,結果未必會是這樣。

  5 我想不到第五個原因了

  上列4個原因看起來似乎都有點一廂情願。其實,所有經濟新聞目前都是負面的,也沒有明確跡象顯示我們將走出衰退的,任何樂觀的言論在未來2兩內都會顯得很傻。不過一般來說,消息最壞、情緒最悲觀的時候,往往就是復甦的開始。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03-09 00:27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2
發貼心情

欧巴马时代 皮草热卷土重来

2009/03/08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世界日报

「华尔街日报」报导,华府每次改朝换代,时尚也随著改变。雷根引进Brooks Brothers的暗蓝色西装,布什使牛仔靴风行一时,欧巴马政府则带来皮草热。

华府居民正纷纷拿出收藏已久的貂皮和栗鼠皮外套,皮草的销售量也显著增加。甘乃迪表演艺术中心衣帽间人员说,最近举行正式活动时,寄放的皮草多到荒谬地步。

许多设计师在这一季推出皮草服饰,华府也在推波助澜,因为新政府任命的一些官员,来自长久以来习惯用皮草对付严冬寒风的芝加哥。美国皮草信息协会说,芝加哥是有最多人经常穿皮草的美国城市,芝加哥皮草销售量也仅次于纽约。

欧巴马历史性的宣誓就任总统典礼,在气温降到冰点以下的户外举行,为穿著贵气的皮草提供最佳时机。进入3月后白宫仍覆盖著将近六寸积雪,皮草也继续当令。同时,欧巴马政府吸引大批非洲裔专业人才聚集华府,而非裔特别喜欢买皮草。近年来全美皮草销售量不断下降,非洲裔的市场占有率却不断提高,从2002年占全美销售量的16.5%,去年增加到27%。这种时尚似乎与注重社会意识的欧巴马政府很不搭调。欧巴马夫妇鼓吹使用本地生产的有机食品,并从收容所为女儿领养狗,欧巴马夫人也从来不穿皮草。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03-09 00:33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3
發貼心情
在加拿大:感受做人,做女人

2009/03/08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几乎从登陆的那天起,我们就在不停地在比较我们离开的国家和现在选择的国家:中国和加拿大。

  移民大都经历了登陆之初的兴奋到之后失落自我的迷茫,然后,再到为生存苦苦挣扎和在去留两难之间的迷茫和仿徨,这可以说是移民最初几年都要经历的心路历程。但是,我们在比较中国和加拿大时更多的是从自我得失和自我生存的角度,很少有人从更广阔的角度,从作为整体的人的社会权益、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来比较两个国家。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朋友觉得,我的移民纪实读来比较忧郁,更多表现了加拿大移民生活艰辛的一面;而我的散文,则更多赞扬加拿大,表现了对于这个国家的认同。事实上,纪实面对个体的人,更多要尊重采访者本人的主观情绪,而散文更多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记得,刚登陆加拿大,在CBC采访王又辛时,我们曾经在比较加拿大和中国问题上争论得很厉害,后来,和《大中报》主编贾宁扬先生也发生了同样问题的争论。他们说,让我两年后再来探讨同样的问题。

  的确如此,不到两年,我对于加拿大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当听到那些刚来的移民朋友抱怨说:加拿大和上海和深圳相比简直就是乡下!加拿大真的是比我想像的差太远了!我就会轻言细语地说:这是表面,这个国家需要你慢慢来体验和了解。国内浦东的繁华和王府热闹与你个人生活有多大关系呢?而加拿大的许多福利和对于每个个体和孩子的保障和关注却与你的生活密切相关。

  一个来加拿大10年的朋友说了一句话来表现人在中国和加拿大的区别,我个人认为非常深刻。他说,在加拿大你就是一个人,而在中国,要么你是人上人,要么你是人下人。

  是的,在中国,你是局长、处长、高级工程师,是上海和北京的,这非常重要,你马上就可以拉开和别人的距离,体会到等级和优越感。有8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苦难的农民垫底,我们每个城市的人都很容易满足感和优越感。而在加拿大,大家都一样。

  一位马上就要全家回国的局长告诉我,他受不了这里的冷清(可以想像他们家以前的门庭若市),他说,这里他永远请不起保姆,而在国内,不但有保姆而且还年轻漂亮。

  一位来自哈尔滨的下岗女工告诉我,她非常喜欢这里,她一个人离异后带着孩子移民加拿大。孩子上学不用钱,还有400多元牛奶金,她上班每月有1400多元,与国内每月300元相比,简直就是天堂。人在国内的处境不同,对于加拿大的评价天渊之别。

  而最近目睹的一些事更促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的愿望。

  前段时间,网上一条新闻吸引了大家:

  出道以来狂赚了9000万元,贵为歌坛天后的那英生下了她和绯闻男友高峰的宝贝儿子。本来,一个新生命来到人世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到了"天后"那里就成了天下大事了。据报导:那英生产的医院是北京的一所独资的外国医院叫"和睦家",那英生子花费了12万元人民币。林青霞从台湾介绍了6位专门从事照料产妇的服务人员来北京护理那英的饮食起居。这家"做月子公司"曾经为林青霞、林忆莲等众多"天后"巨星进行过产后全方位料理。他们与那英签订了产后恢复、每日的饮食搭配等专业"月子项目",还专门从台湾运来了水、牛奶、蔬菜等。

  看完这段报导感慨万分:这是当今中国最有钱的中国女人生育享受到的待遇,绝对超过了古代的皇后。

  而同样是在中国,那些卑微、贫穷的生命,几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却连最起码的保障都没有,甚至平安来到人世间的权利。十年前我曾经目睹的一件事情,使我对于人世间的不平等和对于人性和社会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十多年前,我回老家云南生孩子。临产那天,听到窗外传来痛苦的呻吟声,邻床说,外面冰冷的水泥地上躺着一个待产妇。我心里顿时一愣,蹒跚着出门,横入眼帘的一幕真是人间惨境:一个大肚子的孕妇躺在地上痛苦呻吟,她的丈夫,一个高大粗壮的乡下男人无助地蹲在孕妇身边,双手捂着脸,像是痛苦又像是哀鸣。人们围在旁边关注地询问着,男人断断续续地回答着。他说:他们住在偏远的乡下,这是他们第一个孩子,医院收费贵,村里的女人们都在自己家里生,女人在家生了三天,孩子还是生不下来。家里人急了,送到县里卫生院,卫生院不敢接,说是胎儿横位要到大医院动手术,这才来到这家医院。他们带上了全家仅有的150元钱,可医院说,那还不够一天的费用,更别说做剖腹产的手术费了。于是,他们被拒绝在医院的门外,男人呜呜地哭起来,那种大男人的哭声真的是让人揪心。一个八尺男儿,就这样,在医院的门口眼睁睁看着他的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走向死亡的边缘......,产妇们筹起的钱也不足以支付手术费。

  真的,十多年过去了,那种揪心的感觉还是那样真切。我不忍心再看产妇那张年轻痛苦的面孔,她是那样无助,那样悲哀,她说:救救她的孩子,她可以死去,孩子不行!

  我回头去找妇科主任,她是我母亲的好友,我无法相信这一位名牌医科大学妇产科毕业,温文尔雅的医生会这样冷酷无情,因为钱,而拒绝拯救两个生命,一个年轻女人的生命,一个无辜的孩子纯真的生命。

  面对我的冲动,妇科主任说,她也很无奈。不是她没有同情心,而是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很多乡下人,因为穷,没有钱,生下孩子后就偷偷溜了,剩下的费用只有医院自己付。后来,医院就来了硬性规定,谁接受了这样的产妇,谁就承担所有费用。她们也都是拿工资吃饭的,如果都同情穷人,那她们付上所有的工资都不够。

  我承认这件事情给我心里留下的阴影那样浓重,在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一个号称是工人农民当家的国家里,人是那样的不平等!一个孩子,一个纯真的无辜的生命就因为冷冰冰的钞票,而被人们拒绝来到这个世界!

  还有另一件事,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营长年轻的妻子临产大出血,深夜匆匆送往医院,因为走得急,只带了几百元,医生让营长返回取够押金办理入院手续。营长叮嘱医生照顾好激烈疼痛的妻子返家取钱。但是,营长返回时,发现妻子萎缩在墙角已经气息全无,孩子当然也死了。而一墙之隔的急诊室里,依然坐着四个妇产谈笑风生的医生和护士。营长很快离开医院再次返回驻地,这次他带来了一只装满子弹的手枪,向四个医生开枪后,营长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躺在死去的妻子和孩子身边。事件当年蜚声全国,所有舆论都同情那个杀人后自尽的营长。

  这就是当今的中国,拜金主义的浪潮遮蔽了人们的良心,爱和美好!极端的奢侈和极端的贫穷形成了反差鲜明的天堂和地狱。

  在加拿大,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平安来到人世间的权利,不需要金钱开路,不需要哀求和哭泣。你得到是周到、温馨而全面的呵护和照顾,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系统。从你怀孕开始,就有专门的医生为你定期检查,搭配孕期平衡营养膳食,服用各种维生素;有各种语言的孕妇班帮助孕妇了解怀孕、生产种种知识;产后,还有护士定期上门探询,教授母乳喂养和育婴知识。更不用说,孩子一出生,就可以享有几百元的牛奶金,足够孩子开销,还可以补贴家用。

  最近,一位好友的生产让我领略到了什么是平等和爱。从住院、生产到出院,没有花一分钱,连孕妇和护理的丈夫的一日三餐都有专门的护士送来。一个医生告诉我,如果不是加拿大人,一天的花费在2800加元,这种待遇,在国内,也只有天后级的人能够享受。而我的朋友在国内,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他们移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再要一个孩子。临产前头一天她入住lasalle医院妇产科。她马上被安排住进单独干净拥有世界最先进设备的产房,不需要一分钱,没有繁冗的入院手续;一个多小时内,前后十多个医生护士检查,询问,探讨;所有监视孩子胎音和产妇血压的设备全部开动;宫缩开始,为减轻疼痛,两个护士将她送到一个温水喷泉里,在温柔水流的按摩下,每小时的阵痛由十分钟一次减少到二十五分钟一次;羊水始破,护士端来盂盆在产床上接着,一点没有觉得脏或是不情愿;整个生产过程,亲人和朋友都允许陪伴在身边,给予产妇心理上巨大的安慰;产前半小时,注射了无痛针水(在国内要几千元),几乎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十分钟后孩子娩出;一个新生的生命在温馨的氛围里,在医生和护士一双双黑皮肤的、白皮肤的和黄皮肤的手上传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欢乐和爱,没有种族的隔阂和偏见;擦洗干净后的孩子马上被送到母亲胸前,接受母亲的初乳......

  那一刻,我躲进了卫生间,任眼泪汹涌而出,我真的很难分辨我为什么哭,无法竭制地哭,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就在那一刹那,我知道,我爱加拿大!!


亚马迅
<--endmsg-->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03-09 00:34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4
發貼心情

奧巴馬突然改口風

稱無法保證美國經濟年內復甦

文匯報



  美國總統奧巴馬早前高調托市,指現在是入市買股票的好時機,但他數天後迅即轉口風,坦承沒有水晶球,所以不能說準經濟能否于本年內反彈。不過他預期,所有有助經濟復甦的支柱今年內會備妥,希望可避免再為金融業成立新的救市基金。  

  他早前發表預算案時,對經濟的看法十分正面,但他在這次訪問中,對經濟的看法似乎較悲觀,他說︰“經濟復甦真正轉化為就業市場動力需時多久,要視乎一連串因素,包括我們能否與其他國家協調,采取類似的行動。”他說歐洲經濟的弱勢比美國更甚。  

  促美國人摒棄恐懼  

  奧巴馬在每周講話中促美國人摒棄恐懼說︰“我們之前經歷過重大的困境,每次考驗都證明每一代人除了容忍外,還有能力成功,在重大危機中發現重大的機遇。這就是我們今天可以亦必須要做的事,我對于我們最終會做到這點感到信心十足。”  

  他說︰“由我就任那天起,我便知道要解決這場危機絕非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未來數個月內,我們會繼續面對艱難的日子,但我仍相信我們只要行動迅速果斷、負責任,始終會渡過難關,美國會變得更強,比以前更繁榮。”  

  伯南克︰聯儲局全力救經濟  

  另外,針對美國經濟衰退持續,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前日表示,將會“有力地”運用一切資源,令金融市場回復穩定,並為美國經濟帶來復甦。伯南克前日回到家鄉南卡羅來納州狄龍縣,出席一個活動時表示︰“我們將持續有力地運用一切可能的工具及措施,直到重建金融市場穩定、經濟回復健康增長為止。”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3/9/2009 12:41:48 AM編輯過]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03-09 00:41
       

 4   4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11133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