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
重尋中國人自由與勇氣的基因
重尋中國人自由與勇氣的基因
2009/03/21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凌滄洲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無自由的動力和自由的元素?是不是像有些人講的:中國古代文化、傳統文化是一盤漆黑,是封建的、專制的、充滿權威的?通過我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我認為這個說法是完全不能站住腳的。 在傳統回歸中可能有兩條道路走,一條就是在傳統中尋找權威僵尸,尋找等級秩序,尋找荒唐的辮子,尋找到威權與奴性,尋找著中國人黑暗的一面。另一條就是尋找我們祖先光榮的傳統,尋找他們的自由與勇氣。無論是從漢代、唐代,還是宋代、明代,都有言論英雄,言論斗士,言論空間不像征服者時代那么鐵壁合圍,漆黑無比。古人其實是很講言論開放、結社自由的,我們可以看到宋代的自由結社,明代的自由結社,復社大會時不是有上千知識分子集結嗎?我們祖先的傳統,像文天祥他們、像屈原他們,都是追求社會正義,追求心靈的自由。現在有人講,說文天祥效忠的無非是南宋王朝,這完全是拿階級斗爭史觀套用歷史的。當時南宋的皇帝和太后們都已經投降,來勸說文天祥投降。文天祥為什么不投降,那就是不向征服者屈服,不愿接受鎖鏈。 在南宋鄭思肖的作品《心史》中提了一個故事,蒙元的征服者勸說文天祥投降,文天祥拿起征服者的帽子,撒了一泡尿,表示對野蠻征服的極度蔑視。 自由跟民主是兩個概念。你可以說中國沒有民主的傳統,是君主制的傳統,這個我同意。但是你說中國沒有自由的傳統,我不同意。因為自由是相對于奴役,相對于征服。有征服就有追求自由的人,有反抗的人。 我們在深入地探索我們古人的內心世界之后,發現他們的痛苦、他們的失敗、他們的悲劇。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是:他們是勇敢的人,是讓我們欽佩的人。后來一次次的鐵壁合圍,人們一次次的絕望,最后几百年的辮奴和馬奴生涯,使得很多中國人的血性喪失了,這個民族無法避免地衰老了,這個文明無可避免地衰敗了。 我認為我們的祖先中也有華萊士這樣的勇士。文天祥、張煌言難道不是我們的華萊士?還有像守楊州的姜才、李庭芝,以及崖山之戰十萬人不肯屈服,浮尸十萬出碧海。這些人都是勇敢的人,都是勇敢的心在跳動。 我們跨越這几百年、上千年的時空,觸摸到我們祖先高貴的靈魂,勇敢的心,我覺得這種光榮的傳統不能被屏蔽、不能被蒸發。 當然,我也認為:在對自由觀念的梳理、在探討自由的學說方面,中國落后西方文明不止2000年了。在孔子的年代,在孔子們還在做片言只語的語錄式思考的時候,西方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就寫出巨著《歷史》,據我的理解,其中的核心沖突就是:奴役與自由。并且記錄斯巴達人不僅用長矛而且要用戰斧為自由而戰的決心。<--sk--> 我們明確地告訴這些憤青們,這些既得利益者們,我們比你們對傳統文化了解的更加深刻。我們對我們祖先的傳統文化,我們對這個國家更加熱愛,而且我們愛之有道。這個道就是自由之道、民主之道、人權之道。(據錄音整理)
辣椒城 <--endmsg-->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