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中國論壇黃河兩岸 → 張五常:和周小川先生對賭/經濟危機下的北京街邊經濟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336 個閱讀者
  標題:張五常:和周小川先生對賭/經濟危機下的北京街邊經濟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張五常:和周小川先生對賭/經濟危機下的北京街邊經濟
張五常:和周小川先生對賭

2009/04/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湯姆遜的金融災難分析

周小川先生的魄力了不起。最近他一連發表了三篇文章,都有份量,其中一篇──《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提出以一種超主權的貨幣來作為國際的儲備貨幣,有替代美元之意。(SDR何物有機會再談﹔周先生的建議有局部替代美元的間接效果。)話題吵得熱鬧,要求我分析的讀者及機構無數。

我認為周小川的建議有思考、有道理,但我反對。理由簡單明確:在今天推出周小川的建議,有不小機會導致美元大跌(原因不淺)﹔如果美元大跌,有不小機會導致中國出現災難性的發展(原因也不淺)。另一方面,在今天舉世皆或大或小出現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對美國經濟不利的,地球人類半點好處也沒有。

本文發表的時間是公元二○○九年四月三日,地點是香港《信報》。立此存照:我愿意出錢打賭,一博一,周小川的建議如果成功地推出,中國會是天下第一輸家。要跟讀者博一手,賭一元吧──希望賭不成。

正要為文分析為何我反對周小川的建議,蕭滿章傳來一篇Earl A. Thompson(湯姆遜)三月二十二日于《American Thinker》發表的文章,題為《What President Obama Should Know About Recessions》,是雷曼兄弟事發之后我讀到的西方學者分析金融危機最具含金量的了。不一定對──問題太復雜,對或錯不容易判斷──但有新意,值得大家考慮。

湯姆遜何許人也?經濟本科出自我的母校(UCLA),哈佛博士,回到母校任教職。此君就是我提過的一九六六年五月在會議中反對我的佃農理論最激烈的人。后來改變了,認為我對,大贊我的價格理論。大家很熟,當年爭論他和我誰是功力較高的經濟學者,互不相讓,大家終于同意誰的乒乓球勝出誰的經濟學問較高。我一連大勝十多局。當時每局二十一分,最后几局他無法過十。君子一言,快馬一鞭,我的經濟學問比他高明是那樣決定了的(一笑)!

其實我和他之間經濟學誰高誰低很難說。我認為他是天才,艾智仁認為他是天才,據說布坎南也認為他是天才。此君的困難是不賣帳,不討好,不留情面,口不擇言。我認為這樣的品性有其可愛之處,朋友一般不那樣看。他的經濟思維往往近于發神經,偶爾妙絕,一律創新!這里我要談的文章也是新意無處不在,一時間我竟然找不到發神經之處。看來湯姆遜也老了。讓我分點說。

(一)湯姆遜認為通脹對目前美國的困境有助。這與我三月二十日發表的《伯南克別無選擇》說的差不多。可幸以美國時間算我比他早三天,否則讀者可能認為我抄他的。他不可能抄我:此君高傲無比,打死也不會抄。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吧。通脹這方面我說得比他大膽,認為美國聯儲局不妨定下一個通脹率目標,刻意地把通脹推上去。另一方面,他可能比我樂觀,對通脹的控制看得比我容易。

(二)湯姆遜認為聯儲局去年暑期犯了一項大錯:銀行存進聯儲局的儲備,聯儲局給利息。這導致算是銀根(monetary base)的儲備上升,誤導市場以為貨幣量會上升,其實適得其反!我真的沒有聽過這一點,實情如何我沒有數據,但邏輯上我找不到錯處。

(三)湯姆遜指出,去年美國的M1(市場的鈔票加支票戶口)上升是假現象。這是因為市民見形勢不對頭,把存在金融機構的資產轉到銀行去。這也是我沒有聽過的,也不擔保是實情,但也找不到邏輯有錯。

(四)這點更重要。湯姆遜指出,雖然銀根與M1皆升,但去年開頭十個月,市場的鈔票量(即M0)沒有升過,有好几個月是下跌了,要到最后兩個月才轉為急升。我認為這點重要。通常大家對貨幣量的衡量,是看銀根,看M1、M2,甚至M3。美國這次不幸的經驗提示,可能最重要是看M0──市場的鈔票量。

(五)湯姆遜指出,美國的無數研究得到的結論,是在不景或蕭條下,推出凱恩斯學派的刺激消費的財政政策效果甚微,而減稅的效果甚大。這是因為財政花錢只能把資源的使用轉移(crowding out),此長彼消,得不償失也。我去年十一月八日發表的《北京出手四萬億的經濟分析》的第八點,正好是指出crowding out這一劣著。我當時不反對「四萬億」,是因為(甲)北京投資的是提前及加速既定的項目,與(乙)因為新勞動法導致失業人多,項目趕工可以協助。如果當時讀到湯姆遜這篇文章,我會大聲疾呼,提出大手減稅。我完全沒有理由懷疑湯姆遜的減稅遠勝財政花錢之說,因為這些日子不少很有份量的經濟學者對凱恩斯的乘數效應的估計使人心寒。不知北京的朋友能否在今天轉軚一下?

湯姆遜沒有分析我著重的美國金融制度出錯的問題,也沒有討論我這個微觀派掌門關心的美國工會與最低工資的問題。他的文章頗長,一半的文字用于申述他對三十年代大蕭條的看法,既有新意,也有水平。央行的朋友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我老了,湯姆遜不可能不跟著我老起來。昔日的學朮爭議吵到乒乓球桌上去,今天給我溫馨的回憶。四十多年過去,昔日在經濟話題上是分歧的多,同意的少,但今天讀湯姆遜,思故人,我不由得感到在學問的進取上,他可能勝于我。他是個純真的學者,不斷地追求,我也是。你追我追,四十多年后大家相比一下,不是很有意思嗎?

話得說回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道在文章的最后湯姆遜建議奧巴馬總統做什么?他建議奧巴馬立刻炒伯南克魷魚!因為上述,湯姆遜認為伯南克犯錯,罪不可赦!我曾經大贊伯南克,雖然在三月十七發表的《無錨貨幣與金融之災》一文內,我指出伯南克二○○六年二月接掌聯儲后犯錯。但我也指出,雷曼兄弟出事后我看不到伯南克有半步差池。湯姆遜也沒有指出伯氏在這后期犯錯,也顯然認為最近聯儲大手購入美國債券的決定──即大手增加貨幣量的決定──是對的。跟我一樣,他也看到美國的經濟出現了一絲曙光。

希望有機會湯姆遜能到中國來,讓我帶他暢游神州。不知要在哪里才能找到乒乓球桌呢?/辣椒城<--sk--> 

<--endmsg-->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04-03 13:37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2
發貼心情
經濟危機下的北京街邊經濟

2009/04/03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不知道是否因為經濟不景的緣故,我平常活動的北京街頭,流動攤販好像多了。

  自家公寓西門外,几周前出現一個夜間賣果子煎餅的推車。熱盤上現烘出來一張圓面餅,涂上醬汁,打一個雞蛋,灑上蔥花,再添一塊方形的油條,最后用面餅裹好,對折裝在袋兒里,熱騰騰的北方小食即大功告成。乍暖還寒的倒春寒天氣里,晚上站在小推車前看師傅做煎餅,看著就覺著溫暖。

  不僅家門外,每天下班必經過的政府部門附近,孤零零的路邊竟然也出現一個果子煎餅小攤。

  辦公室外大路旁的輔路,最近成了迷你傍晚市集。白天在室內做生意,傍晚擺到街邊,我周一新發現一麻辣燙攤子,三個年輕人,一部帶爐火與鋼鍋的推車,這就賣開了。

  曾聽出租車師傅說過,麻辣燙那東西,愛吃的人久不吃會犯癮。當天初嘗才知道,其食材頗像新加坡的釀豆腐:炸豆腐、生菜、牛肉丸、香菇、木耳、鵪鶉蛋……20多種食材琳琅滿目地,都串成串兒,放入滾熱的麻辣湯汁里過一過,撿出來后客人端個盤子站著吃,老板還提供辣椒、姜汁、芝麻三種調料讓客人搭配。這樣的服務價錢卻很低,一串才賣5毛錢(新元1毛錢)。

  一群白領圍著吃得津津有味,我看看,沒見到吃5串以下的。

  問攤主們:“這味道很好。過去沒見你們在這兒?”

  唯一的女士腼腆答說:剛賣了半個月。

  我接著問:是經濟不好干脆出來創業?他們有點警覺看著我,不再回答。

  四周其他攤子則賣爆米花、雞蛋灌餅,還有花卉、水果,寵物。我看著路邊十几籠毛茸茸的白兔,全身雪白,只有眼睛與一對耳朵是黑的,煞是可愛。攤主介紹,它們是“正宗的熊貓兔兒”。

  在北京發現流動攤販的蹤影,人會感到親切,那是因為中國法律禁止城市里出現流動攤販,城管人員并不時驅逐之。尤其北京,去年為了打造美好形象迎奧運,所有的流動攤販几乎都掃地出門,以致奧運前后几星期里,市中心簡直看不到一個流動攤販。

  這些年來,民間呼吁政府對流動攤販“解禁”的聲音卻不曾終止。今年“兩會”期間,廣東代表張育彪就建議政府“有限放開流動攤販經營”,與其長年累月與他們打無效的街頭游擊,不如引導他們有序經營。

  張育彪提出理據:經濟危機造成許多外向型企業倒閉,失業人數激增,允許失業人員就地攤販化,自謀出路,能緩解部分就業壓力。

  據學者推算,北京流動商販約30萬名,全國的數字或許是2500萬以上。他們應市場需求而生,一個街頭流動小販的收入,足以解決一家子生計問題﹔反之,全國數千萬小販與數百萬城管几十年的街頭游擊,耗損的是國家行政資源與政府“執政為民”的形象。

  不能確定這些意見是否得到中國領導人的采納,但是對于失業問題加劇與社會不和諧風險的上升,政府顯然不會掉以輕心。近期,一些城市開始表明,對流動小販的管理要“多理解、多提供方便、多疏導”。

  在京生活,覺得雖然城市很大,但不同時期都有一種隱然的大主題,這些主題似乎能夠烙印在大多數人身上。2007年是中共“十七大”,去年是奧運,今年是經濟危機。與奧運前那“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老提要學英語迎接外國人、要全力奮戰、犧牲小我以完成某個光榮歷史使命的氛圍相比,城市的氣氛似乎在回歸平民化,經濟危機迫使它暫時放下一些豪情壯志,尊重平常人的生活。

  天黑了,想到街邊吃一份麻辣燙。

  《聯合早報》韓詠紅


<--endmsg-->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04-03 13:38
       

 2   2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21875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