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中國論壇黃河兩岸 → BBC:中國患有精神疾病人數超過1.7億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322 個閱讀者
  標題:BBC:中國患有精神疾病人數超過1.7億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admin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BBC:中國患有精神疾病人數超過1.7億

BBC:中國患有精神疾病人數超過1.7億


  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6月12日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患精神疾病的人數比過去預料的要高得多,其中絕大多數從未就診。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在2001至2005年間,對青海、甘肅、山東、浙江4個省的6萬3千人就精神疾病問題進行了抽樣調查。

  根據這項在中國進行的最大規模有關調查的估計,中國大約有1億7300萬成年人患有某種精神疾病,而其中的91%大約1億5800萬人從未接受過專業治療。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副主任李獻雲教授在接受BBC中文網采訪時解釋說,之所以有這麽多人從未接受過專業治療,主要是因爲民衆缺乏對精神疾病的了解與認識。

  她說,中國在心理和精神疾病治療方面的覆蓋面不夠廣,基層醫護人員在這方面的專業水平不夠高也是其中原因。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的調查估計,在2001至2005年4年調查期間,中國有17.5%的成年人至少患有一個月的一種或多種精神疾病。而此前進行的調查所提供的數字比這要低2至15倍。

  李獻雲教授認爲,出現這種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過去幾十年來國際間對精神與心理疾病的診斷标準發生了調整與變化。而且,中國過去進行調查的方法與工具也不同。調查還顯示,中國女性最爲常見的精神性疾病是焦慮症,而男性出現因酒精引發的問題比婦女高48倍。

  鄉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可能患有抑郁症和酗酒。而中國有60%的人口居住在鄉村。被調查者中有四分之一表示,他們所患的精神疾病"中等程度"或"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生活,但據報隻有五分之一的人尋求了醫護人員的專業幫助。此外,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字,中國是世界上女性自殺率高于男性的唯一國家。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06-13 02:42
       
    admin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2
發貼心情

當代中國是否存在顔色革命的隐憂?

近日網上出現對顔色革命的擔憂。讀過幾位網友的帖子,也引起了我的關注和思考。現将個人就此問題一點膚淺的想法整理成文貼出。歡迎抛磚,謝絕辱罵。

顔色革命的由來與主要特征

什麽是顔色革命?顔色革命又稱花朵革命,是指21世紀初期一系列發生在獨聯體國家和中亞地區的以顔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進行的政權變更運動。他們通常采用一種特别的顔色或者花朵來作爲他們的标志。目前顔色革命已經在塞爾維亞、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和捷克斯洛伐克這幾個國家取得成功。

上述國家在變革前,都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變革後,實行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其曆史背景,主要是美國汲取了越南戰争的教訓,裏根總統把輸出民主主義的大任,由中央情報局轉交給了美國民間,此後這個民主運動的民營化在歐亞大陸結下豐碩成果,如今甚至似乎已俨然茁壯成長爲一大産業。

從其過程來看,都是從放任思想輿論入手,形成多重價值觀念碰撞的局面;并結合經濟利益的誘惑和滲透,逐漸控制目的國高層政治精英,進而通過權力對國家經濟命脈的控制,導緻國家财政崩潰和民生事業後退,引發社會反彈和混亂,迫使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解體。

前蘇聯解體的曆史原因,衆說紛纭,莫衷一是。但有關研究人士發現,導緻前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不是來自民間的推動,恰恰是高層政治精英的自我“革命”行爲。有一篇資料如是介紹說:蘇共上層精英曾分别進行了讨論,以決定其意識形态。

“他們當中,9.6%贊成共産主義和民族主義;12.3%贊成民主社會主義;76.7%贊成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态;取其他态度的占1.4%。這就與人民群衆的态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高層的大部分人贊成資本主義。他們與其他集團結盟,與黑社會、富翁、城市知識分子的一部分結盟。他們結成聯盟,奪取了政權,建立了資本主義。”

所謂顔色革命,亦稱爲和平演變,表現爲一種漸進式、隐蔽性、非暴力形式的社會變革。是從改變政治制度入手,還是從改變經濟制度入手,國際上的案例并不完全相同。前蘇聯正是從政治上推翻了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但是,“葉利欽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他從不談建立資本主義,僅僅談民主、改革、市場改革等。

直到他離開總統職位時,也沒有談要建立資本主義。”然而,前蘇聯的解體沒有給獨聯體國家和人民帶來繁榮和福祉,反而進入了一個漫長的休克期,人民生活一落千丈。直至普京時代,俄羅斯才在打擊市場寡頭、重建國家資本主義中,經濟才得到恢複,人民生活水平才有所改善。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别

顔色革命,實則是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颠覆;因此,認識和辨别和平演變的苗頭和表現,首先就要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從政治上而言,是堅持社會主義政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還是搞憲政民主制度,是辯别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與否的基本評價标準。國家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專政的機器。以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其根本的任務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衆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

反之,從理論上來看,憲政民主制度隻是追求政權的合法性;從本質上來說,資本主義政黨隻不過是在代表資産階級利益的基礎上,尋求微弱多數勞工階層的“理解和妥協”,就可達到統治國家和管理社會的目的。由于資産階級必然努力維護和擴大其既得利益,與廣大勞工階層的利益訴求難免形成沖突,因而通過政黨競争與輪替轉移矛盾,達到維護資産階級統治的目的。

這種貌似民主的政治制度,并非能夠充分體現最廣大勞工階層的利益,由于其代表資産階級利益的憲法等法律體系的存在,勞工隻能接受協商式的利益妥協,不能沖擊資産階級的根本利益。當其内部矛盾積累到不可調和之時,選擇對外侵略擴張或者對外挑釁引起國際關系緊張局勢,便成爲必然的選擇。

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都可以把影響社會穩定的風險壓力轉嫁出去,大不了換一個政黨走上台面,繼續操縱民粹。從這個意義來說,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具有明顯的對外擴張、對内妥協的性質,正是這個世界殘酷與血腥的來源。

從經濟上而言,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國有或集體所有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從而充分保障經濟發展成果爲人民享有;二是堅持按勞分配爲主體的利益分配制度,以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利益分配秩序爲目标,努力調動廣大人民勞動、創業的激情。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不同點則是:一是以生産資料私有制爲主體,經濟發展成果爲少數階層占有。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同樣是以市場競争手段爲特征,既以就業崗位供給與就業需求爲平衡的利益協商機制決定用工報酬;并爲降低用工成本,不斷對外資本輸出利用國外廉價勞動力資源牟利。但優質人力資源往往成爲企業主體競争的對象,因而一批擁有專業特長的白領階層,享有遠高于普通勞工階層的優厚待遇。它的優點是激勵社會人才的培養,但往往丢失了合理性的一面。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主要體現

毫無疑問,當代中國仍然并将繼續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從政治體制方面來看,道理無需贅述;近年來連續開展的黨内大規模思想理論學習教育活動,雖然就其效果而言受到部分群衆的質疑,但其最大的看點往往被人忽視,那就是中央在關鍵時刻告誡全黨: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民主制度、法制制度與經濟制度。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私有制經濟成爲不斷擴大,對GDP貢獻已達到四成左右,有的地區甚至超過了一半(這裏面也包括農民及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成分);也正因爲其巨大的份額,對中國經濟的穩定與發展,乃至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影響巨大。那麽,今天的中國,還是不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則是人們常常疑惑的問題。

看這個問題,簡單地說還是看生産資料公有制的主體性和國家政權體制的基本屬性。首先,中國的土地、能源(油電煤及其衍生産業)、礦産、金融、科技、交通、醫療、文化、教育等戰略性資源和産業基本掌握在國家手裏,是中國經濟的定盤心。

其次,國家政權體制的獨立性和穩定性,爲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衆的利益提供了政治保障,也爲國家有效控制經濟運行走向提供了強制力。再次,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裝備制造産業、龐大人力資源三個方面,能夠随時動員起來,應付國際資本主義的挑戰。當然,中國的軍事力量也在爲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此外,從國家對社會資産與财富控制力方面來看,也不難評判這個問題。我國去年GDP水平約22萬億,而财政收入近6萬億,國民分配收入約在15萬億左右(根據國民平均收入水平推算),加之國有企業的利潤積累,國家控制及社會性享有的财富仍然占據着主導地位。從去年暴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波及面來看,任何經濟體尚無法撼動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我們必須認識到,對外開發是中國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不說别的,中國發展所需要的工業的血液——石油,工業的骨骼——鐵礦石,莊稼的腰杆——鉀肥,目前依賴進口的份額均已達到三分之二左右;離開了國際資源合作,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糧食安全都無法得到有效保證。

另外,深爲大家垢病的中國制造業技術水平,也需要通過國際合作得到大幅提升,簡單說來,我們的造船業雖然躍居全球第一,但其自主化制造能力仍不足70%,我們的電子産品(包括IT)的許多核心技術仍未攻克,就連平闆液晶顯示屏還主要來自于日本、台灣等地區的産品供應與技術合作。在對外開放過程中,資本主義産業經濟不可能按照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模式來運作;因此,不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之說,也成爲西方國家經常打壓中國經濟國際化合作的借口。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需要引進國際資本、資源、技術與産業合作,不斷壯大經濟實力,在經濟規模上成爲世界的一極,從而以國家的意志更爲廣泛、更爲便利地參與全球化經濟合作與分工,更好地實現全國人民的發展利益。同時,也需要鼓勵民營企業經濟的發展,充分利用民間資本與社會創造潛能發展經濟,參與對外來資本與技術的融合與競争,在競争中不斷壯大中國的民族産業。

由此不難看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不看其是實行市場經濟管理方式,還是計劃經濟管理方式,主要是看國家對支柱産業、戰略資源與金融資本的控制水平。

注意防止推進和平演變的幾個隐患

誠然,現實社會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有些是主觀的,而有些是客觀基礎決定的。如最爲關注的貪污腐敗與二極分化問題,的确影響了人們對社會主義價值觀與道德觀的堅守與期待。但解決這一切的關鍵,還是一*發展人民民主監督和法治體系建設,二*經濟發展。其它任何對社會主義根本制度認識的搖擺,都是一條死胡同。

首先,從中國國情而言,是一個從幾千年封建制度下直接進入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社會生産力水平和群衆民主參政意識,都有一個有待提高的過程。就拿民主政治制度而言,我國在農村基層推行的民主直選制度,由于大多數農民仍然存在封建氏族觀念、人情觀念和利己觀念,加之參政意識的淡薄,并沒有完全體現出直選制度的優越性。這一點無須過多表述。

其次,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人口大國,民族的文化背景、經濟基礎、宗教信仰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泛民主的結果極有可能導緻民族文化與利益的沖突,并被外部勢力所利用,引發社會的動亂。前蘇聯各獨聯體國家在民族文化與信仰上的差異,也是導緻其解體的根源之一。

再次,就目前中國的産業經營水平、技術能力與資源外向依賴性,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一旦失去大國意志的執行力,沒有哪個國家會痛快地讓中國過上好日子;經濟殖民化與産業空心化,這種後果是難以想像的。即便私營企業主對此也要有清醒的認識,沒有國家意志的體現,也難以承受外來資本的沖擊與擠壓。中央關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科技創新型國家的号召,有的人可能當了口号來聽,但其深層戰略考慮就是要掌握國際競争的主動權。

中國有沒有顔色革命或者說和平演變的威脅?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時有公開表現,甚至公開泛濫!主要是:

其一,官員權力尋租現象比較嚴重,一旦其完成一定規模的資本積累和産權建立,就有可能像蘇共一樣選擇有利于己的資本主義制度。其二,私有經濟與外來資本對國有戰略優質資産觊觎日久,一旦得逞将改變中國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

其三,資産階級利益代言人時常幹擾國家決策,如土地私有化、國有資産與國家儲備私分等叫嚣,都是動搖和消弱國家對國民經濟宏觀調控能力的隐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正如一位法學專家所言,“當一種足夠龐大的利益和一種足夠強大的權力最終媾和時,制度就難免發生變異。”防止和平演變,就必須樹立防微杜漸的意識,從健全自身制度入手,加大隐患防範和治理力度,将任何不良思潮與現象疏導在萌芽狀态。(具體措施沒想好,不敢瞎說。)

我想補充說明的是,不要因爲上述隐憂的存在,就要全盤否定什麽。中央打擊腐敗的決心、政治改革的探索、禁止官員及其家人經商、堅守土地等資源管理制度、改善民生保障、掌握宏觀調控能力等和主要媒體輿論導向等方面,都在努力逐步解決各種不足、弊端和隐患。

我國工業經濟和各項現代社會事業建設不過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依*的就是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沒有理由因爲問題的存在,而放棄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仰和堅守,随人起舞,任人搖擺。國家是由億萬人民組成的,真正的愛國者,不管能力大小、崗位高低與地位如何,就應當綿己薄力爲國家經濟建設,爲社會穩定和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06-13 02:45
       
    admin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3
發貼心情

美國老太與中國老頭

前幾天從大陸電視新聞上看到一則美國新聞,一名執勤交通警察在路上執勤時,發現一輛車違章行駛,警察示意行駛車輛停下檢查,車上下來一位老太,警察按程序要求老太出示相關證件,老太不夠配合,動作有點張揚,警察當即拿出手槍警告,老太還是不配合,警察就開槍射擊(子彈可能是橡皮子彈不會造成生命危險),老太當場昏厥過去,案件移交法院後,老太被判一年徒刑(有可能監禁,當時沒聽清楚)。

而今天在搜狐網站上看到一則轉載華龍網的新聞,“重慶發生群衆聚集事件 區政府回應暴力執法傳聞”,新聞說的是12日下午4時左右,重慶解放碑步行街市容執法人員在日常巡視時,發現一位老者占道販賣燈草。 兩名執法人員多次對其勸阻(估計态度不會好,筆者注),老人在起身挑燈草時,摔下一串在地上,旁邊群衆誤以爲執法人員與老人發生抓扯。圍觀者開始誤傳執法人員打傷老人,緻使現場聚集群衆越來越多,最多時達200人。警察到場後請老人離現場進行調查,現場仍有部分不明真相群衆,誤以爲老人被打傷,甚至誤傳公安人員打傷老人。經現場工作人員解釋,聚集于解放碑的人群于晚上9時散去。當晚11時,老人被家人接走。

兩則新聞發生在兩個不同國度體制下的事件,而結果卻是大不相同,美國警察可以對不聽使喚者用槍械阻止其不當行爲,,而中國執法人員勸阻一件事就有可能造成路人圍觀和聲讨,美國人用法律來解決一切問題,中國人就不擅長用法律來保護自己,這兩件事可能不完全等同,但有一點基本相同,就是都可以用法律來解決問題。

現在,中國有些人想解決一些問題就是不想走正常途經解決,喜歡用其他方式解決問題,其實這是不可取的,任何問題都應該用法制來解決,如果都用自己設想好的方法和途經來解決,中國的法制怎麽能走向成熟,怎麽能向先進的國家*攏。老人販賣燈草被勸走不服還有法律可解決,而其他人沒搞清楚情況,喜歡打抱不平,聚集大量人員既影響交通,又有可能被圖謀不軌的人利用,這對社會有什麽好處呢?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06-13 02:47
       

 3   3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分頁:1/7,共49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13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