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什麼條件算“中產”?這個問題一直在爭議階段。
在中國,有多少人是“中產”?這個問題專家已經給了咱們答案。
近日,社會學家、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陸學藝教授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眼下,中國的中產階級佔 22%-23%,並以每年1%的速度擴展。陸學藝強調,中產階級跟收入多少無關,而是要根據你佔有的文化資源、經濟資源、權力資源多少來判斷。中產階級是穩定的消費者,現在買房買車的就是中產。
盡管陸教授說中產跟收入多少無關,但顯然,要成為“穩定的消費者”、要買房買車荷包必須先鼓起來。雖然“前些年出租車司機掙錢比教授還多,可教授擁有文化資源和社會地位,所以算中產,而出租車司機不算”,但要是現在教授還年年掙不到出租車司機那麼多錢,而咱們還堅持說他們是中產,恐怕教授們也不干。中產跟收入、特別是跟可支配收入絕對緊密相關。
而說到“可支配收入”,咱們得說明白,這跟統計局說的“可支配收入”那還不是一個概念,這兒指的是您手頭到底有多少可花的、敢花的錢。舉個例子來看,1-7月份,北京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728元,而7月份,北京四環以內商品住宅期房平均售價是17478元/平方米,四到五環間是16663元/平方米。如果小兩口想擱四環邊買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總價157萬元),倆人得不吃不喝29年。如果*貸款,得不吃不喝近6年才能攢夠首付31萬元,再向銀行貸款126萬元,如果選擇30年還清,每月還款額是6100元——比他倆的總收入還高 1600元。咱們都知道,統計局公布的平均收入是算術平均數,所以一向比真實的中間收入(中位數)要高一塊兒,但即使按這高一塊兒的平均收入來算,咱們也不難發現,要是不啃老,*這樣的收入買房買車基本屬于空談。而對那些收入更高一些、領子更白一些、也就是所謂中產而言,買了房(還不算給父母看病,送孩子上幼兒園)就意味著消費能力被鎖定N年,就算您不是只為房子活著吧,您也沒有太多余錢去旅游、去投資、去充電,相信這些人很難覺著自己是中產。
既然談到收入,當然要說說怎麼掙到這筆錢。按陸教授的觀點,勞動趨于高級化是當下社會的特點,這沒錯,但有時收入跟高級化的勞動或者說技術含量並不完全相關。2008年,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最高的是機關,為33869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 1.16倍;其次是事業單位,為29758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2倍。而今年上半年,機關事業單位平均工資增幅高于企業3個百分點——同樣是企業,當地方政府紛紛下調工資指導線的同時,多又提出壟斷企業的工資漲幅原則上不能突破9%(或12%),這是什麼概念?此外咱們還可以想見,工資是錢,獎金是錢,福利收入、隱性收入、休閑時間乃至對未來的穩定預期也是錢,一個公務員(或壟斷企業員工)跟一個私企員工,即使工資條上看每月都掙5000元,相信常常心懷焦慮的後者也很難覺著自己是中產。
按陸教授的觀點,在中產化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很關鍵,解決三農問題的本質就是要減少農民,讓農民到城里當工人或從事三產,把戶籍“緊箍咒”摘下來。但實際上,戶籍問題是個偽概念,一個擁有億萬資產的農民企業家會在乎不是城市戶口嗎?一個京滬戶口的失業工人想到長三角、珠三角那些富裕起來的村子當農民人家要你嗎?無論是解決三農問題,還是擴大中產化,都不是要減少農民,而是要減少沒有社會保障、找不到非農工作的農民,在工商業興起的農村,農民也能中產,在社會保障很低的城市,有戶口的市民照樣離中產很遠很遠。
中國到底有多少人是中產?關鍵是有多少人覺得自己是中產,覺得自己較富足、有保障、夠休閑,干巴巴的中產階級佔23%的數字並不能證明穩定,因為真正的穩定在人們心里。(毛穎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