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群眾訴求政治局委員下台 中國史上罕見
上萬群眾訴求政治局委員下台 中國史上罕見
韓詠紅
新疆烏魯木齊市9月3日萬人大示威爆發兩天後,中國中央領導與新疆當地政府祭出了兩名主管︰中共烏魯木齊市委書記栗智以及公安廳廳長柳耀華前天在民怨沸騰的社會氛圍下被迅速免職,成為首兩名遭懲罰的官員。
官方媒體新華社周六下午發出快訊公布上述消息時,沒有說明任何理由或交代兩人的責任屬性。模糊的信息發布方式,透露了當局做出這項決定時的匆促與自信不足。
9 月3日的示威造成了五人死亡,到9月4日還有示威活動持續。在巨大壓力下,緊急撤換官員是為了安撫民眾情緒,為急瀉的民意“緊急止血”。另一方面,身處政治漩渦核心、被示威民眾呼口號點名要求下台的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絲毫無事,也表明中央“棄車保帥”的策略。雖然在當前情勢下,這或許已代表中央為數不多的選項中較可行的一種。
在中國媒體報道中,58歲的栗智是“親民務實書記”,他在處理烏魯木齊市流動商販問題時體現出人性化手法,將街頭小商販形容為“寶”,要求“有感情地管理小商小販”。去年1月中央級報紙《中國青年報》據此做過長篇報道。
外界對栗智更新近的記憶,是兩個月前當漢人第一次上街大示威時,栗智站在警車頂上,手舉擴音喇叭勸老百姓信任政府。在9月3日漢人再次示威時,直接面對群眾的也是他。這個畫面,與9月3日新疆黨委書記王樂泉對群眾喊話時,遭憤怒民眾砸礦泉水瓶的景象,構成鮮明對比。
烏魯木齊市在短短兩個月內,接二連三出大事。本市直接主管自有難以推諉的責任。栗智在新疆工作長達40年,過去一直主管經濟工作,處理公安與政法事務不屬于他長項。不過,對抗疆獨組織其實超出了烏魯木齊市的能力範圍。栗智實權有限,以他作為“七•五”、“七•七”與“針刺案”的最高負責人,要自圓其說未免也顯得為難。他甚至不是自治區黨委常委。
另一方面,臨危受命接替栗智職務的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朱海侖(51歲),從政履歷包括主管喀什、和田兩個南疆維族地區,而且當地知情人士評價他為“有魄力”,他的接任被認為烏魯木齊市將加強法制的信號。
“棄車保帥”、“緊急止血”,加強新疆法制管理,這是這次閃電換人對外傳遞出來的主要信息。不過,中央試圖將責任追究限制在烏魯木齊市這一級,並采取不溫不火的處置力度,是否能夠平息事態,實際還存在問號。
短期看來,新疆事態平息取決于“七•五”事件是否能夠給予民眾滿意答復,以及“針刺案”的早日破解。但是長遠來看,新疆穩定問題的解答,必須要回歸到民族關系重建的方向中尋找。這其中,治疆官員的能力、水平與廉潔程度,都與民族關系能否重建有莫大的關系。
不需要再爭辯的是,新疆主政者自我感覺過于良好,才會讓犯罪組織在眼皮下連續策劃出大型的、制造恐慌與危害社會的行為。此外,新疆地大物博,更有讓人稱羨的豐富油氣資源,但是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城鎮居民收入甚至低于寧夏、西藏等資源匱乏的欠發達地區,也是當地民怨長期淤積的原因。
而今,民眾感到經濟利益受損,安全保障又受威脅;民族矛盾與官民矛盾疊加,凝聚成漢維兩族老百姓都對政府強烈不滿。
成千上萬的群眾,對一個中共政治局委員高喊“下台”,這在中國社會上是罕見的。這一幕,本周在少數民族地區出現了。在普遍反對聲浪中,有“新疆王”稱號的王樂泉仍屹立不倒。本文前面提到當局“棄車保帥”之不得已,所顧忌的必然包括因民意懲處高官會對其他地區產生示範效應,眼下也沒有非常適當的人選能取其而代之。
新疆進入真正的多事之秋,新老問題糾結,民族感情受創,疆獨組織的手法又比過去隱密。令人憂慮的是,政府是否有精力與人力資源去反思與根本地處理問題,外界看不到清楚的答案。與此同時,當地矛盾不會自動消失,民眾示威過兩次,以後示威的力度還可能更強。
事實上,這次大示威還傳遞出另一個警訊︰在全國範圍內,中國政府維穩的工程,正變得越來越艱難。 /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