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09年北京市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數據顯示,北京市2008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失業或離職量最多的10個專業,佔了本科失業量的44.0%。而失業最多的5個專業是法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中國青年報》報道,當年,他們中的不少人,曾為進入這些“熱門”專業而差點兒擠破頭。不料幾年下來,就業卻全無當年的熱度。在這個雨雪交加的冬天,或許有不少人正望著窗外發愁。
而又一年的求職大戲,正徐徐拉開大幕。可以想象的是,那些即將走出校門的青年,要開始努力為自己的未來謀一條生路。有些人可能會順利地得償所願,但更多的人,則可能在一場又一場漫長的等待和倉促的失敗後,不得不忍氣吞聲,甚至是卑躬受辱。
一旦他們不幸“淪落”進失業的隊伍,成為下一年的統計數字,專家們早已準備好了說辭——失業的多是“專業能力與要求不匹配”,而離職的,多是“職業發展路線不清晰”,或是“對自身能力和興趣沒有清晰認識”,等等,不一而足。
年年歲歲人不同,歲歲年年話相似。板子一如既往地會打在畢業生身上,而貼在他們身上的各種標簽也會越貼越厚。
少有人追問,在這些青年進入大學校園之前,他們何以作出種種選擇;也少有人追問,在那樣一個十字路口,那一段青春,是否真的能由他們自己做主。
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中的不少人,是被潮流和環境裹挾著,不由自主。“當初是父母覺得計算機專業容易就業。”一個23歲的女孩這樣向前來采訪她的記者解釋。
即便他們當初是自己選擇了趕這個時髦,我們也必須清醒而真誠地意識到,那時,他們畢竟還只是一群十七八歲的孩子,少不更事,有的甚至尚未成年。他們對這個社會的認識,來自父母,或者是老師,甚或是周遭的片面之詞。更何況,在“熱門”專業擴招的大潮中,還有那些虛位以待的大學,頻頻向他們招手。
在那簡單的青春里,他們原本不應遭受這種“蠱惑”或“引誘”。或許沒有環境對“熱門”的趨之若鶩,沒有師長們對此的用心良苦,也就沒有孩子們的孜孜以求。
在青春的關口,他們似乎越來越多選擇的自由,但評價的標準,卻在他人之手。對選擇所能帶來的風險,他們尚無力承擔和承受。這個社會給了他們選擇的權利,卻沒有給他們判斷的支撐。
在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真正能夠決定他們選擇的,不是他們自己,而是他們的父母,是那些具備評價權力的人。“熱門”之路,由這些人引領。
對不少畢業生來說,游戲的規則早已被身後那些“看不見的手”設定。或許4年的大學生活,不過是青春里一個早已被擺好的棋盤。作為局中的一個棋子,他們進退都身不由己,所謂興趣,所謂能力,都會被一些更功利和更現實的考量所代替。
就像那個女孩,明知自己興趣並不在計算機專業,卻還是遵從父母的意願和期許,選擇了這個“熱門”專業。只是4年下來,她不僅沒有從中嘗到甜頭,相反,最終卻不得不吞下苦果。
其實,對上一屆的統計結果顯示,也是這5個“熱門”專業的畢業生,成了失業大戶。對這些畢業生來說,4年火熱的青春,燃燒不出一個志得意滿的歸宿,這實在過于殘酷。
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也過于無辜。他們站在一個被肯定的起點上,用4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換來的卻是一個被否定的結局。在這肯定與否定之間,他們經歷的都是同樣的一種不由自主。
所以,當他們身陷失業的窘境,在焦慮中煎熬,在壓力下掙扎時,許多指責是不負責任的。相當程度上,正是這些指指點點的人,在當年指引那些簡簡單單的孩子,走上了今天這條牽牽絆絆的路。
也許,只有看清他們這一場青春是怎樣地不由自主,這個社會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抵御這場“寒流”,才能讓更少的後來者重蹈覆轍。而那些隱藏在統計數字背後的一張張臉,也不用再望著窗外發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