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中國論壇珠江兩岸 → 中國經濟吃上了鴉片︰房地產擠走了中國的未來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348 個閱讀者
  標題:中國經濟吃上了鴉片︰房地產擠走了中國的未來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中國經濟吃上了鴉片︰房地產擠走了中國的未來

中國經濟吃上了鴉片︰房地產擠走了中國的未來

南方都市報

    高房價是蝸居時代永恆的痛楚。據《經濟參考報》題為《四大熱點城市房價調查︰深圳高房價將成為常態》的報道,2009年,深圳的房價仿佛一列高速列車,9月深圳房價20940元/平方米,10月房價20234元/平方米,11月每周成交房價也在2萬元左右浮動,在短短一年時間里,深圳房價就在呼嘯聲中步入2萬元時代。

    高房價並沒有熄火的征兆,高房價的無數宗罪中還被加上了擠壓消費這一宗罪。

    筆者在搜索“罪狀”時,卻發現沒有數據支撐。我國的統計數據非常美妙,購房不計入CPI,卻對拉動消費卻有重要的作用。12月2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彭志龍表示,2008年,中國自有住房服務消費佔當年居民消費的7.4%。總體而言,目前居住類佔總體CPI約13.2%,主要由三項構成——水、電及燃料,建房及裝修材料,以及租房價格。根據08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分解推斷,租房佔CPI約4%,建房及裝修材料約3%,則水、電及燃料佔CPI約6%。也就是說,高漲的房價基本上不會帶來多大的通脹威脅。

    但是,從居住類消費支出來看,卻佔了居民消費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國居民消費按用途分為食品、衣著、居住包括自有住房服務,但是不包括居民購買的作為固定資產的住房、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實物消費、銀行中介服務、保險服務、其他等11類。只要購房支出增加,伴隨購房支出的裝潢、家電、取暖、服務等支出也將同步上升。所以,統計局進行統計時,是把居民的居住消費支出增長作為喜報向大眾報告的。

    如果我們只看重鼻尖前的一點利益,一定會鼓勵居民買房,這樣一來固定資產投資、GDP、消費全部攀升,內需這一塊也就啟動了。別忘了,1998年房地產、教育等之所以要市場化,就是為了拉動內需、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果不其然,大見其效。

    今年居民購房支出已經令人瞠目。12月3日,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將達到3.8萬億-4萬億元,二手房的銷售金額同樣出現了大幅增長,因此按照保守估計,今年全國一手房和二手房銷售總額很可能達到5.7萬億-6萬億元。而今年1-10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0萬億元。12月3日,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司長王炳南預計全年能達到12萬億元左右。很多人說,全國人民2009年買東西用的一半的錢都花在房地產消費上了。這應該是個累加的數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加上房地產支出達到17.7到18萬億,誰能說中國人消費能力不足?

    不過,從長遠來看,單純以房地產拉動內需的後遺癥暴露無疑,甚至會反噬經濟母體。

    1998年是中國房地產歷史上重要的時間節點,前後商品房的銷售額佔整個社會消費總額的比重,由以前的5%、6%左右,迅速上升到15%以上。在房地產市場變化的過程中,最大的變化是土地的價格。在1998年房改之前,土地作為生產要素基本上沒有價格,不參與社會的再分配。但1998年之後地價不斷上漲,土地作為生產要素開始參與社會再分配。這樣一個過程的結果是企業與政府受益,企業儲蓄與政府儲蓄在總儲蓄中的比例上升,而居民佔社會總儲蓄的比例下降。與此同時,政府支出在消費支出所佔的比重越來越高。中國消費下降與房地產市場的上升幾乎同步。

    目前的統計方式夸大了高房價的好處,刻意忽視了高房價的危害。連統計局的官員也無法否認此中的缺陷。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彭志龍12月份初撰文,指出2008年中國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為35.3%,美國為70.1%,印度為54.7%,中國居民消費率不僅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發展中國家。2000-2008年,投資增長17.9%,淨出口增長34.7%,分別比消費增速快7.2和24個百分點。據國內一家機構的研究數據︰居民在房地產方面的投資對GDP的貢獻每增加1%,相應的消費貢獻將減少0.28%。

    房地產擠走消費了嗎?短期看,沒有。因此高房價、高地價為投機主義者所熱衷,可以輕易地獲得經濟上升的榮譽,卻不必付出轉型的痛苦。天上不會掉餡餅,經濟同樣如此,不經過轉型的痛苦,一味依賴房地產的長期結果就是,消費緩慢卻堅定地下降,使缺乏經濟改革決心者不得不依賴于房地產。

    這是一劑鴉片。(作者︰葉檀)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12-09 23:07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2
發貼心情
楼市泡沫民怨深 「通胀预期」不容忽视

2009/12/09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楼市泡沫民怨深「通胀预期」不容忽视

明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通胀预期」成了热门词,预期是一个非常具有主观色彩的东西,因为它并不像真正的通胀,没有具体的指标来衡量。 但在目前「低通胀、高预期」的现实背景下,各种「通胀预期」的信号却纷至沓来,不禁令人为当局「管理通胀预期」捏一把冷汗。

入冬后暴风雪已经引发了新一轮的煤炭、天然气加价潮,本月初,内地又迎来一轮食用油的加风,同时,蔬菜、肉类价格也在上涨,明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由负转正几无悬念。 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对于物价上涨预期已经连续两季升高。据甘肃省传媒报道,今年以来,该省一般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5.69%,其中,食品消费支出上涨3.55%。在肉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下,不少人被迫以多吃粮少吃菜等办法来节省金钱。物价「天天向上」未能刺激消费,反而令民众缩减了消费,这恐怕是很多鼓吹「通胀无害论」的专家学者始料未及的吧。

楼市泡沫民怨日深

再从内地今年以来的货币供应量来看,目前中国的M1与M2增速已达30%左右,超越1998年以来约20%的纪录,从历史经验来看,内地的几次价格高峰都对应覑相同的M1增长高峰,货币增速高峰一般早于物价高峰约11个月。 以此推算,若无任何防通胀措施出笼,明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很可能又变成控制通胀了。

与「管理通胀预期」相较,挤压一些领域(如楼市)的泡沫更紧迫,中央党校的智囊曾建议取消对第二套房购房者的优惠贷款政策,昨日温总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虽未采纳,但也将楼宇转让免税时限由住满2年回复至过往的5年,显示楼市泡沫和民怨都到了当局无法再忽视地步。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12-10 00:05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3
發貼心情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人民币有理由贬值

2009/12/09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大公报记者 彭巧容/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昨日表示,人民币不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要点,目前中国的出口处于下滑,有充分理由让人民币贬值,他并称美元是否能走强也是取决人民币走向的非常重要因素,中国会坚持浮动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

朱民昨日出席百人会创新与科技论坛时表示,「中国有很好的理由让人民币贬值而不是升值。」他分析称,中国出口目前仍处于下滑状态,今年的全年出口可会下滑 16%,出口下滑给中国生产和就业市场带来很大压力。中国已保持人民币政策的稳定性,自去年七月以来,中国央行实际上已让人民币钉住美元,将人民币稳定在一美元兑人民币6.83元的水位附近。而要求人民币贬值的呼声很大程度是因为美元疲弱,这一定程度上是美元自身的问题。

坚持浮动机制

在被追问人民币汇率会否进一步调整时,朱民谨慎表示,会坚持浮动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对于出席同一会议的美国驻华使馆金融专员戴维.道勤提出,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增加消费,从中国的储蓄率分析,目前企业和政府佔储蓄率的大部分,应该将利润由企业转向个人。而保证人民币比较强的汇率,人民富有将有利促进消费。

朱民对此回应,提出让中国再进一步提高消费增长率的要求并不合理,但他承认,目前中国储蓄率佔GDP50%,其中19.2%由私人存储;公司的储蓄由4%增加到20%,企业和政府确实是储蓄最大的主体,今后会设法力促企业消费。

美国不再是增长动力

他强调,人民币汇率并不是全球贸易的再平衡要点,全球专家、政界官员也已达成共识,再平衡的要点在于美国等国家重组消费、投资等关係。他指出,美国消费过去一直是驱动世界经济的力量,过去十年美国消费佔GDP的比例由67%增至71%,不过经历金融危机后,这一比例下降至68%,美国消费已不再是全球经济的驱动力。相对来说,中国的消费则在强劲增长,是世界消费经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近年中国的年增长率介乎13%至15%,今年的年增长率料将达到17%。

金融危机也促使全球金融机构开始调整,朱民称,金融危机促使新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正在成形。首先是金融机构规模将在危机后大幅缩水,开始由为金融系统自身服务转向实体经济服务;其次是金融行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股票、债券等规模下降,个人金融消费增加,全球银行资产减少。在金融监管方面,更加注重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监管,金融机构将增强资本充足率,体现更大的透明度。他又指出,目前金融机构股本回报率为2.68%的比例太低,认为介乎9%至10%比较合适。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12-10 00:10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4
發貼心情
深圳百余民工疑患尘肺检查遭拒 1人已死亡(组图)

2009/12/09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starthtml-->核心提示;深圳100多名农民工正在为能做尘肺病鉴定而艰难维权,此事经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维权民工称他们曾多次多次向深圳市的主管部门投诉,却没有着落。一名叫彭辉平的张家界籍工人在回到老家之后,已于11月18号死亡。


發送圖片到手機
中兴通讯工业园施工工地-绿色围挡下为钻井井口


發送圖片到手機
 诊断意见:考虑为尘肺,建议赴上级职业病院检查


發送圖片到手機
  农民工们租住的房间

中国广播网12月9日报道 深圳100多名农民工正在为能做尘肺病鉴定而艰难维权。昨天中国之声新闻纵横节目已经报道了这一事件,据了解,这些工人大都来自湖南张家界,从90年代开始便在深圳各大建筑工地从事孔洞爆破工作。由于常期吸入大量粉尘,多人经普通医院检查被疑患有尘肺病,但职业病医院却拒绝给他们做进一步地检查和治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无法出具劳动合同、医疗保险和工作证明多次向深圳市的主管部门投诉,却没有着落。

钟家泉是这些工人的代表。在深圳市珠光村的一条小巷中,他和他的10多位老乡租住了一间不足10平民的农民房。房间里没有任何家具,地上铺着塑料泡沫垫,墙上贴了一圈街头派发的海报纸,棉被是救济站提供的。没有出去的工人挤在棉被里默不作声。由于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拒绝给没有劳动合同、没有保险、没有企业委托书的农民工做尘肺病检查,他们被迫走上了一条维权之路。工人们说,从9月18号维权的第一天开始,到现已经80多天,他们希望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证实他们长期在深圳工作的事实。而在这期间,一名叫彭辉平的张家界籍工人在回到老家之后于11月18号死亡。即便如此,相关主管部门却还在相互推诿,那些没有保险和工作证明的人依旧无法接受职业病检查。工人们说,他们曾多次向深圳市市委信访办,劳动局信访办,劳动局检查大队等职能部门反映情况,“到深圳市劳动局信访办,前后最低去了5次,深圳市市委信访办总共是4次左右,市政府也是4次。比如你去市委信访办,他们说这个事你去劳动监察大队,去劳动局。劳动局就说我们过几天给你们调查一下,但是只听他们说话,没有什么结果。 ”

据工人反映,他们曾多次到深圳市劳动局信访办和劳动监察大队去反映问题,要求他们对非法用工、不签劳动合同的企业予以查处,证明自己的劳动关系。“最近的一次举报是在12月1号,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访科的李科长接待的,做了书面记录”。但一周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举报人每天都在工地上照常工作,却始终没见到有人来调查,企业老板还是不跟他们签合同。

发稿前,炮工们再次致电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访科,负责人说:“我知道了,已经传给劳动检查队去查了,去处理了,去查处了”。而就在工人致电信访科的前几分钟,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说:“(举报材料)现在还没转下来,到时候会通知你的。”而被问及举报材料要过多久才能传下来的时候,对方却说“现在不知道”。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而在深圳的各大工地,这么多正在工作的人却没有劳动合同,举报后无人问津。

在深圳市十二橡树庄园的施工工地,记者看到,爆破工人的全部防护用具就是一个简单的防尘口罩,工人说,这样的口罩根本防不住粉尘,带着它灰尘还是会被吸入鼻子里。卫生部门也没有来检查过,也没有见过什么卫生专员,想去做职业病的鉴定,但老板没答应。

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就此,记者致电深圳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说,职业病的监督检查是属地管理,市监督所不做直接监督。记者又致电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监督所,一位吴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企业本身存在职业病危害,他本身要先申报,然后监督所再去做监督。而关于卫生监督所是否有责任对存在粉尘危害的企业进行监督时,吴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像我们文字人员经常上电脑呀,看什么东西,这个算不算职业病呢?但是国家所列出的这些东西里面有没有这一块。但是粉尘概念也是很广泛的,我们走在街上也是粉尘多,你说警察天天在马路上站岗,他也有粉尘呀,他要接受有害气体呀,你说他不接受汽车尾气吗?”

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防治进行监督和管理。

老板们不给签合同,职业病医院不给做检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后仍无着落,卫生监督所也没有一个明确说法。这些农民工们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深圳,他们甚至在某个瞬间把自己当成了深圳人,融入了深圳这座遍布着他们足迹和血汗的城市。而今天,当疾病缠身的时候,他们觉得很委屈,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从企业老板到医院,从劳动监察部门到卫生主管部门就没人能帮他们一把,他们的生命怎么就抵不过那一纸合同。他们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就是想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继续活着。


离开那间梦魇般的小屋已经很远,但钟家泉的声音却久久回响在耳边:“我们现在一片茫然。因为我们知道染上尘肺病的严重后果就是死人很快的。一旦死掉之后,我小孩和父母怎么办,他们该怎么办。因为我们给他们帮不上什么忙了,所以我们祈求政府,给我们治病,并给我们的家庭安排好后事。”

新闻回顾:深圳百余名民工疑患尘肺 医院拒绝检查治疗

深圳多名民工由于常期吸入大量粉尘,经普通医院检查被疑患有尘肺病。但职业病医院却决绝为他们做进一步地检查和治疗,原因是这些工人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不给他们出具职业病检查委托书。

<--endhtml--><--endmsg-->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12-10 00:11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5
發貼心情
中国数十万县处级中层干部升迁无望 成为沉沦借口

2009/12/09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中国数十万县处级中层干部升迁无望 成为沉沦借口

中国青年报

 晋升无望不过是官员沉沦的借口

  新一期《人民论坛》杂志关注了官员晋升“天花板”现象。《人民论坛》的调查文章说,一些仕途升迁无望的官员,会出现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甚至抓紧机会贪污腐败等心态,对官场造成危害。

  当下现实的官场中,人们往往把那些晋升空间不足的官员形象地称为“天花板官员”。调查显示,“天花板官员”在45~55岁年龄段上扎堆,县处级天花板干部最多。在党政机关中,大约有四五十万的县处级干部,作为一个庞大的中层干部群体,他们中只有大概10%~15%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升迁,剩下的就形成了所谓的“天花板官员”群体。

  “天花板官员”群体的出现似乎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又是什么样的缘由阻止了官员晋升的空间?很多人将理由归结为“现行干部制度的硬性规定和操作惯例,如年龄和学历的限制”等等。确实如此,中国公务员的晋升制度,还没有完全走向公平与绩效导向,对干部缺乏明确的业绩评估,一些干部本是“任期制”,结果变成了“久任制”。再加上一些地方片面强调干部年轻化,在干部任用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因而不同层级的干部,在升迁中往往会遭遇不同的任职年龄“天花板”。

  必然要出现的“天花板官员”现象中的这些“不必然”因素,我们固然要正视并加以改善,但是处于“天花板”阶段的那些官员们所产生的负面心态,却不值得同情。报道称,负面心态侵蚀了升迁无望的“天花板官员”们,他们于是自暴自弃,行动散漫,学习不进步,甚至千方百计寻求经济利益的补偿,这些心态与行动对官场造成极大危害。

  晋升空间不足的问题,不仅仅在公务员行列存在。观照当下现实,很多行业都存在从业人员晋升空间不足的问题。比如通讯、传媒尤其是市场类媒体,在这些年轻的行业领域内,单位的中层领导和普通员工之间的年龄差距都很小,普通员工的晋升空间基本处于“竞争饱和”状态。如果按照那些“天花板官员”们的心态来看,这些行业的普通员工是不是也该不思进取自甘沉沦?

  如果把视线放得更宽一些观照当下的中国,上行受阻的社会状态和正在板结的阶层构造,无疑成为普通百姓阶层翻身的最大障碍。特别是对于新一代年轻人而言,社会资源基本被先行者或者少数精英集团所占有,赢者通吃的逻辑正在发挥作用,后来者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创业与生活安居的成本都成为个人进步的阻碍,在个体发展的空间里,处处都有看不见的“天花板”。那么,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是不是也应该“未富先懒”或者“未进先退”?

  相反,无论是年轻行业领域内的普通员工,还是中国新一代年轻人,他们依旧保持着“向上”的精神状态,依旧走在“天道酬勤”的路上。对他们而言,“晋升”并不是职业最终的价值取向,他们有着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即便做不了领导,普通岗位也并不影响他们发散光和热。

  可惜,中国的一些官员们似乎把“晋升”看作了仕途最终的方向与最成功的标准。如同“高薪未必能反腐”的道理一样,对于那些没有晋升空间就自甘贪腐的官员们而言,给予他高的官阶未必能遏制他的贪欲。官场中,用人弊端固然是扭曲部分公务员当官理念的一大因素,但是,滋生出“晋升无望就自甘堕落”的负面心态的最重要因素恐怕还是这些为官者没有端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从政理念,没有正确的职业认同感。再科学的用人制度,恐怕也难以彻底解决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需求的无限性与政府机关领导职务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不妨回头看看历史,古代社会里一些官员流芳百世,而与那些佳话所对应着的官阶,不也仅仅是个“九品芝麻官”吗?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历史佳话,是否能够鼓励那些晋升无望的当今官员。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12-10 00:13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6
發貼心情
以下內容含腳本,或可能導致頁面不正常的代碼
說明:上面顯示的是代碼內容。您可以先檢查過代碼沒問題,或修改之後再運行.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9-12-10 00:15
       

 6   6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