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
《阿Q正傳》的過火之處 《阿Q正傳》的過火之處
顧 農
前不久到紹興去開會,一大收穫是參觀了魯迅故居,意猶未盡,又順便看了看長慶寺和土谷祠。從新台門前面不遠處轉彎,走一會便是長慶寺,興致勃勃地進去隨喜了一番——這是一個非常小的廟,但乃是魯迅不到一歲時拜和尚為師的地方,並得到一個法名叫「長庚」(詳見《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廟不在大,有佛則靈。再往前走幾步,則是同樣油漆新得近乎金碧輝煌的土谷祠,祠也不大,兩廊掛了一組以《阿Q正傳》為素材的版畫。據說小說裡的阿Q就住在這裡,或諸如此類的地方。
不看不知道,一看有收穫。一是深感現在的土谷祠太亮麗了,最好修舊如舊,不然阿Q哪裡有資格住在這裡;二是忽然悟得《阿Q正傳》的描寫確有過火的地方。按小說最後寫阿Q被捕時,把總率領大批人馬前來捉拿他——
那時恰是暗夜,一隊兵,一隊團丁,一隊警察,五個偵探,悄悄地到了未莊,乘昏暗圍住土谷祠,正對門架好機關鎗;然而阿Q不衝出。許多時沒有動靜,把總焦急起來,懸了二十千的賞,才有兩個團丁冒著險,逾垣進去,裡應外合,一擁而入,將阿Q抓出來;直待擒出祠外面的機關鎗左近,他才有些清醒了。
這樣一個小小的土谷祠,周圍的道路也很窄,恐怕實在安排不下三彪人馬、五個偵探,機關鎗也不大有地方可架。對付一個沒有多少名堂的阿Q,似乎用不著如此興師動眾。阿Q入獄後的情形,小說裡幾乎沒有寫到,很快就「大團圓」了。如果魯迅寫了,恐怕也難免會有這樣漫畫式的筆墨罷。
曾經有人指出過捉拿阿Q這一段描寫不免過火,與全文的現實主義風格有點不一致;魯迅似有默認之意,但到一九二五年他忽然寫了一封公開信形式的文章為自己辯護,該信先引用近事,略云:「……報上有一則新聞,大意是學生要到執政府去請願,而執政府已於事前得知,東門上添了軍隊,西門上還擺起兩架機關鎗,學生不得入,終於無結果而散云。」接下來就大發議論道,學生請願不過「懷中一紙書」而已,從來沒有鬧過什麼亂子,段祺瑞執政府卻如臨大敵,戒備如此森嚴;「阿Q的事件卻大得多了,他確曾上城偷過東西,未莊也確已出了搶案。那時又還是民國元年,那些官吏,辦事自然比現在更離奇……那時的事,我以為即使在《阿Q正傳》中再給添上一混成旅和八尊過山炮,也不至於『言過其實』的罷」(《華蓋集.忽然想到(九)》)。這實在是一段絕妙好辭,意思在於諷刺此時的政府,談《阿Q正傳》不過用作話頭而已。如果拿這段話來考量小說的藝術分寸問題,則失之遠矣。
後來魯迅在一九二七年八月八日寫給章廷謙的一封信裡說:「我當做《阿Q正傳》到阿Q被捉時,做不下去了,曾想裝作酒醉去打巡警,得一點牢監裡的體會。」不知道這是真話還是他的玩笑。此事沒有實行,阿Q下獄後的情形遂付闕如。 /凯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