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環球論壇大西洋兩岸 → 美國未來兩年的真正國務卿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412 個閱讀者
  標題:美國未來兩年的真正國務卿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美國未來兩年的真正國務卿

美國未來兩年的真正國務卿

[于時語]  



  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之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黯然辭職,引起各界猜測布什政府對外政策會因此出現很大變化。這里的原因,除了拉氏是伊拉克戰爭的始作俑者之外,更因為布什上台六年以來,拉氏與副總統切尼密切合作,“劫持”了原本應由國務卿主管的美國外交政策,所以成為布什政府中權勢最大的閣員。

  可是這實在是華盛頓相當反常的現象:國防部長是美國到了二戰結束以后才設立的新職位,在內閣中的排名甚至低于財政部長。按照美國憲法和傳統,內閣中第一號人物非國務卿莫屬,是僅次于副總統的政府第三把交椅,除了全面負責

外交,按憲法規定必要時還可以“兼攝內外”,威權極重。連總統辭職都必須向國務卿遞交書面信件才生效(尼遜總統后來即按此規定向國務卿基辛格遞交辭職信件)。

  在美國立國初期,由國務卿而出任總統者比比皆是,連著名的湯瑪斯﹒杰佛遜總統也曾經擔任開國總統華盛頓的國務卿。直到近代,仍然有許多國務卿做過總統夢,共和黨的黑格和民主黨的埃德蒙﹒馬斯基便是例子。

  里根的國務卿曾宣布“掌權”

  1981年里根總統被刺重傷后,副總統老布什恰在外地,在華盛頓的國務卿黑格將軍便在電視上宣布:“這里由我掌權”。盡管事后被各界挖苦,但確也反映了國務卿是美國政府第三號人物的事實。

  2000年總統大選結果不明不白,布什總統的“合法性”頗有點問題,于是威望巨大的鮑威爾將軍成為被第一個提名的內閣成員,“受命于危難之際”,再次顯示國務卿為美國內閣“首席部長”。可是鮑威爾從來不是布什“內圈”中人物,外交政策的主管權不久就被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篡奪”。鮑威爾出于感戴老布什的“知遇之恩”,在被排擠的逆境中苦任四年才挂冠而去。

  如今拉姆斯菲爾德成為伊拉克泥沼的頭號替罪羊而下台,副總統切尼孤掌難鳴,美國的外交政策制定權是否可以回到國務院,而賴斯女士成為真正掌管美國外交、名副其實的國務卿嗎?筆者的看法是多半未必。

  毫無疑問,強勢防長拉姆斯菲爾德被職業官僚出身的蓋茨取代,意味賴斯會有比過去有更多的外交斡旋余地,但是在國務卿最重要的職責也即外交政策的制定上,賴斯看來并無能力和聲望來真正掌舵。

  事實上,美國目前正面臨極為嚴重的外交政策挑戰。按照《華盛頓郵報》大牌右翼專欄作家喬治﹒威爾的說法,伊拉克戰爭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外交政策災難”。布什總統發動的“新十字軍遠征”,使得美利堅世界帝國從蘇聯崩潰之后不可一世的高峰,迅速步入衰退期。美國與并不真正威脅其經濟霸權的伊斯蘭激進主義的“世紀之戰”,成為消耗華盛頓經濟、政治和道德資源的無底洞。

  如何化解這一困境和同時的朝核危機,以及面對中國和印度的經濟起飛形成的國際新布局,都是華盛頓亟需解答的外交政策難題。

  但正在領頭策划如何應付這些主要外交挑戰的,并不是現任國務卿賴斯,而是老布什政府的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及其領導的“伊拉克研究小組”。整個布什政府,包括賴斯領導的國務院在內,都在等待貝克和伊拉克研究小組的最終結論和報告,來決定美國的中東政策的新方向。

  各種跡象表明,貝克不僅在指導伊拉克研究小組,而且已經開始以各種方式展開他擅長的現實主義外交,包括與“邪惡軸心”成員伊朗的非正式接觸。克林頓總統的高參布魯門塔爾(Sidney Blumenthal)因此指出:貝克的所作所為,其實是在架空國務卿賴斯。

  更有甚者,因為蓋茨與貝克關系極為密切,一般認為他出任防長是貝克所荐,所以在布什政府剩下的兩年中,貝克眼看不僅會是“太上國務卿”,几乎也會是個“太上防長”。

賴斯與布什交情深而業績平 

  這一情況的出現,不僅表明“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外交政策災難”的嚴重,也說明在老布什總統舊人眼中,賴斯第一要對這場災難負部分責任,第二也并不具備化解這一困境的能力。

  賴斯在四年的國家安全顧問任內,以及兩年的國務卿任上,除了與布什個人關系密切,可謂業績平平。特別是在國家安全顧問的主要職責上,即向總統提供多項選擇以降低決策風險,實在乏善可陳。因此伊拉克決策失誤,賴斯難辭其咎。

  在外交政策上,賴斯也常常表現出令人吃驚的缺乏遠見。兩個明顯例子:她在美國伊拉克戰爭后提出“懲罰法國、不理德國、原諒俄國”方針。可是不到三年,法國變成美國在伊朗和黎巴嫩等問題上最重要盟友,而俄國卻成為反對美國有關國際政策的最大對手。

  在夏天的黎巴嫩戰爭中,賴斯又是華盛頓拖延停火、放任以色列攻打真主黨的主要決策者,并相當荒唐地提出這場戰爭是“新中東的出生陣痛”。戰爭結果卻與華盛頓的愿望適得其反,不僅真主黨勢力高漲,還導致近日黎巴嫩親美政權搖搖欲墜。

  總之,賴斯的資歷和能力注定她是個難以主導外交政策的弱勢國務卿,先是受制于防長拉姆斯菲爾德,后會被“太上國務卿”貝克架空。

  喪失外交政策實權的國務卿往往寧愿辭職,遠的有被基辛格架空的尼遜首任國務卿羅杰斯,近的有賴斯的前任鮑威爾(如果沒有九一一事件,鮑威爾早就會告退)。但是賴斯的弱勢,使得她多半會在剩下兩年中繼續扮演貝克的“助理國務卿”。

  ﹒作者在北美從事科研工作 /早報網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6-11-28 01:36
       

 1   1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9277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