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陳水扁政權是在2005年底“三合一”選舉慘敗形勢下延續下來的,是在今年全島“反貪倒扁”烈火熊熊燃燒下繼續存在的,也是在“立法院”三次罷免不成,又取得北高兩市選舉小勝後出現短暫穩定的。人們不禁要問︰陳水扁政權,在如此弊案重重,腐敗透頂,罵聲不絕之下,為何總是“松而不垮”、“搖而不墜”和“危而不倒”呢?我想了很久很久,初步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歷史“後遺癥”。即長期的日本殖民統治留下的後遺癥。日本對台灣統治50年,其所推行的殖民政策是“工業日本、農業台灣”,使台灣農業長期依附于日本,尤其是台灣南部的農業,其產品至今仍主要依*輸日。國民黨接管台灣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所推行的是“重北輕南、重工輕農”,使南部地區長期處于落後和依附日本的狀態。如今這個南台灣,就成了陳水扁政權的“重鎮”、“票倉”、“不沉的航空母艦”。
(二)善打“本土牌”。香港《明報》(12月11日)發表了南方朔的一篇文章,題為《讓人難以滿意的台灣選舉》。此文寫得很好、很深刻。他在寫到綠色選民為何“死挺”扁政權的原因時說︰“必須去分析綠色選民的特性”。最重要的是,“綠色選民在民進黨長期思想灌輸下,早已把省籍地域這種初級社會關系本質化,成為一種認同和效忠”。陳水扁一直在玩弄這種效忠和認同,把自己的弊案和丑聞說成是“中國黨欺侮台灣人總統”。所謂“癩痢頭的兒子還是自己的好”,現正在台灣尤其是南部地區發酵。
(三)惡式“選舉黨”。民進黨有所謂“選舉黨”、“選舉動物”之稱。施政無方,選舉有術,怪招連連,騙人騙票。就像資本一遇到利潤就活躍一樣,民進黨一遇到選舉就活躍。鑒于陳水扁及其“第一家庭”的弊案,民進黨中許多人,原本幾乎連頭都抬不起來;而在北高兩市選舉打響後,就什麼都忘了,什麼貪腐不貪腐,“免職”未“免職”,“切割”不“切割”,就全都不管。包括陳水扁和很多涉案者在內,統統雲集高雄,死保民進黨候選人。從2004年的“3•19”槍擊案到現在,民進黨在選舉中所制造的騙案、假案和疑案不知有多少。
(四)對手“太軟弱”。這主要指的國民黨及其團隊。國民黨一向體質虛弱,內斗內行、外斗外行。國民黨中,中產階層的人士多,穿西裝的人士多,不識大局的人士多,膽小怕事的人多,沒有團結性和斗爭性。而民進黨呢,恐怕許多方面都與此相反,凝聚力強,敢沖敢打,也無法無天。不管內部相互之間有多大意見,一旦對起外來,那就不問是非,死抱一團,拼命維護。在今年“立法院”的三次“罷免案”中,他們不就是這樣做的嗎?國民黨束手無策,徒呼奈何。國民黨似乎沒有腰桿子,實在太軟弱、太不爭氣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美國的明幫暗挺。筆者準備另寫專門文章,這里就不細說了。
2006年即將過去,這次的選舉也已過去了。選舉的結果,對陳水扁有利,而對整個民進黨又未必有利;對民進黨暫時有利,而對其長遠又未必有利;對民進黨“保皇派”有利,而對“革新派”則也未必有利。民進黨如還不調整方向和黨的綱領,我看是不會有前途的。應該使自己成為一個良性政黨,想在“法理台獨”上闖關必將踫得頭破血流。
國民黨的問題也不少。大環境對自己本來是很有利的,該贏而未贏,該大贏而實際是小輸。必須徹底反思,明確前進方向,大膽進行改革,特別是要做好內部的協調和團結。我個人覺得,目前國共兩黨和兩岸關系所走的和解之路,是完全正確的,應該頂得住壓力,繼續堅持下去。
怪事處處有,沒有台灣多︰一是陳水扁竟然成了“不倒翁”;二是“倒扁”不成忽又轉向“倒馬”;三是假像太多,“民意高”而未必“得票高”。其他怪事也不少,恕不一一列舉。
在兩岸關系上說,筆者個人至盼島內兩主要政黨都能正確對待。在大家都認同中國的條件下,願紅、藍、綠,即共產黨、國民黨、民進黨三方面,都能夠有良性互動。要力爭盡早做到“島內和諧、兩岸和解、台海和平”,使島內和兩岸關系都能向良性、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如此,則台灣人民幸甚,兩岸人民幸甚,中華民族幸甚! (中評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