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中國論壇珠江兩岸 → 《南方日報》︰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深圳未來死路一條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153 個閱讀者
  標題:《南方日報》︰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深圳未來死路一條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南方日報》︰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深圳未來死路一條

《南方日報》︰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深圳未來死路一條

  9月6日,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闢專版刊登四篇文章,討論深圳特區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

  話題緣起上月,在中國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考察了深圳,他在講話中強調:“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他還指出,我們站在一個新的偉大的歷史起點上,要繼續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能停滯,更不能倒退。停滯和倒退最終只會是死路一條。在特區建立30年的歷史節點上,作為各項改革的先鋒和試驗田,特區也應該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先行者。那麼,當前特區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著力點在哪里?本專欄特約專家建言。

  深化改革開放必須堅持市場化和民主化方向

  中國的改革只能走經濟市場化與政治民主化兼容的道路。只有通過政治民主化才能最終實現經濟市場化,才能使社會和文化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和發展

  □鐘堅

  牢固樹立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的觀念,加快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鄧小平曾反復講過,“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也明確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化對于民主的認識,將民主視為社會主義的生命線,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沒有民主更不是社會主義。我們更不能把民主的諸多內涵和形式與資本主義劃等號。如果要與資本主義作比較的話,社會主義應該比資本主義更民主,在民主政治建設上比資本主義做得更好。同樣,深圳要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先進城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市,沒有民主政治作基礎,最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隨著深圳經濟體制的變革和經濟的發展,政治發展的任務顯得越來越迫切,也越來越重要。今天改革中出現的“放權”與“收權”的周期反復,行政體制紊亂造成的政策實施扭曲變形,以及壟斷者的壟斷和既得利益者的討價還價,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步履蹣跚,都是政治體制改革滯後的副產品。一般來說,政治利益剛性強于經濟利益剛性,在傳統的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並存的情況下,只有突破政治利益的剛性,才能實現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才能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鄧小平曾經反復強調:“現在經濟體制改革每前進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所以,中國的改革只能走經濟市場化與政治民主化兼容的道路。只有通過政治民主化才能最終實現經濟市場化,才能使社會和文化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和發展。

  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

  如果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更具有優越性的話,那就是在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比資本主義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和正義。正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首要價值。實現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鄧小平反復強調: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社會主義原則,第一是發展生產,第二是共同致富。”“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我們必須繼續促進發展的同時,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為突出的位置,要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而要真正做到社會公平正義,就必須有現代民主政治來保障。所以,我們必須加快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使政府在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公平方面真正負起主要責任。

  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必須解放思想,突破所謂姓“資”姓“社”的新束縛

  我們深化改革的任務就在于,打破過去的舊體制,建立和完善以效率和公平兩大目標相適應的新的經濟社會運行機制,走出一條公平與效率兼得、穩定與激勵並舉的現實之路。

  第一,繼續堅持經濟市場化改革,實現發展模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市場追求效率,政府保證公平。如何進一步培植和維護市場,最大限度地發揮好社會、私人和市場的作用,是深圳下一階段體制改革的著眼點和重點。深圳未來必須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實現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更多地通過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以及技術進步來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沒有實現發展模式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就不可能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

  第二,堅持政治民主化改革,實現政治權力運作的民主化、程序化和法制化。民主是一個重要的合作機制,強調求同存異,而革命是你死我活。民主是一個重要的法制機制。民主必須事先通過法制而明確各自的游戲規則。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和牛鼻子,就是選舉,就是看你的長官是不是由全體選民選舉產生。同時,要建立起權力的制衡機制。政治體制改革,不闖選舉關,將難以推進。民主不是天生就會,需要一個學習過程,如果什麼事情都要等到條件都成熟後才搞,其實什麼也干不成,也永遠不會有成熟的一天。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必須解放思想,突破所謂姓“資”姓“社”的新束縛,借鑒人類政治發展和民主建設的有益成果。

  第三,積極推進社會改革,大力培育社會中間力量,建立起市民社會。市民社會是一個國家或政治共同體內的一種介于“國家”和“個人”之間的廣闊領域,它由相對獨立的各種組織和團體構成,它是國家權力體制外自發形成的一種自治社會,是衡量一個社會組織化、制度化的基本標志,具有獨立性、制度性的特點。沒有一個完善和強大的市民社會的存在,所謂民主政治也是不穩定的。

  第四,加強法制建設,維護法制的尊嚴,建設起一個法制社會。

  作者系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以政治體制改革為核心帶動其他各項改革

  在黨內民主制度建設方面先行先試:一是民主選舉、“差額公推直選”擴大到鎮、街黨委會一級。二是依法治黨、健全黨的集體領導。三是推行包括黨員在內的政府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四是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實行垂直領導並獨立運作

  □王利文

  廣東經濟特區已走過30年的歷程,特區人敢為人先,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上創造出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遭遇到來自政治體制的束縛,政治體制改革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推行政治體制改革已經刻不容緩。黨的十七大強調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我們應當從國際社會及自身的改革中吸收營養,大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大力推進執政方式轉變。

  在全國全方位開放和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在經濟體制改革課題誰都可能做和可以做好的當下,特區的使命和任務應作戰略性調整,未來特區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應開始大膽試點,切實推進。應賦予特區新的歷史使命:以政治體制改革為核心,帶動其他各項改革———包括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等等。

  黨內民主建設關鍵在于建立有效的民主選舉機制、權力監督制衡機制

  過去的政治體制改革經驗表明,在推行黨內民主制度建設中,關鍵在于建立真正的民主選舉制度、集體領導制度和有效的監督制衡機制。如果干部的選拔采取黨內一級級民主選舉產生,或通過黨代會集體討論、差額選舉產生,最後由上級依據規定任命,那麼德才兼備、不唯上只唯實的領導干部才能脫穎而出,才能杜絕官場陋習。在對黨的領導干部的監督上,目前各地建立了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是在同級黨委領導下工作,但是嚴重缺乏對一把手的監督。因此,在黨內民主制度建設方面,建議特區先行先試:一是民主選舉、“差額公推直選”從目前的黨支部一級擴大到鎮、街黨委會一級,並逐漸推進到區一級和市一級,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二是依法治黨、健全黨的集體領導。通過引入重大事項集體討論與票決制度和代表質詢制度,切實實施引咎辭職等制度,加強黨的集體領導和集體監督,防止權力過度集中,主要領導“一言堂”、“一錘定音”的現象發生;三是推行包括黨員在內的政府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並且在一定範圍內公開,輔之以輿論監督,推動反腐敗斗爭深入進行。四是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學習香港廉政公署運作方法,獨立開展工作,不受同級黨委領導,或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垂直領導並獨立運作。

  改革人大代表的選舉辦法,提高人大代表的議政能力,建立健全人大的權力監督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中國的人大制度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是距離法定的民意機關、權力監督機關仍然有相當距離。主要表現在:首先,人大代表選舉依然實行間接選舉制度,而間接選舉、等額當選制度也使得人大代表候選人與民眾之間缺乏溝通,人大代表高高在上,不了解民間疾苦,其民意代表的功能在打折扣。更為重要的是,這種間接選舉制度產生的人大代表無形中具有“三多”現象———官員代表多,照顧性質多,榮譽性質多。其次,代表參政議政能力嚴重不足,人大對政府的監督手段缺乏。在人大的監督制度上,盡管目前也出現了政府領導干部向人大述職制度,但是總體而言,人大代表對政府的監督手段和監督效果依然有限。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改變人大代表的產生制度,推行人大代表直接選舉、差額當選辦法;要改變人大“橡皮圖章”形象,就必須賦予人大相應的權力,豐富人大的監督手段,強化人大的權威。

  建議:一是在特區試行“差額公推直選”制。從改革人大代表提名方式和代表數量入手,進一步優化人大代表的產生方式和職業結構。基層代表產生可以嘗試調整為多渠道民主提名;增加基層代表,減少領導干部代表比例;進一步優化代表職業結構,適當增加非本市戶籍人口的人大代表比例;選區逐步實行社區、行業協會、功能團體、事業單位混合劃分;在候選人提名上允許行業協會、多功能團體依照法律規定自我推薦,通過選民聯名或者組織推薦的方式進行選舉;允許候選人在指定區域、時間,按照規定方式進行自我宣傳。二是進一步強化人大代表的功能,適當擴大人大的實權,特別是選舉權和重大事項決定權要落到實處。

  深圳完全有條件創新體制機制,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先行先試

  今後的特區要負起綜合改革、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樣板地區的歷史使命,就必須負起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的重任。因為特區有“試錯權”,有地方立法權,有市場機制比較完善、經濟發展基礎扎實、新興城市包袱較輕等一般地區無法比擬的優勢;深圳特區還有計劃單列、可直通中央、又毗鄰香港等優勢,完全有條件創新體制機制,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先行先試,創出更大輝煌,為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大業再立新功!

  作者系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巡視員、研究員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特區未來改革發展開局的突破口

  行政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特區應當在政治體制上大膽改革,率先突破,為全國探索經驗。深化行政、、社會管理改革,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提供綜合配套,是當前改革的主要著力點之一

  □黃挺

  在特區建立30年的歷史節點上,當前改革與發展的著力點在哪里?我認為,當前特區改革與發展的著力點,是要認真總結反思特區建立30年的成功經驗及教訓,研究當前改革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做好經濟特區發展模式轉變的研究和戰略謀劃,科學制定未來30年特區改革發展的總體規劃並付諸實施。其中首要的是,著力推進“二次改革”,在繼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加大行政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力度。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作為特區未來30年改革發展開局的突破口和起步點。

  深化行政、社會管理改革,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提供綜合配套,是當前改革的主要著力點之一。

  行政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特區應當在政治體制上大膽改革,率先突破,為全國探索經驗。

  一是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進一步完善大部制改革,真正把政府的管理職能從微觀管理轉向以間接管理手段為主的宏觀經濟決策,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更多地通過產業政策、行業政策引導企業、服務企業,推動本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要逐步研究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實施區以下的大部制改革,盡快研究解決區一級是否保留一級政府、獨立財政及四套班子的問題。提升社區的服務功能,財政設立專款,大力扶持社會組織,有計劃、分步驟地安排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的轉移,並定出承接的時間表。同時,加強管理,為社會組織承接職能後的運轉提供服務、指導和監督,建設服務型政府。

  二是加快政府管理經濟方式的改變,轉變依*行政審批進行管理的模式,進一步大幅度裁減行政審批事項。在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條件下,探索建立特區地方性的宏觀調控體系,提高特區地方性宏觀調控政策的可持續性。完善財稅、金融、土地、投融資和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三是以提高行政機關效率為核心進一步深化公務員改革,提高行政機關的效率,適當進行行政業務外包,讓市場主體在法律的引導下提供公共產品。

  四是把推進黨內民主制度的改革作為推動社會民主制度改革的先導,大膽探索。首先,探索加快建立健全特區社會主義基層民主制度,以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推動基層有序的政治參與,通過有序的基層民主參與,培育特區共同發展、和諧發展的城市發展理念。推進建立社會民主監督體系和機制,進一步創新特區財政監督、社會監督的基層民主監督模式。以創新的精神率先試行推進黨內民主制度的改革,加快建立制度化的黨內民主參與機制,探索完善的黨代會代表任期制、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進一步發揮黨的代表大會的決策和監督作用。

  五是推行“差額公推直選”制。直選制要從選村官逐步到鎮(街)以至區(縣)進行試點,穩步推進。從改革人大代表提名方式和黨員代表數量入手,進一步優化人大代表的產生方式和職業結構。基層代表產生可以嘗試調整為多渠道民主提名;適當減少領導干部代表比例,增加基層干部代表比例;基層黨委分步實行“差額公推直選”。進一步優化代表職業結構,適當增加非本市戶籍人口的人大代表比例;縮減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的交*任職;選區逐步實行社區、行業協會、功能團體、事業單位混合劃分;在候選人提名上,允許行業協會、各功能團體依照法律規定進行自我推薦,通過選民聯名或者組織推薦的方式進行選舉;允許候選人在指定區域、指定時間,按照規定的方式進行自我宣傳。

  六是進一步探索加強黨委統一領導,充分發揮人大、政府和政協應有的作用。要按憲法規定的人大的權利和責任,進一步強化人大的功能,適當擴大人大的實權,特別是選舉權和重大事項決定權要落到實處。要把黨管干部的原則與依法辦事結合起來,凡屬人大任命的政府組成人員,人大應有話事權。要強化人大的監督功能,特別是要加強對公共財政的監管,率先建立起一整套對政府官員的監督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和健全的運行機制,特區應當帶頭建立官員家庭財產報告制度。

  作者系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要在實現公平正義上走在前列

  □高尚全

  以深圳為代表的經濟特區已經走過了30年的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窗口、排頭兵和示範區的作用,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特區30年來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思想上大解放,經濟上大發展,面貌上大變化。在特區成立30周年的歷史背景下再出發,總結特區30年來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確未來特區的發展方向,對再創特區新輝煌具有重要意義。廣東經濟特區要繼續當好排頭兵,除了要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走在前列,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低碳經濟方面走在前列,在鼓勵創業創新、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上繼續走在前列外,更應當在實現公平正義上走在前列,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溫總理在今年的“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說,“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我們要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根本目的是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要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總理的講話引起國內外的強烈反響。我們在推進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中,多次提出社會的公平正義。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按照構建民主政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全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錦濤同志強調指出,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地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地處理,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切實地維護和實現。

  我們考察一下歷史,古希臘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得,把公平正義分成分配的公平正義和校正的公平正義。分配的公平正義涉及到財產、榮譽、權力等有價值的東西,對相同的人給予相同的對待,就是公平正義。校正的公平正義涉及到被侵害者的財產、榮譽和權力的多少,不管誰是傷害者,誰是受害者,使受害者從傷害者那里得到補償,這就是公平正義。現在我們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問題呢?因為我們出現了收入差距過大,分配不公,影響社會的穩定。目前我國的基尼系數已經超過了警戒線,2009年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是3.33倍,最富裕的地區和最窮的地區之間的差距是2.68倍,行業之間最高和最低的收入相差11倍;在不同群體之間,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群體相差23倍,而且這種差距擴大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抑制。收入差距擴大不僅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而且不可避免地造成需求的萎縮。

  怎麼樣實現公平正義,關鍵還是要*改革。一是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中國要實現公平正義的發展,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的決策。逐步縮小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貧富差距,使全社會成員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二是要搞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這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環節。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調整初次分配的結構,規範初次分配的秩序,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央已經重視這個問題,正在采取措施,逐步實現。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正義,再分配要重點關注困難群體,著力解決困難群體的困難,為困難群體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再分配要處理好公平效率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調動兩個積極性,一個是市場的積極性,以效率為基礎;一個是政府的積極性,以公平為基礎。市場要講究效率,也要強調公平競爭;政府要強調公平,也要提高效率。一個有效地更好地創造財富,一個更好地實現公平,使兩者互相促進,使公平和效率有機地結合起來。三是要加快建立公平正義的體制基礎,包括經濟體制、社會體制和政治體制等這些方面的基礎。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10-09-07 00:10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2
發貼心情
胡锦涛在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庆典讲话:强调“经济”特区

2010年9月06日
<--bodystart-->博讯编者按:胡锦涛讲话没有直接否定温家宝的政治改革的表达,但可以看出,胡锦涛反复强调深圳的“经济”特区,“政治改革”一词根本没出现在讲话中。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和政改最接近的一个句话。总体来说,胡锦涛的讲话没有丝毫新意,内容非常平庸。

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经济特区广大建设者,向所有为经济特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在座各位来宾,向关心和支持经济特区建设的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奋力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道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发挥它们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深圳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深圳速度”,探索和积累了实现快速发展、走向富裕的成功经验;坚持对外开放,有效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功运用国外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进行了开拓性探索;坚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全国支持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特区回馈全国,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对全国发展起到重要辐射和带动作用;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多领域交流合作,为推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并保持繁荣稳定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以蓬勃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兴办经济特区,丰富了我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中央作出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深切地缅怀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正是因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毅然踏上并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我们才胜利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我国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我们要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锐意推进改革开放,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同志们、朋友们!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奋斗,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目标阔步前进。未来几十年,是我们实现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时期。到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10-09-07 01:36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3
發貼心情
第一,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探索新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经济特区要带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好这场硬仗。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起来,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广低碳技术,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症结,推进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创新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力度,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三,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交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育文明风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健全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有效抵御各种消极腐朽思想文化侵蚀,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四,继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按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要探索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第五,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培养,使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加强理论武装,强化实践锻炼,帮助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要加强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活动方式,强化组织功能,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先锋模范。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坚决惩治和有效防止腐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经济特区是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积极支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加大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力度。要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为保持香港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同志们、朋友们!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我们坚信,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国家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全国各族人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文来源:新华网 )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10-09-07 01:37
       

 3   3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75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