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
德媒︰我們對中國心懷三個成見
德媒︰我們對中國心懷三個成見 |
|
環球網 2010-09-13 |
|
《環球時報》日前編譯印度《德干紀事報》9月9日文章,原題《對中國反應過度》,作者斯瑞納斯•拉哈文是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邱峰譯。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似乎擁有一項特別本事,能不時擾動我們的公共辯論。最近一些事件再次激起我們對中國“威脅”的想象。盡管當前的辯論有大批專家助陣,但暴露更多的是我們自身對中國的成見,而非北京的真實意圖。
當前的辯論凸顯我們對中國的3個成見。首先,我們認為中國是個懷有惡意的國家,總是作出長遠戰略籌劃。這種看法還認為印度缺乏戰略眼光,只著眼于短期考量。結果,我們的專家敦促我們記住中國人的一舉一動,認為那是一個大計劃的一環,目的是削弱我們、推進中國力量及利益。其實,對中國的每個舉動,我們不必要過度解讀成是某項長期戰略。
其次,與此相關的看法是,中國著力在次大陸包圍印度。沒錯,中巴關系中的軍事部分顯然是為牽制印度。但中國在我們周邊修建的每一個港口未必就是潛在的海軍基地。這些商業活動的軍事影響根本不明顯。更重要的是,我們需捫心自問,為什麼我們不能修建類似工程。我們不應指責中國人所謂的侵入周邊,或許更應反躬自省提高自身能力。
第三種成見是,中國有意拒絕與印度就邊界爭端達成協議。這是對歷史的嚴重片面解讀。其實在1962年之後的20年里,印度同中國一樣無意恢復邊界談判。此後印度遲遲不願討論邊界的敏感框架問題,直到2003年。誠然,中國人近年來立場趨向強硬。但這是此類談判中自然而然的事。印度總抱怨我們是中國唯一沒與之解決邊界問題的國家(原文如此),或許我們該想想,為什麼印度是這個唯一。
上述3種想當然的看法嚴重歪曲我們有關中國的辯論。國際政治是互相作用的。我們對別國的看法最終會影響到別國的行為。除非我們小心謹慎,不然“中國威脅”沒準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enpcontent-->ww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