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中國論壇黃河兩岸 → 海洋還是大陸:中國利益重心到底在哪?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325 個閱讀者
  標題:海洋還是大陸:中國利益重心到底在哪?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海洋還是大陸:中國利益重心到底在哪?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msg-->

《環球時報》11月15日刊登了程亞文先生的題為《歐亞大陸是中國利益重心》的文章。文章認為:“中國國家利益主要集中在歐亞大陸”,“如果陸上絲綢之路重新成為中國對外貿易主要通道的話,中國國家利益將重新回到歐亞大陸。”筆者想在這里提出一些不同的觀點,與程亞文先生商榷。

歷史沒有記載任何一個人沿“絲綢之路”從長安到達羅馬,中國西部不僅從前沒有,現在仍然沒有通往西方順暢的貿易通道。這几年,一些戰略學者將目光投向了我們的西部:那里有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和天山山脈,它們形成了我們背后的依托,是天然的大后方。有了這樣遼闊的縱深就有了戰略優勢,沒有海也不會被困,論據就是有條“絲綢之路”。這些想法顯然不是基于對現實的研究,而是根據傳統和經驗進行的理論推導。

歷史上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西域”小國林立,中亞各國戰火不斷。歷史沒有記載任何一個人沿“絲綢之路”從長安到達羅馬,中國絲綢通過眾多商人的接力貿易傳到西方。中國西部不僅從前沒有現在仍然沒有通往西方順暢的貿易通道。今天的“歐亞大陸橋”(即從連云港向西經哈、俄、白、波、德、到荷蘭鹿特丹的鐵路),1992年開通至今已有15個年頭,也沒有像我們期待的那樣成為連接東西的一條要道。

由于需經7個國家,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協調起來極其困難,至今仍然無法全面運轉。陸路運輸只要超過三個國家,協調就困難,鐵路尚且如此,公路就更不可想像。

從運輸的技朮層面講,西部產品出口走陸路可節省交通成本。但中國發達的制造業几乎全部集中在沿海。一個廣東省,產值是西藏的91倍,是青海的42倍。即使有西部的出口,沿海地區的貨物也不可能走陸路。一艘大型集裝箱船可載運10000個標箱,鐵路運輸則需要火車200列。

今年中國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1億標箱,即使將50萬標箱陸運,蘭新鐵路也無法承受其重。“改變交通運輸方式”,“將對外貿易格局和資源供應格局,逐漸調整到歐亞大陸”,這種建議顯然不是一個可行的計划。

中國是最早探索海洋的國家,在南宋時期,已開辟了通向東南亞和印度的海上航線,使以杭州為核心的東南地區,出現了當時世界上空前的繁榮。相反,清朝“片帆不得入海”的時期,也是中國國力最為衰弱的時期。

改革開放使我們經過多年封閉后,再次回到了重視海洋的時代。沿海地區用30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程。重視海洋,中國就走向富裕發展,重陸輕海就走向貧弱衰敗。海洋是國際間最重要和最經濟的交通線。七國集團中沒有一個是內陸國家。歐亞大陸之外的美、加、日、英加上澳大利亞,五個國家就占了世界經濟總量的一半。

我們和非洲、南美及東南亞的經濟往來也必須通過海上航線。現在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抵御全球化的挑戰,中國實施的以市場為主導的經濟改革,使我們除了與西方發達的海洋國家建立合作型的經濟和政治關系外,沒有其他選擇。

中國開放后接受了全球化的規則,中國人、中國企業、中國資本也已經遍布全球。隨著中國公民、商人在國外被搶、被殺、被綁架的事逐漸增多,“保衛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責任范圍也已經擴展到海外。但遺憾的是,在我國三軍,以及武警及民兵預備役部隊的構成中,都是以“陸”為主。

現在,世界已經被“縮小”并變得越來越透明了。*把守邊關隘口來確保后方安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軍事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守土觀念也應該隨之改變。面對來自海上的威脅,中國不能再次把目光轉回“大陸”,而要迎上前去。否則,中國的發展權就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中國要實現真正的復興,就必須具有足以確保自己海上通道安全的能力。

全球化的一個特點就是國家利益的全球化,美國最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在軍事戰略上完成由“重陸”到“重海”的轉變,走向海洋,并不是要“追求無限海權”,去和美國對抗,也不是像當年美、英、日那樣,通過戰爭來獲得控制海洋的權力。在這個與過去不同的世界上,中國國家利益的獲得,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但軍備建設只是在更高層次上對中國“止戈為武”的偉大思想富于智慧的運用。

中國在缺少海洋控制權的情況下獲得了快速發展,中國今后也不會謀求控制海洋的霸權。但我們必須向世界表明,把中國排除在海洋之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任何國家都不可以獨霸海洋。中國不會威脅任何國家的利益,相反,中國的加入會有助于海洋的安全。海洋之大足以容得下眾多國家的共同發展。

中國需要創造有利于和平發展的周邊環境,但這不等于把重心從海上轉向歐亞大陸。如果我們能夠進一步有效地借助于海洋來推動中國的發展,也就能夠確保和促進與歐亞大陸國家關系的不斷發展。

(作者是連云港發展研究院院長。)2007/12/09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7-12-09 22:43
       

 1   1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8.10938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