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
林毅夫﹕中國經驗有助世銀強化全球反貧困領導者角色
2008/02/0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香港大公网报道,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昨日凌晨宣布,任命着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为该行首席经济学家与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任期将由五月三十一日开始。作为第一位出任世银首席经济学家的非欧美人士,林毅夫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这是一项很高的荣誉,也是一个很重的担子。另外,林毅夫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表示,“中国经验”有助世银强化全球反贫困领导者角色。
以下是林毅夫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详情,内容有删节。
记者:作为第一位出任世银首席经济学家的非欧美人士,你有什么感想?
林毅夫:这是一个很大的荣誉,也是一个很大的担子,我是抱着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
记者:世银行长佐利克赞扬你是农业领域的经济发展专家,你多年前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想已成为政府的政策。在这方面您认为中国有哪些经验可以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借鉴?
林毅夫: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有了很大成功,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个改革推向城市,推向城市后,农村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停滞,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减慢,在这个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了对农业基础和生活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稳定大局,城乡才能和谐发展。这也是世界银行追求的一个目标。
从中国的经验可以看到,农村还是充满相当大的潜力,农村的发展需要高度关注,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记者:你以比较优势战略和自生能力概念成功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世银的任命是否是对您所作贡献的肯定?这些理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吗?
林毅夫:这个问题要去问世界银行和佐利克先生,我相信这套理论可以比较好地支撑中国过去的改革发展,相信可以解释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在世界二战之后不能把握发展机会,只有少数国家才能把握得住,相信世界银行他们在考虑选择我的时候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记者: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证明用西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够解释中国在双轨制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经济学家,你认为中国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是否大增?
林毅夫:能不能获奖无法判断。作为中国经济学家,不管什么原因,责任都是应该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美国经济减速,对中国是危还是机?
林毅夫:次按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还不是特别明确,深度有多大还没有确定,还要取决于美国联储局的政策,希望联储局能够减少影响。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投资和消费拉动,这两者影响会比较多,出口有一部分。零八年,投资、消费还是相当有潜力,中国经济可以保持高速增长。
记者:什么时候正式上任?出任世银副行长后,会辞去北大中国经济中心主任职务吗?
林毅夫:五月三十一日上任,由于是全职的工作,所以会辞去北大中国经济中心主任一职,不过,依旧会高度关注中国经济中心的情况。
另外,林毅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访问时表示,“世界银行只有提出切实有效的扶贫灭贫措施,才能巩固自己作为全球反贫困领导者的角色,而中国在这方面可提供有益经验。” <--endmsg--> | <--endms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