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
珠三角:輝煌已成昨日舊夢?
珠三角:輝煌已成昨日舊夢?
2008/02/26 <--wmnewsfromename--><--endwmnewsfromename--> |
<--msg-->華爾街日報<--sk-->
中國華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過去二十年中已經成為低端產品的“世界工廠”,而現在卻有成千上萬家工廠棄之而去。 <--sk--> 受困于高漲的成本和日益嚴格的監管,這一地區在與亞洲其他制造中心(也包括中國部分地區)的競爭中漸感吃力。新的勞動法、外資企業加重的納稅負擔,以及更為嚴格的環保法規和日益走強的人民幣,這一切都在擠占玩具、服裝和家俱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內中國公司的利潤空間。
瑞士銀行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在25日的一份報告中說,今年可能是中國制造廠商的盈利能力終遭重創的開始。
香港工業總會預計,珠三角地區的六萬至七萬家港資工廠中,今年將有10%停產,總會副主席劉展灝說,這個比率可能是20年來最高的。部分廠商將永久停業,一些將搬遷到中國內陸,還有一些會遷出中國。
去年,廣東有一千多家鞋廠和相關供應商停產。廣東是珠江三角洲所在地,該省的出口額約占中國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亞洲鞋業協會祕書長李鵬說,停產廠商約占廣東全省鞋業廠商的10%。
據中國報紙《國際商報》的一項調查,關廠公司在廣東的業務規模大都相對較小,每家的投資都不到300萬美元。
香港運動服供應商Net69的總裁道格拉斯﹒謝里登說,這是該公司在中國第一次同時遭受如此多不利因素的打擊。有著25年從業經驗的謝里登說,最近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一個交易會上,每個人都在談論自己在華南的合作伙伴,以及它們是否還能繼續運營。謝里登目前正在越南組建一家合資企業,并在中國以外尋找其他適合開廠的地方。
沖擊低端制造廠商的這些變化很可能會是長期的。這些變化部分應歸因于中國政府的一些措施,政府此舉意在糾正中國經濟數十年高速增長所導致的一些失衡問題,比如惡劣的工作條件和嚴重的環境污染。中國政府今年還調整了公司稅率,并將逐步取消給予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而外資企業是中國出口的主力軍。日益上漲的石油及其他商品價格以及不斷升值的人民幣更使問題雪上加霜。去年一年,人民幣兌美元上漲近7%,推高了中國商品在美國的售價。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羅富昌說,今年是許多制造廠商的拐點﹔在過去的多年里,很多廠商都賺了錢,但現在情形已經發生了變化。香港是華南許多制造廠商的總部所在地。
中國輕工制造業的變化正在全球引發連鎖反應。工廠主們正把目光從生活成本相對較高、因而工資也較高的廣東和珠三角地區移開,到中國內陸尋找新的落腳點,在那里他們可以享受較低的成本,并從急于招商引資的當地政府獲得投資優惠。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廠商還會轉赴工資水平更低的其他國家投資。這意味著越南和孟加拉這樣的國家能獲得新的投資和裝配線就業崗位,而對沃爾瑪連鎖公司等大型買家而言,則可能意味著更長、更復雜的供應鏈。
海外買家保持低價的強大壓力也推動了這些變化。近年來,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一直呈加快上漲之勢,而勞動力以及其他成本的提高則使歐美消費者和企業面臨了更大的產品漲價壓力,這一切又正好發生在經濟學家們擔心美國經濟會陷入衰退的時候。最近,美國玩具公司孩之寶(Hasbro)表示,預計其在中國的產品采購成本今年將猛增14%至15%,雖然相關管理人員已表示,Hasbro的許多供應商都在考慮將業務遷到生產成本更低的中國內陸地區。
但中國在制造業方面仍然擁有眾多優勢,這意味著勞動密集型產業撤離珠三角可能不會產生廣泛的負面影響。目前受影響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廉價產品的生產商,而中國目前的出口大頭是機械設備和電子產品,如汽車零部件和電腦。
中國政府一直鼓勵制造廠商轉而生產這類高附加值產品,在這類產品的生產中,勞動力成本并非最重要因素,中國經濟的規模效應使其具備了強大競爭優勢。中國的道路及其他基礎設施也足以令許多發展中國家心生羨慕。
這些因素意味著,就算中國沿海地區在輕工制造業方面的傳統優勢逐漸削弱,在今后的許多年里,中國也依然會是全球制造業的重要力量。
或許導致輕工制造業紛紛掉頭他顧的最重要催化劑就是今年1月1日生效的勞動合同法。雇主們說,這部法律令勞資談判的主動權轉到了員工手里,并增強了員工的維權意識。由于許多工人都在中國其他地方找到了工作,華南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狀況,也令工人有了更多的籌碼。
自2002年以來,提請勞動仲裁的案件以每年25%以上的幅度增加。今年5月,還將有一部法規生效,勞動仲裁屆時將會免費,提請也更加簡便。
文胸生產商黛麗斯國際有限公司的主席馮煒堯說,最大的問題并不是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衰退,那只是周期性的,而是中國經營環境的“單向”變化。他說,成本一旦上升,就不可能再降下來。
中國領導層也在大力推行一些政策,以打擊制造行業猖獗的環境破壞行為,后者導致中國的天空和河流受到嚴重污染。針織品公司福田實業的執行董事嚴震銘說,對污染行業更嚴格的限制令該公司几乎不可能在廣東設立新的染整廠。福田實業是沃爾瑪和耐克等公司的供應商、
這些變化也影響了中國其他沿海地區的低端生產商。但受打擊最重的還是珠三角地區。在港台投資大量涌入的二十年中,這一地區迅速發展成為制造業重鎮,2006年為中國貢獻了約8%的國內生產總值。
一家針織品制造企業的老板林宣武說,如今,珠三角制造業中心東莞市的一些周邊地區到處都是空蕩蕩的餐館和停產的工廠。
林宣武的美羅針織廠即將把工廠遷到江西省,距香港六個小時車程。但他擔心的是能否找到熟練工人。他說,我們需要的是靈巧的手,但我們擔心找到的是不會操作機器的農民。
一些公司已經為搬遷做了一段時間的准備。電子產品生產商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一直立足廣東向中國其他省份迅速擴張。去年8月,為惠普公司和蘋果公司生產個人電腦和電子設備的鴻海表示,將把擬投資越南的資金增加到50億美元,是原計划的五倍。但分析師預計,這家中國出口規模最大的企業今年仍將面臨成本上升之虞。
VF Corp.負責采購的董事總經理湯姆﹒納爾遜說,價格上漲將令中國制造廠商未來的生存和競爭更為艱難。納爾遜說,中國在某些方面依然具有吸引力──中國制造的商品從工廠到美國的零售店貨架通常只需要20至25天,而柬埔寨需要30天,孟加拉國則需要40至45天。
不過,這家North Face和Nautica等服裝品牌的擁有者仍考慮從中國內陸及印尼、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國采購更多商品。
<--endms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