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g-->紀碩鳴(香港)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終于可以確定它的參照體系。一黨長期執政,保持活力與廉潔﹔社會和諧,百姓安居樂業的新加坡,就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未來夢。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雖然不斷追求市場經濟的目標,但中國共產黨始終沒有放棄高高舉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
與此同時,早在三十年之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稱贊新加坡,強調借鏡新加坡,趕超新加坡,亦已不僅僅是中共領導的口號,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期待。自鄧小平1978年訪問新加坡以后,中國歷代主要領導都訪問過新加坡。“新加坡模式”,這個令几代中國領袖都充滿熱忱的社會體制和發展模式,在中國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啟動中,再次成為熱點。
再掀學習新加坡熱潮
十七大以來,北京力推新政,胡錦濤罕有地在《求是》雜志發表署名文章,在不同場合多番講述“解放思想”、“共面富裕”﹔其愛將汪洋調入廣東任書記后,數十次強調“解放思想”,在廣東掀起解放思想的大討論﹔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在上海《解放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黨的十七大與新起點上新的解放思想》,都透露了中共社會發展的新政策和未來改革開放的新路向。
特別的是去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求是》雜志上發表署名文章《把改革開放事業推向前進》。這是胡錦濤在中央委員會新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研討班開班時講話的一部分。胡錦濤全面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確定改革開放趕上時代潮流的目的。胡錦濤重申:“黨的‘十七大’把改革開放的目的概括為三句話: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很顯然,胡錦濤的講話是為中國新的發展時期定調: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不僅是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否定這個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是要牢固確立中共黨的地位,而不是削弱其地位。雖然胡錦濤沒有明確提出,但這個目標似曾相識,基本上和新加坡的模式相差不遠,中國要編織的不就是新加坡夢嗎?
去年12月,在廣東省委十屆二次全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不僅在他的講話中二十多次提到解放思想,在廣東掀起新一輪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在深圳組的討論中,他又寄語“深圳要敢于叫板新加坡”。學習新加坡又成為南方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新方向。趕超新加坡成為追尋的新目標。深圳在新春前就連續召開了多場學習新加坡的研討會,從學朮界到政界,刮起了一股向新加坡學習的旋風。
最難學的是價值體系
就中國國情而言,新加坡可學之處較多,新加坡各方面都切合中國的背景,國情、政治體制在很多方面與中國相近。新加坡也是一黨執政,社會和諧,保持活力與廉潔,政黨對社會干預相對較多等等,這是同樣實行一黨執政的中國執政者所羨慕和向往的。
深圳的新加坡專家呂元禮就認為:“人民行動黨的黨徽是白底,象征純潔,強調廉潔,紅色閃電象征活力,藍圓象征團結,強調和諧。新加坡在廉潔、活力、和諧三部分是公認做得比較好的,廉潔排名前十名,活力方面政府效率也很高,競爭力也很強,和諧來說也是公認的。也許自由、人權方面有人責備它,但大體社會安康比較好,同時又是在一黨長期執政的情況下取得的。新加坡與中國一黨長期執政的相似性,其成功性比較便于和值得學習。” 自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提出借鑑新加坡,而且要比新加坡管得更好以后,新加坡模式開始影響中國,中國開始學習并模仿“新加坡道路”。深圳從改革先驅梁湘開始,几乎每一輪新上任的市長都帶團考察新加坡﹔改革開放的早期,中共就派出干部到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進修。不過,現在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則成了培養中國官員的搖籃﹔蘇州工業園區的成功讓人們看到新加坡經驗“中國化”的開花結果﹔中國新成立的國際投資公司,也讓人看到了新加坡淡馬錫的影子。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康庄路上,中國推崇新加坡的亞洲價值觀,推崇新加坡一黨執政取得的現代文明和現代化,推崇新加坡服從權威統治。中國要學新加坡,表面的繁榮和成就都不難,難的是其價值觀和價值體系。新加坡雖然一黨獨大,但也是普選出來的,有英式普選制度、有新聞自由、有獨立的司法體系。新加坡人的文明,不是威權下的產物,而是知識及教育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也在變,它具有獨特文化及制度化精髓的社會關系,應該是區內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夢。
﹒作者是香港《亞洲周刊》資深特派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