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中國論壇黃河兩岸 → 中國政治向“精密化”轉型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770 個閱讀者
  標題:中國政治向“精密化”轉型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中國政治向“精密化”轉型

中國政治向“精密化”轉型

[陳冰] (2006-07-21)  在中國共產黨“保先”活動“圓滿結束”、一批貪官污吏包括解放軍中將被清算后,胡錦濤“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的講話被全球華人媒體頻繁提及,蘊含著人們對中國“政治上崛起”的期許。與此同時,十七大召開前的人事安排在加快調整,而越南共產黨的黨內改革也樹立了新的借鑒之鏡,中國國內對政治改革的議論開始升溫。

  中國的政治改革其實一直在循序漸進,只不過沒有像經濟改革一樣取得令舉世矚目的成就。當然,這也要看誰來評價了。在美國人和歐洲人眼里,中國的政治改革肯定沒有多少進展,因為他們是用多黨制、大選、議會民主等自己所熟悉了的坐標來判斷的。但在拉美人、俄羅斯人和東南亞人眼中,中國的政治改革又是富有成效的,既沒有出現拉美式的“政經突然倒塌”現象,也沒有出現俄國式的“國家分崩離析”災難,更沒有出現東南亞式的“恐怖循環爆炸”慘景。雖然存在官員腐敗、貧富分化、法律失靈等現象,就整體而言,中國仍是穩定而富有活力地發展著。

嚴峻現實推促政治“精密化”

  觀察中國最近几年的政改動態,從“粗放型”向“精密化”方向轉型也許是較顯著的特征。無論從制定政策的程序上看,還是處理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關系,以及整治國內形式多樣的腐敗和瀆職現象,中國在政治運作上都表現得比過去更加周密謹慎,注重細節,以更踏實的調查研究來解決現實問題,粗放獨斷的“拍腦袋”現象明顯減少。中國的政治制度可能尚處在民主政治的“初級階段”,但畢竟上路了。

  中國政治從“粗放式”轉向“精密化”,是國內外形勢所推促的。對于中國目前的發展處境,國內官方和學朮界有一個很准確的判斷:“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現期”并存。要增加“黃金”減少“矛盾”,首先要對“矛盾凸現期”有更深刻的認識。

  從國際形勢看,中國的經濟沖擊波已達到歐美普通人的家門口。那些曾經敦促中國開放國門的發達國家和曾經強勢的鄰國,現在反過來開始給中國“上鎖”,通過關稅調節(歐盟)、貨幣增值施壓(美國)、能源限制(俄羅斯)、軍事威脅(日本)等種種手段來制約中國。

  從國內現實看,貧富分化嚴重,城鄉發展失衡,腐敗久治無效,教育醫療等公有品的私有化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達到歷史巔峰的就業壓力擠兌出反社會傾向……所有這些矛盾,很可能因為基層官員的不慎言行和政策的不夠周密,而演化成群體性的突發事件。

  圓潤地化解國內外矛盾,不僅需要精密的應對策略,還要表現出符合人類文明演進方向的政治革新姿態。在國際問題上,中國以“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方式解決合作與沖突問題,贏得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尊重和信賴﹔在處理國內矛盾時,各級政府正拋棄“關卡壓”的粗放式手段,轉而以疏導、對話、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對待台灣、香港問題,大陸政府基本上采取順其自然、適時導引的策略,通過施加影響力而非直接干預來實現政治目標。

“精密化”政治帶有民主色彩

  這些新的執政表現,帶著較明顯的民主色彩。“精密化”政治注重的是政策能夠反映現實民意,強調可操作性和實施細節,盡可能集眾人智慧、納百家心愿。中國去年出台的“十一五”發展規划,采納了412萬人的建言,包含著許多數字化的政治目標。今年出台的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划中,羅列的是實實在在的項目。

  筆者曾采訪過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白樂威(David Brewer),問及英國井然有序的治理“秘訣”,他說了四個字:“目標管理”。中國和英國在政治目標制定上可謂“殊途同歸”,中國依“協商”,英國*“辯論”,都是民主方式。

  政治改革有兩種表現,一種是通過立法對政治人的行為作硬性規范,立即執行﹔另一種是通過日積月累的經驗形成“官場慣例”,對政治人行為加以軟性約束。在民主制度“自然形成”的英國,慣例(也就是不成文法)在政治上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從某種角度看,“慣例”的形成比法律更有效,因為其覆蓋面要大得多。

  從中國近几年的政治發展看,一些“慣例”似乎正在形成。比如,部門首長在所管轄領域出現大問題時,要主動請辭或被免職﹔省市級官員上任時發表就職承諾,公開執政思路﹔遇到突發事件,相關官員必須到現場與老百姓協商解決問題等等。前几天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人說地方領導人換屆過程中將貫徹“三個擴大”,即擴大提名環節、擴大考察環節、擴大選舉環節,意味著在官員任命上比以前的“干部任命公示制”又邁進一步。

  但應當看到,中國潛移默化的政治改革雖有“從善”、“民主”的特色,但在大眾知情和輿論監督上又有點乏力,沒有多少“治惡”的機制。“精密化”政治可以說仍是民主政治的“初級階段”。

穩健地向民主制度過渡

  對于政治體制的遠景,中國領導人有相當清晰的認識。胡錦濤說中國會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丰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溫家寶說在一個國家實力較強、人民較為富裕的基礎上,讓我們的后代們將來能夠選擇他們更加滿意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這都表明,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體制是中國政治改革的長遠目標。

  積極地為民主建設“增量”,應當是當前中國政改的“作為之處”。黨內民主的擴大,與其他政黨和社會團體的民主協商,都有助于增加決策精確度,消除官本位。但這還不夠,官員的民主意識不是語言教育出來的,而要經過辯論、監督、問責、選舉等具體的民主實踐來冶煉才能深入官心。

  各級政府出台新政策,是否預先公布草案,讓利益相關者和專家公開進行辯論、補充和修正,并且形成日常慣例而不是一年一度?黨報黨台在用老百姓能夠聽懂的“人話”傳播和解釋大政基礎上,能否更多地擔當紀檢責任,督促官員少說大話多做實事?對于瀆職或失職的官員,能否采取更嚴厲手段追究責任?能否在地方黨組織和政府實行差額選舉,來減少腐敗、刺激官員有為?

  培養大眾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的平常心,也是政治改革的重要項目。民族主義的宣傳、狹隘愛國意念的灌輸,消費主義的流行,都或多或少地鼓勵著偏激而不是中庸。沒有心平氣和的國民心態,就沒有實行民主的基礎。擁有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黨報黨刊黨台,是否借鑒《聯合早報》式的時評版和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式的時事節目,以更自如、更靈活、更敏銳的方式回應輿論熱點,拓寬大眾視野,糾正小報野刊釋放出的貌似新穎實則偏狹的觀點。只有讓大眾對國內外行情都有較全面的了解,才不會盲目媚外,不會想當然地貶低本國制度。

  中國步入民主政治的“高級階段”,還有很痛苦的路要走,最主要的是要有探索的勇氣和實踐的穩健。我們相信,台灣“街道民主”的混亂、伊拉克“戰爭民主”的殘酷、美國“橘色民主”的狡詐、印度“族群民主”的有限,都不過是中國政改的教訓“看板”,而不會成為中國創新民主體制的“羈絆”。

﹒作者是旅英中國資深媒體人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6-07-21 02:06
       

 1   1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7813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