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中國論壇珠江兩岸 → 和諧社會應該是多元的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657 個閱讀者
  標題:和諧社會應該是多元的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和諧社會應該是多元的

和諧社會應該是多元的

[陳冰] (2006-03-07)

<--STARTIMU-->   中國目前正在掀起反思改革的辯論,民間有“改革是既得利益團體的改革”之抱怨,評論界有“改革再次走到歷史的十字路口”之憂思,地方官員有“行政十弊”的反省,中央高層有“決不能犯下歷史性錯誤的警報”。雖然各方角度不同,但共同聚焦在一個點上:如何實現社會和諧。

  和諧的社會,必定是一個多元化社會。在任何利益團體都不可能一枝獨秀、一權獨大的制衡機制下,“共識也就是常識”便成為國家政治的軸心,社會便能實現和諧。

  中國現時代的不和諧因素,很大程度上可能歸結于社會的二元性質,即崇權與拜金。體制內的人全力爭權,體制外的人極力掙錢,衍生出的是浮躁情緒、極端主義、貧富分化和富人窮人皆缺乏安全感。

  社會多元化的“元”,更多地是指人生價值觀的多樣性,是說人們對成功、幸福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和彼此的尊重,對生命價值的追求有多種途徑,有各奔前程的余地。社會分工細微、職業種類繁多但價值觀單一的社會,并不是多元社會。沒有人會把1911年以前的中國和文革時期的中國說成是多元社會,原因在此。

  把大眾從追求權與錢的小道上疏散開來,滋育更丰富的人生價值觀,也許是建構和諧社會的關鍵。換句話說,就是要實現從二元社會到多元社會的轉變。

  不和諧出自二元價值

  從1978年以前“政治挂帥”的一元社會,到“向權*”和“向錢看”并列的二元社會的轉變,是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成果之一,不僅促使全社會接受了市場經濟理念,消除了“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的反智現象,也把中國的經濟推向“超英趕美”的崛起航道上,人間煙火復歸中華大地。

  不過,二元價值觀現在似乎已走到極限,開始成為社會不和諧的誘因。當權和錢成為檢驗“成功”的唯一標准后,人們便你推我擠地奔波于“仕途”和“錢途”兩條小徑上。

  這兩條小道的容納量相當有限,能夠如愿的人更是少數,大部分人似乎都有“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的焦慮感。有種說法很普遍,如果40歲左右還沒升到黨政處級、沒達到管理中層、仍在從事專業工作的話,往往被視為“沒什么前途了”。如此單調且苛刻的價值取向,擠壓出的自然是浮躁的汗水閃閃。一個浮躁氣溫高的社會,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暈頭現象。

  體制內的暈頭現象,表現在“媚上”和“霸權”上。無論在行政系統,還是在教育、醫療、國有企業等“公家”領域,升官是多數人的第一志愿。上級領導決定升遷的制度,帶出的是“媚上”風氣:讓領導滿意,替領導擦鞋,為琢磨領導意圖而提前禿頂早生白發在所不辭,甚至提著錢買官過把癮。

  道德風氣被毒化

  與此同時,面對虎視眈眈的后進者,當權者又以“霸權”方式維護既得利益,比如上級拿下級的權,正職攬副職的權,行政機關取事業單位和企業的權,其結果是人脈的重要性高于政令法律,私利的秤砣重過公益,從政為官的沖動超過執政為民,法律式微、政令變形、腐敗串聯就在所難免。用溫家寶總理的話說是,“毒化政風、行風和社會風氣”。

  體制外的暈頭現象,則表現為“為錢而敢于裸體”。為富者不仁也罷,可怕的是赤裸裸地不顧人命“挖錢”,如挖煤開礦而無安全保障,不顧國法“搶錢”,例如給勞工欠薪實質上是搶劫,不顧人道“ 詐錢”,如收保護費、管理費而不提供相應的服務﹔為窮者無禮可以諒解,但從笑貧不笑*發展到笑貧不笑偷就很難讓人同情。

  當然,最隱蔽的暈頭現象是權和錢交匯時的“霸道”。權錢交易而生腐敗不易被察覺,以法律授權或職業特權來為集體謀利更難識別。比如教育上的亂收費、醫療上的高收費、土地買賣中的高收低支,都是為了“集體”但不是為了“大眾”著想的霸道行徑,把公共職責變相成部門謀利渠道,把執法之途演變成生財之道。只有高費學校、天價醫院成為弱勢群體望而生畏的“鬼門關”時,人們才意識到其對社會和諧的殺傷力有多大。

  很多人都已意識到貧富差距拉大、社會安全感下滑、腐敗現象蔓延、教育醫療昂貴、精英和大眾關系緊張等是中國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但似乎沒有完全診斷清楚病因,開出的藥方仍是比較老套的,比如要富人投資慈善,要官員關切百姓疾苦,要城市發善心反哺鄉村。

  以“正義的沖動”和“道德的感召”來解決新問題,愿望固然善良,卻是極不可*的。從歐洲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唯有多元利益制衡,才能最大限度地聚合社會共識,形成活躍而穩定的和諧,常識因此進入到執政領域。

  多元制衡才是可*的和諧

  政治上的寬容,是滋育多元化社會的氧氣﹔讓不同利益者自由表達各自的立場,是多元價值形成的土壤﹔給予不同行業張揚專業特性的自由,則是多元利益制衡的陽光。

  企業家以追求利潤為首要,環保者以維護人與自然的和善為己任,傳媒人以告訴真相為理想,法官以實現社會公正為追求……不同人群和組織都有其特殊的使命和專業特質,只有讓這些不同道者在充分施展拳腳的基礎上共謀,才能交鋒出共識,形成活躍的制衡,由此妥協出的解決方案一般不會出偏差。

  英國高校和中國高校一樣存在經費不足問題,不過英國政府在決定把學費提高之前,進行了三年多時間的公開辯論。低收入家庭認為這將迫使自己的孩子放棄上大學﹔中高收入家庭認為這不公平,因為他們已繳納了很多稅,再繳納學費是對自己的盤剝﹔左派政治家認為教育是實現人人平等的前提,應該由國家負擔﹔企業家認為交學費是對個人前途的投資,終身有回報﹔大學校長抱怨經費不足招徠不到世界一流學者,教學質量不高會影響國家的競爭力。

  各種意見都得到表達,都很有道理,但高校經費不足問題總得解決,最后妥協出了高校收費法案,規定每個學生每年學費1000英鎊提高到3000英鎊,按英國家庭平均收入水平不算陡峭。其中有很細致的計算方法,比如按照家庭收入確定貸款政策,低收入家庭比中高收入家庭得到的優惠要多一些,貸款20年不能償還可以赦免等等。

  勞資間的糾紛任何國家都存在,多元社會卻能通過一定程序同時保障勞工的罷工權和雇主的解聘權。在英國,如果雇主不能滿足工人的加薪要求,可以罷工。但是,不能說罷就罷,那會讓雇主措手不及,損害經濟利益。

  首先,工會必須投票,多數人同意才有罷工的合法性﹔接著,工會把罷工時間和期限通知雇主,給雇主至少兩周時間准備。如果雇主和工會仍不能妥協出解決方案,之后便提交政府來調解。政府無權決定罷工與否,充其量是和事佬。如果政府調解無效,罷工方能進行。罷工期間雇主不發工資,之后雇主才可實施解雇計划或者滿足工人要求。一般來說,工人和雇主在政府調解下都能達成妥協。(二之一) <--BEGINTAIL-->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6-07-21 02:19
       

 1   1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75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