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環球論壇太平洋兩岸 → 造房子需要科學—從地震看中美建築的不同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390 個閱讀者
  標題:造房子需要科學—從地震看中美建築的不同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造房子需要科學—從地震看中美建築的不同
张玲   建筑师

[史地人物]http://www.bbsland.com

美国Empyrean International LLC

八年前-1999年10月,美国南加州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七点一级,房屋纹丝不动,人员毫发无伤。可是,在中国,唐山地震,七点八级,整个城市没了,二十四万条人命没了。现中国四川地震,七点八级,房屋大多数倒塌,到今天五天过去了,已是五万个人命。所有的中国人都在流泪,心,都在痛!然而,眼泪不能止痛。

在天灾到来时,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的人民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为什么?为什么啊?因为,这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房屋建造方法。因为美国人科学地造房子,中国人没有!因为美国人从科学中探索出了最适合的安全的建房体系,中国没有!大震过后,美国的房子还完好地立着,中国的房子爬下了,还有数万个生灵。
看看现今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是怎样地造房子吧。
作为居住和办公的现代建筑,有这样四种结构体系,由于受力材料以及构造方法的不同特点,它们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
(一) 砖混结构:
(二)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三) 木结构:
(四) 钢结构:
现今的中国用前两种体系建房子。美国人用后两种体系建房子。
解放后,中国人告别了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填充墙体系建筑,开始建造现代建筑,50年代中国人向苏联专家学习了建造现代建筑的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唐山地震检验了中国人的所学--- 全塌了。之后,我们仍然沿用这两种体系。不同的是,我们的建筑学院开始教授西方人(主要是英国人)在19世纪时完善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以及"工程力学"知识。工程师们开始试图让这两种结构体系更科学一些,并开始考虑了地震对建筑的作用,国家规范规定了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级别标准,以及相应的建筑做法,建筑防震抗震设计上作了基本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可在四川省发生的地震中,七八成的房子都倒了,据大概的统计,竟有50余万间房屋倒塌!几乎又是一个"唐山",如果地震中心是城市,那将会超过昔日的"唐山"。两次地震的血淋淋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我们的建房技术没有进步!!!
再让我们看看现在美国人造房技术吧。当我初来美国工作面试时,设计事务所经理问我设计过什么结构体系的建筑,我说我会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人家说我们的建筑多数是木结构,一些是钢结构,我们已经不再做你会的那两种结构体系了。作为一名中国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我丝毫没有这两种结构的知识,学校没教,国家也没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换句话说,中国人对现代美国人的造房技术,一无所知。世界又进步了许多,在中国时,我们竟然一无所知!八年里,在这一行里我一直做下来了,我看到了两国人造房子的技术有着这样大的差异,完全不同的建造体系,完全一新的构造节点设计,时时革新的新措施,非常详细的国家及各州的设计施工规范和标准,包括很严格的抗震设计标准,还有很规格建筑材料产品。我也看到了美国人严谨地对待科学的精神,不停歇地革新创造的精神。我也明白了,美国人的房子很抗震,还很节能,省材,是世界上最科学的建造体系。相比中国的差距很大啊!
我们要向美国人学。
如果说一个唐山没有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如何去科学对待房屋建造,那么就让今天的四川来开始启蒙中国人要严谨地学习科学,用科学的方法造我们的安身居所。已经到了不能不清醒的时刻了,我的中国同胞们,决不能在下一个灾难到来时,还是只有哭泣和绝望。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8-05-22 02:28
       

 1   1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25000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