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搜索 風格 論壇狀態 論壇展區 我能做什麼

>> .
邦泰環球論壇太平洋兩岸 → 東亞文明正在改變國際政治面貌

  發表一個新帖子  發起一個新投票  回復本主題 您是本帖的第 377 個閱讀者
  標題:東亞文明正在改變國際政治面貌 樹形   打印   收藏   推薦  
     美女呀,離線,快來找我吧!
    
    
    等級:管理員
    文章:6341
    積分:51215
    註冊:2003-12-30
給admin發送一個短消息 把admin加入好友 查看admin的個人資料 搜索admin在的所有貼子 點擊這裡發送電郵給admin 引用回復這個貼子 回復這個貼子 樓主
發貼心情 東亞文明正在改變國際政治面貌

東亞文明正在改變國際政治面貌

杜平



  在安理會本月2日就聯合國下任秘書長人選進行非正式表決中,韓國外長潘基文獲得最強力的支持,其他所有候選人不僅居后,而且還無一幸免地被常任理事國所否決。雖然正式表決還需等到10月9日(下周一),但潘基文擔任聯合國秘書長顯然已成定局。

  對于這樣的結果,大概沒有几個人事先有所預料。潘基文為人謙遜,言辭溫和,舉止低調,毫無個性鋒芒。這使得那些慣看世事風云的西方輿論,乃至久經政治沙場的國際政客們,都對他不予看好,甚至予以輕視。

深藏守拙 以柔克剛

  而在此過程中,潘基文不甚討好的競選方式和風格,包括平淡無奇的言行,就更加深了其對手和觀察家們的錯覺。

  遲至今年2月,潘基文才正式宣布角逐秘書長職位,比很多對手慢了几拍。而在此后八個月的所有演說中,潘氏雖然把焦點放在聯合國的改革之上,但卻刻意避開了任何有可能引起爭議的話題。這種毫無聲勢和特色的“表演”,根本就不能引起媒體和外交官們的重視,所以他始終沒有獲得較高的評價。

  然而,在7月開始的四次安理會意向投票中,潘基文不僅每次都獲得廣泛支持,而且支持度節節攀升。自始至終,潘氏都是保持不急不躁,不露聲色,但他卻笑到了最后。

  在西方人看來,這種現象是不可理解的。即便在本周一投票結果揭曉之后,很多西方輿論依然被潘氏的外在性格特征所欺騙,認為這樣一位舉止謙卑、言辭輕柔的人物,一定沒有能力和魄力領導世界上這個最大的國際機構。

  在國際政治和文化交往如此密切的今日,西方人對東亞人的了解原來還是如此之淺薄,誤解還是如此之深刻,這同樣也令我們不能理解。殊不知,所謂深藏守拙,所謂知其雄而守其雌,所謂以柔弱勝剛強,這些經過千錘百煉的東方哲學的智慧,恰恰正是潘基文賴以制勝的法寶之一。

  潘基文的成功,首先是韓國人的光榮。當代韓國的歷史始自1948年,比聯合國的歷史還短,并且直到1991年才加入該組織。盡管如此,韓國在世界經濟體中的排名高居第11位,而它對聯合國財政和維和行動的貢獻也在前十名左右。

  作為東亞地區的重要成員,韓國國際角色和地位的增強,再次凸顯了東亞地區正在崛起的事實。而潘基文贏得廣泛的國際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一重要背景。

中國和東亞一同崛起

  在聯合國開始物色新一屆秘書長人選之后,中國便一直強調要遵守“地區輪流擔任”的慣例,不僅堅定主張由亞洲人出任下任秘書長,而且還為此展開了強力的游說和協調工作。

  這種積極姿態和主導性外交作為,與其在過去30多年里的表現形成強烈反差。自從1972年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以來,中國政府從來就沒有像美英法那樣,運用常任理事國的權力,對秘書長和其他重要職位的人選公開設定條件,更談不上采取不妥協的立場。

  可是,在此次秘書長人選問題上,中國不僅與俄英法三國達成默契,而且還促使美國放棄原有的立場,使其改而同意“東亞國家”推出的人選。布什政府最終支持潘基文,固然有美韓盟友關系之故,但中國始終如一的堅持和推動,顯然是最為重要的原因。

  中國的高調介入和不妥協,再次顯示出其在新世紀的外交戰略和目標。其一是以亞洲為立足點,在維護周邊國家利益的同時,樹立自己和平與正義的大國形象﹔其二是以亞洲為依托,在積極維護現存世界體系的同時,與其他大國一起共同塑造新的國際秩序。

  在東亞外交中,中國在經濟上正在履行自己的承諾,那就是為鄰國提供廣闊的市場和機遇,以便共同發展和繁榮。這一政策減少了亞洲鄰國對中國崛起的疑慮,贏得了更多鄰國的好感與支持。正是因為與周邊關系變得相對和諧,所以中國在參與和主導國際事務的時候,才感到后顧無憂。

  但是,除了共同繁榮,還需要共同參與。中國正在逐漸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它還有必要幫助周邊國家更多地參與國際政治事務。就如同此次堅定支持潘基文一樣,中國也要對那些有意愿和能力參與國際事務的鄰國,給予堅定的配合與支持,包括日本在內。因為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成為真正當之無愧的世界大國﹔亞洲鄰國也才會認識到,中國的崛起不只是它自己的事情,而是整個東亞的集體崛起。

文明沖突與中庸之道

  在很多國際事務中,東亞作為一個整體,其聲音和影響力依然較弱,其作用和能力也往往被歐美國家所低估。東亞國家必須相互扶持,才能在未來的國際體系中更多地體現自己的意志,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利益。

  不僅如此,當今世界所面臨的很多重大問題,都是現有國際力量和模式所不能解決的。特別是在反恐戰爭之后,伊斯蘭文明與基督教文明之間的不信任和敵意日益加深。所謂的“文明沖突”已不再是學者的預言,而是我們正在目睹的現實。

  因此,擔負著締造與維護世界和平使命的聯合國,只是*內部功能性改革是遠遠不夠的。相反,它必須在觀念和行為模式上進行反思。

  例如在秘書長人選問題上,西方人把咄咄逼人和鋒芒畢露等同于領導才干,把謙遜溫和與含蓄內斂視為管理無能,這是莫大的錯誤。難怪在國際交往中,歐美國家經常誤入歧途,導致失敗的結局。

  因此,目前的國際體系需要注入嶄新的智慧、嶄新的哲學思考和行為模式。世界上的沖突已經夠多,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強悍和鋒芒畢露,而是外柔內剛、善于走中庸之道的斡旋者與調解者。在這個時刻,來自東方文明的新任秘書長,也許出現得正是時候。

﹒作者是《聯合早報》評論員

發貼IP已設置保密 2006-10-08 18:57
       

 1   1   1/1頁      1    

 快速回復:
發貼表情
讀取發帖表情...
字體顏色 字體背景顏色 格式取消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超級連接 插入圖片 Flash圖片 realplay視頻文件 Media Player視頻文件 引用 清理代碼
讀取心情圖片...
顯示簽名    內容限制:字節.



Powered by bangtai Copyright © 2006 bang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頁面執行時間 00.06250 秒, 3 次數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