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嬰兒”首次公開聚會 曝光罪惡歷史
約40名被稱為“希特勒嬰兒”的納粹秘密計划受害者4日首次在德國東部韋尼格羅德公開聚會。他們是德國納粹為實現人種淨化, 制造“雅利安超人”的“生命之源”計划(用雅利安血統強化德國人種計划)產物,許多人被迫與親生父母分離,遭受許多創傷。
人種繁殖計划的產物
德國納粹為實現雅利安人對世界的統治,殘忍屠殺了數百萬猶太人和被納粹歸為“劣等”的族群。
同時,由黨衛軍頭目海因里希﹒希姆萊牽頭,從1935年起,納粹開始秘密推行罪惡的“生命之源”人種繁殖計划。根據這一計划,他們在全歐洲建立產房,符合若干種族標准的女性可以在此生產金發碧眼的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未來精英,其中約60%為未婚婦女。
1940年,在納粹占領了其周邊國家后,德軍士兵被鼓勵與當地人“生產”孩子。納粹還在這些被占領國建立了10個生命之源家園。在德國10個生命之源家園中大約出生了5000到8000名孩子,其中一些孩子是由其親生父母養育,但多數人被送給了黨衛軍軍官的家庭,以讓他們按照納粹的標准被撫養。
1942年,納粹開始派種族專家到其鄰國尋找金發碧眼的兒童,然后,將他們強行帶到德國,以使他們“德國化”。這導致被占領國几十萬父母失去了親骨肉。
都有很強的負罪感
“我被從母親手中生生奪走,”現年66歲的弗爾克﹒海尼克回憶說。他1942年兩歲時就被納粹從烏克蘭送到德國,由一對富有夫婦養大。他至今不知道親生父母的身份,這一事實困擾他大半生。
海尼克是去年成立的“生命痕跡”組織成員之一。約60名組織成員中,大部分都是“希特勒嬰兒”。由于許多“希特勒嬰兒”在納粹黨徒家中長大,或父親就是黨衛軍成員,他們有很強的負罪感,許多人不肯公開自己的身份,4日也是他們首次公開聚會。
遭到社會歧視與遺忘
“生命之源”計划的許多文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遭到銷毀,歐洲到底有多少“希特勒嬰兒”至今仍是一個未知數。
除遭到社會歧視與遺忘外,許多“希特勒嬰兒”在缺乏正常關愛的環境中長大,而且從小接受納粹教條“洗腦”,因而受教育程度低下、情感也不健全。在挪威,不少“希特勒嬰兒”仍在通過法庭爭取他們在戰后遭受恥辱與忽視的賠償。綜合新華社、國際台(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