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闻时报》伊万·戈尔杰耶夫:苏联解体15年-大厦将倾早有迹象 1991年12月7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别洛韦日迎来了两仕重要客人,他们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一周前当选乌克兰总统的克拉夫丘克。他们这次会面的目的只有一个:正式宣布苏联的灭亡。 <推荐:月费起价$4.99,免费大陆回拨号码、任选美、加电话号码.点击这里加入有5美元折扣> |
| 很难评定这几个人在苏联帝国覆灭的历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重要的是,没有哪个帝国会在一天,甚至一年内就轰然崩塌。一天的时间恐怕只够这三位大人物想清楚如何确认它的灭亡以及如何订立相关文件。 别洛韦日会晤出台的文件序言中写道:“我们,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乌克兰,作为在1922年签订联盟条约的苏联创始国确认,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玫治实体的苏联不复存在。” 事实上,在此前三个半月,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就已经给了苏联最后的致命一击。尽管这些人表面上信誓旦旦地说要尽力“挽救并巩固”苏联,但实际上他们是在阻碍了维持这个联盟的行动。因为戈尔巴乔夫本来是要在1991年8月19日这一天在新奥加廖沃同各共和国签署新的联盟条约的。叛乱失败之后,各加盟共和国一个接一个地正式宣布独立。这一进程早在《别洛韦日协定》签署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其实在更早的一年半之前,也就是1990年春天,苏联就开始进行所谓的“主权大检阅”了,不仅各加盟共和国参加了这次活动,各自治共和国也加入进来。为了阻止苏联解体,1991年3月17日就是否应该维持苏联的问题举行了全民公决,有76%的参与者给出了“是”的回答。 不过很少有人还记得,在15个加盟共和国中有6个拒绝参加此次全民公决而诅在当天还举行了另一次全民公决,公决的问题是俄罗斯联邦是否要设立民选总统一职,有近70%的俄罗斯人对这一问题也说了“是”。 随后有人在会议上提出建立经济联盟等方法,以图拯救苏联。也有一些势力试图让相互对立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携起手来,共同推行必要的经济改革。苏联党内经济官僚在这方面的努力结果便是总理帕夫洛夫推行的“货币改革”、商店里空空如也的货架,以及物价在几个月内翻了一番。 也许苏联曾有机会延长自己的存在时间,但随着苏联原有的资源不断减少,而这个体制却无意去寻找新的资源,于是这种机会便消失了。试图维持自己超级大国地位的想法摧毁了苏联,至少是在经济上。早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的官方报告中就可以看到危机的征兆了。然而受到保护的体制不但无力进行自我革新,还把苏联推向灭亡的深渊。 有关当初能否挽救苏联或哪怕减轻解体之痛的争论还将持续下去。但有一点很清楚:一个国家的解体过程完全可能比苏联的版本更加痛苦而血腥。南联盟就是众所周知的例子。 俄罗斯《新闻时报》/ 作者:伊万·戈尔杰耶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