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重庆殡仪馆成了保密单位/高温热死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但在重庆持续高温干旱中,却没有人热死
今年的中国重庆热得特别早,热得特别快。在热浪的连连袭击下,持续性的40度以上的高温,使得重庆的公交车司机大多有过中暑的经历,不少人还多次中暑。
)
8月15日,重庆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局局长屈谦称,持续高温导致中暑人群急剧上升,8月14日,重庆有6000多人中暑。到了次日,中暑人数升至1.4万多人。 但尚无因中暑直接引发死亡的案例出现。
重庆官员的一席话引起了外国记者们的好奇。当2003年热浪袭击欧洲的时候,造成了数万人热死。
英国,在整个七八月份所记录到的最高气温是38.1摄氏度的,持续在34度以上的天气不超过2天,有近1000人热死。
德国,记录到的最高温度为39.1摄氏度,持续在34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不超过5天,热死的人超过4000。
法国,8月上旬,当全国日平均温度只有29摄氏度的时候,法国政府就公布3000人热死。整个七八月份38度以上的高温持续了12天,夜间最高温度的记录是25.5摄氏度(酷热的巴黎南部),结果有1万4千人热死。法国卫生总局局长因应对酷热失职而早于8月18日引咎辞职,法国总统希拉克为热浪危机致歉。
意大利,卫生部9月11日称,在这次热浪侵袭欧洲的事件中,有大约34071名老年人死亡,与去年相比热死的人数增加了约4175人。
高温热死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死亡原因。但在中国重庆这样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中,却没有人,或极少人热死是一个比较令人疑惑的现象。
重庆的一些外国记者试图揭开其中的奥秘。他们按照常识探访重庆各区县的殡仪馆,因为只要大致知道这两个月对比上两个月的尸体火化量,就可推算出大约的热死人的数量。
不料,他们皆吃了闭门羹。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駐中國記者阿貝爾在其助手的陪同下来到重庆石桥铺殡仪馆被门卫挡驻了。他们又赶往南岸区江南殡仪馆,又被门卫挡住了。到了渝北区龙兴殡仪馆还是一样。BBC驻中国记者傅东飞在南岸区江南殡仪馆也被门卫挡住了。在北碚殡仪馆,混进去后不到3分钟就被赶了出来。在万州殡仪馆想冒充死者亲友混进去,却被便衣逮了起来。保卫科长告诉他:我们现在是保密单位,不接受采访。